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房產>正文

太突然!海南樓市傳來大消息,數千億炒房資金被“關門打狗”

深夜樓市又傳來大消息!

4月22日晚, 中共海南省委辦公廳、海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發佈《關於進一步穩定房地產市場的通知》商品房銷售額後發現,

海南商品房成交額合計達到了6124億元。

分析人士認為, 此次海南發佈的限購政策, 條件異常苛刻, 包含戶籍、社保、貸款、年限等多重調控手段, 這意味著外地新增炒房資金在數年內幾乎無法進入海南樓市, 前幾年流入海南樓市的數千億炒房資金面臨著被“關門打狗”的尷尬局面!

海南省商品住宅實施全域限購

五年社保, 首付七成, 限售5年, 首套住房住房公積金貸款最低首付款比例升至30%, 海南房地產調控政策正經歷層層加碼的過程, 多維度全方位調控, 嚴防炒房。

為建立和完善房地產長效機制, 堅決防範炒房炒地投機行為, 海南調控再度升級。 《通知》指出, 海南實行嚴格的限購政策, 在已出臺限購政策的基礎上,

實施全域限購。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歸納要點如下:

五指山、保亭、瓊中、白沙4個中部生態核心區市縣建設的住房, 只能面向本市縣居民家庭銷售。

值得一提的是, 《通知》表示“關於引進人才的住房政策由消費者調查報告顯示, 海南購房者中71%來自島外, 其中大部分為中長期用戶。 每年使用物業時間超過15天的占絕大多數。 其中70%以上的人群一年僅使用一次島內物業, 空置率現象凸顯。

同時, 鏈家提供的資料顯示, 2017年上半年海南購房成交中, 島外購房占比高達88%。 其中來自京津冀和東三省的購房者最多。 東三省合計占比約23%, 北京占比約13%, 河北占比約14%。 其次為來自河南、山東、山西、四川的購房者。

而大部分島外購房者以旅遊、度假、養老等為目的在海南買房,

屬於“候鳥”型客戶, 每年冬季“飛”來暫住, 春天“飛”走。

按三亞市旅遊局的統計, 2015年在三亞市購房養老的“候鳥老人”已達到了50萬之眾, 而2014年末, 三亞戶籍人口為58.56萬人。

海南高官:要有“壯士斷腕”決心

近十年來, 房地產可以說是海南的支柱產業。 以2017年海南房地產交易資料來看, 2017年海南全省房地產業銷售面積達2292.61萬平方米, 銷售金額突破2713.72億元, 房地產增加值在2017年佔據了海南省地區生產總值(GDP)的9.8%, 領先於其他行業。

今年3月, 中房智庫發佈的2017年全國30城市房地產依賴度排名中, 海南的三亞和海口包攬了前兩名, 其中三亞去年房地產開發投資甚至高於其GDP總量。

據每日經濟新聞此前報導, 今年3月, 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海南省代表團媒體開放日上,

針對海南房地產業, 省委書記劉賜貴、省長沈曉明兩人曾一齊“開炮”。

劉賜貴認為, “要想改革好, 就要自我革命, 就要有壯士斷腕的氣概。 ”他的這番話正有所指, 即房地產業。 “調控房地產業, GDP以及財政收入會受到影響, 這就需要我們有‘壯士斷腕’的決心。 ”

他介紹, 目前海南針對房地產已經提出了兩個“暫停”、以及限購限地等政策, 這也正是用來貫徹“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 來落實海南所提出的“海南不能成為房地產的‘加工廠’, 外面想要多少, 海南就建多少”。

沈曉明也將炮口對準了房地產, 同樣用“壯士斷腕”作比。 沈曉明表示, 他在海南省政府工作報告中之所以用“壯士斷腕”來形容“減小海南省經濟對房地產的依賴”,

正是因為如此而行對海南來講“會很痛、會出血、會很難”。

“那麼難在哪兒?”沈曉明坦言, 海南的房地產對經濟的貢獻很大, 無論是投資還是稅收, 都占到50%以上。 那麼既然這麼難, 緣何必須要“斷腕”?沈曉明指出原因有二。

其一, 房地產發展要用土地, 土地資源十分有限而且不可再生, 可是外界對房子的需求卻是無限的。

其二, 造了房子, 配套的基礎設施和社會公共服務就要跟上。 海南是一個不發達的省份, 財力有限, 配套不起。 因此, 沈曉明對海南的房地產業作出總結認為:

“房地產作為海南的支柱產業不可持續, 而事實上世界上也沒有哪一個國家、哪一個城市是以房地產作為支柱產業的。 ”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