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推薦」快來圍觀,《經濟日報》整版聚焦咱禹州這一閃亮名片!

4月12日, 經濟日報重要版面刊發我市中醫藥產業文章《河南禹州圍繞成藥龍頭企業, 打造百億級醫藥產業集群—— “藥香禹州”引客來》, 重點報導我市中醫藥品牌的打造和中醫藥產業發展。 現將全文轉發, 以饗讀者。

"藥香禹州"引客來

中醫藥文化是河南省禹州市亮麗的名片, 中醫藥產業也是禹州的特色產業。

隨著中醫藥產業規模擴大, 禹州統籌設計, 高標準起草中醫藥產業規劃, 積極推進中藥材種植、加工、批發物流、電子商務等各類企業的彙聚與資源整合, 中醫藥產業鏈條也不斷拉長——

河南省禹州市是歷史悠久的藥都。 近年來, 禹州市為了加快傳統資源型城市轉型發展, 將中醫藥定位為兩大接續主導產業之一, 圍繞成藥龍頭企業, 加快發展生物製藥、中藥飲片等產業, 延展連片種植、醫藥物流、技術平臺、協力廠商評價等環節, 著力打造百億級醫藥產業集群。

擦亮中醫藥品牌

“我們旗下的禹祉中藥材科技有限公司,已經獲得文山三七原產地農殘、重金屬處理專利技術,應用于道地文山三七的有機化工程。 ”河南省萬家集團總經理湯向東說:“每個企業都有自己的代表產品, 用最有機的方式做三七,

就是我們的主打品牌。 未來我們還將向海外提供有機三七片、七三粉。 ”

作為中醫藥文化的重要發祥地之一,禹州中藥材種植、加工和中成藥生產歷史悠久,中醫藥文化底蘊深厚。

“以前禹州經濟發展主要依賴煤炭資源, 中醫藥發展一度式微, 遠遠趕不上國內其他幾個醫藥名城的發展速度。

”禹州中藥材交易市場的一位元藥材商告訴記者。 如何將禹州中醫藥文化的城市名片擦得更亮, 亟待破題。

“我們想把禹州的中醫藥品牌打得更響, 使其不僅能帶動整個醫藥產業鏈要素活起來, 還能促進禹州的城市轉型發展, 助煤炭‘去產能’一臂之力。 ”禹州市產業集聚區管委會綜合辦公室主任陳朝陽說。 目前, 禹州市已基本形成中藥材種植、中藥飲片加工、中成藥生產、中藥材倉儲物流和中醫藥文化旅遊等一套完整的產業體系。 當地已建成中藥材標準化生產基地25個, 中藥材種植業年產值7億元。

“以前我們僅在長江以北生產銷售, 靠的是口碑相傳, 如今企業觀念慢慢變了, 將貨鋪開到了全國, 產品品質和市場行銷要兩手抓。 相信整個項目完工之後, 潤弘的名聲會越來越響。 ”潤弘製藥負責人康冠軍說道。 潤弘製藥在醫藥健康產業園內投資規模逾30億元的新工程建設, 為產品品牌的全新塑造提供了後盾。

醫藥產業內的加速整合帶來了明顯的經濟效益。 2016年,禹州舉辦藥王孫思邈醫藥文化節暨第十一屆中國禹州中醫藥交易會,促成簽約合作專案21個,總投資達到187億元,成效顯著。

第十一屆中國禹州中醫藥交易會盛況

在繼承中創新

在中醫藥領域摸爬滾打70餘載,86歲的老藥工朱清山練就了一身絕技:眼觀其色,嘴嘗其味,鼻聞其香,他一掂量便能講出藥材的產地、成色以及炮製後的藥效。時間久了,朱清山甚至簡單用腳踢一踢裝藥的麻袋,就能根據藥材發出的聲音判斷出幹濕程度。

炮製是整個中藥生產環節的核心,禹州的中藥炮製素以“遵古炮製、加工精良”著稱,經過歷代傳承,集南北炮製技藝于一身,形成了獨特的炮製理論和技藝。如今,朱清山在老家朱閣鎮辦了藥廠,專門從事中藥炮製和研究。他創制了更精密的炮製方法,經過他炮製的地黃,可謂“黑如漆,光如油,甘如飴”,真正達到了古書上記載的熟地黃標準。

