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三汊港鎮港頭俞姓人家:“微縮版”鄉愁

九廣網訊:(都昌發佈 文圖 汪國山)春秋戰國時的俞伯牙, 彈起琴來琴聲優美動聽, 猶如高山流水一般, 樵夫鐘子期成為知音。 鐘子期死後, 俞伯牙認為世上再無知音, 摔琴而終身不再鼓琴。 俞伯牙重義篤情的秉性, 在一代代俞氏後裔身上得到了傳承和弘揚。

心安處 是故鄉

在江西都昌, 有定居俞姓約150人, 主要是從安徽涇縣和贛南遷入。 都昌沒有俞姓村莊, 三汊港鎮老街上散落的七、八戶俞姓人家, 奉清乾隆末的俞仲蒲(1771-1834)為始祖。 俞仲蒲自安徽涇縣榔橋河南山村逃荒至都昌縣城, 定居在金街嶺附近。 他的曾孫俞中棠(1872-1938)於清末民國初年,

由金街嶺遷居至三汊港港頭胡家壩, 現屬三汊港港頭社區居委會所轄。

三汊港鎮(來源網路)

俞中棠130餘年前由縣城遷往三汊港, 是因為當年的三汊港, 憑著暢達的鄱陽湖水系, 成為商賈雲集的碼頭。 俞中棠的老家安徽涇縣有“中國木梳之鄉”之稱,

但涇縣榔橋俞姓的祖傳卻是“繡花線”工藝。 河南山俞村人既可用蠶絲紡織成纖柔的繡花線, 又能把繡花線的營生做到三江四海。 時光的長線不絕如縷, 五彩繡花線在現代文明背景下的小集鎮, 有的打起了結頭, 不再在巧手間穿引;有的已然化繭成蝶, 華麗轉身。 現在, 港頭的俞姓人家已沒有一家從事老祖宗傳下的繡花線行業。

“緣愁似個長”的繡花線, 扯不斷的是俞姓人家與原鄉的那份鄉愁。 1995年, 港頭俞氏派出“聖”字派的長輩赴涇縣榔橋河南山村尋根問祖。 河南山村如今只剩廖廖幾戶俞姓人家。 昔日俞莊的繡花線一頭系著錦鍛亮身、輕挪蓮步的享用“小姐”, 一頭牽著風塵僕僕、走南闖北的供商“大戶”,

據說俞姓人家在民國時期靠著繡花線的生意, 家境大都殷實。 新中國成立之初, 不少人被劃了“地主”成份, 遷徙他鄉立足謀生。 榔橋俞氏“河澗世家”的老祖祠還在, 諾大的天井被別姓圍砌起來養魚, 可見昔日之闊大。 河南山俞村早先除了繡花線產業, 還有不少人行醫。 本來關於“俞”得姓的一種說法, 是遠古祖上有個叫“跗”的人是太醫, 能藥到病除治癒疾患之人, “俞”通“愈”而授姓。

鄉愁是一邊流浪一邊播撒的種子。 三汊港鎮俞姓人家在心安處落地生根, 把港頭視作他們的第二故鄉。

微縮版 記鄉愁

港頭的俞姓人家和港頭社區的吳姓、石姓、段姓等諸姓人家組成了一個大村莊, 五湖四海的人和睦相處, 過著平常且安定的日子。

1946年出生的俞聖記老人晚年的生活, 因為他製作的微縮農具, 讓他成了當地的“網紅”。 如果說俞姓祖上的一匝匝繡花線讓鄉愁牽扯不斷, 那麼, 俞聖記的微縮農具濃縮的是“鄉愁”的精華。

俞聖記和他的微縮農具(水車)

俞聖記16歲就跟著師傅在港頭學木工活,

1960年在三汊港木器廠做了一名手工業工人。 1968年三汊港在大辦工業的熱潮中, 合併木器廠、鐵器廠等, 成立三汊港農機廠, 俞聖記在新廠做“木模工”。 當時的工藝, 用生鐵鑄造機械配件, 需要先用木料做精緻的模子, 然後依著模型翻砂, 鍛鐵水鑄就。 俞聖記木模活一干就是30年, 30年的“木模人生”精進的是手藝, 不渝的是匠心。

俞聖記和他的微縮農具(風車)

三汊港農機廠1998年解散,俞聖記回到家裡。他扎實的木工活派上了用處,家裡的木沙發、太師椅、八仙桌、瓷畫框一應的日常木器,都是自己動手,鋸拉斧斫的做出來。2004年,一個做傢俱生意的朋友要做輛微縮的農用水車收藏,用“激將法”調動俞聖記的熱情來弄成。俞聖記花費半個月,潛心做成了他的第一部微縮農具作品。自此,俞聖記找到了老有所為的活計。當下機械化程度漸高,他要讓失傳的傳統木制農具“復活”,製作用料少、易收藏的微縮版,以此記住鄉愁。

