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波爾坦斯基:命運是起重機的抓鉤,心臟是被放大的巨型機器

死亡、命運、記憶、個體和群體……這些普世的問題構成了法國藝術家波爾坦斯基的創作主題。 4月25日起, 波爾坦斯基大型個展“憶所”在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舉行。 透過視覺藝術的語言, 每個人都能從他的作品裡看到自己的記憶, 以及無法解答卻必須進行的關於生命的提問。

展覽開幕前, 澎湃新聞·藝術評論(www.thepaper.cn)對展覽的策展人讓-于貝爾•瑪律丹(Jean-Hubert Martin)進行了專訪, 他曾擔任巴黎現代藝術博物館策展人與蓬皮杜中心展覽項目負責人, 1989年, 他所策劃的展覽“大地魔術師”首次將非洲、亞洲及大洋洲藝術家的作品與西方先鋒藝術聚于同一視野下。

作為波爾坦斯基多年的好友和工作夥伴, 瑪律丹此次分享了他對波爾坦斯基人生和藝術創作的認識與理解。

波爾坦斯基

昨日, 走近PSA(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的簡稱)的大煙囪, 能聽到重重的心跳聲, 如同這驟然降溫的日子裡的雨和風一樣落在你身上。

還未踏入展館, 似乎體內已經有種共鳴呼之欲出, 即使你還不知道它是什麼。

4月25日起, 法國藝術家克利斯蒂安·波爾坦斯基(Christian Boltanski)的大型個展“憶所”在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PSA)正式舉行。 波爾坦斯基出生於1944年, 巴黎從德國佔領下解放的第十二天。 出生於戰爭的尾聲, 波爾坦斯基兒時經常聽聞衝突所導致的暴行和痛苦, 並對死亡的任意性、人的孕育和命運等問題進行思考。 他的藝術創作始於自己童年的記憶, 他在作品中提出的問題則是普世的。

在PSA展館一層, 數以噸計的衣物堆積成山, 在它們的上方, 伴著隆隆的機械聲, 一台大型起重機的抓鉤徐徐下降, 抓起衣服, 上升, 拋擲, 不斷往復。 這件作品名為《無人》(Personnes),

2010年時在巴黎大皇宮首次亮相。 “Personne在法語裡有兩個含義, 單數時表示‘無人’, 複數時意味著‘許多人’。 ”展覽現場, 策展人讓-于貝爾•瑪律丹介紹道, 在波爾坦斯基眼中, 這些舊衣物象徵了“人”的肉身和缺席, 而起重機則構成對命運的隱喻。 “衣服是人的第二層皮膚。 這讓人想起德國納粹集中營裡, 被關押的猶太人要將自己的衣物全部交出, 這些衣物堆積成了小山。 起重機的抓鉤如同上帝之手, 而上帝或許就是無常, 他看不到人的感受。 人什麼時候出生、在哪裡出生、因何而生、宿命是什麼……在這件作品中, 可以看到關於命運的問題。 ”

《無人》, 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展覽現場

瑪律丹和波爾坦斯基同歲, 1969年, 他們相識。 “當時我是個年輕的策展人, 他是個初出茅廬的藝術家, 他的智慧和敏銳讓我印象深刻。 我們成為了朋友。 ”三年前, 瑪律丹曾是PSA另一個大型展覽 “伊利亞和艾米莉亞 · 卡巴科夫:理想之城 ”的策展人。 “完成‘理想之城’的時候, 我和瑪律丹在PSA的電梯裡討論下一個展覽, 我很想做一個法國藝術家的展覽,

他和卡巴科夫很像, 是個很喜歡躲在背後、喜歡講故事的人。 於是, 我們不約而同地想到了波爾坦斯基。 ”在4月24日“憶所”的新聞發佈會上, PSA館長龔彥回憶道。

波爾坦斯基喜歡講故事。 “我的作品有點像佛教傳統, 每一個故事都有寓意。 我的每件作品都像一個寓言故事, 每個故事都在向人提問。 ”在裝置作品《機遇》中, 印滿新生兒圖像的絲帶在一座金屬腳手架上滾動, 直到鈴聲響起, 這個名為“機遇”的機器驟然停止, 其中一張照片定格在螢幕上。 “新生兒的照片之間沒有什麼區別, 這代表了一種普世價值, 他們代表了來自世界任何地方的新生兒。 當螢幕上的照片定格時, 這個新生兒未來可能成為一個明星, 也可能是一個罪犯。”瑪律丹說道。

