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雅谷堂|傳統藝術與傳統文化的關係

中國書法與傳統文化的關係是密不可分的, 書法藝術的根本就是東方文化的抽象闡釋, 書法如果失去了文化內涵, 也就不再是我們承續真正傳統意義上的書法了。 所以說我們現在學習書法要與研究中國傳統文化相結合, 要找到其發展演變的規律, 才能更好的理解書法的深刻藝術內涵。

雒三桂書畫作品

何謂“傳統”, 單從字面上講即是“傳承歷史的統一方式”。 所以如果背離傳統太遠, 就會失去了大歷史的統一性, 就會被歷史的主流所拋棄。 所付出的探索性艱辛勞動, 如果能轉化為歷史前進中的一點微不足道的磨合劑, 也就很幸運了。 由此看來書法的風格創造, 決不是依靠一種逆反心理來產出的, 更不是從眾跟風就可以得到的。 它應是合乎大道的有源之水、有本之木, 是一個藝術家綜合學養的具體體現。 同時還要強調不離開社會文化大環境與時代的審美新觀念的影響。

八大山人作品

書法與文化的關係是體現在多個方面的。 書法歷來多被視為小道, 沒有獨立的地位, 但其幾千年來對中國文化的影響決不可忽視。 書法藝術與漢字的演變、士人的修養、官吏的升遷以及宗教傳播等一系列社會問題一直相關聯著。

漢字、書法在唐朝初年已基本演變成熟, 相關的書學研究也逐漸完備, 摻雜著有關書學的各類著作時有問世。 但由於書法文化內容龐雜、牽扯的各個方面甚廣, 而研究書學的人往往是在其原有學科研究上旁及於此, 故許多書法論著十分片面或語焉不詳。 隨著時代的發展, 地下文物出土日豐, 用來佐證書法與文化之間聯繫的資料也越來越多, 所以許多書學論著都有著鮮明的時代面目, 但也有其不完善的一面。 這有待于專家學者今後的用力作為。

八大山人作品

書法藝術既然作為東方傳統文化中的一部分, 自然離不開思想內容與文字形式的結合。 而這種內容與形式都有與時代背景文化密切的關聯。 與其他文化亦是相互交融、相互適應、相互促進的。 所以我們必須把書法與時代的大文化背景統一起來認識, 才能更深刻的瞭解其意義與價值之所在。 為能深刻的認識這一點, 我們有必要對歷史文化做一些思考, 把研究中國傳統文化作為深刻理解書法的基礎。

以便能準確地找到書法藝術在大文化中的位置, 從而進行有著重要意義的研究。

雒三桂書畫作品

隨著時代的飛速發展, 書法藝術創作也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代。 如果以地域或風格來劃分出一個個流派的話, 就會看到一部分特殊意義十分明顯的“書法現象”。這些“現象”的產生,雖然也多少反映出一個時代的審美趣味,有些作品的內涵,已離大文化的要求相去甚遠了,所以其生命力的脆弱也就是必然結果了。

八大山人作品

對書法事業真正做出貢獻的是具有綜合古今能力的人物,他們會取捨、會借鑒、更懂得怎樣去傳承文化,延續歷史。

(文章來源於網路)

▼▼▼

閱覽往期精彩內容

【展覽訊息】書寫新思想 鼓舞新征程——全國書法名家宣傳弘揚党的十九大精神作品邀請展

雒三桂作品(行書《不忘初心》)收藏於中央黨校圖書館

兩會提議 | 中華文化要“走出去” 更要“融進去”

人民日報:中國書法將為中國文化爭得最大榮譽和最廣泛的尊崇

教育部長:傳統文化不進校園,中國人的重心就會漂移

蘇士澍 | “存道載德——《中國書法大字典》編纂暨書法文化發展論壇”致辭

管峻 | “存道載德——《中國書法大字典》編纂暨書法文化發展論壇”發言

存道載德 | 《中國書法大字典》深入編纂從寶蘊樓出發

傳播傳統藝術文化,弘揚傳統藝術精神。

就會看到一部分特殊意義十分明顯的“書法現象”。這些“現象”的產生,雖然也多少反映出一個時代的審美趣味,有些作品的內涵,已離大文化的要求相去甚遠了,所以其生命力的脆弱也就是必然結果了。

八大山人作品

對書法事業真正做出貢獻的是具有綜合古今能力的人物,他們會取捨、會借鑒、更懂得怎樣去傳承文化,延續歷史。

(文章來源於網路)

▼▼▼

閱覽往期精彩內容

【展覽訊息】書寫新思想 鼓舞新征程——全國書法名家宣傳弘揚党的十九大精神作品邀請展

雒三桂作品(行書《不忘初心》)收藏於中央黨校圖書館

兩會提議 | 中華文化要“走出去” 更要“融進去”

人民日報:中國書法將為中國文化爭得最大榮譽和最廣泛的尊崇

教育部長:傳統文化不進校園,中國人的重心就會漂移

蘇士澍 | “存道載德——《中國書法大字典》編纂暨書法文化發展論壇”致辭

管峻 | “存道載德——《中國書法大字典》編纂暨書法文化發展論壇”發言

存道載德 | 《中國書法大字典》深入編纂從寶蘊樓出發

傳播傳統藝術文化,弘揚傳統藝術精神。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