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匯金首季新進增持 凸顯戰略意圖 6股享大餐

匯金首季新進增持22只個股 四大關鍵字凸顯戰略意圖

隨著2018年一季報披露工作接近尾聲, 越來越多的機構投資者身影浮現在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股東名單中, 其最新持倉比重的增減, 基本能夠反映出機構當期的態度。 而以中央匯金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為代表的主力機構的持股軌跡更是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

《證券日報》市場研究中心根據資料統計發現, 截至4月26日, 滬深兩市共有1735家上市公司披露2018年一季報, 其中, 匯金現身465家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股東名單, 共計持股數量86.66億股, 持股市值約995.55億元。

從新進角度來看, 一季度, 匯金新進持有19家公司股票, 其中, 新進持有長園集團、寧波華翔、創業環保、海翔藥業等4家公司股份數量均在1000萬股以上, 分別為:2443.32萬股、2219.98萬股、1416.98萬股、1054.04萬股, 顧地科技、濟川藥業、瑞豐高材、華仁藥業、三變科技、雲海金屬等6家公司匯金新進持股數量也均超200萬股, 其他匯金新進持有的公司還有:厚普股份、智雲股份、榮華實業、聖陽股份、銳奇股份、長城電工、清水源、安科瑞、聯明股份。

增持方面, 一季度, 匯金對廣匯能源、天齊鋰業、銀信科技等3家公司進行了增持操作, 增持後持股數量分別達到:9363.02萬股、2739.62萬股、1080.34萬股。

通過進一步梳理匯金新進增持的22家公司發現, 以下四大關鍵字成為匯金一季度投資佈局的重要抓手。

其一, 低價。 截至4月26日, A股均價達到17.34元, 匯金一季度新進增持的22家公司中, 有17家公司股票最新收盤價低於這一數值, 占比77.27%。 其中, 廣匯能源、榮華實業等兩家公司股票最新收盤價均低於5元, 分別為4.01元、4.21元。

其二, 滯漲。 2017年, A股市場出現明顯上漲, 大盤期間累計漲幅達到6.56%, 匯金一季度新進增持的22家公司中, 有15家公司股價期間累計漲幅低於6.56%, 占比68.18%, 其中更有14家公司股價期間出現一定程度調整。

其三, 低估值。 在匯金一季度新進增持的22家公司中, 截至4月26日, 最新動態市盈率低於所屬申萬一級行業的公司達到12家, 占比超五成。

其四, 中小創。 在匯金一季度新進增持的22家公司中, 滬市公司有7家, 創業板公司有8家, 中小板公司有7家, 中小創公司占比達到68.18%。

長園集團(個股資料 操作策略 股票診斷)

長園集團:投資收益大幅增長,17年預計增長45%-85%

長園集團 600525

研究機構:群益證券(香港) 分析師:群益證券(香港)研究所 撰寫日期:2018-02-09

公司今日發佈業績預增公告,預計實現淨利潤9.28億元至11.84億元,同比增長45%-85%。 增長主要因為本期實現投資收益3.5-4.5億元,扣非後淨利潤約為5.94億元-6.16億元,同比增長8%-12%,低於預期。

主要因為有息負債增加導致財務費用大幅上升,以及因長園和鷹未達到業績承諾計提商譽減值準備7500萬元所致。 隨著長園電子及堅瑞沃能股權出售,公司將獲得超過10億現金,能夠緩解財務壓力,另外公司股權之爭得到妥善解決,管理層上下將齊心協力,譜寫發展新篇章。

暫不考慮出售資產的影響,預計公司17-19年分別實現淨利潤9.84、10.21、12.26億元,YOY+53.69%、3.76%、22.06%,EPS0.74、0.77、0.94元,當前股價對應17、18、19年動態PE18X、17X、14X,給予“買入”建議。

寧波華翔(個股資料 操作策略 股票診斷)

寧波華翔:業績總體符合預期,國內增長穩健低位佈局可期

寧波華翔 002048

研究機構:中泰證券 分析師:黃旭良 撰寫日期:2018-02-28

事件:公司發佈2017年度業績快報。 2017年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1,481,505.15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8.46%;實現營業利潤142,209.80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3.38%;實現利潤總額142,334.32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6.75%;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79,163.47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0.89%,基本符合預期。

國內業務增長穩健,表現超越行業增速:2017年國內汽車行業景氣度總體偏低,據中汽協統計資料顯示,銷量增速僅為3.04%。 得益于良好的客戶結構及多年堅持精益化生產,寧波華翔2017年國內的銷售與利潤業務均實現了雙位數增長。我們預計,2017年國內淨利潤10.9億元,同比增長18%(含勞倫斯並表),總體而言,國內業績穩健發展,超越行業增速。

受累海外項目EOP,海外盈利略不及預期:我們預計寧波華翔在2017年度海外虧損額在3億元左右,相比2016年2.18億的水準略不達預期。主要來源於美國Trim項目的EOP(例如寶馬等客戶2011年專案生命週期的結束,造成約1000萬美元的額外損失),存貨計提,以及羅馬尼亞新項目的持續投入。

受益大眾新品週期,2018年下半年有望發力:

2018年,由於零部件行業對2018年的悲觀預期,我們認為下游客戶增速趨於保守,寧波華翔的看點主要在2018年下半年。伴隨下半年大眾主要17款車型與新款SUV項目的爬坡,以及熱成型項目對多款車型的同步配套,公司將有望在下半年發力。我們預計2018年的行業增速在10%左右,熱成型項目對營收的貢獻為7億元。

