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18歲學生的奇思妙想:當能源遇上大熊貓……

熊貓以其憨態可掬的形象、和平友好的氣質, 令世界人民都對它喜愛有加。 除了動物園, “一帶一路”上也能看到熊貓, 這裡的熊貓不僅萌萌噠, 而且很有硬實力。

2016年11月, 應對氣候變化的《巴黎協定》正式生效, 全球近200個國家共同達成這一協定。 伴隨協定生效, 將帶來大量的可再生能源、清潔能源的投資需求, 而光伏作為最自然的選擇, 必將成為各國政府替代傳統能源的最有效手段之一。

我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以來, 中國的光伏企業憑藉良好的產品品質及平價優勢, 走出國門、走向世界, 受到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普遍歡迎。 熊貓電站是中國“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後的首個落地專案。

在2017年5月召開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 熊貓電站被列入《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與聯合國開發計畫署關於共同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行動計畫》專案清單。

創意提出者

熊貓電站這一創意是由18歲的留美高中生李恩童提出的。 李恩童小小年紀就投身於應對氣候變化行動, 她在2015年聯合國氣候大會上向美國前總統戈爾提問、並引起時任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的關注。 她提出了光伏電站設計成國寶大熊貓的創意,

賦予光伏電站生命, 希望獲得更多青少年的關注, 共同應對氣候變化。

目前, 全球已有三個“熊貓電站”, 分別是大同熊貓電站、貴港熊貓電站和青泥洞光伏電站, 是由中國熊貓綠色能源集團(下稱“熊貓綠能”)建設。

從空中俯瞰, 電站呈現黑白兩色,

熊貓的四肢、耳朵、“黑眼圈”等黑色部分, 是由單晶矽元件組成;熊貓的臉蛋、肚子等白色部分, 則是由薄膜元件組成。 正是這種“黑白配”在太陽光的照射下, 呈現出了憨態可掬的大熊貓效果。

大同熊貓電站

山西省大同熊貓電站總占地面積約1500畝, 位於大同縣杜莊鄉土井村西,

於2016年11月20號正式啟動建設, 裝機規模為100兆瓦。 據瞭解, 一個100兆瓦的熊貓電站在25年內可提供32億度的綠色電力, 相當於節約煤炭105.6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274萬噸、減少二氧化硫排放2.6萬噸、減少氮氧化合物排放2.4萬噸、減少粉塵排放1600噸。

大同熊貓電站從設計之初, 就始終秉承科技、效率、生態和人文四大理念,整個電站有多達30多項技術和科技創新,其中八項創新為行業內首創。比如為在勾勒熊貓形象的同時獲得最佳發電效率,大同熊貓電站全站共採用單晶矽元件、美國高性能薄膜元件以及最新的N型單晶矽雙面發電元件三種太陽能電池元件。為避免對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大同熊貓電站首次將航太技術應用在光伏領域,光伏支架摒棄了傳統的防腐技術,採用了VCI 航空噴塗技術,該技術以鱗片型富鋅塗料為底漆、鱗片型鋅鋁塗料(可調色)為面漆的系列塗料體系,用於鋼結構表面,有耐腐蝕、易維護等特點,其實驗室耐鹽霧性能大於1000 小時,是傳統技術的三倍。

為了避免浪費土地資源,熊貓電站在設計階段首先通過GPS定位系統在區域內做出熊貓形狀,確定座標點,再模擬光伏板的排列,發現問題及時進行微調,為建造掃清障礙。熊貓電站光伏板之間的距離是經過精確測算的,可利用“農光互補”、“漁光互補”、“林光互補”等技術,避免土地浪費。

貴港熊貓電站

2017年10月,全球第二個熊貓電站成功落地廣西貴港,為熊貓綠能旗下全球“熊貓100”佈局再添一站。該電站一期裝機容量60兆瓦,每年可向6000多戶家庭供電。熊貓電站建設不僅集結了中國上下游產業的優秀企業,而且吸引了世界上多個國家的優質合作夥伴,在設計建造過程中,產業鏈上不同國家的優秀企業充分協商、相互啟發,形成了推廣經濟適用的清潔能源的合力,打造了一個令新能源與環境完美結合的平臺。美國的First Solar、Sun Power,以及中國的華為、隆基、中來等優秀企業都在共建方面做出積極貢獻。

青泥洞光伏電站

2018年3月26日由中國能源建設集團雲南省電力設計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雲南院”)設計的西藏昌都市江達縣青泥洞20MW光伏電站工程順利通過各項試驗,成功並網發電。青泥洞光伏發電項目是全球第三個“熊貓電站”,位於西藏昌都市江達縣,海拔在4100米以上,是目前全球海拔最高的光伏電站之一。昌都市位於西藏東部,東接四川,南臨雲南,北面交青海,西望西藏自治區首府拉薩。是進藏的必經之地,也是“茶馬古道”的咽喉部位地。處在商貿往來的樞紐地位,昌都素有“藏東明珠”的美稱。青泥洞光伏電場專案是昌都地區第一批潔淨能源專案,項目建成後,平均每年可向當地提供約2735萬度的綠色電能,同時每年可節約標準煤約0.903萬噸,減排二氧化碳2.37萬噸、二氧化硫76.75噸、氮氧化物66.82噸。