《機遇》,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

鈴聲響起,一張新生兒的照片定格在螢幕上

展覽的名稱是“憶所”,在這裡,記憶是主題。波爾坦斯基想要保存一切記憶。這些記憶是瑣碎而個人的,最終卻是眾人的。“大的記憶構成歷史,小的記憶會隨著生命消逝而消失。一個老人去世了,一座小的圖書館就消失了。”波爾坦斯基說。在展覽中,波爾坦斯基用不同的方式去展示人的痕跡,比如《人類》、《紀念碑》和《凝視》。從那些被放大的失焦的圖像裡,能看到一個個個體,他們來自波爾坦斯基的記憶,卻也仿佛來自每個觀者的記憶。展覽英文名稱“Storage Memory”包含了雙關——在記憶的倉庫裡為記憶蓄電。在這裡,人的記憶被喚醒。與此同時,在展覽特設的心跳採集工作室,人們可以錄下心跳,作為一種記憶的儲存,運往日本豐島的檔案館——在那裡,保存了波爾坦斯基從實際各地收集的超過12萬件心跳記錄。

日本豐島的心跳檔案館

《心之檔案》2008,心跳採集室,《檔案》展覽現場,馬加辛三號美術館,瑞典斯德哥爾摩,2008年

而那充滿了整個PSA展館的心跳聲,正來自波爾坦斯基自己。在PSA高達165米的煙囪內,波爾坦斯基帶來了他的《心》:黑暗的空間裡,一個懸掛在中間的燈泡獨自發光,燈泡發光的節奏,和他的心跳聲一樣。在這個工廠的“遺物”裡,“心臟”似乎成了一個大型機器,人的記憶與工廠的記憶重疊。

澎湃新聞:展覽的名稱叫“憶所”(Storage Memory),它有怎樣的含義?

讓-于貝爾·瑪律丹:當我們回憶事物,我們有過去的紀念品,這些事情儲存在我們的腦海中,這就是我們所說的記憶。記憶是種奇怪的東西,因為它能儲存各種不同的事件,它們以一種毫無邏輯或完全不合理的方式混合。波爾坦斯基的作品《人類》就展示了這一點。繩子上掛有很多關於不同人不同事的照片,它們結合在一起,你很難發現其背後的邏輯,就像海報由不同的東西拼貼而成那樣。然後你會發問,這是否是某一個人的記憶。但事實上,那對於任何人都適用,我們的記憶都是這種奇怪的不同事物的組合,從一定的距離來看,也許人的記憶會變得比原來看起來更加相似。我們會認為,個人的記憶總是特別的,是專屬於一個人的,但事實上,從一定的距離來看,也許人類的記憶都是極其相似的。

《人類》,上海當代藝術館展覽現場

澎湃新聞:展覽作為波爾坦斯基的回顧展,在他的大量作品中選擇了36件,能否介紹一下策展背後的思路?

讓-于貝爾·瑪律丹:這是波爾坦斯基重要的個展,這樣的大型展覽並不常見。策展的思路當然是記憶。但是也涵蓋了經常在波爾坦斯基的作品中出現的那些主題,比如人類的境況:人的生命是由人終有一死這一事實決定的,以及個體和群體的關係:每個人都是個體,但是我們都屬於某個群體,無論是在時間還是空間上,人與人之間都有很多相似點,即使在不同的文化中我們也有許多共同點,我們作為個人是特別的,但是我們都知道我們有一天會死去,我們會被取代。這些是波爾坦斯基創作的主要主題,也是策展的主要想法。需要補充的是,我是策展人,但是作品的結合主要由他本人組成,他是非常有經驗的藝術家,做了很多展覽,他非常明白展覽應該如何進行,如何展現,我只是給予了一些説明,寫了展覽目錄,但是主要都取決於他的決定。

瑪律丹和波爾坦斯基

澎湃新聞:“記憶”是貫穿展覽的主題,波爾坦斯基是如何看待人的記憶的?

