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秦嶺印象《山西名人賦》文/姚瑞斌

《山西名人賦》文/陌上花發處太行之西兮, 故而冠以山西。 嗟歷史之悠久, 源上古之時期。 落風水之寶地, 居陸海之名區。 毓俊彥于三晉, 宛羅星與布棋。 其晉城之高平, 乃炎帝之舊居。 肇華夏之文明, 為我輩之祖矣!堯帝居於臨汾, 建懋績與偉功。 享千秋之俎豆, 受萬民之敬崇。 舜降生於永濟, 名標注乎漢青。 雷澤漁而濟世, 曆山耕以教民。 禹治水于夏縣, 控黃河之氾濫。 遺福祉乎奕葉, 其功勞者大焉!介焚身於綿山, 乃清明之淵源。 睹忠魂而未泯, 曆千秋尚凜然!重耳誕于聞喜, 乃晉國之國君。 避三舍而應諾, 矗霸業而不傾。

頗籍貫乎太原, 曆百戰而揚名。 負荊條以請罪, 促趙國之和平。 相如軔于柳林, 其才華令世驚。 臨澠池而無懼, 持璧歸乎趙京。 衛青生乎臨汾, 保漢室而忠心。 拒匈奴于千里, 揚威名乎古今。 去病降自平陽, 畢生馳於沙場。 不期英年而逝, 帝每思之而傷。 居朔州之平魯, 姓尉遲而名恭。 扶大唐之社稷, 保平安於千門。 字武周而姓劉, 其籍亦在朔州。 雖霸業而未成, 人當屬乎風流。 雲長降乎運城, 其名壯於滔聲。 生功蓋於八荒, 死廟列其尊容。 育貂蟬者忻州, 四美圖而列首。 色董卓而覆之, 扶漢室於彌留。 敬瑭誕於汾陽, 後晉國之始皇。 擁重兵於河東, 滅後唐而稱王。 呼家出自太原, 保大宋之江山。 立奇功而封候, 拜將相而延綿。 文水鐘於靈秀, 則天馭乎九州。
六宮因之失色, 萬國拜其冕鎏。 狄青宋者悍將, 橫空出於汾陽。 曆百戰而皆勝, 名千古而愈芳。 夫薛收源萬榮, 乃世民之重臣。 哀英年而早逝, 帝每談而淚崩。 考仁傑出太原, 乃唐朝之名探。 勸則天立太子, 使社稷而續延。 夫子儀生汾陽, 乃一生而保唐。 勘安史之大亂, 令威名而遠揚。 東征將者薛禮, 平西涼者丁山。 生河津而保唐, 終日馳於邊關。 繪其形於煙閣, 標其名乎史冊。 唐時生於臨汾, 名柴紹而煊赫。 運城柳氏宗元, 八大家之先賢。 一首寒江獨鈞, 後人傳頌千年。 天生麗質玉環, 蒲州永濟而誕。 回眸一笑媚生, 解釋王恨無限。 伯虎原藉晉城, 詩詞曲賦俱工。 位躋四大才子, 名動江之西東。 王維生於永濟, 持有生花妙筆。 詩畫俱為神品,
聲名不輸杜李。 居易字為樂天, 唐時生於太原。 長恨歌徹環宇, 琵笆行於世間。 楊家出自代州, 一門忠烈斷頭。 縱遺寡婦猶征, 馳騁豈為封候?宋之司馬光者, 夏縣涑水人也。 人溫良而謙恭, 性剛正而不阿。 元劇作之大家, 生運城之鄉間。 名漢卿而關姓, 著竇娥之奇冤。 演三國之作者, 乃羅姓名貫中。 其清徐之先賢, 為明代之奇人。 論清朝之廉吏, 惟成龍而無媲。 生山西之呂梁, 蒙康熙之讚譽。 梓山西之陽城, 名延敬而姓陳。 伴康熙而秉燭, 修字典於晨昏。 稱臨縣之才子, 為嘉慶之帝師。 姓趙名乃中元, 惜病逝於桑梓。 生臨縣之玉萍, 名從龍而張姓。 擊英軍而摘冠, 保家國而留名。 五台縣之老閻, 統山西而連年。 蔣某亦莫内何, 我軍斥乎臺灣。 致庸出自祁縣,
商界翹楚皆贊。 生意縱橫華夏, 匯通天下乃願。 祥熙孔子後人, 生於山西太谷。 雖為財政部長, 幾為窮者作主?生山西之臨猗, 姓傅名曰作義。 促北平之和解, 任首都之書記。 降山西之定襄, 曆革命之生涯。 人呼之為博老, 享元老之榮光。 生山西之交城, 姓華名為國鋒。 聽主席之指揮, 為人民于全心。 徐帥誕於五台, 其人實乃帥才。 一生戎馬倥傯, 禦敵何時懼哉?樹理出自晉城, 山藥旦派創人。 小說獨樹一幟, 聲名播乎西東。 胡蘭源于文水, 弱體不畏惡鬼。 大義傳至延安, 主席巨筆而揮。 靈芝出於壽陽, 就義年方二八。 聲名亙古留傳, 事蹟動于華夏。 將軍歿于遼縣, 其時正值壯年。 縣人感念其功, 遂更名為左權。 柳林蘊育賀昌, 革命火種遍灑。 待到開花結果,
斯於泉下笑揚。 平順捧出紀蘭, 人大代表永妍。 引領群眾致富, 無愧斯人頭銜。 永貴鳳蓮昔陽, 大寨精神傳揚。 人大代表無愧, 人民總理堪當。 富國生於長子, 一心為民謀祉。 功績有目共睹, 無負省委書記。 副主席者岐山, 大同天鎮生焉!每以國事操之, 廢寢食於燈前。 雲山出於忻州, 政治局中運籌。 國事甘於忘食, 為公何辭白頭。 榆次南關愛愛, 全國政協委員。 晉劇院之名伶, 名冠五嶽三山。 平遙古城蘭英, 歌聲譽滿北京。 今雖年至耄耋, 猶能登臺飆音。 維文亦生古城, 歌聲同樣動人。 名噪大江南北, 父親唱出心聲。 海鵬駕機巡天, 國之航空人員。 斯人生於運城, 授以少將軍銜。 石占明藉左權, 歌聲起兮飛天。 打酸棗者招牌, 觀眾聞之開顏。 阿寶原籍大同,牲靈趕至北京。曲調堪原生態,歌喉改其人生。嗟斯地之博大,數人物而連綿。徂先賢之腳步,踵其事而增妍!

編輯: 李小平

配圖: 李小平


阿寶原籍大同,牲靈趕至北京。曲調堪原生態,歌喉改其人生。嗟斯地之博大,數人物而連綿。徂先賢之腳步,踵其事而增妍!

編輯: 李小平

配圖: 李小平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