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何勇海:藥企“重銷售、輕研發”的病需要療治

作者:何勇海

一批廣告“神藥”近期引發關注, 記者調查發現, 140多家醫藥上市公司中, 超過40家銷售費用占營業收入的比例突破30%, 最高者達到66%。 其中, 不少藥企的廣告費開支在1億元以上, 超過自身的研發費用。 業內人士認為, 肩負治病救人責任的醫藥行業, 只有根治“重銷售、輕研發病”, 才能為百姓貢獻更多的新藥、好藥。 (4月24日 新華社)

對每一家藥企而言, 自主研發能力是衡量其未來發展的重要評價指標, 藥品研發向來也都是龍頭企業的競技場。 若僅以銷售見長, 雖可產生可觀的經濟效益, 但會慢慢缺乏核心競爭力,

很難走在行業前列, 在國際競爭中更不能掌握較大的話語權;若只是以獲得藥品的代理權為謀生手段, 甚至可能像中興通訊被美國“芯”一劍封喉一樣, 被他人卡住脖子, 面臨生存危機。

對整個醫藥行業而言, 當大家都缺少研發激情, 只知道在藥品銷售上絞盡腦汁、低水準競爭, 甚至於單單是廣告費用, 就遠遠超過研發費用, 研發投入嚴重不足, 那麼, 必將導致我國在原創藥方面遠遜於發達國家。 要知道, 一個國家醫藥行業的競爭力, 在很大程度上體現于新藥、原創藥上。 比如, 有統計顯示, 我國抗腫瘤藥品約有一半依賴進口, 這些藥品價格昂貴, 高端醫療裝備也主要依賴進口, 這些都成為看病貴的主要原因之一。

對患者而言, 藥企“重銷售、輕研發”, 就不能及時用得上、用得起更多新藥好藥。 尤其是, 藥企越重視銷售, 越捨得在銷售上投入資金, 就越會拉高藥價。 因為藥品銷售流通環節存在諸多潛規則, 基本要靠藥企用金錢來鋪路。 當藥企向醫療機構、醫生進行利益輸送的成本越大, 藥價就會水漲船高。 所以我們往往看到, 不僅出廠價區區幾元的藥品, 最終可能被醫院賣到幾十元。

因此, 藥企“重銷售、輕研發”的病需要療治。 要療治就要找准病根。 那麼, 藥企為何普遍會“重銷售、輕研發”?除了一些藥企急功近利, 追求短期效益外, 據說, 藥物研發在科技領域是耗時最長的研究之一, 一個新藥的研發時間大約需要七八年;而且失敗的可能性非常大,

很多研發最終以失敗告終;而且, 研發費用投入巨大, 國內很多藥企因此不願做藥品研發。

要療治藥企的“重銷售、輕研發”之病, 除了宣導藥企主動提高研發能力、重拳打擊藥品流通領域的商業賄賂之外, 政府也要加大對藥品研發的投入, 加大對研發藥企的扶持。 一位行業人士還建議, 政府應該加大投入, 去做基礎性的研究, “這種短期之內的風險投資不會產生任何效應, 完全指望社會資本去投資不太現實, 包括晶片等, 都需要政府花費很大的精力去做”。

【聲明:本文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不代表齊魯網立場, 僅供參考。 】

建行特約齊魯時評, 歡迎投稿!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