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鐵娘子”史美倫獲任港交所主席 曾任中國證監會副主席3年

港交所將迎來首名女主席。 4月26日,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簡稱香港交易所、港交所)在網站公告宣佈, 董事會今天議決委任史美倫為董事會主席,

任期與其董事任期同時完結。

公告稱, 根據香港交易所的《組織章程細則》第109(2)條及《證券及期貨條例》第69條, 委任史美倫女士為主席須經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書面核准作實。 另外, 史美倫於The London Metal Exchange(倫敦金屬交易所)及LME Holdings Limited擔任董事。 於 LME 的委任須收到 LME 的監管機構英國 The Financial Conduct Authority(金融市場行為監管局)的無異議確認書後才生效。

實際上, 由史美倫出任港交所主席早在市場預料之中。 今年2月12日, 香港特區政府宣佈, 委任史美倫為港交所董事, 並在4月25日港交所股東周年大會後正式生效, 任期約兩年。 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公佈委任時說, “史美倫女士在財經服務界、商界, 以至公共服務方面具備豐富經驗, 備受尊重。 她是行政會議成員、金融發展局主席以及金融領導委員會委員,

她亦是香港上海滙豐銀行有限公司非執行副主席。 我相信她在香港和內地金融服務領域的豐富經驗、在證券市場的專長以及和金融服務業各界別的深厚聯繫, 將成為香港交易所的寶貴財產。 ”

當時不少市場分析認為, 委任史美倫為港交所董事, 是為接下來擔任港交所主席前奏。 因為從目前港交所的董事會成員來看, 史美倫是接任港交所主席的最佳人選, 特別是港交所當下在推動的IPO改革, 需要制度創新, 也需要進一步完善香港的投資者教育體系, 史美倫過往的工作經驗均有助於支援這些方面的工作。

履歷豐富:任職香港證監會10年

公開資料顯示, 史美倫,

1949年生於上海, 並在香港長大, 中學畢業後留學美國。 由於史美倫的丈夫姓查, 按香港習慣, 她的名字叫查史美倫。

現年67歲的史美倫履歷豐富。 1972年獲美國威斯康辛麥迪森大學文學學士學位;1982年獲美國加州聖達嘉娜大學法學博士學位;1983年在美國加州和美國聯邦法院工作;1982-1984年任美國三藩市市Pillsbury、MadisonandSutro律師事務所私人執業律師;1985-1990年任美國高特兄弟律師事務所香港辦事處律師;1991年任香港證監會企業融資部助理總監;1992-1993年負責香港證監會有關H股公司於香港上市事宜;1993年時任香港證證監會企業融資部高級總監的史美倫, 對於怡和事件採取強硬立場, 堅守證監原則, 最終迫使希冀回避香港證監會監管的怡和集團只得遠走新加坡;1994年任香港證監會執行董事;1997年時任證監會執行董事的史美倫,

領導香港證監會同聯交所共同推動打擊黑莊, 使當時的炒風隨之陡然下降。

1998年1月1日起史美倫出任香港證監會副主席兼營運總裁, 掌管該會的企業融資部(該部負責監察香港聯合交易所的上市職能, 監管上市公司的收購活動);她同時還是香港科技大學校董事會成員, 並擁有香港太平紳士的頭銜。

3年中國證監會副主席掀監管風暴

2001年3月, 史美倫被任命為中國證監會副主席, 主要分管發行、上市方面的管理工作。 由港澳臺地區專業人士擔任內地副部級官員, 頗為罕見。 史美倫也承認, 獲中國證監會委任為副主席確屬不尋常, 因以前從未有此先例, 由海外人士出任中國高層官員。 她亦表示, 已於2000年底放棄美國戶籍, 並僅持有香港特區護照。 當時她在接受央視採訪時, 曾將此視為“自己的一個機會, 可以參與內地金融市場改革, 為國家服務, 富有挑戰性並感到榮幸”。 對此, 香港證券界評論認為, 她加入中國證監會是個令人鼓舞的好消息。 同時,史美倫的任務也是艱巨和富於挑戰性的,她的經驗如何有效地在內地證券市場發揮作用將有賴於她本人與中國證監會管理層的共同努力。

