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這個德國人一句話 改變了順治的立嗣人選

順治十八年(西元1661年), 順治皇帝愛新覺羅·福臨駕崩。

臨終前, 親自指定第三子愛新覺羅·玄燁為繼承人, 即清代入主中原的第二個皇帝——康熙帝。

順治帝共生育了八個兒子——長子牛鈕早夭、次子福全、三子玄燁、四子出生三個月沒留下名字就夭折了、五子常寧、六子奇綬、七子隆禧、八子永幹。

順治帝臨終之前, 可供選擇的皇位繼承人依然還有六個兒子, 按照常理, 他應該立年齡稍長一些的次子福全, 為啥選擇了小一些的皇三子玄燁呢?

八個兒子之中, 順治帝最喜愛的是老四, 其生母是董鄂妃。 三十二個後妃中, 順治帝對董鄂妃情有獨鍾, 極為寵愛這個女人, 可以說愛得死去活來。

順治十三年(1656年)董鄂妃被冊封為賢妃。

一個月後改封為皇貴妃, 第二年生下皇四子, 順治帝喜歡得不得了, 情不自禁下詔稱:“此乃朕第一子”, 很顯然, 二阿哥福全、三阿哥玄燁被他忽略不計了。

遺憾的是, 順治帝還沒來得及把四阿哥立為太子, 年僅兩個多月的四阿哥就一命歸西了。

順治帝彌留之際, 六個兒子都是未成年人, 次子福全九歲, 三子玄燁八歲, 其餘都在五歲以下。

次子福全因年長, 成為皇位繼承人的最佳人選, 順治帝本來打算立福全為皇太子, 可是德國人湯若望說了一句話, 讓順治帝改變了想法, 最終選擇了皇三子玄燁。

湯若望, 德國人, 神聖羅馬帝國的耶穌會傳教士, 明朝時來華傳教, 曆明清兩代, 在中國生活了四十七年。

湯若望德高望重, 順治帝對其極為尊重和信任, 尊稱他為“瑪法”, “瑪法”是滿語, 漢語意思是老爺爺。

湯若望在皇宮進出自由, 無需太監傳喚, 而且見到皇帝可以不必跪拜, 順治帝與他可謂無話不談。

順治帝病情嚴重, 打算確立福全為太子的時候, 孝莊太后不同意, 老太太堅持立老三玄燁, 這令順治帝很為難, 拿不定主意。

湯若望清楚, 只有得過天花的人才有免疫力, 因此他建議立得過天花的皇子為儲君。

順治帝六個兒子之中,

只有玄燁一人在兩歲時感染天花, 送出皇宮撫養, 出過水痘竟痊癒了, 說明這個孩子的生命力是最頑強的。

有了孝莊太后與湯若望等人的支持, 三阿哥玄燁最終勝出。 順治帝病逝, 玄燁登基, 成為清代第四任皇帝——康熙帝。

事實證明, 湯若望的建議是正確的,

康熙帝在位六十一年, 文治武功, 開創了康乾盛世的局面, 六十九歲與世長辭。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