讓-于貝爾•瑪律丹:他認為人類記憶非常重要,和很多藝術家一樣,他的藝術創作是從自己的童年和家庭開始的,這並不是他的個人特性。大多數藝術家都依賴他們的童年,他們年輕時期的記憶,這是他們創作來源的寶石。波爾坦斯基在讀書時期過得並不輕鬆,13歲時,他就離開了學校。他被父母從學校裡拎出來,因為他無法應付學校裡的事情。他的家人對他來說非常重要,給了他很多幫助,他有兩個兄弟,一個妹妹,他現在還經常見他們,他們之間形成了像小俱樂部一般的聯繫,他們彼此親近,所有這一切對他來說都很重要。

澎湃新聞:在展覽中,既有展示眾人記憶的作品,也有展示藝術家個人記憶的作品,如何理解兩者的聯繫?

讓-于貝爾·瑪律丹:這種聯繫在於,對他來說,看似是特定於他自己的東西,其實可以轉換給很多其他人,因為我們都屬於人類,這是人類的共性。有一個展間專門展示了他自己的人生,那裡有一個瘋狂的計時器,計算著他從出生至今活了多少秒。計時器將在他死去時停止。在這旁邊,有他為澳大利亞霍巴特塔斯馬尼亞島上的古今藝術博物館(Museum of old and new art)創作的一件作品。這件作品通過網路直接與他位於法國的工作室連接。他在自己的工作室裡有三個相機,始終拍攝著工作室內的場景。當人們在澳大利亞的博物館參觀時,能夠看到工作室裡在發生什麼,以及他是否在裡面。因為澳大利亞和法國有時差,人們可以在白天的博物館看到夜晚的工作室。這樣,在事物的投射上就形成了一種“延遲”。

左:《最後一秒》,計算著波爾坦斯基至今活過了多少秒。右:《克利斯蒂安·波爾坦斯基的人生》,影響摘取自波爾坦斯基工作室的24小時監控錄影

澎湃新聞:波爾坦斯基如何看待死亡,如何理解死亡這一主題在他作品中的表達?

讓-于貝爾·瑪律丹:他作品中的力量或許就在於,它們講述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事實,即人生終會走到終點。我們總是想要忘記這一點,在我們的生命中,我們總是假裝它永遠不會停止,我們將會是永恆的,然而事實上,我們在某一個時刻終會消失。死亡的主題很重要,在文學、哲學中,有大量對於死亡的的表達,所有的哲學家都試圖回答這個問題。而視覺藝術或許是處理這一問題最好的手段之一,視覺藝術是普世的,它與整個世界的人類都息息相關。

波爾坦斯基對於死亡的想法一直在變,不過我可以分享一下他在一次講座中對於死亡的理解,我覺得非常奇特。我想大多數人都認為我們願意死得越快越好,不要遭受痛苦,在去世之前不要生病,而是安詳地在夢中死去,然後一切結束。而他說的恰恰相反。他希望享受自己變得虛弱,他想看見死亡的到來,觀察它,審視它,不過也許他現在又改變了。

澎湃新聞:波爾坦斯基為PSA的煙囪創作了一個燈光裝置,能否介紹一下這件作品以及它在整個展覽中所扮演的角色?

讓-于貝爾·瑪律丹:在煙囪裡是完全黑的,只有中間有一個燈泡,燈泡發光的節奏和波爾坦斯基的心跳是一樣的。你可以在這裡聽到他自己的心跳。這件作品又一次展示了個人和整個人類的聯繫非常緊密,因為你並不能認出這是波爾坦斯基的心跳,你只能辨認出,這是某個活著的人心跳的頻率,而且,心跳往往會觸動我們的情緒,因為它與我們自己的生活相聯繫,並且會讓我們想起自己親近的人的心跳。所以這是一件非常簡單的作品,但是很有力量,因為它彰顯了普世價值。

和展覽的其他作品一樣,這件作品關於生命和死亡。心跳是生命的重要標誌,我們知道,當它停止時,生命就停止了。

波爾坦斯基為PSA煙囪特別創作的《心》

澎湃新聞:波爾坦斯基的作品關注人類生活和他們的物件,這種傾向來自何處?