而在加入中國證監會之後,史美倫曾力挺強監管。在史美倫任職中國證監會副主席的三年多時間裡,中國證券市場掀起史無前例的監管風暴,昔日政策市經歷了陣痛不斷的市場化進程。期間,無論是國有股減持、還是設立創業板,以及B股對內開放、A股增發,曾引起爭議。有統計顯示,在史美倫上任後的9個月中,證監會出臺了40多個法規條例和處罰決定,而億安科技案、中科創業案、博時基金案、銀廣夏案及三九集團事件先後被調查和公佈,也是自她上任後發生的。史美倫借此樹立起了鐵腕形象,也同時遭受了來自市場的責難。

2004年9月,史美倫作別中國證監會,當時官方曾評價其“為中國證券市場的規範發展作出了積極努力”。至於史美倫離職的原因,有多種版本。一說是“因為健康原因辭職”。曾有證監會工作人員透露,史美倫身體不太好,並有一段時間沒有上班。還有其好友向媒體表示,史美倫身體不適,又想有時間多陪家人。但另一說法可能更接近實情且容易被人接受,史美倫在中國內地證券市場“水土不服”。 作為一個外來人,史美倫在中國證監會過得並不容易,這一點她本人並不諱言。她曾經表示,由於她的個性和“海歸”的背景,她的同事中有相當一部分認為其“不懂國情”。還有人指責她推出的一系列“洋政策”,致使中國證券市場消化不良,並導致股市一度元氣不振。中國內地資本市場太複雜,難以駕馭,同時又得不到市場、投資者的理解和認同,可能是史美倫決意離職的根本原因。

面對種種猜測,史美倫的回答是“我該做的都做了,我的任務已經完成,需要回家去了。”

對於曾有人把中國股市的下跌歸咎于史美倫帶來的監管風暴,有觀點認為這種評價過於片面。“中國證券市場的關鍵在於結構問題,比如股份分置、沒有全流通等。史美倫離職談不上能對市場產生什麼影響。”該觀點稱。還有一種觀點認為,史美倫一貫秉持的“公開、公平、公正”的監管思路,給股市的健康發展、為中國股市同世界市場接軌帶來了希望,例如引進獨立董事、完善資訊披露、推進公司治理結構等。

掌舵香港金融發展局

2011年3月,史美倫正式出任滙豐控股(0005.HK)非執行董事,成為滙豐董事會內唯一的華人成員。作為非執行董事,史美倫將不會與滙豐控股訂立服務合約,她將獲每年65000英鎊薪酬。

2012年6月,史美倫被委任為香港特區金融發展局籌備小組主席,該小組于當年7月1日開始工作。史美倫當時表示,很榮幸獲委任為小組主席。她說,籌備小組的工作主要是研究金融發展局的工作目標、職能和運作模式。

2013年1月17日,香港金融發展局正式成立,史美倫出任主席,任期兩年。2015年1月16日,史美倫獲連任,任期至2017年1月16日。2017年1月12日,史美倫再獲委任香港金融發展局主席,任期至2019年1月16日。

2018年1月5日,香港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與金融發展局成員會面時表示,衷心感謝金髮局在過去五年就香港金融服務業多個不同領域所作出的深入研究、實用建議以及積極推廣。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1月,史美倫作為香港金融發展局主席在出席亞洲金融論壇時表示,香港和內地之間的金融合作已有幾十年的歷史,2014年推出滬港通後,內地公民第一次可以直接通過上海證交所實現港幣的交易;同時,香港的投資者也可以選擇通過滬港通直接在內地進行交易。滬港通的成功帶來了深港通的推出,深港通進一步提升了上海、深圳和香港之間的資本市場。史美倫認為,在“一帶一路”政策感召下,香港在整個實施過程中進一步扮演重要橋樑作用,將中國內地與世界各國各地區連接在一起。