展望2019年,伴隨下游客戶主力車型穩定爬坡完成進入大週期,熱成型項目的持續上量(2019年熱成型項目的營收有望較2018年翻倍,達14億元),以及海外扭虧,公司將有望恢復達到的盈利水準。

估值偏低,增長穩健,具備戰略佈局價值:考慮到公司較為優質的客戶結構,穩健的業務規模,以及熱成型專案上量,德國扭虧與潛在的業績釋放。我們預計,寧波華翔未來三年的複合增長率在15-20%水準。相比寧波華翔長期15倍以下的估值,依然遠低於本行業可比公司的平均估值中樞,我們認為具備一定的估值修復潛力與戰略佈局價值n盈利預測:維持我們的盈利預測,寧波華翔2017/18/19年的營收為133.5億、146.8億、163.8億元;淨利潤為8.07億、10.3億、13.72億元,對應淨利潤增長率為13.0%、27.7%、33.2%,2017/18/19年EPS1.29/1.65/2.19元,對應估值16.7/13.1/9.8倍,給予“增持”評級。

風險提示事件:行業增長不及預期,德國華翔增長不及預期,國產替代進度不及預期等

天齊鋰業(個股資料 操作策略 股票診斷)

天齊鋰業:符合預期,以量補價保證未來盈利能力穩定提升,維持買入評級

天齊鋰業 002466

研究機構:申萬宏源 分析師:徐若旭 撰寫日期:2018-03-01

2017年淨利潤21.52億元。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54.7億元,同比增加40.09%;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1.52億元,同比增加42.35%,淨利潤在三季報給出的年報業績指引中間位置(20.6億-22.6億),對應單季度淨利潤6.34億元。營收和利潤增長主要由於鋰產品量價齊升!

產品產銷量:我們預計2017-2019年公司產品銷量折合碳酸鋰當量分別為3萬噸、3.65萬噸、5.2萬噸,2020年公司規劃鋰鹽總產能達到10萬噸。擴產項目1:一期2.4萬噸氫氧化鋰專案計畫2018年底建成,2019年達產;擴產項目2:二期2.4萬噸氫氧化鋰專案計畫2019年底建成,2020年達產。

預計2018年鋰價格前高後低,全年電池級碳酸鋰均價預計與2017年持平為15萬元/噸(含稅價)。由於新能源補貼退坡對商用車及能量密度較低的車型影響最大,因此磷酸鐵鋰電池車型三四五月預計將迎來一波搶裝,同時中游去庫存結束後開工率回升,需求端將環比改善。同時鋰供給端三四月沒有大量新增供給,供需錯配預計三四月碳酸鋰價格將強勢,價格將至少企穩,甚至有可能出現上漲。到了6月,隨著新補貼政策正式施行,新能源汽車銷量預計將出現明顯下滑,鋰需求端邊際向下,同時贛鋒、國內鹽湖等供給端開始出現增量,預計鋰價格6月份開始將較弱。

下調2019年盈利預測,維持買入評級。我們預計2017-2019年電池級碳酸鋰市場含稅均價分別為15萬元/噸、15萬元/噸、12萬元/噸,其他鋰產品價格均與電池級碳酸鋰價格同向變動,我們預計2017-2019年公司鋰產品銷量折合碳酸鋰當量分別為3萬噸、3.65萬噸、5.2萬噸,根據以上判斷我們下調公司2017年、2019年盈利預測,我們維持2018盈利預測,17-19年歸母淨利潤分別為21.52億元、25.3131.02億元,(原預測分別為22.49億元、25.31億元,35.04億),淨利潤增速分別為42%、18%、23%,對應2017-2019年PE 分別為31倍、27倍、22倍。考慮到公司作為全球鋰礦最低成本的龍頭地位,未來將以量補價保證未來盈利持續增長,維持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全球鋰鹽供給增長超預期,新能源汽車銷量低於預期。

濟川藥業(個股資料 操作策略 股票診斷)

濟川藥業:1季報受益流感扣非淨利潤同比增長74%顯著超預期,未來3年有望繼續保持較快增長

濟川藥業 600566

研究機構:安信證券 分析師:崔文亮 撰寫日期:2018-04-23

公司發佈2017年年報及2018年1季報。2017年,公司實現收入56.4億元,同比增長20.61%,相比2017年前三季度20.17%的收入增速進一步加快,實現淨利潤12.23億元,同比增長31%,扣非淨利潤11.54億元,同比增長28%,基本符合市場預期。實現經營性現金流淨額11.9億元,同比增長30%,非常良好。分紅方案為每10股現金分紅10元(含稅),分紅金額高達8.09億元(含稅),淨利潤分紅比例高達66.17%。公司整體毛利率同比下降0.29個百分點至84.95%,主要是部分品種如蒲地藍消炎口服液自2017年Q1開始陸續在各省執行新的中標價,在北京、浙江等地區價格有所下降導致,但隨著本輪招標結束,我們預計未來幾年公司產品毛利率將整體維持穩定。公司期間費用率同比顯著下降1.94個百分點至58.70%,其中銷售費用率下降1.47個百分點至52.12%,正如我們此前多篇報告闡述與判斷,隨著公司OTC管道銷售占比持續提升,公司銷售費用率將會持續下降,公司淨利潤增速會持續超過收入增速是常態,而非可以調節。

