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海茲曼:大眾轉身 中國先行|汽車產經

文|汽車產經網 韓佳

更換了CEO的大眾汽車集團正釋放出明確的轉型信號。

4月24日, 赫伯特·迪斯博士出現在北京, 這是他就任大眾汽車集團管理董事會主席後首次海外之行。

人們對他寄予厚望, 希望看到他帶給這家擁有12個子品牌、年銷量超過1000萬輛的汽車巨頭, 一些新的變化。

迪斯的中國之行, 顯示出其對於中國市場的重視。 他高度評價了海茲曼教授主管大眾汽車集團中國業務的重要性。

在此次大眾汽車集團管理層變動中, 海茲曼繼續擔任管理董事會成員、大眾汽車集團(中國)總裁兼CEO。

北京車展之前, 海茲曼教授接受了汽車產經網的採訪。

大眾的中國使命

本次北京車展, 除了帶來眾多重磅新品之外, 大眾汽車集團(中國)提出了“眾享智行”的主題。

同時, 眾享智行也是大眾汽車集團(中國)的企業核心使命, 大眾希望進一步打造以人為本的智慧化、可持續的移動出行。

在大眾的概念裡, 未來的移動出行包含以下幾個重要的元素:電動汽車、以人工智慧為代表的資訊技術、智慧化交通概念、共用移動出行、機器人技術和自動駕駛。

海茲曼明確表示, 大眾汽車集團(中國)致力於在這些對塑造移動出行未來具有決定性作用的關鍵領域佔據前沿地位。

為此, 大眾汽車集團(中國)計畫到2022年, 與合資企業夥伴共同投資150億歐元到未來移動出行相關的技術領域中。

海茲曼告訴汽車產經網, “中國市場的重要性不僅體現在銷量上, 中國市場移動出行領域的發展,

比如電動汽車、智慧互聯、以及各種智慧化的移動出行技術也都超過了世界其他市場。 中國汽車市場的客戶群體更年輕化, 更願意也更加習慣於使用新技術。 ”

顯然, 中國將成為大眾集團轉型的先鋒陣地。

“我們需要掌握中國市場的特殊性、中國客戶的需求、中國的政策導向和這些因素所帶來的影響。 根據過去幾年的經驗, 設立中國區業務並直接向大眾汽車集團管理董事會彙報, 對開展業務極有幫助。 ”海茲曼解釋了中國區業務直接向大眾集團董事會彙報的重要性。

江淮大眾的創新實驗

本次北京車展前期的溝通會上, 江淮大眾公佈了全新品牌思皓SOL, 並推出了首款續航300公里的純電動A0級SUV。

作為由大眾汽車集團在中國的第一家專注於新能源汽車的合資企業所打造的首個品牌, SOL(思皓)將提供以客戶為中心、基於創新產品和理念的電動汽車解決方案。

即將於今年第三季度上市的SOL(思皓)E20X搭載了創新的車型亮點, 如基於人工智慧技術的語音系統, 和包括智慧充電、智慧泊車及支付等功能在內的移動出行服務。 此外,車型配置的互聯系統還為車主提供高水準的車載娛樂、汽車監控和通訊服務功能。

大眾中國及其人工智慧合作夥伴出門問問的智慧系統也將搭載在思皓E20X上。

顯然,江淮大眾的定位並不是為了應對雙積分的低端電動車生產商,這家年輕的新能源合資企業已經成為大眾集團在中國打造可持續移動出行的先鋒企業。

江淮大眾還宣佈將與天貓建立合作,圍繞SOL(思皓)品牌共同開發、實行一個全面數位化的銷售和行銷模式。合作雙方將就品牌與產品傳播、銷售管理和客戶體驗管理領域積極開展探索。

江淮大眾希望思皓品牌能夠打造無縫連貫的客戶體驗,不論是在實體店、網站、app應用端還是社交媒體,思皓總能為他們提供便利。

海茲曼介紹,這款新車已經獲得了共用出行業務領域合作夥伴的關注,有望為合作夥伴提供數千輛新車。

移動出行廣泛佈局

海茲曼透露,大眾汽車集團在向移動出行服務提供者這一方向轉型的過程中,取得了非常大的進步。

“這首先體現在我們開展的一系列合作夥伴關係當中。我們與首汽集團的合作正在取得快速的發展,雖然與滴滴出行的合作剛開啟不久,但是未來進一步發展的潛力巨大。此外,在與出門問問的合作中,雙方都非常努力,並且目前已經與合資企業就使用、佈局所研發的技術達成了具體協定。”

同時,大眾汽車集團(中國)成立了一個智慧出行服務公司Mobility Asia,並推出了智慧出行服務品牌逸駕(ezia)。

目前,大眾集團以及合作夥伴已經在中國擁有了眾多的出行服務品牌。今年3月份,一汽-大眾發佈了其出行品牌“摩捷”,奧迪也在去年將Audi on demand服務引入中國,並計畫與一汽成立移動出行公司。

如此眼花繚亂的操作,讓人有些看不清楚。

海茲曼表示,大眾汽車集團旗下的每一個汽車品牌都有它的獨特性,都有特殊的客戶需求。所以在移動出行服務方面,他們可能需要對移動出行服務品牌進行分別定位和包裝,這樣讓他們的用戶體驗可以通過一個移動出行服務品牌與汽車品牌的特性聯繫在一起。

