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詔安縣梅嶺鎮新出土明天啟《趙公生祠華祝園記》再現的史實

明朝懸鐘所城鮮為人知的那些人、那些事——詔安縣梅嶺鎮新出土明天啟《趙公生祠華祝園記》再現的史實

原創 2018-04-20 沈幼仙 沈少輝詔安縣圖書館

今年三月, 在詔安縣懸鐘古城北門外的古官道上, 發現一通明代石碑。 該碑碑座完好, 碑體斷為兩截, 碑高2.86米, 寬1米, 碑文近千字, 字體為楷書, 除斷裂處缺損數字外, 碑文基本保存完好。 碑首為“趙公生祠華祝園記”, 紀年為“天啟歲次甲子”, 時任“南澳遊把總以都指揮體統行事指揮使”安國賢撰文。 該碑現寄存于梅嶺鎮懸鐘城小學內, 發現者為梅嶺鎮東門村村民吳友江。

▲發現者吳友江

▲碑記剛出土的樣子

▲碑記的碑座

▲第一次到現場

▲第二次到現場

該碑所載的華祝園殘垣現仍隱現荒草叢中, 其遺址的基本輪廓猶存, 位於懸鐘古城北門外古官道旁。 據碑文記錄, 趙公生祠華祝園建于明天啟甲子年(1624), 為懸鐘所城軍民因感念司馬趙公蕩平海寇、勤政愛民、愛兵如子、廉潔奉公而立的生祠。 碑文辨讀如下:

▲生祠廢墟

▲碑記整理後:上半部分

▲碑記整理後:下半部分

趙公生祠華祝園記

華祝園記

夫子論學,本之誠意。以今觀於華祝園,誠之用廣矣,非獨修齊治平也。善用兵者,威則懾,以用其身;仁則愛,以用其心;誠則久,以固其愛。上以誠,感出於底裏;下以誠,應藏於骨髓。感以誠者,其為德也,非奸名。不以德我而為,不以不我德而不為;應以誠者,其報德也,非貌恭。不以一時慚恩,不以久而倦報。此王道也。

漳郡司馬趙公,其王者之師乎?公以廉能仁明佐郡,以其緒餘監軍南澳遊。其將士感之,念所以報。稱厚德者,即一勺之水酌之自我。公不飲也,□每向郡遙致華封,人之祝久之積。公懸樑之魚,建祠懸鐘城之北,奉公祿位,拜祝於斯。既而議曰,士民百世不忘趙公。□祠在海濱,多風易漏,因市園五畝,歲征其租,以備修葺。又以每值生申之辰,無不人人具世俗儀物,獻壽祠中。公即不□,非公志也。又市園五畝,以其租為公費。國賢嘗由閩之燕,每過郡邑郭門,未嘗無生祠,然徃徃頹圮。不治者,政息澤殫,□之者亦哀耳!是祠也,與園相為成毀者也,園在則祠在。趙公遺愛,千載猶新乎!丹詔林公撰公祠記,稱其督蕩海寇以□漳民,馭將士以寬恤,死事者以恩至詳矣。然國賢待罪行間,親戴公之德者也。公之閎澤,布在師律,見於行事者,可得而言。若乃慈祥長厚,根於體性,隱於胸臆,惟國賢能知之。夫賞不逾時,罰不遷刻,軍之政也。公則賞一有功,樂其始,勉其終,歡忭昵愛,喜不自勝;罰一有罪,懲其舊,開其新,哀矜慘戚,悲不能已。如國賢之駑蹇,內則袪其蔽,訓其庸,外則噓其枯,掩其瑕隙。悃愊丹矣,真若肺腑。故曰:上以誠,感出於底裏;下以誠,應藏於骨髓。此祠之所以有園,頌德千秋矣!

公蒞玄鐘,歲不過春秋二汛,其所以感人者如此,則十邑二衛與諸寨逰,不知凡幾夫!莫神於人心,可以格天。以千萬人同心,祈喜趙公,則董子所謂天瑞應誠而至,豈無征哉!記園而及天人相與,國賢即至愚,敢以前知自信雲?