分產品看,我們預計和測算,核心產品蒲地藍消炎口服液收入超過24億元,同比增長超過17%,其中OTC增速預計超過30%,醫院端增速預計超過10%;雷貝拉唑腸溶膠囊預計收入接近10億元,同比增長15%左右;健胃消食口服液增速15%左右;小兒豉翹清熱顆粒收入預計超過8億元,同比增長35%,隨著無糖型小兒豉翹清熱顆粒中標省份增加和銷售收入提升,整體毛利率顯著提升;2015年獲批的潛力新產品蛋白琥珀酸鐵口服液預計收入1.8億元左右,同比增長260%,保持高增長態勢,隨著中標省份的增加,預計後續還將保持高速增長;東科製藥合併報表口徑實現收入預計在2.3億元,同比增長44%,實現淨利潤2177萬元,相比2016年同期778萬元大幅改善。

公司同時發佈2018年1季報,1季度實現收入21.3億元,同比大幅增長51.45%,淨利潤4.67億元,同比增長61%,扣非淨利潤4.45億元,同比增長74%,遠超市場預期。其中,Q1公司收入實現高速增長,主要受益於流感行情,我們預計和測算,其中蒲地藍消炎口服液收入增速超過60%,小兒豉翹清熱顆粒收入增速超過60%,三拗片收入增速超過40%,蛋白琥珀酸鐵受益於去年同期低基數,預計收入增速超過150%。與此同時,Q1公司期間費用率同比大幅下降4.19個百分點至57.44%,也比2017年整體期間費用率58.70%所有下降,是驅動公司Q1淨利潤增速超過收入增速的主要原因,公司繼續受益于向OTC擴張所帶來的費用率下降。

新產品方面,東科製藥已經獲得養陰清胃顆粒的生產批件,作為獨 家品中國,用於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我們預計產品上市後憑藉公司強大銷售管道,收入規模將會過億;治療癲癇的左乙拉西坦注射液已經申報生產,我們預計有望於2018年4季度獲批;埃索美拉唑注射劑已經申報發補材料,我們預計有望於2018年3季度獲批,屆時,公司新產品上市後將會進一步豐富產品線,特別是埃索美拉唑注射劑,與公司現有消化道領域強大銷售網路將會協同。

濟川藥業是我們持續推薦並早已申明首推的品種,我們此前已經發佈多篇深度報告和跟蹤報告。2017年5月16日,於公司被市場錯殺之際,我們發佈《濟川藥業深度跟蹤報告:推廣能力優秀的平臺型企業,預計未來業績持續高增長估值有望修復》;8月9日,公司股價再度低迷之際,我們發佈公司深度跟蹤報告《濟川藥業再認識:全年低點已過,下半年收入和利潤增速都有望加快估值有望再修復》;2018年1月2日,公司蒲地藍陸續進入多省醫保增補目錄,我們再次發佈《蒲地藍進入河南醫保目錄超預期,未來業績有望繼續保持較快增長》,並明確重申首推濟川藥業。

我們再次重申推薦邏輯和判斷,蒲地藍消炎口服液醫院端有望保持15%左右較快增長,OTC端持續保持高速增長。蒲地藍醫院端預計未來仍將保持15%左右較快增長,主要動力來自:1、醫保目錄增補省份增加;2、成人科室拓展;3、門診限針劑政策的不斷擴大範圍。蒲地藍OTC端去年實現50%增長,預計今年仍將實現35%左右高速增長,隨著公司OTC端推廣人員增加、覆蓋藥店數量快速增加、及零售藥店嚴格執行抗生素處方藥銷售政策(無處方不銷售),我們預計,未來幾年蒲地藍在OTC端銷售複合增速不低於35%。公司2017年零售藥店數量顯著擴張主要在下半年,因此,我們預計,公司OTC端銷售有望在今年提速。

無糖型小兒豉翹清熱顆粒在多個省份中標,加速替代,整體增速顯著加快。我們跟蹤到,繼2016年無糖型的小兒豉翹清熱顆粒在個省份中標後,2017年以來,再次在重慶、北京、遼寧、福建、山東、山西等多個此前空白省份中標,從而實現普通劑型的替代,相應地,我們預計和測算,2017年Q3開始,小兒豉翹清熱顆粒增速顯著加快,是推動公司2017年業績超預期的主要因素之一,我們預計,未來隨著更多省份中標和執行新標後銷售放量,小兒豉翹清熱顆粒將顯著拉動公司業績保持較快增長。2015年新上市的蛋白琥珀酸鐵此前由於招標進度緩慢,僅在有限幾個省份銷售,而2017年以來已經8個新增省份中標,該品種預計2017年有望實現1.8億元銷售,2018年有望達到3億元,正處於高速增長階段,中標進度順利進行保證了該品種順利放量。未來幾年將與小兒豉翹清熱顆粒、東科製藥品種和未來新獲得品種一起,成為拉動公司快速增長的新品類。

公司核心品種蒲地藍消炎口服液新進入多省醫保目錄,較快增長有望得到延續。蒲地藍消炎口服液分別於2018年3月進入山東省醫保目錄、1月進入吉林省和河南省醫保目錄、2017年12月進入黑龍江省醫保目錄、10月進入青海省醫保目錄、1月進入河北省醫保目錄,至此,蒲地藍已經進入13個地區醫保目錄(陝西、江蘇、遼寧、湖南、天津、新疆、新疆軍區、河北、青海、黑龍江、河南、吉林、山東),還有進入多個省份醫保的潛力。考慮到2017年以來,蒲地藍已經新進入6個省份,參考此前蒲地藍進入天津醫保後放量加速的經驗和蒲地藍受益於醫保執行在江蘇地區近5億左右的巨大銷售,我們認為蒲地藍未來幾年有望受益於新進入醫保省份,增長有望加快。