“禹州中藥加工炮製技藝”的代表傳承人朱清山

中醫藥文化是中國幾千年優秀傳統文化的結晶。要弘揚,需潛心研究,遵古不泥,繼承其核心精髓。

位於禹州中醫藥產業園的潤弘本草公司,“遵古炮製”是其一大特色。“我們非常尊重古法,其中很受歡迎的中風回春片配方就是按照典籍研製而來。”康冠軍介紹。

在繼承的基礎上要發揮中醫藥文化的現代價值,就必須銳意創新,另闢蹊徑,將優秀傳統文化與現代市場規律相結合,才能搶佔先機。

鄭州市家德醫藥公司的劉先生告訴記者,目前中醫藥市場雖有擴展,但是藥品種類重複等問題突出。“如果走低端重複的老路,借助資本的意義就不大了。”因此,在尊重優秀傳統的基礎上推陳出新,正是禹州醫藥產業關注的重點。

“我們這個項目是諾貝爾獎獲得者屠呦呦教授青蒿素系列專利產品研發、國內在建規模最大的生產專案。”在禹州市醫藥健康產業園內,天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項目部經理江紅格介紹,他們的產品汲取古法精髓並融入了極高科技含量。如今,該公司與中科院合作,不僅在河南建起了青蒿育種試驗田,還不斷改進水溶劑提取技術,建成了目前國內最大的年產60噸青嵩素提取生產線。“我們的目標是更安全、更環保、更節能,讓更多老百姓能夠用得起青蒿素系列產品。”

在繼承中創新,正是禹州市中醫藥產業發展的活力所在。

推動一二三產融合

“從種植基地每棵藥材可進行二維碼追溯,到研究開發、物流配送、醫藥文化、現貨交易、電子交易、展覽、倉儲,我們不僅要打造一流的中藥材市場,更致力於中藥文化的弘揚與傳承。”湯向東告訴記者。

以商養文,以文促商,打造大健康產業,推動中醫藥一二三產業融合,禹州統籌設計,高標準起草中醫藥產業規劃,積極推進中藥材種植、加工、批發物流、電子商務等各類企業的彙聚與資源整合。

在湯向東的辦公室之外,正是有待籌建的河南省中醫藥文化博物館。今年,他們計畫推出醫藥主題的旅遊商業街專案配套建設。“項目將吸引國內中藥材商家彙聚禹州,讓國內外遊客能在許昌感受醫藥文化。”湯向東介紹,積極擴展旅遊經濟對傳統資源經濟的替代,實現產業覆蓋和有效轉型,是他們一直致力的事情。

“我們這裡有當地道地的100多種藥材,主要是面向醫院和藥店,客源穩定,生意好的時候,一天能掙近萬元。”禹州中藥材交易市場一家藥材店的老板正忙著將剛收購回來的藥材裝入麻袋。每天,在濃郁的藥香中,來自全國各地的客商慕名來到禹州中藥材交易市場,在這裡仔細挑選採購。

作為我國重要的中藥材集散地,近年來,禹州市加大力度規範中藥材市場交易行為,著力打造全國新型中藥材市場交易示範區。

據介紹,截至目前,“藥王城”建設投入資金已達6.5億元。一、二號交易大廳已竣工,首批400餘家店鋪已經投入使用。項目建成後,將統一初加工、統一包裝、統一倉儲,建設中藥材標準化、規模化倉庫,逐步改變禹州中藥材分散、民宅儲存的落後狀況。

禹州市委書記王巨集武告訴記者,在今後的發展中,禹州市將緊緊圍繞“品質保障、資訊服務、現代交易、物流配套、政府監管”五大體系建設,實現倉儲集中化、交易公司化、初加工包裝標準化,推動創建全國中藥材專業市場示範區工作,全面打造“藥香禹州”品牌。

【記者 夏先清 通訊員 王佳寧】

投稿郵箱:3133962667@qq.com

推 廣

2016年,禹州舉辦藥王孫思邈醫藥文化節暨第十一屆中國禹州中醫藥交易會,促成簽約合作專案21個,總投資達到187億元,成效顯著。

第十一屆中國禹州中醫藥交易會盛況

在繼承中創新

在中醫藥領域摸爬滾打70餘載,86歲的老藥工朱清山練就了一身絕技:眼觀其色,嘴嘗其味,鼻聞其香,他一掂量便能講出藥材的產地、成色以及炮製後的藥效。時間久了,朱清山甚至簡單用腳踢一踢裝藥的麻袋,就能根據藥材發出的聲音判斷出幹濕程度。