天啟歲次甲子葭月穀旦

南澳遊把總以都指揮體統行事指揮使閩中安國賢頓首拜撰

天啟元年,買周千兵園三畝,坐產祠後,上至五層園,下至本祠,左至林家園,右至梁家園。又買盧秋元園壹畝,坐產石亭後,上至梁家園,下至石亭,右至看祠小屋,左至林家園。天啟五年,買李百兵園貳畝,坐產祠後園上,高低五層,上及左右俱至山坡下生祠後園。又買張元梁園肆畝,坐產真武廟後,東西至官路,南至蘇家園,北至趙家園。

懸鐘所城置建於明洪武20年(1378),屬福建都司鎮海衛轄下的三個千戶所(六鼇、銅山、懸鐘)之一,是明清東南沿海的要塞。這裡曾是抗倭盜的“雄鎮”,一代名將戚繼光、鄭成功都曾屯兵於此。《詔安縣誌》載:城有“東西南北四門,上更有樓,其東西二門阻海,北門通路,南門塞之,環海為壕。”現部分城牆和東、西、南門古跡保持完好。古城外瀕海山丘上有明福建布政司右參政蔡潮所題的“望洋台”巨石摩崖石刻,城內有果老峰上保存完好的30多處明朝駐防將領留下的摩崖石刻。石刻之多、字體之眾,被譽為“閩南第二碑林”。此次發現的趙公生祠遺址及《趙公生祠華祝園記》碑刻,記載了明代懸鐘所城的一些珍貴史實,與已有的歷史記載相互應證,互為補充,是研究明清海防歷史、明代碑刻乃至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史料。

在對華祝園的解讀及對生祠主人考證過程中,筆者由此獲悉天啟年間閩南海防的一些歷史,遂作記錄分享如下:

一、 漸行漸遠的“南澳遊”

碑文中的“南澳游”跟現代意義上的旅遊無關,“遊”是明代海防的一種軍事建制,自萬曆四年起,懸鐘千戶所改稱“南澳遊”,設“欽依把總”一員,由漳潮副總兵所轄。初配備福、哨、冬、烏船(明代海防四類兵船)四十艘,官兵一千八百員,非汛期圍泊本遊澳哨守,汛期則分哨巡防。《趙公生祠華祝園記》的撰文者安國賢當時就是南澳游的都指揮使。

▲安國賢題刻

南澳游主要負責南澳島以北至銅山一帶的海域防務,在金門西南至南澳以北的這段海域上,負責海防的原有鎮海衛及轄下的六鼇、銅山、懸鐘三個千戶所,以及浯嶼水寨、銅山水寨等軍事建置。天啟年間趙公司馬增置“鴻江游”,以加強海域防務。

“南澳遊”是懸鐘所在一段特定歷史時期的另一個名字,末了,人們記住的還是懸鐘所,而“南澳遊”卻淡出人們的記憶,只在史書中留下驚鴻一瞥。

二、生祠主人“趙公”何許人也

《華祝園記》洋洋洋灑灑近千字,然除了提及生祠主人趙公任“漳郡司馬”(同知)、“緒余監軍南澳游”(兼南澳遊監軍)外,並未言及其姓名及籍貫。由文中“丹詔林公撰公祠記”,可知趙公生祠落成時,在《華祝園記》之前,已有邑人“林公”撰寫了《趙公生祠記》。可惜該祠記碑未發現,於是趙公身份成謎。

筆者查閱了相關史料稽考“趙公”身份,基本能確認趙公應是明代山西晉陽人趙紓,時任漳州府海防同知。依據如下:

1.光緒版《漳州府志》記載趙紓任明代海防同知:趙紓,樂平舉人,天啟二年任。

▲光緒版《漳州府志》

府志雖無明確指明趙紓天啟二年(1622)所擔任的職務,但從《漳防海郡丞趙公德政碑記》等碑可佐證趙紓時任漳州府海防同知。明代漳州府原設知府、同知各一員,後因海防之需,於嘉靖四十一年(1562)起添設一同知,專司海防。