讓-于貝爾•瑪律丹:我想這一點來自他的童年和歷史。他生於1944,當時法國正在從德國納粹軍的佔領中解放出來。他的父親是猶太人,他本有可能被抓到集中營裡去,為了避免被揭發,他父親曾經藏身于一個很小的地下室裡。後來法國解放了,波爾坦斯基在這時出生,他的父母為此而高興,並給他取名Christian Liberty(liberty:自由,解放),因此波爾坦斯基的真名叫Christian Liberty Boltanski。後來,當他長大一些後,他瞭解到自己的生命是如何被孕育的:當時,他的父親藏身在地下室,也許在某個晚上,沒有人可以看見他的時候,他偷偷地外出了……從童年起,關於自己生命如何被孕育的問題就經常浮現在波爾坦斯基的腦海,直到現在,他也在試圖回應這些關於命運的問題:我們的生命是如何被孕育的,為什麼我們生於上海、巴黎或澳大利亞的某個城市,為什麼我們生於富裕的家庭、或貧窮的家庭……這一切是他作品的原點。

澎湃新聞:對於這些關於命運的問題,波爾坦斯基似乎更多地是在提問,而不是去回答?

讓-于貝爾•瑪律丹:是的。他一直在提問,因為事實上也沒有回答。沒有哲學家能夠找到真正的答案。唯一真正的答案是宗教。如果你身處某種宗教,那麼你對神的信仰能夠給予你對於這些問題的答案。他經歷過不同的信仰,有時候,他和天主教走得很近,有時候他又更像是猶太教信徒,他一直在思考這些問題。

我們不能逃離這種疑問,哪怕你不想去問,它也會在某一處存在著,你一旦你試圖理解你的人生,這些疑問便會接踵而至。波爾坦斯基經歷了很多不同的信仰,如今,他覺得他自己更接近神道教。他說,當你經歷了神道教的不同階段後,最終,你會到達一座廟宇,在那裡,你只有一面鏡子,你所面對的是你自己。這就像著名的古希臘哲學所說的:最終的答案是瞭解你自己。當講到關於人生的問題時,波爾坦斯基經常會提及神,雖然對他而言,神是非常抽象的。有時候他接近某個宗教,有時候又與之疏遠。他是一個非常好玩的人(playful),他經常會用“遊戲”的方式去面對人生和其他的思想。(play a lot with life and ideas)

《無人》,Monumenta 2010展覽現場,法國巴黎大皇宮

《無人》,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

澎湃新聞:大型作品《無人》和《機遇》標誌著波爾坦斯基藝術生涯的轉捩點,這一轉折是如何發生的,它有怎樣的影響?

讓-于貝爾•瑪律丹:這確實是他職業生涯中重要的轉捩點。20世紀80年代,他曾請我在蓬皮杜為他展示一件作品,當時他總是堅持在角落裡展出,比如廁所的旁邊。他總是避免在引人注目的的地方進行展示,不像其他藝術家那樣喜歡那些大大的牆面,當人走進展館,可以正好面對他的作品。波爾坦斯基恰恰相反。他總是想呆在角落裡。在法語裡我們管那個叫placard à balai,就是那種你放掃帚和其他清掃地板的東西的地方。當時,他的作品不怎麼大。我猜,這個變化來自於一個邀請。他受邀為法國巴黎大皇宮的“紀念碑”專案創作一件作品。他當然可以拒絕,但是他接受了。為此,他必須去構想一件巨大的作品,去填滿那個空間。他用自己的方式完成了,那就是大皇宮版的《無人》。在那裡,就像現在在PSA的這件作品一樣,有堆積如山的衣服,但是那裡的面積更大,佔據了整個大皇宮的地板,那件作品超級大,像是一個巨大的營地。那是非常重要的轉折,後來他又受邀在威尼斯法國館創作,成就了《機遇》的誕生。事實上,在1970年代初期,他還是一位年輕藝術家時,他曾在那裡展出了一件很小的作品,大多數人都沒看見,因為它藏在角落裡。我認為讓他發生這樣轉折的原因是,他曾為劇院工作過,他有在舞臺上工作的經驗。我認為這能夠説明他從小作品、隱藏的作品走向大的作品創作。

《紀念碑系列》,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

澎湃新聞:為什麼波爾坦斯基最初會執著於那些隱蔽的空間?

讓-于貝爾•瑪律丹:我覺得一個原因是他年輕時很害羞,另一個原因是,那樣的空間與他父親在二戰時曾經藏身的地方有關,在那樣的空間裡,人幾乎無法站立。

澎湃新聞:這樣的轉折對他來說意味著什麼?

