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李澤厚首部散文集:尋求生命的意義,叩問哲學的靈魂

內容簡介:

當代中國著名思想家李澤厚先生的文章意蘊之深厚、情感之飽滿、文辭之清麗, 一直以來備受學界稱頌。 其深刻而新穎的思想,

常常包裹在清新流麗的筆墨之中不脛而走, 曾被讚譽為“當代梁啟超”。 本書為李澤厚先生首部散文集, 分為五輯, 收錄李澤厚先生雜著、回憶、序跋文章63篇, 選編、摘編文章21篇, 共計84篇。

作者簡介:

李澤厚, 1930年生, 著名哲學家。 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 巴黎國際哲學院院士。 出版有《李澤厚集》(10冊)、《論語今讀》等。

01:序言

人貴有自知之明。 我自知並非作家, 多年婉謝了一些朋友、學者如劉再複、柳鳴九、林建法以及一些出版社的盛情提議和邀約, 堅持不出版什麼散文集。 但這次卻居然放棄了這個堅持, 連自己也沒想到, 真非始料所及。 這實在是拗不過楊斌、王煒燁、馬群林諸位的過分垂青, 鍥而不捨地再三勸促, 說學者也可以有“學術性散文”,

特別是只通過一次電話還沒見過面的馬先生, 非常認真非常積極地多次寄來多種編選目錄。 然而, 我始終不知道如何決定、如何編選是好, 我也不知道什麼是“學術性散文”, 於是, 只好順水推舟, 請馬群林先生代勞編選。 馬先生去年曾幫助我編輯了青島版的《人類學歷史本體論》, 數年前還頗費心力編了一本我的《短章集》, 我覺得難免有斷章取義的“語錄”之嫌, 堅持不表態、不干預、不審讀即表示完全不負責任。 這次不同, 我既同意, 便應與馬先生商量討論, 但我也只是勉力應對, 匆促決定, 確實是不能仔細思量、考慮、斟酌了。

例如, 把我書籍中的序跋和正文中的某些段落、字句抽取選編或摘編出來, 作為散文,

收入此集, 我雖然最後點頭稱是, 但心中總覺不安不妥, 因為那只是些理論觀念, 特別是馬先生從各書中摘湊編撰而成文的那十多篇, 好些出自對話, 並非文章, 根本談不上其為散文, 儘管都經我看過, 我也做了一些增刪修改, 但如一些序跋、選編一樣, 仍然並非散文, 我也只能瞠目以對, 無話好說, 沒有什麼足夠的理由和辦法來分辯了:誰叫我“散文”寫得太少了呢, 不湊上這些, 便字數不足, 無法成書, 也辜負了編摘者費了不少心力的一番好意。 而且, 我那幾篇所謂“純”散文, 也大多是熟人催稿, 信筆塗鴉, 雖有實情, 仍欠文采, 自己也不甚關注;至於馬先生的編後記, 雖也經我看過, 但並不完全同意;所有這些, 自覺年歲已大, 不想再多加思慮,
就只好都由它去吧。

馬群林先生作為編選者, 曾賜“尋求意義”作為書名, 我雖未接受, 但我這一生倒的確是在尋求意義:生命的意義、人生的意義以及其他一些事物的意義, 發而為文章、論說, 也是在尋求意義。 我記得自己曾經說過, 人生本無意義, 但人又總要活著活下去, 於是便總得去追尋、去接受、去發明某種意義, 以支撐或證實自己的活, 於是, 尋求意義也就常常成了一個巨大而難解的問題。 例如今天我這些文章、論說以及這本尋求意義的書的意義到底何在呢?一想, 也似乎很不清楚了, 於是, 唯讀者品鑒批評是幸。

這裡既談到個人, 似可順便提及一個問題, 即我多次發現有好些關於我的流言、傳說, 有好有壞, 有美有醜,

卻絕大部分, 均為虛構。 我不做自述, 不願將諸多痛苦記憶和各種悔恨再次喚醒並存留, 所以也堅決不支持為我作傳;我願更寧靜地走完這孤獨的人生旅程;但雖守生前, 卻難保死後, 也難免這些流言、傳說會作為材料。 因之借此機會重申一次:除我生前認定的詩文、話語、史實、情況外, 其餘包括親屬之所言說、友朋之所贊罵, 均不足為信, 宜審慎鑒別。 我非常驚歎一些人想像豐富, 甚至能編造出完全子虛烏有的事蹟, 使我常得不虞之毀譽, 毀固不樂意, 譽也不敢當, 因均不符事實。 當然, 毀譽由人, 自知在我;身後是非, 更無所謂。 但即使如此, 仍應對此生負責, 乃做此聲明, 如蒙注意, 幸甚至焉。