投資建議:由於公司2018年1季度奠定了全年較快增長的良好基礎,我們上調2018年公司的表觀增速,我們預計公司2018~2020年的淨利潤分別為16.15、20.81、26.16億元,分別同比增長32%/29%/26%;EPS分別為1.99、2.57、3.23元,當前股價對應估值僅為24X/19X/15X。我們持續把濟川藥業和葵花藥業作為首推品種,絕非處於兩公司短期Q1受益於流感,而是看中公司未來幾年持續保持較快增長的邏輯和潛力。

我們認為,考慮到公司未來三年仍有望保持25%以上較快增長,估值切換後,2018年有望享受估值提升,當前PEG顯著小於1,具有顯著價值。維持買入-A的投資評級,考慮到公司前期一系列利好因素,我們認為,公司2018年業績有望超預期,估值有望持續修復和提升,未來6個月目標價為60元,對應2018年估值30倍。

風險提示:產品銷售低於預期;新產品獲批進度低於預期

智雲股份(個股資料 操作策略 股票診斷)

智雲股份:業績略低於預期,看好公司未來發展

智雲股份 300097

研究機構:太平洋 分析師:劉國清 撰寫日期:2018-03-01

事件:公司於2月28日發佈2017年度業績快報,預計全年實現營業收入9.14億元,同比增長51.75%,歸母淨利潤1.74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86.94 %,基本每股收益為0.63元,較上年同期增長80.00%。

點評:

業績大增80%,3C設備業績高速增長。公司本身業務為自動化裝配及檢測等傳統業務,2015年,公司以8.3億價格收購鑫三力100%股權,鑫三力是一家專業從事平板顯示模組自動化組裝設備的研發、設計、生產、銷售以及服務的高新技術企業,產品包括cog/fog綁定設備、點膠設備和ACF貼附設備等,在業內有較好的品牌形象和市場知名度。在完成對鑫三力的收購後,平板顯示模組製造設備很快就成為了公司的主要業績增長點,2016年,平板顯示模組設備為公司帶來3.09億元的營收,同比提高210%,占總收入的51.28%,2017年上半年,平板顯示模組主營收入達到2.72億元,同比提高198%,占總收入的79.38%,已成為公司最主要的盈利構成。隨著平板顯示模組設備的國產替代率的提高,我們預測2017-2019年平面顯示後段模組設備市場規模可以分別達到86.67億、112.67億和146.47億元,智雲股份作為後段國內行業龍頭,整體發展有望爆發。

公司治理結構關係理順,為未來奠定堅實基礎。2018年1月22日,公司發佈公告,譚永良先生因個人身體原因辭去公司董事長、總經理職務。同時發佈聘任師利全先生為公司總經理、董事會提名師利全先生為公司第四屆董事會非獨立董事候選人的公告,師總為鑫三力公司創始人,公司治理問題得到解決。

抓住鋰電產能擴張機遇,積極發展多元業務。2014年,公司通過收購吉陽科技進入鋰電池設備行業,後因整合效果不佳,於2016年將吉陽科技股權售出。但公司並未放棄佈局鋰電設備行業,2017年6月,公司與天臣新能源、南方黑芝麻合資10億元設立天臣南方電源系統有限公司,智雲股份認繳出資1億元,持股比例10%。此次合資成立鋰電設備公司,不僅拓展了公司的業務組成,也為公司未來的鋰電設備業務奠定基礎。至此,公司形成了“傳統汽車智慧製造設備”,“新能源智慧製造裝備”和“3C自動化設備”三大業務板塊。

盈利性預測與估值。我們預計公司17-19年歸屬于母公司股東淨利潤分別為1.74億、2.7億、3.5億,EPS分別為0.6、0.94、1.21,對應估值40倍、25倍、20倍,維持給予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下游擴產緩慢;產業鏈競爭加劇

華泰證券(個股資料 操作策略 股票診斷)

華泰證券:財富管理與投行業務優勢鞏固,Assetmark助力國際業務穩步擴張

華泰證券 601688

研究機構:財富證券 分析師:楊莞茜 撰寫日期:2018-04-17

公司公佈2017年年報,報告期內共計實現營業收入211.09億元,同比增長24.71%;歸母淨利潤92.77億元,同比增長47.94%。EPS為1.30元/股,同比增長47.94%;ROE10.56%,同比增加2.83個百分點。

公司淨利潤的大幅增長超行業平均水準的主要原因為,公司對江蘇銀行股權投資變更會計核算方法,由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計量)變更為長期股權投資(權益法計量),導致投資收益增加29.97億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歸母淨利潤為60億,同比下降0.78%。

從分季度的經營情況來看,前三季度公司淨利潤分別為13.3億元、16.6億元、17.1億元,因受公司在四季度兌現較多的投資收益影響,當季度淨利潤達到45.7億元;扣非後淨利潤為13.5億元,全年業績相對比較平穩。

分業務來看,經紀業務代理買賣證券淨收入42.1億元,同比下降22.4%;證券承銷業務淨收入20.4億元,同比小幅下滑2.8%;受託客戶資產管理業務淨收入23.1億元,同比提升121.6%;利息淨收入36.0億元,同比上升3.3%;公允價值變動淨收益+投資淨收益89.1億元,同比提升86.8%。

