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後來的我們》要引導我們去何方

慚愧, 其實我並沒有看過這部電影, M昨晚很晚給我發條資訊, 說自己看了場電影, 於是網上特意搜了下簡介, 我並沒有做影評的意思, 沒看就沒有發言權, 我確實不夠格。

之所以沒有看, 是因為沒時間, 再就是看到導演是劉若英, 我也曾很喜歡劉若英的《後來》這首歌, 入心入肺, 觸動情懷。 一段情從開始到結束, 感受到愛情本身的無可奈何, 那是蒼涼而美麗的, 在命運面前如此渺小的我們別無選擇。 後來, 太多的故事沒有結果, 太多的牽手只能放手, 可誰又不是一邊受傷一邊還學著堅強, 那就如同流星吧,

燦爛的一瞬, 閃亮的劃過星際, 流下的卻是我們嚮往的永恆。 成熟是要付出代價的, 也許遺憾才讓人生美好。

其實歌曲已經表達的好了, 也的確感動了一批人, 但是如果拍成電影, 未曾觀影前, 其實已經能猜出電影的大概意思了, 《後來》的加強版而已。

感情片, 不外乎走催淚的老套路。 窮戀——虐戀——思戀, 提的還是那些黃段子+蝸居+創業的小梗梗。 然後準確擊中7080甚至90後的硬傷, 催下行行馬尿, 且其實與自己沒有半毛錢的關係,

如果單從劇情來看, 是方小曉和林見清錯過的愛情, 但透過劇情去看, 這部劇應該是劉若英對陳升的懷念, 畢竟林見清全域設計還是刻意在映射陳升的影子, 我不知道劉若英和陳升經歷過什麼, 但是我相信劉若英這部電影也是如此設計,

是在追憶陳升, 而我們, 只需坐在台下看, 只需要對劉若英陳升的感情同情或遺憾就夠了, 沒必要非要安在自己感情世界裡, 別高估了自己好不好…明天你還上班呢。

雖然已經分手, 雖然各自已經成家, 但是初戀, 或許帶給自己一生的影響, 遇到初戀, 無論對方現在如何, 即使已婚生子, 仍有種不易放棄一切與對方在一起的衝動, 對不起, 這是劉若英的想法, 當你看電影時還在擔憂明天上班別遲到, 劉若英或許已經在考慮下一部電影《後來再後來》了…

“我真的努力想成為你想要的樣子了。 ”

“為什麼從來都沒有一個故事從頭到尾都是幸福的呢?”

現實不?催淚不?你是不是也曾這麼努力過?然並卵…現實中所有人都選擇的金錢,

其實我百分百尊重這個選擇

雖然看起來多麼無奈, 多麼心酸, 但是一句句卻又多麼現實又有理, 面對生活, 每個人起初或許都有一個深愛的人和完美的理想, 後來的後來, 謀生才是最終的追求, 生活告訴我們, 所謂生活, 那就是生下來, 然後活下去, 就這麼簡單。

“錯過”是一個偶然味很重的詞, 只有錯過才會另我們如此感慨, 如此難忘, 只會記住對方的完美, 懷念前任的故事裡, 也時常會有陰差陽錯的誤會, 可是《後來的我們》沒有, 反而以一種斬釘截鐵的必然姿態, 來表達“我和你勢必不得善終”, 來舉證說明失去帶來的撕心裂肺, 欲哭無淚, 追悔莫及的種種感覺, 只有分開才能催淚, 才夠完美,

周冬雨演出了小曉的小任性和小瘋狂, 也演出了尋愛過程中的孤獨和無奈, 井柏然演出了一個男孩子成長為男人過程中內心的掙扎和愛的憂傷, 這是感情世界, 單純的感情…緣分這事, 只要不負對方就好, 不負此生太難了!

如今社會, 年輕人都有夢想, 希望往金字塔的上邊爬, 努力了很久卻越來越下墜, 夢想不過是以卵擊石的雞湯, 因為束縛, 因為顧慮…

反倒是“如果我們沒有分手, 你就不會成功”, 那種殘酷, 更接近真實, 隱約記得一句話“如果不逼自己一把, 你都不知道自己有多強大”

如果當初林見清能夠勇敢一點, 對著想要分手的方小曉說一聲“我還愛你, 不要走”, 那故事的結局大概會不一樣, 但現實就是現實, 這是劉若英的心裡,

單純的愛情世界, 這種單純為愛情的想法如今已經行不通, 如今高壓社會, 逼得總有一個人會因為壓力與無奈被迫離開…

不能說不愛, 不能說捨得, 只能說為生存, 生活中不也經常聽到“我其實很愛某某, 但是…”先不說理由, 僅憑這個但是就足已證明人是善變的, 是根據環境來改變的, 愛情…在現實面前, 其實不堪一擊…

後來的我們, 講的是我們彼此最後什麼都有了, 就是沒有了當初我們說好的“我們”

如果看過這部電影, 請冷靜, 與你無關, 如果沒看過, 請把劉若英的《後來》《很愛很愛你》《原來你還在這裡》聽一遍, 這就是電影把這三首歌曲的加強版而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