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前景樂觀

中債資信與社科院世經政所日前聯合發佈了《對外投資與風險藍皮書》,盤點了2015年~2016年上半年中國對“一帶一路”相關國家的投資總額,並總結出前十大專案投資,其額度占到總額的近43%。 同時,藍皮書指出,中國企業對外直接投資中製造業增長最為強勁,凸顯了中國企業海外直接投資驅動力向尋求戰略性資產轉變。 社科院世經政所國際投資室主任張明解讀了該藍皮書的內容。 他認為,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的中長期增長前景依然樂觀。

在總結當前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的特徵時,張明指出,2015年應該說對中國而言非常重要。

在這一年內,中國的對外直接投資超過了外商來華直接投資。 也是在這一年,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的存量首次超過1萬億美元。 從流量來看,2015年,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的流量僅次於美國,接近1500億美元,占全球直接投資的比重接近10%。

對於近來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的狀況,張明分析認為,從行業和投資主體上看,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發生了幾個重要的變化。

從行業分佈來看,第一個重要變化是製造業投資上升非常快,主要得益於中國企業的轉型升級(愛基,淨值,資訊)。 過去中國是一個大的資源消耗國,需要從海外進口資源,因此,投資海外資源性行業一直是我國對外直接投資的主要動機。 隨著中國製造業的發展,尋求海外市場成為我國對外直接投資的主要動機之一。

“近年來出現了新的動機。 中國製造企業在轉型升級的壓力下,主動到海外去並購一些戰略性資產(比如說技術、品牌、管理經驗等),然後把這些資產拿回來以增強自己在國內的競爭力。 這種戰略資源尋求型動機,近年來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張明稱。

第二個重要變化是金融業投資近年來增長非常迅速,這與中國金融機構的全球化,特別是與人民幣國際化背景下中國金融機構的海外拓展密不可分。

第三個重要變化是採礦業投資近年來下降較快。 一方面,這與中國經濟的結構轉型降低了對進口能源的依賴度有關;另一方面,這也與2012年~2015年全球大宗商品市場經歷了持續四年的熊市有關。

從海外直接投資的主體來看,近年也發生了一些變化。 從投資存量來看,央企依然是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的主力軍。 2006年央企在海外直接投資存量中占到82%,到2015年,央企的比重下降到63%。 儘管在下降,但是依然占主導。 從流量來看,目前非央企在對外直接投資流量上的占比已經明顯超過了央企。 2015年,有77%的對外直接投資流量來自於地方企業,這裡面既包括地方國企,也包括民營企業。 “地方國企和民營企業逐漸取代央企,成為中國海外投資新的主力軍。 ”張明說。

展望2017年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的發展趨勢,張明指出,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的中長期增長前景依然樂觀。 當前中國人均GDP差不多在8000美元左右。

而當一個國家的人均GDP達到七八千美元之後,這個國家的對外直接投資通常就會顯著上升。 此外,中國經濟正處於增長動力換擋與產業結構升級的時期,這意味著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在未來還有很大的增長潛力。

從地區分佈來看,張明認為,未來發達國家和新興市場國家都會成為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的重要目的地。 中國未來對新興市場國家,特別是對“一帶一路”的投資需求也很強烈。 “未來中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投資會有明顯的上升。 其實除了‘一帶一路’以外,中國對拉美直接投資的增長潛力也非常大。 ”張明說。

此外,張明稱中國未來海外直接投資的行業佈局會更加多元。 “除了能源業、製造業與金融業外,未來中國對外直接投資較為集中的行業還包括高科技行業、消費行業與高端製造(愛基,淨值,資訊)業。

這跟中國經濟結構本身的變化密不可分。 ”張明說。

張明認為,未來民營企業會在中國對外直接投資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