但在這些品牌背後,很多技術是共通的,而且可以通過共用來發揮出合力的。比如,在移動出行服務需求當中,有一些服務已經有現成的服務,只需根據汽車品牌的具體需求進行一些調整。有一些服務是需要全新開發的。

“在這樣的背景下,Mobility Asia公司的成立實際上起到了集成的作用。這樣集成式的支持,單獨某個品牌或者某一家合資企業是做不到的。我們的任務是要把已有的各項移動出行服務,包括合資企業已經推出的服務、在中國其他移動出行公司的服務、集團在研發當中的成果,把所有這些服務集成成一套解決方案,讓我們車主能夠擁有最優質的服務以及最佳的客戶體驗。”海茲曼說到。

儘管傳統汽車企業轉型背負著巨大的包袱,但大眾這家汽車巨頭所展現出的活力和創新性,將繼續保持其在汽車行業的引領地位。

海茲曼描述了他心中五年以後的未來願景,“屆時我們所有的汽車產品都將實現智慧互聯,未來我們產品中的很大一部分都將是電動汽車。而且在五年之後,我們應該已經在一些限定區域啟動了全自動駕駛專案。一般正常的道路和城市交通場景中,也將會實現一定程度的自動駕駛,但不會是全自動駕駛。我們正致力於實現以人為本和共用智行的移動出行未來願景。”

此外,車型配置的互聯系統還為車主提供高水準的車載娛樂、汽車監控和通訊服務功能。

大眾中國及其人工智慧合作夥伴出門問問的智慧系統也將搭載在思皓E20X上。

顯然,江淮大眾的定位並不是為了應對雙積分的低端電動車生產商,這家年輕的新能源合資企業已經成為大眾集團在中國打造可持續移動出行的先鋒企業。

江淮大眾還宣佈將與天貓建立合作,圍繞SOL(思皓)品牌共同開發、實行一個全面數位化的銷售和行銷模式。合作雙方將就品牌與產品傳播、銷售管理和客戶體驗管理領域積極開展探索。

江淮大眾希望思皓品牌能夠打造無縫連貫的客戶體驗,不論是在實體店、網站、app應用端還是社交媒體,思皓總能為他們提供便利。

海茲曼介紹,這款新車已經獲得了共用出行業務領域合作夥伴的關注,有望為合作夥伴提供數千輛新車。

移動出行廣泛佈局

海茲曼透露,大眾汽車集團在向移動出行服務提供者這一方向轉型的過程中,取得了非常大的進步。

“這首先體現在我們開展的一系列合作夥伴關係當中。我們與首汽集團的合作正在取得快速的發展,雖然與滴滴出行的合作剛開啟不久,但是未來進一步發展的潛力巨大。此外,在與出門問問的合作中,雙方都非常努力,並且目前已經與合資企業就使用、佈局所研發的技術達成了具體協定。”

同時,大眾汽車集團(中國)成立了一個智慧出行服務公司Mobility Asia,並推出了智慧出行服務品牌逸駕(ezia)。

目前,大眾集團以及合作夥伴已經在中國擁有了眾多的出行服務品牌。今年3月份,一汽-大眾發佈了其出行品牌“摩捷”,奧迪也在去年將Audi on demand服務引入中國,並計畫與一汽成立移動出行公司。

如此眼花繚亂的操作,讓人有些看不清楚。

海茲曼表示,大眾汽車集團旗下的每一個汽車品牌都有它的獨特性,都有特殊的客戶需求。所以在移動出行服務方面,他們可能需要對移動出行服務品牌進行分別定位和包裝,這樣讓他們的用戶體驗可以通過一個移動出行服務品牌與汽車品牌的特性聯繫在一起。

但在這些品牌背後,很多技術是共通的,而且可以通過共用來發揮出合力的。比如,在移動出行服務需求當中,有一些服務已經有現成的服務,只需根據汽車品牌的具體需求進行一些調整。有一些服務是需要全新開發的。

“在這樣的背景下,Mobility Asia公司的成立實際上起到了集成的作用。這樣集成式的支持,單獨某個品牌或者某一家合資企業是做不到的。我們的任務是要把已有的各項移動出行服務,包括合資企業已經推出的服務、在中國其他移動出行公司的服務、集團在研發當中的成果,把所有這些服務集成成一套解決方案,讓我們車主能夠擁有最優質的服務以及最佳的客戶體驗。”海茲曼說到。

儘管傳統汽車企業轉型背負著巨大的包袱,但大眾這家汽車巨頭所展現出的活力和創新性,將繼續保持其在汽車行業的引領地位。

海茲曼描述了他心中五年以後的未來願景,“屆時我們所有的汽車產品都將實現智慧互聯,未來我們產品中的很大一部分都將是電動汽車。而且在五年之後,我們應該已經在一些限定區域啟動了全自動駕駛專案。一般正常的道路和城市交通場景中,也將會實現一定程度的自動駕駛,但不會是全自動駕駛。我們正致力於實現以人為本和共用智行的移動出行未來願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