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欣賞王羲之後代的作品

欣賞王羲之後代的作品

在我國的書法發展長河裡, 王羲之家族, 可謂名聲顯赫, 不僅湧現出了一個又一個的著名書法家, 而且為我們留傳下一大批精美絕倫的書法瑰寶。

東晉的王、謝、郗、庚四大家族中, 最顯赫的要算王氏家族了。 而書法成就最卓著的也當之無愧的屬於王氏一族。 王氏家族書法家最多。 在這個書法世家裡, 有父子爭勝, 兄弟競較, 還有夫妻比試, 姻親相學等。 這不僅在我國書法史上十分耀眼, 在世界藝術史上, 也是獨一無二的。

受王羲之的影響, 他的兒子王獻之、第七代孫智永等, 刻苦研習,

在書法上承接了王羲之的精髓, 成為繼王羲之之後的著名書法家。

我們先看看王羲之的兒子---王獻之。

王獻之(344---386), 字子敬, 官至中書令, 世稱“王大令”。 他從小就向父親學習書法, 幼年時, 就顯露出超人的才華。 他既虛心學習父親書法的精華, 又不為其所囿, 在其父親的基礎上, 別創新法, 自成一家, 令人刮目相看。 他最傑出的成就, 一是獨創了“稿行之草”的行草書體;二是獨創“一筆草”草書體。

王獻之的書法, 兼精草、行、楷、隸各體。 他的小楷書以《洛神賦十三行》為代表作, 用筆外拓, 結體勻稱嚴整, 如大家閨秀, 姿態嫵媚雍容。

王獻之的行書以《鴨頭丸帖》最著, 開“稿行之草”行書的一代先河, 是王獻之的獨創。

這是王獻之給朋友的便劄, 真跡現存於上海博物館。 全帖用墨枯潤有致。 全篇書寫蘸墨兩次, 一次一句, 墨色都由潤而枯, 由濃而淡, 墨色分明。 從而展現出全文的節奏起伏和氣韻的自然變化。

王獻之的草書名作《中秋帖》是其“一筆書”的代表作品。 筆勢連續不斷, 宛如滔滔江河, 一瀉千里。

表現出一種雄姿英發的豪俠之氣, 世人評價甚高, 被列為清內府“三希”之二。

再看看王羲之的另一個兒子——王徽之。

王徽之, 字子猷, 官至黃門侍郎。 《宣和書譜》評價其“律以家法, 在羲獻間”, 傳世作品有《新月帖》等。

我們再看王羲之的第七代孫智永。

智永(西元6世紀), 本姓王, 名法極, 陳、隋間會稽人, 早年出家當和尚, 後雲遊到浙江吳興縣, 在永欣寺裡住了整整30年。 在此期間, 他深居簡出, 潛心研習王羲之的字帖, 從未間斷。 他寫禿了的筆積累了整整十大蘿筐, 他在永欣寺前的空地挖了一個大坑, 把這些禿筆埋進去,

稱為“退筆塚”。 後人講“退筆成塚”的典故, 就是出自這裡。

經過長期艱苦的學習, 智永的書法終於有了自己的風格, 成為著名的大書法家, 慕名而來, 登門求字的人把門檻都磨豁了, 於是便包上了鐵皮。 這故事後來成為一個典故——鐵門限。

智永的《千字文》是他的代表作。

讓我們再看看王羲之的後代王僧虔、王志父子。

南朝宋、齊、梁、陳之間,多崇尚王獻之的字。王氏後代大書法家王僧虔、王志父子尤為顯著。遼寧博物館藏有父子倆的摹本,分別是《萬歲通天帖》中的第八帖《王琰帖》和第十帖《一日無申帖》。

讓我們再看看王羲之的後代王僧虔、王志父子。

南朝宋、齊、梁、陳之間,多崇尚王獻之的字。王氏後代大書法家王僧虔、王志父子尤為顯著。遼寧博物館藏有父子倆的摹本,分別是《萬歲通天帖》中的第八帖《王琰帖》和第十帖《一日無申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