業務結構方面,公允價值變動淨收益+投資淨收益占比最高,為40.6%;經紀業務代買收占比處於近六年最低水準,首次降至20%,低於行業平均水準(26%)。資本仲介業務占比17.1%,較上一年下降3.5個百分點。資管業務與投行業務占比分別為10.9%、9.7%,較上一年分別提升4.8個百分點和下降2.8個百分點。

公司主要競爭優勢:

1、經紀業務:領先的互聯網戰略佈局,引導新零售業務+財富管理體系協同作戰。公司互聯網佈局領先同業,具有先發優勢,目前“漲樂財富通”App月度活躍用戶數連續三年居券商榜首,品牌效應突出,夯實客戶基礎。借鑒AssetMark經驗,加快財富管理服務體系的轉型與升級,目前投 顧人數占比,為行業第一。公司零售業務持續領跑,股基交易市場份額止跌回升,較上一年度的7.23%提升至7.86%,市占率連續四年排名行業第一,領先第二名2.57個百分點。

2、機構客戶業務:投行為龍頭,搭建機構服務全業務鏈。以並購重組業務為名片,2017年並購重組交易金額行業第一;股權承銷、債券承銷金額分別為行業第五和第七,投行業務市場地位和品牌優勢進一步鞏固提升。

3、國際業務:境內外資源聯動,提升國際化服務能力。華泰金控(香港)持續推進國際業務發展,不斷提升跨境資本市場服務能力,目前資本規模位居香港行業前列。2017年成功收購AssetMark,助於公司獲取境外市場的平臺、技術和優質客戶資源。報告期末Asset Mark管理的資產總規模達到424億美元,較2016年底增長約31%;截至2017年第三季度末AssetMark在美國TAMP行業中的市場份額為9.5%,排名第三。

4、資本仲介業務:強化風控、持續補充資本,貢獻穩定利潤。公司融資融券業務餘額588.13億元,市場排名居行業第二;股票質押式回購業務持續增長,待購回餘額居行業第三。

投資建議。預計公司2018年-2020年營業收入為200.10億元、228.13億元、260.70億元,實現歸母淨利潤81.90億元、93.97億元、107.09億元。2018年對應PB為1.4X,給予推薦評級。

風險提示:業績不及預期,政策波動風險,市場大幅調整。

得益于良好的客戶結構及多年堅持精益化生產,寧波華翔2017年國內的銷售與利潤業務均實現了雙位數增長。我們預計,2017年國內淨利潤10.9億元,同比增長18%(含勞倫斯並表),總體而言,國內業績穩健發展,超越行業增速。

受累海外項目EOP,海外盈利略不及預期:我們預計寧波華翔在2017年度海外虧損額在3億元左右,相比2016年2.18億的水準略不達預期。主要來源於美國Trim項目的EOP(例如寶馬等客戶2011年專案生命週期的結束,造成約1000萬美元的額外損失),存貨計提,以及羅馬尼亞新項目的持續投入。

受益大眾新品週期,2018年下半年有望發力:

2018年,由於零部件行業對2018年的悲觀預期,我們認為下游客戶增速趨於保守,寧波華翔的看點主要在2018年下半年。伴隨下半年大眾主要17款車型與新款SUV項目的爬坡,以及熱成型項目對多款車型的同步配套,公司將有望在下半年發力。我們預計2018年的行業增速在10%左右,熱成型項目對營收的貢獻為7億元。

展望2019年,伴隨下游客戶主力車型穩定爬坡完成進入大週期,熱成型項目的持續上量(2019年熱成型項目的營收有望較2018年翻倍,達14億元),以及海外扭虧,公司將有望恢復達到的盈利水準。

估值偏低,增長穩健,具備戰略佈局價值:考慮到公司較為優質的客戶結構,穩健的業務規模,以及熱成型專案上量,德國扭虧與潛在的業績釋放。我們預計,寧波華翔未來三年的複合增長率在15-20%水準。相比寧波華翔長期15倍以下的估值,依然遠低於本行業可比公司的平均估值中樞,我們認為具備一定的估值修復潛力與戰略佈局價值n盈利預測:維持我們的盈利預測,寧波華翔2017/18/19年的營收為133.5億、146.8億、163.8億元;淨利潤為8.07億、10.3億、13.72億元,對應淨利潤增長率為13.0%、27.7%、33.2%,2017/18/19年EPS1.29/1.65/2.19元,對應估值16.7/13.1/9.8倍,給予“增持”評級。

風險提示事件:行業增長不及預期,德國華翔增長不及預期,國產替代進度不及預期等

天齊鋰業(個股資料 操作策略 股票診斷)

天齊鋰業:符合預期,以量補價保證未來盈利能力穩定提升,維持買入評級

天齊鋰業 002466

研究機構:申萬宏源 分析師:徐若旭 撰寫日期:2018-03-01

2017年淨利潤21.52億元。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54.7億元,同比增加40.09%;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1.52億元,同比增加42.35%,淨利潤在三季報給出的年報業績指引中間位置(20.6億-22.6億),對應單季度淨利潤6.34億元。營收和利潤增長主要由於鋰產品量價齊升!

