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讀書好 讀好書 好讀書

每年的4月23日被確定為“世界圖書與版權日”, 又稱“讀書日”。 其設立目的是推動更多的人去閱讀和寫作, 希望所有人都能尊重和感謝為人類文明做出過巨大貢獻的文學、文化、科學、思想大師們。 “讀書日”的設立既是對先賢的緬懷, 也是對後世之人的提醒, 讓眾人切莫丟掉讀書的習慣。

讀書益處良多, 使人終生受用。 古人雲:“書中自有黃金屋, 書中自有顏如玉”, 可見書中隱藏著無窮的寶藏, 只待有心人耐心發掘。 當今社會的發展可謂“日新月異”, 稍不留神就會掉隊, 通過讀書不斷自我“充電”, 方能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

走在時代的前沿。 保持讀書的良好習慣, 以“活到老, 學到老”的積極心態, 廣泛汲取書中“寶藏”, 完成自身華麗蛻變。

讀書易, 讀好書著實不易。 讀書不是盲目跟風, 人云亦云;讀書不是一目十行, 泛泛而讀;讀書不是例行公事, 草草了事。 書是人類知識的載體, 是人類智慧的結晶, 要將先賢的知識和智慧轉變成自我的東西, 這才是讀好書。 習近平主席曾說過:“書本上的東西是別人的, 要把它變為自己的, 離不開思考;書本上的知識是死的, 要把它變活的, 為我所用, 同樣離不開思考”。 讀好書要靜心思考, 以求真知;讀好書要不恥下問, 以解其惑;讀好書要學以致用, 以證其實。

好讀書應是一種生活方式, 在閒暇時光中橫貫古今。 將讀書融入生活,

使人氣質、性情皆有不凡, “腹有詩書氣自華”寫得十分貼切。 當前社會生活、工作節奏十分緊湊, 讓人有些應接不暇的感覺, 長時間的滿負荷運轉, 終究不是好事, 好讀書的生活方式正是化解問題的“良藥”, 讓快節奏的生活慢下來, 讓緊繃的神經鬆弛一下, 生活才會有更多的樂趣所在。

作者:張顯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