熊貓電站與全球共用清潔能源,用熊貓電站的技術發電,與使用柴油發電相比,成本降低了一半,碳排放幾乎為零,而且太陽能是可再生能源,不會透支子孫的財富使用熊貓的形象,令熊貓電站更加受到普通人特別是下一代的關注,清潔能源的理念也由此更加深入人心。在共用現代文明的物質載體的同時,也共用現代文明的精神財富,而共用清潔能源理念就是共用未來。

熊貓綠能將沿“一帶一路”開展“熊貓100計畫”,在全球建設更多的熊貓電站,以熊貓電站為載體因地制宜,為“一帶一路”沿線各國提供一攬子能源解決方案,實現先進產能的全球共用。在設計建設過程中,熊貓綠能也將積極與專案所在國共商,探討最適合當地的清潔能源解決方案,例如,在泰國,熊貓電站會被加入大象元素;在一些乾旱缺水的國家,熊貓電站還會變身為“熊貓電站+雨水淨化”。

著眼未來,海外市場將為光伏行業的發展提供新的機遇,利用熊貓電站所搭載的先進技術和創新模式,實現“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能源結構的跨越式發展,突破現有光伏產業的發展思維與格局,早日實現全球綠色可持續的未來。

就始終秉承科技、效率、生態和人文四大理念,整個電站有多達30多項技術和科技創新,其中八項創新為行業內首創。比如為在勾勒熊貓形象的同時獲得最佳發電效率,大同熊貓電站全站共採用單晶矽元件、美國高性能薄膜元件以及最新的N型單晶矽雙面發電元件三種太陽能電池元件。為避免對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大同熊貓電站首次將航太技術應用在光伏領域,光伏支架摒棄了傳統的防腐技術,採用了VCI 航空噴塗技術,該技術以鱗片型富鋅塗料為底漆、鱗片型鋅鋁塗料(可調色)為面漆的系列塗料體系,用於鋼結構表面,有耐腐蝕、易維護等特點,其實驗室耐鹽霧性能大於1000 小時,是傳統技術的三倍。

為了避免浪費土地資源,熊貓電站在設計階段首先通過GPS定位系統在區域內做出熊貓形狀,確定座標點,再模擬光伏板的排列,發現問題及時進行微調,為建造掃清障礙。熊貓電站光伏板之間的距離是經過精確測算的,可利用“農光互補”、“漁光互補”、“林光互補”等技術,避免土地浪費。

貴港熊貓電站

2017年10月,全球第二個熊貓電站成功落地廣西貴港,為熊貓綠能旗下全球“熊貓100”佈局再添一站。該電站一期裝機容量60兆瓦,每年可向6000多戶家庭供電。熊貓電站建設不僅集結了中國上下游產業的優秀企業,而且吸引了世界上多個國家的優質合作夥伴,在設計建造過程中,產業鏈上不同國家的優秀企業充分協商、相互啟發,形成了推廣經濟適用的清潔能源的合力,打造了一個令新能源與環境完美結合的平臺。美國的First Solar、Sun Power,以及中國的華為、隆基、中來等優秀企業都在共建方面做出積極貢獻。

青泥洞光伏電站

2018年3月26日由中國能源建設集團雲南省電力設計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雲南院”)設計的西藏昌都市江達縣青泥洞20MW光伏電站工程順利通過各項試驗,成功並網發電。青泥洞光伏發電項目是全球第三個“熊貓電站”,位於西藏昌都市江達縣,海拔在4100米以上,是目前全球海拔最高的光伏電站之一。昌都市位於西藏東部,東接四川,南臨雲南,北面交青海,西望西藏自治區首府拉薩。是進藏的必經之地,也是“茶馬古道”的咽喉部位地。處在商貿往來的樞紐地位,昌都素有“藏東明珠”的美稱。青泥洞光伏電場專案是昌都地區第一批潔淨能源專案,項目建成後,平均每年可向當地提供約2735萬度的綠色電能,同時每年可節約標準煤約0.903萬噸,減排二氧化碳2.37萬噸、二氧化硫76.75噸、氮氧化物66.82噸。

熊貓電站與全球共用清潔能源,用熊貓電站的技術發電,與使用柴油發電相比,成本降低了一半,碳排放幾乎為零,而且太陽能是可再生能源,不會透支子孫的財富使用熊貓的形象,令熊貓電站更加受到普通人特別是下一代的關注,清潔能源的理念也由此更加深入人心。在共用現代文明的物質載體的同時,也共用現代文明的精神財富,而共用清潔能源理念就是共用未來。

熊貓綠能將沿“一帶一路”開展“熊貓100計畫”,在全球建設更多的熊貓電站,以熊貓電站為載體因地制宜,為“一帶一路”沿線各國提供一攬子能源解決方案,實現先進產能的全球共用。在設計建設過程中,熊貓綠能也將積極與專案所在國共商,探討最適合當地的清潔能源解決方案,例如,在泰國,熊貓電站會被加入大象元素;在一些乾旱缺水的國家,熊貓電站還會變身為“熊貓電站+雨水淨化”。

著眼未來,海外市場將為光伏行業的發展提供新的機遇,利用熊貓電站所搭載的先進技術和創新模式,實現“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能源結構的跨越式發展,突破現有光伏產業的發展思維與格局,早日實現全球綠色可持續的未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