產品產銷量:我們預計2017-2019年公司產品銷量折合碳酸鋰當量分別為3萬噸、3.65萬噸、5.2萬噸,2020年公司規劃鋰鹽總產能達到10萬噸。擴產項目1:一期2.4萬噸氫氧化鋰專案計畫2018年底建成,2019年達產;擴產項目2:二期2.4萬噸氫氧化鋰專案計畫2019年底建成,2020年達產。

預計2018年鋰價格前高後低,全年電池級碳酸鋰均價預計與2017年持平為15萬元/噸(含稅價)。由於新能源補貼退坡對商用車及能量密度較低的車型影響最大,因此磷酸鐵鋰電池車型三四五月預計將迎來一波搶裝,同時中游去庫存結束後開工率回升,需求端將環比改善。同時鋰供給端三四月沒有大量新增供給,供需錯配預計三四月碳酸鋰價格將強勢,價格將至少企穩,甚至有可能出現上漲。到了6月,隨著新補貼政策正式施行,新能源汽車銷量預計將出現明顯下滑,鋰需求端邊際向下,同時贛鋒、國內鹽湖等供給端開始出現增量,預計鋰價格6月份開始將較弱。

下調2019年盈利預測,維持買入評級。我們預計2017-2019年電池級碳酸鋰市場含稅均價分別為15萬元/噸、15萬元/噸、12萬元/噸,其他鋰產品價格均與電池級碳酸鋰價格同向變動,我們預計2017-2019年公司鋰產品銷量折合碳酸鋰當量分別為3萬噸、3.65萬噸、5.2萬噸,根據以上判斷我們下調公司2017年、2019年盈利預測,我們維持2018盈利預測,17-19年歸母淨利潤分別為21.52億元、25.3131.02億元,(原預測分別為22.49億元、25.31億元,35.04億),淨利潤增速分別為42%、18%、23%,對應2017-2019年PE 分別為31倍、27倍、22倍。考慮到公司作為全球鋰礦最低成本的龍頭地位,未來將以量補價保證未來盈利持續增長,維持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全球鋰鹽供給增長超預期,新能源汽車銷量低於預期。

濟川藥業(個股資料 操作策略 股票診斷)

濟川藥業:1季報受益流感扣非淨利潤同比增長74%顯著超預期,未來3年有望繼續保持較快增長

濟川藥業 600566

研究機構:安信證券 分析師:崔文亮 撰寫日期:2018-04-23

公司發佈2017年年報及2018年1季報。2017年,公司實現收入56.4億元,同比增長20.61%,相比2017年前三季度20.17%的收入增速進一步加快,實現淨利潤12.23億元,同比增長31%,扣非淨利潤11.54億元,同比增長28%,基本符合市場預期。實現經營性現金流淨額11.9億元,同比增長30%,非常良好。分紅方案為每10股現金分紅10元(含稅),分紅金額高達8.09億元(含稅),淨利潤分紅比例高達66.17%。公司整體毛利率同比下降0.29個百分點至84.95%,主要是部分品種如蒲地藍消炎口服液自2017年Q1開始陸續在各省執行新的中標價,在北京、浙江等地區價格有所下降導致,但隨著本輪招標結束,我們預計未來幾年公司產品毛利率將整體維持穩定。公司期間費用率同比顯著下降1.94個百分點至58.70%,其中銷售費用率下降1.47個百分點至52.12%,正如我們此前多篇報告闡述與判斷,隨著公司OTC管道銷售占比持續提升,公司銷售費用率將會持續下降,公司淨利潤增速會持續超過收入增速是常態,而非可以調節。

分產品看,我們預計和測算,核心產品蒲地藍消炎口服液收入超過24億元,同比增長超過17%,其中OTC增速預計超過30%,醫院端增速預計超過10%;雷貝拉唑腸溶膠囊預計收入接近10億元,同比增長15%左右;健胃消食口服液增速15%左右;小兒豉翹清熱顆粒收入預計超過8億元,同比增長35%,隨著無糖型小兒豉翹清熱顆粒中標省份增加和銷售收入提升,整體毛利率顯著提升;2015年獲批的潛力新產品蛋白琥珀酸鐵口服液預計收入1.8億元左右,同比增長260%,保持高增長態勢,隨著中標省份的增加,預計後續還將保持高速增長;東科製藥合併報表口徑實現收入預計在2.3億元,同比增長44%,實現淨利潤2177萬元,相比2016年同期778萬元大幅改善。

公司同時發佈2018年1季報,1季度實現收入21.3億元,同比大幅增長51.45%,淨利潤4.67億元,同比增長61%,扣非淨利潤4.45億元,同比增長74%,遠超市場預期。其中,Q1公司收入實現高速增長,主要受益於流感行情,我們預計和測算,其中蒲地藍消炎口服液收入增速超過60%,小兒豉翹清熱顆粒收入增速超過60%,三拗片收入增速超過40%,蛋白琥珀酸鐵受益於去年同期低基數,預計收入增速超過150%。與此同時,Q1公司期間費用率同比大幅下降4.19個百分點至57.44%,也比2017年整體期間費用率58.70%所有下降,是驅動公司Q1淨利潤增速超過收入增速的主要原因,公司繼續受益于向OTC擴張所帶來的費用率下降。

新產品方面,東科製藥已經獲得養陰清胃顆粒的生產批件,作為獨 家品中國,用於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我們預計產品上市後憑藉公司強大銷售管道,收入規模將會過億;治療癲癇的左乙拉西坦注射液已經申報生產,我們預計有望於2018年4季度獲批;埃索美拉唑注射劑已經申報發補材料,我們預計有望於2018年3季度獲批,屆時,公司新產品上市後將會進一步豐富產品線,特別是埃索美拉唑注射劑,與公司現有消化道領域強大銷售網路將會協同。