此外, 馬群林先生為此書插入圖片四張, 以表鄙人“業績”和生活,與散文也無干係,但我閱後仍生感慨:年華不再,去日苦多。雖初中便讀過“不假良史之辭,不托飛馳之勢,而聲名自傳于後”(曹丕)的名句,但我常說,聲名再大,一萬年也如塵土;何況我等如此渺末之名,瞬間即如灰燼。當然,所謂“三不朽”主要並不在個體聲名,乃在個體聲名作為範例也融沒其中而為人類獨有、世代承續擴展的文化心理結構的不朽,這或許也可作為某種人生意義之所在?家中懸有“睡醒方知乏,人衰不計年”之竹聯以頹齡自勉,下聯亦有“悟透不覺空”之意:萬年畢竟太久,此刻生存重要;雖世局變異但真理長存,願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

此序。

李澤厚

2017年丁酉夏日於異域波齋

02:便無風雪也摧殘

奥古斯丁曾說,不問我,時間是什麼似乎還清楚;一問,反而不清楚了(大意)。

海德格爾寫了巨著《存在與時間》,但似乎也沒有使人對時間更清楚了多少。

朱自清的散文《匆匆》裡如此描寫時間:……我的日子滴在時間的流裡,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裡過去;吃飯的時候,日子從飯碗裡過去;默默時,便從凝然的雙眼前過去。我覺察他去的匆匆了……在逃去如飛的日子裡,只有匆匆罷了……又剩些什麼呢?

這只能使人感慨,仍然不知道時間是什麼。時間問題始終是那麼困擾著哲人、詩家,好像誰也講不清、道不明。一般問人,人們看看掛在牆上的鐘、戴在手上的表。這就是“時間”。“時間”是被人用來作為規範生存、活動的公共尺規,以維持秩序,按時作息,充滿了“客觀社會性”,如《批判哲學的批判》第三章所說。

那麼,時間便如此而已?

又不然。由於時間作為單一向度,與人的“是”、與人的生存直接相連。人意識到自己的青春、存在不再複現,由知曉那無可避免的死亡而意識當下,從而感受到“時間”。這“時間”好像混“過去”、“現在”、“未來”於一體。它不再是那牆上的鐘、手上的表,那某年某月某日某時的客觀尺規,而是我的存在自身。“在物中,我們哪兒也找不著存在”,“存在並不在時間中,但存在通過時間,通過時間性的東西而被規定為在場、當前”,“此在是時間性的,沒有此在,就沒有時間”。但是,也正由於對自己“此在”的珍視,知覺自己存在的“有限”,和追求超越此有限存在,便與“時間”處在尖銳矛盾以至鬥爭中,總想停住或挽回“時間”。“時間”在這裡似乎成了希望自己不斷延伸或縮短的情感意向。

客觀公共的時間作為公共假定,是人們活動、存在的工具;主觀心理的時間作為情感“綿延”,與個體有限存在血肉相連;從而既時有不同,也人有不同。有人悲金悼玉,嘆惜哀傷;有人強顏歡笑,置之不顧;有人尋尋覓覓,無所適從。人在時間面前,可以醜態畢露。也由之而不斷生產著各種宗教和各種藝術,以停住“時間”。

時間逼出了信仰問題。要不要信從一個超越時間的“神”?人是動物,生無目的,要超越這生物的有限和時間,便似乎需要一個目的。“神”當然是這種最好的目的,可供人存放生的意義。這“神”可以是另個世界的上帝,也可以是這個世界的某種永恆理想。或者,它也可以是某種個體心境或“境界”?總之,要求“時間”從這裡消失,有限成為無限。這無限,這消失,可以是不斷的追求過程,也可以是當下即得“瞬刻永恆”?

信一個全知全能、與人迥然異質,從而也超越時間的神(上帝)?它超乎經驗,也非理性所能抵達。理知止處,信仰產生;“正因為荒謬,我才相信”。這個徹底超有限、超時間,當然也超人類總體的“真神”,由它主宰一切,當然從根本上否定了“人類中心”。也就可以扔掉、擺脫、超越人世中由主客觀時間帶來的種種煩惱,無此無彼,非善非惡。這裡不僅舍去肉體,甚至捨棄情感—靈魂。人的情感—靈魂在此世上已沾滿塵垢,早被人化,舍去才能與神認同,才能摒去那由於與肉體相連而帶來的客觀時間的此際生存和主觀時間的情感焦灼。不僅萬種塵緣,七情六欲,而且包括“得救”、“救贖”之類,也屬“凡心”、“俗慮”,最多只是皈依於神的拐杖,並非皈依於神的本身。