同時,史美倫的任務也是艱巨和富於挑戰性的,她的經驗如何有效地在內地證券市場發揮作用將有賴於她本人與中國證監會管理層的共同努力。

而在加入中國證監會之後,史美倫曾力挺強監管。在史美倫任職中國證監會副主席的三年多時間裡,中國證券市場掀起史無前例的監管風暴,昔日政策市經歷了陣痛不斷的市場化進程。期間,無論是國有股減持、還是設立創業板,以及B股對內開放、A股增發,曾引起爭議。有統計顯示,在史美倫上任後的9個月中,證監會出臺了40多個法規條例和處罰決定,而億安科技案、中科創業案、博時基金案、銀廣夏案及三九集團事件先後被調查和公佈,也是自她上任後發生的。史美倫借此樹立起了鐵腕形象,也同時遭受了來自市場的責難。

2004年9月,史美倫作別中國證監會,當時官方曾評價其“為中國證券市場的規範發展作出了積極努力”。至於史美倫離職的原因,有多種版本。一說是“因為健康原因辭職”。曾有證監會工作人員透露,史美倫身體不太好,並有一段時間沒有上班。還有其好友向媒體表示,史美倫身體不適,又想有時間多陪家人。但另一說法可能更接近實情且容易被人接受,史美倫在中國內地證券市場“水土不服”。 作為一個外來人,史美倫在中國證監會過得並不容易,這一點她本人並不諱言。她曾經表示,由於她的個性和“海歸”的背景,她的同事中有相當一部分認為其“不懂國情”。還有人指責她推出的一系列“洋政策”,致使中國證券市場消化不良,並導致股市一度元氣不振。中國內地資本市場太複雜,難以駕馭,同時又得不到市場、投資者的理解和認同,可能是史美倫決意離職的根本原因。

面對種種猜測,史美倫的回答是“我該做的都做了,我的任務已經完成,需要回家去了。”

對於曾有人把中國股市的下跌歸咎于史美倫帶來的監管風暴,有觀點認為這種評價過於片面。“中國證券市場的關鍵在於結構問題,比如股份分置、沒有全流通等。史美倫離職談不上能對市場產生什麼影響。”該觀點稱。還有一種觀點認為,史美倫一貫秉持的“公開、公平、公正”的監管思路,給股市的健康發展、為中國股市同世界市場接軌帶來了希望,例如引進獨立董事、完善資訊披露、推進公司治理結構等。

掌舵香港金融發展局

2011年3月,史美倫正式出任滙豐控股(0005.HK)非執行董事,成為滙豐董事會內唯一的華人成員。作為非執行董事,史美倫將不會與滙豐控股訂立服務合約,她將獲每年65000英鎊薪酬。

2012年6月,史美倫被委任為香港特區金融發展局籌備小組主席,該小組于當年7月1日開始工作。史美倫當時表示,很榮幸獲委任為小組主席。她說,籌備小組的工作主要是研究金融發展局的工作目標、職能和運作模式。

2013年1月17日,香港金融發展局正式成立,史美倫出任主席,任期兩年。2015年1月16日,史美倫獲連任,任期至2017年1月16日。2017年1月12日,史美倫再獲委任香港金融發展局主席,任期至2019年1月16日。

2018年1月5日,香港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與金融發展局成員會面時表示,衷心感謝金髮局在過去五年就香港金融服務業多個不同領域所作出的深入研究、實用建議以及積極推廣。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1月,史美倫作為香港金融發展局主席在出席亞洲金融論壇時表示,香港和內地之間的金融合作已有幾十年的歷史,2014年推出滬港通後,內地公民第一次可以直接通過上海證交所實現港幣的交易;同時,香港的投資者也可以選擇通過滬港通直接在內地進行交易。滬港通的成功帶來了深港通的推出,深港通進一步提升了上海、深圳和香港之間的資本市場。史美倫認為,在“一帶一路”政策感召下,香港在整個實施過程中進一步扮演重要橋樑作用,將中國內地與世界各國各地區連接在一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