濟川藥業是我們持續推薦並早已申明首推的品種,我們此前已經發佈多篇深度報告和跟蹤報告。2017年5月16日,於公司被市場錯殺之際,我們發佈《濟川藥業深度跟蹤報告:推廣能力優秀的平臺型企業,預計未來業績持續高增長估值有望修復》;8月9日,公司股價再度低迷之際,我們發佈公司深度跟蹤報告《濟川藥業再認識:全年低點已過,下半年收入和利潤增速都有望加快估值有望再修復》;2018年1月2日,公司蒲地藍陸續進入多省醫保增補目錄,我們再次發佈《蒲地藍進入河南醫保目錄超預期,未來業績有望繼續保持較快增長》,並明確重申首推濟川藥業。

我們再次重申推薦邏輯和判斷,蒲地藍消炎口服液醫院端有望保持15%左右較快增長,OTC端持續保持高速增長。蒲地藍醫院端預計未來仍將保持15%左右較快增長,主要動力來自:1、醫保目錄增補省份增加;2、成人科室拓展;3、門診限針劑政策的不斷擴大範圍。蒲地藍OTC端去年實現50%增長,預計今年仍將實現35%左右高速增長,隨著公司OTC端推廣人員增加、覆蓋藥店數量快速增加、及零售藥店嚴格執行抗生素處方藥銷售政策(無處方不銷售),我們預計,未來幾年蒲地藍在OTC端銷售複合增速不低於35%。公司2017年零售藥店數量顯著擴張主要在下半年,因此,我們預計,公司OTC端銷售有望在今年提速。

無糖型小兒豉翹清熱顆粒在多個省份中標,加速替代,整體增速顯著加快。我們跟蹤到,繼2016年無糖型的小兒豉翹清熱顆粒在個省份中標後,2017年以來,再次在重慶、北京、遼寧、福建、山東、山西等多個此前空白省份中標,從而實現普通劑型的替代,相應地,我們預計和測算,2017年Q3開始,小兒豉翹清熱顆粒增速顯著加快,是推動公司2017年業績超預期的主要因素之一,我們預計,未來隨著更多省份中標和執行新標後銷售放量,小兒豉翹清熱顆粒將顯著拉動公司業績保持較快增長。2015年新上市的蛋白琥珀酸鐵此前由於招標進度緩慢,僅在有限幾個省份銷售,而2017年以來已經8個新增省份中標,該品種預計2017年有望實現1.8億元銷售,2018年有望達到3億元,正處於高速增長階段,中標進度順利進行保證了該品種順利放量。未來幾年將與小兒豉翹清熱顆粒、東科製藥品種和未來新獲得品種一起,成為拉動公司快速增長的新品類。

公司核心品種蒲地藍消炎口服液新進入多省醫保目錄,較快增長有望得到延續。蒲地藍消炎口服液分別於2018年3月進入山東省醫保目錄、1月進入吉林省和河南省醫保目錄、2017年12月進入黑龍江省醫保目錄、10月進入青海省醫保目錄、1月進入河北省醫保目錄,至此,蒲地藍已經進入13個地區醫保目錄(陝西、江蘇、遼寧、湖南、天津、新疆、新疆軍區、河北、青海、黑龍江、河南、吉林、山東),還有進入多個省份醫保的潛力。考慮到2017年以來,蒲地藍已經新進入6個省份,參考此前蒲地藍進入天津醫保後放量加速的經驗和蒲地藍受益於醫保執行在江蘇地區近5億左右的巨大銷售,我們認為蒲地藍未來幾年有望受益於新進入醫保省份,增長有望加快。

投資建議:由於公司2018年1季度奠定了全年較快增長的良好基礎,我們上調2018年公司的表觀增速,我們預計公司2018~2020年的淨利潤分別為16.15、20.81、26.16億元,分別同比增長32%/29%/26%;EPS分別為1.99、2.57、3.23元,當前股價對應估值僅為24X/19X/15X。我們持續把濟川藥業和葵花藥業作為首推品種,絕非處於兩公司短期Q1受益於流感,而是看中公司未來幾年持續保持較快增長的邏輯和潛力。

我們認為,考慮到公司未來三年仍有望保持25%以上較快增長,估值切換後,2018年有望享受估值提升,當前PEG顯著小於1,具有顯著價值。維持買入-A的投資評級,考慮到公司前期一系列利好因素,我們認為,公司2018年業績有望超預期,估值有望持續修復和提升,未來6個月目標價為60元,對應2018年估值30倍。

風險提示:產品銷售低於預期;新產品獲批進度低於預期

智雲股份(個股資料 操作策略 股票診斷)

智雲股份:業績略低於預期,看好公司未來發展

智雲股份 300097

研究機構:太平洋 分析師:劉國清 撰寫日期:2018-03-01

事件:公司於2月28日發佈2017年度業績快報,預計全年實現營業收入9.14億元,同比增長51.75%,歸母淨利潤1.74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86.94 %,基本每股收益為0.63元,較上年同期增長80.00%。

點評:

業績大增80%,3C設備業績高速增長。公司本身業務為自動化裝配及檢測等傳統業務,2015年,公司以8.3億價格收購鑫三力100%股權,鑫三力是一家專業從事平板顯示模組自動化組裝設備的研發、設計、生產、銷售以及服務的高新技術企業,產品包括cog/fog綁定設備、點膠設備和ACF貼附設備等,在業內有較好的品牌形象和市場知名度。在完成對鑫三力的收購後,平板顯示模組製造設備很快就成為了公司的主要業績增長點,2016年,平板顯示模組設備為公司帶來3.09億元的營收,同比提高210%,占總收入的51.28%,2017年上半年,平板顯示模組主營收入達到2.72億元,同比提高198%,占總收入的79.38%,已成為公司最主要的盈利構成。隨著平板顯示模組設備的國產替代率的提高,我們預測2017-2019年平面顯示後段模組設備市場規模可以分別達到86.67億、112.67億和146.47億元,智雲股份作為後段國內行業龍頭,整體發展有望爆發。