讓-于貝爾•瑪律丹:這樣的轉折,讓他可以駕馭不同尺度的空間。在上海,我們有很多可以選擇的空間,他選擇了PSA。我猜,三十年前,他會去一個更小的藝術中心,但是現在他對大型博物館更感興趣。

藝術家在職業生涯的早期必須向自己和大眾證明他能夠做什麼,而當藝術家走到了晚年,他已經證明了他所能做的事情,他感到比過去自由了許多,他不再害怕做大型的作品,這是變老的優點。(笑)你不再需要證明你能做什麼,而是可以做你年輕時無法做的事情,彼時,你可能會擔心,我會不會受到批判等等。但現在,你會向一切敞開。

也可能是一個罪犯。”瑪律丹說道。

《機遇》,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

鈴聲響起,一張新生兒的照片定格在螢幕上

展覽的名稱是“憶所”,在這裡,記憶是主題。波爾坦斯基想要保存一切記憶。這些記憶是瑣碎而個人的,最終卻是眾人的。“大的記憶構成歷史,小的記憶會隨著生命消逝而消失。一個老人去世了,一座小的圖書館就消失了。”波爾坦斯基說。在展覽中,波爾坦斯基用不同的方式去展示人的痕跡,比如《人類》、《紀念碑》和《凝視》。從那些被放大的失焦的圖像裡,能看到一個個個體,他們來自波爾坦斯基的記憶,卻也仿佛來自每個觀者的記憶。展覽英文名稱“Storage Memory”包含了雙關——在記憶的倉庫裡為記憶蓄電。在這裡,人的記憶被喚醒。與此同時,在展覽特設的心跳採集工作室,人們可以錄下心跳,作為一種記憶的儲存,運往日本豐島的檔案館——在那裡,保存了波爾坦斯基從實際各地收集的超過12萬件心跳記錄。

日本豐島的心跳檔案館

《心之檔案》2008,心跳採集室,《檔案》展覽現場,馬加辛三號美術館,瑞典斯德哥爾摩,2008年

而那充滿了整個PSA展館的心跳聲,正來自波爾坦斯基自己。在PSA高達165米的煙囪內,波爾坦斯基帶來了他的《心》:黑暗的空間裡,一個懸掛在中間的燈泡獨自發光,燈泡發光的節奏,和他的心跳聲一樣。在這個工廠的“遺物”裡,“心臟”似乎成了一個大型機器,人的記憶與工廠的記憶重疊。

澎湃新聞:展覽的名稱叫“憶所”(Storage Memory),它有怎樣的含義?

讓-于貝爾·瑪律丹:當我們回憶事物,我們有過去的紀念品,這些事情儲存在我們的腦海中,這就是我們所說的記憶。記憶是種奇怪的東西,因為它能儲存各種不同的事件,它們以一種毫無邏輯或完全不合理的方式混合。波爾坦斯基的作品《人類》就展示了這一點。繩子上掛有很多關於不同人不同事的照片,它們結合在一起,你很難發現其背後的邏輯,就像海報由不同的東西拼貼而成那樣。然後你會發問,這是否是某一個人的記憶。但事實上,那對於任何人都適用,我們的記憶都是這種奇怪的不同事物的組合,從一定的距離來看,也許人的記憶會變得比原來看起來更加相似。我們會認為,個人的記憶總是特別的,是專屬於一個人的,但事實上,從一定的距離來看,也許人類的記憶都是極其相似的。

《人類》,上海當代藝術館展覽現場

澎湃新聞:展覽作為波爾坦斯基的回顧展,在他的大量作品中選擇了36件,能否介紹一下策展背後的思路?

讓-于貝爾·瑪律丹:這是波爾坦斯基重要的個展,這樣的大型展覽並不常見。策展的思路當然是記憶。但是也涵蓋了經常在波爾坦斯基的作品中出現的那些主題,比如人類的境況:人的生命是由人終有一死這一事實決定的,以及個體和群體的關係:每個人都是個體,但是我們都屬於某個群體,無論是在時間還是空間上,人與人之間都有很多相似點,即使在不同的文化中我們也有許多共同點,我們作為個人是特別的,但是我們都知道我們有一天會死去,我們會被取代。這些是波爾坦斯基創作的主要主題,也是策展的主要想法。需要補充的是,我是策展人,但是作品的結合主要由他本人組成,他是非常有經驗的藝術家,做了很多展覽,他非常明白展覽應該如何進行,如何展現,我只是給予了一些説明,寫了展覽目錄,但是主要都取決於他的決定。

瑪律丹和波爾坦斯基

澎湃新聞:“記憶”是貫穿展覽的主題,波爾坦斯基是如何看待人的記憶的?

