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七大減稅禮包,優惠利好誰家?

雖然知道今年推出減稅措施, 但減稅措施如此密集, 稅改步伐如此迅猛, 還是超出了我的預期。

昨日又傳喜訊, 國家新推出了7項減稅措施, 來支援創業創新和小微企業發展。

我們具體來看一下這些優惠的大禮包都有哪些?

優惠一:將享受當年一次性稅前扣除優惠的企業新購進研發儀器、設備單位價值上限, 從100萬元提高到500萬元。 優惠期限從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

簡評:

能夠享受這些稅收優惠的企業是原先就享受優惠的十大行業:生物藥品製造業、專用設備製造業、鐵路船舶航空航太和其他運輸設備製造、電腦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儀器儀錶製造業、資訊傳輸、軟體和資訊技術服務業、輕工、紡織、機械、汽車。

這些企業設備單價扣除上限從100萬元直接提高的500萬元。 這個優惠力度堪稱豪邁。

優惠二:將享受減半徵收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的小微企業年應納稅所得額上限, 從50萬元提高到100萬元。 優惠期限從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

簡評:

享受優惠的企業當然還需要滿足企業所得稅小型微利的其他條件:從事國家非禁止和限制行業;人數工業不超過100人, 其他行業不超過80人;資產總額工業不超過3000萬元, 其他行業不超過1000萬元。 然後就是我們的新條件, 年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100萬元。

享受減半徵收優惠的所得額限額, 從2008年10萬元, 到2018年100萬元。

十年間漲了10倍, 即使扣除物價上升的因素, 這個優惠力度也相當可觀。

優惠三:取消企業委託境外研發費用不得加計扣除限制。 從2018年1月1日執行。

簡評:

原先企業委託境外研發費用不得加計扣除限制, 如今取消限制, 顯示出我國更加開放的姿態。 當然委託境外搞研發的企業相對全國來說應該比例不大, 這個優惠措施更針對了一些比較高端的企業。

優惠四:將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虧損結轉年限由5年延長至10年。 從2018年1月1日執行。

簡評:

這應該是惠及相當多高新企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 新企業虧損的比例是相當高的, 虧損結轉從5年延長到10年, 能崔氏企業以更長遠的目光規劃企業的發展。

優惠五:將一般企業的職工教育經費稅前扣除限額與高新技術企業的限額統一,

從2.5%提高至8%。 從2018年1月1日執行。

簡評:

這個舉措應該是惠及到所有企業, 職工教育經費扣除比例提高, 國家明確支持企業, 進一步加大培訓力度, 畢竟人才才是企業發展的根本因素。

優惠六:從5月1日起, 將對納稅人設立的資金帳簿按實收資本和資本公積合計金額徵收的印花稅減半, 對按件徵收的其他帳簿免征印花稅。

簡評:

資本公積減半針對的是新投入的資金, 老的資金就不要考慮了。 其他帳簿免征, 對已成立的企業來說, 那就是從明年開始才能享受。 雖然這部分金額不大, 但想想自己搶紅包掙一兩塊都高興, 這等於國家給每個企業發了一個最少幾十塊的紅包,

就不要嫌少了。

優惠七:將目前在8個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地區和蘇州工業園區試點的創業投資企業和天使投資個人投向種子期、初創期科技型企業按投資額70%抵扣應納稅所得額的優惠政策推廣到全國。 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有關優惠政策分別自1月1日和7月1日起執行。

簡評:

試驗成功的政策, 推廣到全國。 鼓勵創業, 鼓勵風險投資。

作者:梁晶晶(秀財網特邀專欄作家)

更多財稅職場學習資訊, 關注我們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