公司治理結構關係理順,為未來奠定堅實基礎。2018年1月22日,公司發佈公告,譚永良先生因個人身體原因辭去公司董事長、總經理職務。同時發佈聘任師利全先生為公司總經理、董事會提名師利全先生為公司第四屆董事會非獨立董事候選人的公告,師總為鑫三力公司創始人,公司治理問題得到解決。

抓住鋰電產能擴張機遇,積極發展多元業務。2014年,公司通過收購吉陽科技進入鋰電池設備行業,後因整合效果不佳,於2016年將吉陽科技股權售出。但公司並未放棄佈局鋰電設備行業,2017年6月,公司與天臣新能源、南方黑芝麻合資10億元設立天臣南方電源系統有限公司,智雲股份認繳出資1億元,持股比例10%。此次合資成立鋰電設備公司,不僅拓展了公司的業務組成,也為公司未來的鋰電設備業務奠定基礎。至此,公司形成了“傳統汽車智慧製造設備”,“新能源智慧製造裝備”和“3C自動化設備”三大業務板塊。

盈利性預測與估值。我們預計公司17-19年歸屬于母公司股東淨利潤分別為1.74億、2.7億、3.5億,EPS分別為0.6、0.94、1.21,對應估值40倍、25倍、20倍,維持給予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下游擴產緩慢;產業鏈競爭加劇

華泰證券(個股資料 操作策略 股票診斷)

華泰證券:財富管理與投行業務優勢鞏固,Assetmark助力國際業務穩步擴張

華泰證券 601688

研究機構:財富證券 分析師:楊莞茜 撰寫日期:2018-04-17

公司公佈2017年年報,報告期內共計實現營業收入211.09億元,同比增長24.71%;歸母淨利潤92.77億元,同比增長47.94%。EPS為1.30元/股,同比增長47.94%;ROE10.56%,同比增加2.83個百分點。

公司淨利潤的大幅增長超行業平均水準的主要原因為,公司對江蘇銀行股權投資變更會計核算方法,由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計量)變更為長期股權投資(權益法計量),導致投資收益增加29.97億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歸母淨利潤為60億,同比下降0.78%。

從分季度的經營情況來看,前三季度公司淨利潤分別為13.3億元、16.6億元、17.1億元,因受公司在四季度兌現較多的投資收益影響,當季度淨利潤達到45.7億元;扣非後淨利潤為13.5億元,全年業績相對比較平穩。

分業務來看,經紀業務代理買賣證券淨收入42.1億元,同比下降22.4%;證券承銷業務淨收入20.4億元,同比小幅下滑2.8%;受託客戶資產管理業務淨收入23.1億元,同比提升121.6%;利息淨收入36.0億元,同比上升3.3%;公允價值變動淨收益+投資淨收益89.1億元,同比提升86.8%。

業務結構方面,公允價值變動淨收益+投資淨收益占比最高,為40.6%;經紀業務代買收占比處於近六年最低水準,首次降至20%,低於行業平均水準(26%)。資本仲介業務占比17.1%,較上一年下降3.5個百分點。資管業務與投行業務占比分別為10.9%、9.7%,較上一年分別提升4.8個百分點和下降2.8個百分點。

公司主要競爭優勢:

1、經紀業務:領先的互聯網戰略佈局,引導新零售業務+財富管理體系協同作戰。公司互聯網佈局領先同業,具有先發優勢,目前“漲樂財富通”App月度活躍用戶數連續三年居券商榜首,品牌效應突出,夯實客戶基礎。借鑒AssetMark經驗,加快財富管理服務體系的轉型與升級,目前投 顧人數占比,為行業第一。公司零售業務持續領跑,股基交易市場份額止跌回升,較上一年度的7.23%提升至7.86%,市占率連續四年排名行業第一,領先第二名2.57個百分點。

2、機構客戶業務:投行為龍頭,搭建機構服務全業務鏈。以並購重組業務為名片,2017年並購重組交易金額行業第一;股權承銷、債券承銷金額分別為行業第五和第七,投行業務市場地位和品牌優勢進一步鞏固提升。

3、國際業務:境內外資源聯動,提升國際化服務能力。華泰金控(香港)持續推進國際業務發展,不斷提升跨境資本市場服務能力,目前資本規模位居香港行業前列。2017年成功收購AssetMark,助於公司獲取境外市場的平臺、技術和優質客戶資源。報告期末Asset Mark管理的資產總規模達到424億美元,較2016年底增長約31%;截至2017年第三季度末AssetMark在美國TAMP行業中的市場份額為9.5%,排名第三。

4、資本仲介業務:強化風控、持續補充資本,貢獻穩定利潤。公司融資融券業務餘額588.13億元,市場排名居行業第二;股票質押式回購業務持續增長,待購回餘額居行業第三。

投資建議。預計公司2018年-2020年營業收入為200.10億元、228.13億元、260.70億元,實現歸母淨利潤81.90億元、93.97億元、107.09億元。2018年對應PB為1.4X,給予推薦評級。

風險提示:業績不及預期,政策波動風險,市場大幅調整。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