炮製是整個中藥生產環節的核心,禹州的中藥炮製素以“遵古炮製、加工精良”著稱,經過歷代傳承,集南北炮製技藝于一身,形成了獨特的炮製理論和技藝。如今,朱清山在老家朱閣鎮辦了藥廠,專門從事中藥炮製和研究。他創制了更精密的炮製方法,經過他炮製的地黃,可謂“黑如漆,光如油,甘如飴”,真正達到了古書上記載的熟地黃標準。

“禹州中藥加工炮製技藝”的代表傳承人朱清山

中醫藥文化是中國幾千年優秀傳統文化的結晶。要弘揚,需潛心研究,遵古不泥,繼承其核心精髓。

位於禹州中醫藥產業園的潤弘本草公司,“遵古炮製”是其一大特色。“我們非常尊重古法,其中很受歡迎的中風回春片配方就是按照典籍研製而來。”康冠軍介紹。

在繼承的基礎上要發揮中醫藥文化的現代價值,就必須銳意創新,另闢蹊徑,將優秀傳統文化與現代市場規律相結合,才能搶佔先機。

鄭州市家德醫藥公司的劉先生告訴記者,目前中醫藥市場雖有擴展,但是藥品種類重複等問題突出。“如果走低端重複的老路,借助資本的意義就不大了。”因此,在尊重優秀傳統的基礎上推陳出新,正是禹州醫藥產業關注的重點。

“我們這個項目是諾貝爾獎獲得者屠呦呦教授青蒿素系列專利產品研發、國內在建規模最大的生產專案。”在禹州市醫藥健康產業園內,天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項目部經理江紅格介紹,他們的產品汲取古法精髓並融入了極高科技含量。如今,該公司與中科院合作,不僅在河南建起了青蒿育種試驗田,還不斷改進水溶劑提取技術,建成了目前國內最大的年產60噸青嵩素提取生產線。“我們的目標是更安全、更環保、更節能,讓更多老百姓能夠用得起青蒿素系列產品。”

在繼承中創新,正是禹州市中醫藥產業發展的活力所在。

推動一二三產融合

“從種植基地每棵藥材可進行二維碼追溯,到研究開發、物流配送、醫藥文化、現貨交易、電子交易、展覽、倉儲,我們不僅要打造一流的中藥材市場,更致力於中藥文化的弘揚與傳承。”湯向東告訴記者。

以商養文,以文促商,打造大健康產業,推動中醫藥一二三產業融合,禹州統籌設計,高標準起草中醫藥產業規劃,積極推進中藥材種植、加工、批發物流、電子商務等各類企業的彙聚與資源整合。

在湯向東的辦公室之外,正是有待籌建的河南省中醫藥文化博物館。今年,他們計畫推出醫藥主題的旅遊商業街專案配套建設。“項目將吸引國內中藥材商家彙聚禹州,讓國內外遊客能在許昌感受醫藥文化。”湯向東介紹,積極擴展旅遊經濟對傳統資源經濟的替代,實現產業覆蓋和有效轉型,是他們一直致力的事情。

“我們這裡有當地道地的100多種藥材,主要是面向醫院和藥店,客源穩定,生意好的時候,一天能掙近萬元。”禹州中藥材交易市場一家藥材店的老板正忙著將剛收購回來的藥材裝入麻袋。每天,在濃郁的藥香中,來自全國各地的客商慕名來到禹州中藥材交易市場,在這裡仔細挑選採購。

作為我國重要的中藥材集散地,近年來,禹州市加大力度規範中藥材市場交易行為,著力打造全國新型中藥材市場交易示範區。

據介紹,截至目前,“藥王城”建設投入資金已達6.5億元。一、二號交易大廳已竣工,首批400餘家店鋪已經投入使用。項目建成後,將統一初加工、統一包裝、統一倉儲,建設中藥材標準化、規模化倉庫,逐步改變禹州中藥材分散、民宅儲存的落後狀況。

禹州市委書記王巨集武告訴記者,在今後的發展中,禹州市將緊緊圍繞“品質保障、資訊服務、現代交易、物流配套、政府監管”五大體系建設,實現倉儲集中化、交易公司化、初加工包裝標準化,推動創建全國中藥材專業市場示範區工作,全面打造“藥香禹州”品牌。

【記者 夏先清 通訊員 王佳寧】

投稿郵箱:3133962667@qq.com

推 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