▲《漳防海郡丞趙公德政碑記》

樂平為明代山西太原府(古稱晉陽)平定州樂平縣,因與江西樂平縣同名,民國三年(1914)改稱昔陽縣。

2.1989年,東山縣銅陵鎮政府附近發現一通明天啟二年(1622)的《漳防海郡丞趙公德政碑記》,時任禮部右侍郎的晉江人黃汝良撰文。該碑碑首雖殘缺,但內容基本完整,記載了漳防海郡丞趙紓就任時的一系列政績。碑文中指明“公諱紓,字廷贊,別號鬥皋,山西太原府定州樂平人,登癸卯鄉進士。”明確了趙紓的身份、任職時間及司職內容。“防海郡丞”即郡守(知府)的輔佐官,即同知。文中有“漳二守趙公至”,即漳州府的二把手趙公到任。

3.《鎮海衛志》載:龍海鎮海衛現存明天啟三年(1623)黃道周的《漳郡司馬趙公德政碑記》(在衛署內右側),及萬曆進士、漳浦人蔡思充的《漳郡司馬趙公德政碑記》(在衛北門內)。兩通同名碑記分別從不同角度記載了趙紓監軍海防、剿夷固衛等政績,黃文側重趙公的防海方略,蔡文側重具體事蹟,相互映襯。兩文均言及當年從浯嶼至南澳一帶的海域海寇猖獗,奸商勾結紅夷走私、劫掠漁船等事不斷發生,而明朝水軍鞭長莫及,漁民、商船及沿岸百姓深受其害。蔡文述及趙紓到任後,“目擊時艱,奮不顧身,以剿絕為己任”。還具體描繪了一場夜戰:“夷冥犯鎮府,將登岸剽掠。公先士卒,揮左右翼,水陸並進,夷艦遂沉……公力追取捷,複沉其舟,擊殺十三人……拆城毀巢。”

4.明代並無司馬一職,時士子習慣將輔佐知府的同知、通判等官員雅稱為司馬。這與天啟四年(1624)詔安懸鐘所城《華祝園記》中:“漳郡司馬趙公,其王者之師乎?公以廉能仁明佐郡,以其緒余監軍南澳遊”的內容是高度契合的。

5.廈門虎溪岩上一塊岩石,題刻“天啟癸亥冬晉陽趙紓督征到此”,系參加此役的漳州府海防同知趙紓在剿夷期間登臨虎溪岩所題。

▲趙紓在廈門的題刻

明末,西方殖民者開始東擴,天啟二年(1622年)荷蘭殖民者佔領彭湖後,不斷侵犯漳泉沿海,濫燒民船,強行要求通商。天啟三年至四年(1623-1624)明政府先後調集各路水師駐節鎮海衛、廈門一帶海域,多次大敗荷軍,並於1624年七月徹底將荷蘭人趕出了澎湖。而趙紓,就是這各路水師中的一支。他在督蕩海寇上屨建戰功。在兵部總結表彰“彭湖捷功”時,這樣表述:“漳州府海防同知趙紓,長才遠馭天南,碩畫尤周海青,風嚴鱷徙,波靜魚閑。”

以上這些史實,充分印證了趙紓就是天啟二年至四年(1622至1624)的漳州海防同知。這與《華祝園記》述其“緒余監軍南澳遊”、“公蒞玄鐘,歲不過春秋二汛”,即監軍閩南一帶海防、並在懸鐘駐守不足一年即奉調督征廈門紅夷的歷史也高度吻合,可印證為同一人。

三、趙紓在漳州府任上三年的主要政績

明朝中後期,海軍建設逐漸走下坡。雖有某些特定時期的短暫崛起,但整體趨勢是走向衰落。體現在投入銳減、編制削弱、軍備老化等等。而與此同時,紅夷(以荷蘭為主)、倭寇、海盜的海上實力卻日益壯大,侵擾劫掠日益猖獗,國內漁民、居民深受其苦。至天啟年間,沿海衛所空虛、水師士氣低落。衛所軍人具納入世襲軍籍,待遇微薄,還要忍受軍官欺詐剝削,生活困頓,大量士兵逃亡,軍力日衰。趙紓到任後,三年來為海防建設作出了許多貢獻。迄今為止,已知閩南沿海關於趙紓德政有五通碑(包括丹詔林公所撰、尚未發現的一通碑),以及廈門虎溪岩上的一處石刻。綜合這些資料,趙紓主要有以下政績:

1.懲毖奸吏(以保障將士的合法權益),愛護士兵、舉薦賢才、整飭軍紀,使積弱麻木的明朝水師迅速恢復戰鬥力。

2.上書陳情,積極建言加強海防建設(“防海八議”),增置“鴻江遊(今鎮海衛一帶)”以加強海防實力,建立衛戍、巡海等聯防聯動制度。

3.嚴厲打擊紅夷、倭盜的不法行為,身先士卒、奮不顧身戰鬥在第一線。天啟三年應調督征廈、金、澎海域,協同各路水師多次打敗紅夷,第二年把荷蘭殖民主義者趕出澎湖。

四、明朝懸鐘所城曾是多姓雲集、海納百川之地

“鐵打營盤流水兵”,在明清的幾百年間,做為海防要塞,懸鐘所城不知接納過多少外來的官兵。駐防調動頻繁,他們或作短暫停留,也可能在所城買田買地安置家小,且認他鄉當故鄉。碑文中提及華祝園產下的田地,是不同時期從許多不同姓氏的人手裡買來的,有周千兵、盧秋元、李百兵、張元樑。華祝園的周邊四至,又有林家園、梁家園、蘇家園、趙家園等等。而這些姓氏在現今的懸鐘所城多是不存在的。除了駐防將士,更有不時前來督察工作的上級官員。城內外摩崖石刻上那一串串耳熟能詳的署名:蔡潮、蔣基、陳廷對、劉大勳、羅拱辰、鄧鐘、呼良朋、梅應魁、于嵩、玄津子……還有那些為歐侯、埜公、祝公、楊公、鄭公等人所立的去思碑,所有的姓氏儼然就是中華姓氏大全,外來人口極多。不知在那段金戈鐵馬的歲月裡,城裡城外是否也商賈雲集,繁華喧囂?

五、《趙公生祠華祝園記》撰文者安國賢行文頗俱明代文人士子之風

安國賢,字藎卿,閩縣(今福州)人。據《柳湄詩傳》記載,當時安國賢與鄧原岳、曹學佺、謝肇淛、陳薦夫、徐熥、徐惟起等並稱“閩中七子”。安國賢祖上三代為官。自已可算是“官四代”了。萬曆年間,安國賢任福州左衛,襲蔭指揮使。撰此碑文時,安國賢任南澳游都指揮使。他長於聲詩,好義樂施,為人所重。著有《鷇音集》、《南澳小記》、《白雲集》、《守城事宜》。安國賢任上喜歡遊覽山水,足跡刻遍佈閩海大地,留下了許多摩崖題刻及應景詩。

此君撰此碑文,尤其喜歡用典故,如“修齊治平”(出於禮記,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懸樑之魚”(清廉奉公的典故)、“華封三祝”(祝壽、富、多丁的意思)、“天瑞應誠而至”(董仲舒語)等,文字也生澀冷僻,解讀斷句頗費一番功夫。難怪史學家都說,明代人撰碑,喜用典故,而且用越冷僻的典故越顯得自已有學問,明朝士人這種文風在碑記上可略窺一斑。

六、懸鐘所城北門古官道上尚有碑刻待發掘

碑文中提到“丹詔林公撰公祠記,稱其督蕩海寇……”說明在生祠的廢墟裡,還埋藏著一方趙公生祠的碑記至今未被發掘。該碑記應該記錄有趙公更多的生平事蹟。此外,懸鐘所北門古官道上,還驚現不少別的碑刻底座,每個碑座都應該有一方碑文,有一段塵封的歷史,它們重見天日的那日,應該會為我們訴說更多關於懸鐘所城的那些人、那些事……

▲古官道現狀

【後記】:

從3月份至今,兩次前往玄鐘古城記錄校對碑記,陸續為碑文解讀斷句、查閱志書等相關資料,直到形成這些文字。歷時一月,不知不覺中自已好象走進了那段歷史。在此由衷感謝梅嶺鎮領導和東門村兩委對文物的保護!感謝東山縣博物館原館長陳立群先生,沒有先生隨口的一句“趙公可能是趙紓”,就沒有筆者對這段關於生祠主人趙公的考證,而那看似隨意的一句話,不知是多少經驗、多少史實的積澱!感謝文史前輩吳友元先生為碑文斷句指點迷津!感謝同事何幼妹一路同行記錄碑記!這份耕耘不為別的,只為喜歡,只為敬畏,只為對文史的一種情懷!

圖/沈幼仙 沈少輝

▲碑記整理後:下半部分

趙公生祠華祝園記

華祝園記

夫子論學,本之誠意。以今觀於華祝園,誠之用廣矣,非獨修齊治平也。善用兵者,威則懾,以用其身;仁則愛,以用其心;誠則久,以固其愛。上以誠,感出於底裏;下以誠,應藏於骨髓。感以誠者,其為德也,非奸名。不以德我而為,不以不我德而不為;應以誠者,其報德也,非貌恭。不以一時慚恩,不以久而倦報。此王道也。

漳郡司馬趙公,其王者之師乎?公以廉能仁明佐郡,以其緒餘監軍南澳遊。其將士感之,念所以報。稱厚德者,即一勺之水酌之自我。公不飲也,□每向郡遙致華封,人之祝久之積。公懸樑之魚,建祠懸鐘城之北,奉公祿位,拜祝於斯。既而議曰,士民百世不忘趙公。□祠在海濱,多風易漏,因市園五畝,歲征其租,以備修葺。又以每值生申之辰,無不人人具世俗儀物,獻壽祠中。公即不□,非公志也。又市園五畝,以其租為公費。國賢嘗由閩之燕,每過郡邑郭門,未嘗無生祠,然徃徃頹圮。不治者,政息澤殫,□之者亦哀耳!是祠也,與園相為成毀者也,園在則祠在。趙公遺愛,千載猶新乎!丹詔林公撰公祠記,稱其督蕩海寇以□漳民,馭將士以寬恤,死事者以恩至詳矣。然國賢待罪行間,親戴公之德者也。公之閎澤,布在師律,見於行事者,可得而言。若乃慈祥長厚,根於體性,隱於胸臆,惟國賢能知之。夫賞不逾時,罰不遷刻,軍之政也。公則賞一有功,樂其始,勉其終,歡忭昵愛,喜不自勝;罰一有罪,懲其舊,開其新,哀矜慘戚,悲不能已。如國賢之駑蹇,內則袪其蔽,訓其庸,外則噓其枯,掩其瑕隙。悃愊丹矣,真若肺腑。故曰:上以誠,感出於底裏;下以誠,應藏於骨髓。此祠之所以有園,頌德千秋矣!

公蒞玄鐘,歲不過春秋二汛,其所以感人者如此,則十邑二衛與諸寨逰,不知凡幾夫!莫神於人心,可以格天。以千萬人同心,祈喜趙公,則董子所謂天瑞應誠而至,豈無征哉!記園而及天人相與,國賢即至愚,敢以前知自信雲?

天啟歲次甲子葭月穀旦

南澳遊把總以都指揮體統行事指揮使閩中安國賢頓首拜撰

天啟元年,買周千兵園三畝,坐產祠後,上至五層園,下至本祠,左至林家園,右至梁家園。又買盧秋元園壹畝,坐產石亭後,上至梁家園,下至石亭,右至看祠小屋,左至林家園。天啟五年,買李百兵園貳畝,坐產祠後園上,高低五層,上及左右俱至山坡下生祠後園。又買張元梁園肆畝,坐產真武廟後,東西至官路,南至蘇家園,北至趙家園。