俞聖記的微縮農具

水車、風車、木碾、石碓、油榨、粉箱、禾斛、犁耙……傳統的各色農具模型在俞聖記的手下一件件惟妙惟肖地製作出來。俞聖記的微縮農具“聖”在三處:一是縮比精准。按一定比例微縮的農具,真切且美觀。比如4米長的水車,做微縮版為40釐米,每個部位幾乎都是比實體縮小100倍而成。二是技藝精緻。微縮農具各個部位的銜接憑的是卯榫,可組裝可分拆,而且皆能動轉起來。農耕時代,江南山區泉水叮咚,水碓利用山澗流水的衝擊力而搗谷碎麥。俞聖記在庭院小井邊,常常向觀賞者作演示。他手中的微縮水碓在水力下骨碌碌地活轉。三是用料精良。俞聖記微縮農具的木質,皆選擇上等的紅梨木、檀香木、栗木、樟木等,質優品佳。

水碓演示

十餘年來,俞聖記製作的各類微縮農具200餘件,他的兒孫輩成套地取去收藏。老人夫婦的庭院前面就是集鎮上的一所小學,他家中的微縮農具也成為孩子們感知家鄉的生動課堂。不少媒體記者前來採訪,對俞聖記的微縮農具進行報導。三汊港鎮政府掛牌成立了微縮農具“鄉愁館”,彰顯鄉村特色文化。縣文化部門與俞聖記老人曾商議,創造條件開設“俞聖記微縮農具展示室”,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予以保護和傳承。市縣工會組織著手推薦他為“工匠”。耄耋之年的老人心境淡泊,他的體力在日漸衰弱,誰來接續微縮農具的工藝,成為老人泛出的愁緒。在老人眼裡,鄉愁呀,是活轉的水車,汲水在源頭,澆灌在心頭……

俞聖記和他的微縮農具(風車)

三汊港農機廠1998年解散,俞聖記回到家裡。他扎實的木工活派上了用處,家裡的木沙發、太師椅、八仙桌、瓷畫框一應的日常木器,都是自己動手,鋸拉斧斫的做出來。2004年,一個做傢俱生意的朋友要做輛微縮的農用水車收藏,用“激將法”調動俞聖記的熱情來弄成。俞聖記花費半個月,潛心做成了他的第一部微縮農具作品。自此,俞聖記找到了老有所為的活計。當下機械化程度漸高,他要讓失傳的傳統木制農具“復活”,製作用料少、易收藏的微縮版,以此記住鄉愁。

俞聖記的微縮農具

水車、風車、木碾、石碓、油榨、粉箱、禾斛、犁耙……傳統的各色農具模型在俞聖記的手下一件件惟妙惟肖地製作出來。俞聖記的微縮農具“聖”在三處:一是縮比精准。按一定比例微縮的農具,真切且美觀。比如4米長的水車,做微縮版為40釐米,每個部位幾乎都是比實體縮小100倍而成。二是技藝精緻。微縮農具各個部位的銜接憑的是卯榫,可組裝可分拆,而且皆能動轉起來。農耕時代,江南山區泉水叮咚,水碓利用山澗流水的衝擊力而搗谷碎麥。俞聖記在庭院小井邊,常常向觀賞者作演示。他手中的微縮水碓在水力下骨碌碌地活轉。三是用料精良。俞聖記微縮農具的木質,皆選擇上等的紅梨木、檀香木、栗木、樟木等,質優品佳。

水碓演示

十餘年來,俞聖記製作的各類微縮農具200餘件,他的兒孫輩成套地取去收藏。老人夫婦的庭院前面就是集鎮上的一所小學,他家中的微縮農具也成為孩子們感知家鄉的生動課堂。不少媒體記者前來採訪,對俞聖記的微縮農具進行報導。三汊港鎮政府掛牌成立了微縮農具“鄉愁館”,彰顯鄉村特色文化。縣文化部門與俞聖記老人曾商議,創造條件開設“俞聖記微縮農具展示室”,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予以保護和傳承。市縣工會組織著手推薦他為“工匠”。耄耋之年的老人心境淡泊,他的體力在日漸衰弱,誰來接續微縮農具的工藝,成為老人泛出的愁緒。在老人眼裡,鄉愁呀,是活轉的水車,汲水在源頭,澆灌在心頭……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