從而,宗教區分出許多層次和種類,從各種類型、性能的人格神崇拜到僅有某種主觀體認的“終極關懷”,以及由正統宗教衰落而反彈出的各種“邪教”。它說明面向死亡而生存,亦即面向那不可說而又偏偏實在的“時間”,人追求依託,想做成對自己有限性的超越。而其力度可以如此之強大,以致尼采一聲“上帝死了”的狂喊,便使整個西方世界驚駭至今。上帝死了,人自為神。但自我膜拜到頭來可以走向個體膨脹的反面,引出法西斯和整個社會機器的異化極端。從這一角度說,這也仍然是人生有限的時間性問題帶來無歸宿的恐懼感而導致的深淵。

蘇東坡詞雲:“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人的自我被拋擲、沉淪在這個世界上,為生活而奔波忙碌,異化自身,終日營營,忘卻真己。納蘭詞說:“駐馬客臨碑上字,鬥雞人撥佛前燈,勞勞塵世幾時醒?”也是同一個意思。但是,如果真正從塵世“醒來”,忘卻一切“營營”,捨棄所有“非本真本己”之後卻仍要生存,那麼,這生存又是什麼呢?那只是一個空洞。儘管人間如夢,悲歡俱幻,“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前引蘇詞),也還要生。如果連這也除去(除非死亡,這除得去嗎?),即除去所有這如夢如幻似的人生,除去一切悲苦歡樂,那又還有什麼?不就是那空洞的無底深淵嗎?這本是人生最根本、最巨大、最不可解的痛苦所在。所以中國人早就慨歎“閒愁最苦”,醒又何為?“還睡,還睡,解道醒來無味。”而總以佛的一切虛幻,不如無生為最高明。生必帶來生老病死,無可脫逃。“畏之所畏,就在在世本身”,這就是“便無風雪也摧殘”。

但“最好不要生出來”卻仍是生出來的人的想法。想出“最好不要生出來”的人卻又不能無生,不能都去自殺;相反,總都要活下去。這樣,歸根結底,又仍然是不僅身體,而且心靈如何活下去的問題。“擔水砍柴,莫非妙道”,禪宗懂得人活著總得打發日子,打發無聊,以填補這“閒愁最苦”的深淵。所以不但讓“本真本己”與“非本真本己”妥協並存,而且還合二為一,即不但打坐念經與擔水砍柴並存,而且在擔水砍柴中也便可以成佛,這就是使心魂達到“最高境界”。這“最高境界”讓時間消失,存有不再,超出有限,逃脫摧殘。

(選自《歷史本體論》第三章第一節,2002年)

以表鄙人“業績”和生活,與散文也無干係,但我閱後仍生感慨:年華不再,去日苦多。雖初中便讀過“不假良史之辭,不托飛馳之勢,而聲名自傳于後”(曹丕)的名句,但我常說,聲名再大,一萬年也如塵土;何況我等如此渺末之名,瞬間即如灰燼。當然,所謂“三不朽”主要並不在個體聲名,乃在個體聲名作為範例也融沒其中而為人類獨有、世代承續擴展的文化心理結構的不朽,這或許也可作為某種人生意義之所在?家中懸有“睡醒方知乏,人衰不計年”之竹聯以頹齡自勉,下聯亦有“悟透不覺空”之意:萬年畢竟太久,此刻生存重要;雖世局變異但真理長存,願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

此序。

李澤厚

2017年丁酉夏日於異域波齋

02:便無風雪也摧殘

奥古斯丁曾說,不問我,時間是什麼似乎還清楚;一問,反而不清楚了(大意)。

海德格爾寫了巨著《存在與時間》,但似乎也沒有使人對時間更清楚了多少。

朱自清的散文《匆匆》裡如此描寫時間:……我的日子滴在時間的流裡,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裡過去;吃飯的時候,日子從飯碗裡過去;默默時,便從凝然的雙眼前過去。我覺察他去的匆匆了……在逃去如飛的日子裡,只有匆匆罷了……又剩些什麼呢?

這只能使人感慨,仍然不知道時間是什麼。時間問題始終是那麼困擾著哲人、詩家,好像誰也講不清、道不明。一般問人,人們看看掛在牆上的鐘、戴在手上的表。這就是“時間”。“時間”是被人用來作為規範生存、活動的公共尺規,以維持秩序,按時作息,充滿了“客觀社會性”,如《批判哲學的批判》第三章所說。

那麼,時間便如此而已?