懸鐘所城置建於明洪武20年(1378),屬福建都司鎮海衛轄下的三個千戶所(六鼇、銅山、懸鐘)之一,是明清東南沿海的要塞。這裡曾是抗倭盜的“雄鎮”,一代名將戚繼光、鄭成功都曾屯兵於此。《詔安縣誌》載:城有“東西南北四門,上更有樓,其東西二門阻海,北門通路,南門塞之,環海為壕。”現部分城牆和東、西、南門古跡保持完好。古城外瀕海山丘上有明福建布政司右參政蔡潮所題的“望洋台”巨石摩崖石刻,城內有果老峰上保存完好的30多處明朝駐防將領留下的摩崖石刻。石刻之多、字體之眾,被譽為“閩南第二碑林”。此次發現的趙公生祠遺址及《趙公生祠華祝園記》碑刻,記載了明代懸鐘所城的一些珍貴史實,與已有的歷史記載相互應證,互為補充,是研究明清海防歷史、明代碑刻乃至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史料。

在對華祝園的解讀及對生祠主人考證過程中,筆者由此獲悉天啟年間閩南海防的一些歷史,遂作記錄分享如下:

一、 漸行漸遠的“南澳遊”

碑文中的“南澳游”跟現代意義上的旅遊無關,“遊”是明代海防的一種軍事建制,自萬曆四年起,懸鐘千戶所改稱“南澳遊”,設“欽依把總”一員,由漳潮副總兵所轄。初配備福、哨、冬、烏船(明代海防四類兵船)四十艘,官兵一千八百員,非汛期圍泊本遊澳哨守,汛期則分哨巡防。《趙公生祠華祝園記》的撰文者安國賢當時就是南澳游的都指揮使。

▲安國賢題刻

南澳游主要負責南澳島以北至銅山一帶的海域防務,在金門西南至南澳以北的這段海域上,負責海防的原有鎮海衛及轄下的六鼇、銅山、懸鐘三個千戶所,以及浯嶼水寨、銅山水寨等軍事建置。天啟年間趙公司馬增置“鴻江游”,以加強海域防務。

“南澳遊”是懸鐘所在一段特定歷史時期的另一個名字,末了,人們記住的還是懸鐘所,而“南澳遊”卻淡出人們的記憶,只在史書中留下驚鴻一瞥。

二、生祠主人“趙公”何許人也

《華祝園記》洋洋洋灑灑近千字,然除了提及生祠主人趙公任“漳郡司馬”(同知)、“緒余監軍南澳游”(兼南澳遊監軍)外,並未言及其姓名及籍貫。由文中“丹詔林公撰公祠記”,可知趙公生祠落成時,在《華祝園記》之前,已有邑人“林公”撰寫了《趙公生祠記》。可惜該祠記碑未發現,於是趙公身份成謎。

筆者查閱了相關史料稽考“趙公”身份,基本能確認趙公應是明代山西晉陽人趙紓,時任漳州府海防同知。依據如下:

1.光緒版《漳州府志》記載趙紓任明代海防同知:趙紓,樂平舉人,天啟二年任。

▲光緒版《漳州府志》

府志雖無明確指明趙紓天啟二年(1622)所擔任的職務,但從《漳防海郡丞趙公德政碑記》等碑可佐證趙紓時任漳州府海防同知。明代漳州府原設知府、同知各一員,後因海防之需,於嘉靖四十一年(1562)起添設一同知,專司海防。

▲《漳防海郡丞趙公德政碑記》

樂平為明代山西太原府(古稱晉陽)平定州樂平縣,因與江西樂平縣同名,民國三年(1914)改稱昔陽縣。

2.1989年,東山縣銅陵鎮政府附近發現一通明天啟二年(1622)的《漳防海郡丞趙公德政碑記》,時任禮部右侍郎的晉江人黃汝良撰文。該碑碑首雖殘缺,但內容基本完整,記載了漳防海郡丞趙紓就任時的一系列政績。碑文中指明“公諱紓,字廷贊,別號鬥皋,山西太原府定州樂平人,登癸卯鄉進士。”明確了趙紓的身份、任職時間及司職內容。“防海郡丞”即郡守(知府)的輔佐官,即同知。文中有“漳二守趙公至”,即漳州府的二把手趙公到任。