又不然。由於時間作為單一向度,與人的“是”、與人的生存直接相連。人意識到自己的青春、存在不再複現,由知曉那無可避免的死亡而意識當下,從而感受到“時間”。這“時間”好像混“過去”、“現在”、“未來”於一體。它不再是那牆上的鐘、手上的表,那某年某月某日某時的客觀尺規,而是我的存在自身。“在物中,我們哪兒也找不著存在”,“存在並不在時間中,但存在通過時間,通過時間性的東西而被規定為在場、當前”,“此在是時間性的,沒有此在,就沒有時間”。但是,也正由於對自己“此在”的珍視,知覺自己存在的“有限”,和追求超越此有限存在,便與“時間”處在尖銳矛盾以至鬥爭中,總想停住或挽回“時間”。“時間”在這裡似乎成了希望自己不斷延伸或縮短的情感意向。

客觀公共的時間作為公共假定,是人們活動、存在的工具;主觀心理的時間作為情感“綿延”,與個體有限存在血肉相連;從而既時有不同,也人有不同。有人悲金悼玉,嘆惜哀傷;有人強顏歡笑,置之不顧;有人尋尋覓覓,無所適從。人在時間面前,可以醜態畢露。也由之而不斷生產著各種宗教和各種藝術,以停住“時間”。

時間逼出了信仰問題。要不要信從一個超越時間的“神”?人是動物,生無目的,要超越這生物的有限和時間,便似乎需要一個目的。“神”當然是這種最好的目的,可供人存放生的意義。這“神”可以是另個世界的上帝,也可以是這個世界的某種永恆理想。或者,它也可以是某種個體心境或“境界”?總之,要求“時間”從這裡消失,有限成為無限。這無限,這消失,可以是不斷的追求過程,也可以是當下即得“瞬刻永恆”?

信一個全知全能、與人迥然異質,從而也超越時間的神(上帝)?它超乎經驗,也非理性所能抵達。理知止處,信仰產生;“正因為荒謬,我才相信”。這個徹底超有限、超時間,當然也超人類總體的“真神”,由它主宰一切,當然從根本上否定了“人類中心”。也就可以扔掉、擺脫、超越人世中由主客觀時間帶來的種種煩惱,無此無彼,非善非惡。這裡不僅舍去肉體,甚至捨棄情感—靈魂。人的情感—靈魂在此世上已沾滿塵垢,早被人化,舍去才能與神認同,才能摒去那由於與肉體相連而帶來的客觀時間的此際生存和主觀時間的情感焦灼。不僅萬種塵緣,七情六欲,而且包括“得救”、“救贖”之類,也屬“凡心”、“俗慮”,最多只是皈依於神的拐杖,並非皈依於神的本身。

從而,宗教區分出許多層次和種類,從各種類型、性能的人格神崇拜到僅有某種主觀體認的“終極關懷”,以及由正統宗教衰落而反彈出的各種“邪教”。它說明面向死亡而生存,亦即面向那不可說而又偏偏實在的“時間”,人追求依託,想做成對自己有限性的超越。而其力度可以如此之強大,以致尼采一聲“上帝死了”的狂喊,便使整個西方世界驚駭至今。上帝死了,人自為神。但自我膜拜到頭來可以走向個體膨脹的反面,引出法西斯和整個社會機器的異化極端。從這一角度說,這也仍然是人生有限的時間性問題帶來無歸宿的恐懼感而導致的深淵。

蘇東坡詞雲:“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人的自我被拋擲、沉淪在這個世界上,為生活而奔波忙碌,異化自身,終日營營,忘卻真己。納蘭詞說:“駐馬客臨碑上字,鬥雞人撥佛前燈,勞勞塵世幾時醒?”也是同一個意思。但是,如果真正從塵世“醒來”,忘卻一切“營營”,捨棄所有“非本真本己”之後卻仍要生存,那麼,這生存又是什麼呢?那只是一個空洞。儘管人間如夢,悲歡俱幻,“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前引蘇詞),也還要生。如果連這也除去(除非死亡,這除得去嗎?),即除去所有這如夢如幻似的人生,除去一切悲苦歡樂,那又還有什麼?不就是那空洞的無底深淵嗎?這本是人生最根本、最巨大、最不可解的痛苦所在。所以中國人早就慨歎“閒愁最苦”,醒又何為?“還睡,還睡,解道醒來無味。”而總以佛的一切虛幻,不如無生為最高明。生必帶來生老病死,無可脫逃。“畏之所畏,就在在世本身”,這就是“便無風雪也摧殘”。

但“最好不要生出來”卻仍是生出來的人的想法。想出“最好不要生出來”的人卻又不能無生,不能都去自殺;相反,總都要活下去。這樣,歸根結底,又仍然是不僅身體,而且心靈如何活下去的問題。“擔水砍柴,莫非妙道”,禪宗懂得人活著總得打發日子,打發無聊,以填補這“閒愁最苦”的深淵。所以不但讓“本真本己”與“非本真本己”妥協並存,而且還合二為一,即不但打坐念經與擔水砍柴並存,而且在擔水砍柴中也便可以成佛,這就是使心魂達到“最高境界”。這“最高境界”讓時間消失,存有不再,超出有限,逃脫摧殘。

(選自《歷史本體論》第三章第一節,2002年)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