3.《鎮海衛志》載:龍海鎮海衛現存明天啟三年(1623)黃道周的《漳郡司馬趙公德政碑記》(在衛署內右側),及萬曆進士、漳浦人蔡思充的《漳郡司馬趙公德政碑記》(在衛北門內)。兩通同名碑記分別從不同角度記載了趙紓監軍海防、剿夷固衛等政績,黃文側重趙公的防海方略,蔡文側重具體事蹟,相互映襯。兩文均言及當年從浯嶼至南澳一帶的海域海寇猖獗,奸商勾結紅夷走私、劫掠漁船等事不斷發生,而明朝水軍鞭長莫及,漁民、商船及沿岸百姓深受其害。蔡文述及趙紓到任後,“目擊時艱,奮不顧身,以剿絕為己任”。還具體描繪了一場夜戰:“夷冥犯鎮府,將登岸剽掠。公先士卒,揮左右翼,水陸並進,夷艦遂沉……公力追取捷,複沉其舟,擊殺十三人……拆城毀巢。”

4.明代並無司馬一職,時士子習慣將輔佐知府的同知、通判等官員雅稱為司馬。這與天啟四年(1624)詔安懸鐘所城《華祝園記》中:“漳郡司馬趙公,其王者之師乎?公以廉能仁明佐郡,以其緒余監軍南澳遊”的內容是高度契合的。

5.廈門虎溪岩上一塊岩石,題刻“天啟癸亥冬晉陽趙紓督征到此”,系參加此役的漳州府海防同知趙紓在剿夷期間登臨虎溪岩所題。

▲趙紓在廈門的題刻

明末,西方殖民者開始東擴,天啟二年(1622年)荷蘭殖民者佔領彭湖後,不斷侵犯漳泉沿海,濫燒民船,強行要求通商。天啟三年至四年(1623-1624)明政府先後調集各路水師駐節鎮海衛、廈門一帶海域,多次大敗荷軍,並於1624年七月徹底將荷蘭人趕出了澎湖。而趙紓,就是這各路水師中的一支。他在督蕩海寇上屨建戰功。在兵部總結表彰“彭湖捷功”時,這樣表述:“漳州府海防同知趙紓,長才遠馭天南,碩畫尤周海青,風嚴鱷徙,波靜魚閑。”

以上這些史實,充分印證了趙紓就是天啟二年至四年(1622至1624)的漳州海防同知。這與《華祝園記》述其“緒余監軍南澳遊”、“公蒞玄鐘,歲不過春秋二汛”,即監軍閩南一帶海防、並在懸鐘駐守不足一年即奉調督征廈門紅夷的歷史也高度吻合,可印證為同一人。

三、趙紓在漳州府任上三年的主要政績

明朝中後期,海軍建設逐漸走下坡。雖有某些特定時期的短暫崛起,但整體趨勢是走向衰落。體現在投入銳減、編制削弱、軍備老化等等。而與此同時,紅夷(以荷蘭為主)、倭寇、海盜的海上實力卻日益壯大,侵擾劫掠日益猖獗,國內漁民、居民深受其苦。至天啟年間,沿海衛所空虛、水師士氣低落。衛所軍人具納入世襲軍籍,待遇微薄,還要忍受軍官欺詐剝削,生活困頓,大量士兵逃亡,軍力日衰。趙紓到任後,三年來為海防建設作出了許多貢獻。迄今為止,已知閩南沿海關於趙紓德政有五通碑(包括丹詔林公所撰、尚未發現的一通碑),以及廈門虎溪岩上的一處石刻。綜合這些資料,趙紓主要有以下政績:

1.懲毖奸吏(以保障將士的合法權益),愛護士兵、舉薦賢才、整飭軍紀,使積弱麻木的明朝水師迅速恢復戰鬥力。

2.上書陳情,積極建言加強海防建設(“防海八議”),增置“鴻江遊(今鎮海衛一帶)”以加強海防實力,建立衛戍、巡海等聯防聯動制度。

3.嚴厲打擊紅夷、倭盜的不法行為,身先士卒、奮不顧身戰鬥在第一線。天啟三年應調督征廈、金、澎海域,協同各路水師多次打敗紅夷,第二年把荷蘭殖民主義者趕出澎湖。

四、明朝懸鐘所城曾是多姓雲集、海納百川之地

“鐵打營盤流水兵”,在明清的幾百年間,做為海防要塞,懸鐘所城不知接納過多少外來的官兵。駐防調動頻繁,他們或作短暫停留,也可能在所城買田買地安置家小,且認他鄉當故鄉。碑文中提及華祝園產下的田地,是不同時期從許多不同姓氏的人手裡買來的,有周千兵、盧秋元、李百兵、張元樑。華祝園的周邊四至,又有林家園、梁家園、蘇家園、趙家園等等。而這些姓氏在現今的懸鐘所城多是不存在的。除了駐防將士,更有不時前來督察工作的上級官員。城內外摩崖石刻上那一串串耳熟能詳的署名:蔡潮、蔣基、陳廷對、劉大勳、羅拱辰、鄧鐘、呼良朋、梅應魁、于嵩、玄津子……還有那些為歐侯、埜公、祝公、楊公、鄭公等人所立的去思碑,所有的姓氏儼然就是中華姓氏大全,外來人口極多。不知在那段金戈鐵馬的歲月裡,城裡城外是否也商賈雲集,繁華喧囂?

五、《趙公生祠華祝園記》撰文者安國賢行文頗俱明代文人士子之風

安國賢,字藎卿,閩縣(今福州)人。據《柳湄詩傳》記載,當時安國賢與鄧原岳、曹學佺、謝肇淛、陳薦夫、徐熥、徐惟起等並稱“閩中七子”。安國賢祖上三代為官。自已可算是“官四代”了。萬曆年間,安國賢任福州左衛,襲蔭指揮使。撰此碑文時,安國賢任南澳游都指揮使。他長於聲詩,好義樂施,為人所重。著有《鷇音集》、《南澳小記》、《白雲集》、《守城事宜》。安國賢任上喜歡遊覽山水,足跡刻遍佈閩海大地,留下了許多摩崖題刻及應景詩。

此君撰此碑文,尤其喜歡用典故,如“修齊治平”(出於禮記,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懸樑之魚”(清廉奉公的典故)、“華封三祝”(祝壽、富、多丁的意思)、“天瑞應誠而至”(董仲舒語)等,文字也生澀冷僻,解讀斷句頗費一番功夫。難怪史學家都說,明代人撰碑,喜用典故,而且用越冷僻的典故越顯得自已有學問,明朝士人這種文風在碑記上可略窺一斑。

六、懸鐘所城北門古官道上尚有碑刻待發掘

碑文中提到“丹詔林公撰公祠記,稱其督蕩海寇……”說明在生祠的廢墟裡,還埋藏著一方趙公生祠的碑記至今未被發掘。該碑記應該記錄有趙公更多的生平事蹟。此外,懸鐘所北門古官道上,還驚現不少別的碑刻底座,每個碑座都應該有一方碑文,有一段塵封的歷史,它們重見天日的那日,應該會為我們訴說更多關於懸鐘所城的那些人、那些事……

▲古官道現狀

【後記】:

從3月份至今,兩次前往玄鐘古城記錄校對碑記,陸續為碑文解讀斷句、查閱志書等相關資料,直到形成這些文字。歷時一月,不知不覺中自已好象走進了那段歷史。在此由衷感謝梅嶺鎮領導和東門村兩委對文物的保護!感謝東山縣博物館原館長陳立群先生,沒有先生隨口的一句“趙公可能是趙紓”,就沒有筆者對這段關於生祠主人趙公的考證,而那看似隨意的一句話,不知是多少經驗、多少史實的積澱!感謝文史前輩吳友元先生為碑文斷句指點迷津!感謝同事何幼妹一路同行記錄碑記!這份耕耘不為別的,只為喜歡,只為敬畏,只為對文史的一種情懷!

圖/沈幼仙 沈少輝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