讓-于貝爾•瑪律丹:他認為人類記憶非常重要,和很多藝術家一樣,他的藝術創作是從自己的童年和家庭開始的,這並不是他的個人特性。大多數藝術家都依賴他們的童年,他們年輕時期的記憶,這是他們創作來源的寶石。波爾坦斯基在讀書時期過得並不輕鬆,13歲時,他就離開了學校。他被父母從學校裡拎出來,因為他無法應付學校裡的事情。他的家人對他來說非常重要,給了他很多幫助,他有兩個兄弟,一個妹妹,他現在還經常見他們,他們之間形成了像小俱樂部一般的聯繫,他們彼此親近,所有這一切對他來說都很重要。

澎湃新聞:在展覽中,既有展示眾人記憶的作品,也有展示藝術家個人記憶的作品,如何理解兩者的聯繫?

讓-于貝爾·瑪律丹:這種聯繫在於,對他來說,看似是特定於他自己的東西,其實可以轉換給很多其他人,因為我們都屬於人類,這是人類的共性。有一個展間專門展示了他自己的人生,那裡有一個瘋狂的計時器,計算著他從出生至今活了多少秒。計時器將在他死去時停止。在這旁邊,有他為澳大利亞霍巴特塔斯馬尼亞島上的古今藝術博物館(Museum of old and new art)創作的一件作品。這件作品通過網路直接與他位於法國的工作室連接。他在自己的工作室裡有三個相機,始終拍攝著工作室內的場景。當人們在澳大利亞的博物館參觀時,能夠看到工作室裡在發生什麼,以及他是否在裡面。因為澳大利亞和法國有時差,人們可以在白天的博物館看到夜晚的工作室。這樣,在事物的投射上就形成了一種“延遲”。

左:《最後一秒》,計算著波爾坦斯基至今活過了多少秒。右:《克利斯蒂安·波爾坦斯基的人生》,影響摘取自波爾坦斯基工作室的24小時監控錄影

澎湃新聞:波爾坦斯基如何看待死亡,如何理解死亡這一主題在他作品中的表達?

讓-于貝爾·瑪律丹:他作品中的力量或許就在於,它們講述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事實,即人生終會走到終點。我們總是想要忘記這一點,在我們的生命中,我們總是假裝它永遠不會停止,我們將會是永恆的,然而事實上,我們在某一個時刻終會消失。死亡的主題很重要,在文學、哲學中,有大量對於死亡的的表達,所有的哲學家都試圖回答這個問題。而視覺藝術或許是處理這一問題最好的手段之一,視覺藝術是普世的,它與整個世界的人類都息息相關。

波爾坦斯基對於死亡的想法一直在變,不過我可以分享一下他在一次講座中對於死亡的理解,我覺得非常奇特。我想大多數人都認為我們願意死得越快越好,不要遭受痛苦,在去世之前不要生病,而是安詳地在夢中死去,然後一切結束。而他說的恰恰相反。他希望享受自己變得虛弱,他想看見死亡的到來,觀察它,審視它,不過也許他現在又改變了。

澎湃新聞:波爾坦斯基為PSA的煙囪創作了一個燈光裝置,能否介紹一下這件作品以及它在整個展覽中所扮演的角色?

讓-于貝爾·瑪律丹:在煙囪裡是完全黑的,只有中間有一個燈泡,燈泡發光的節奏和波爾坦斯基的心跳是一樣的。你可以在這裡聽到他自己的心跳。這件作品又一次展示了個人和整個人類的聯繫非常緊密,因為你並不能認出這是波爾坦斯基的心跳,你只能辨認出,這是某個活著的人心跳的頻率,而且,心跳往往會觸動我們的情緒,因為它與我們自己的生活相聯繫,並且會讓我們想起自己親近的人的心跳。所以這是一件非常簡單的作品,但是很有力量,因為它彰顯了普世價值。

和展覽的其他作品一樣,這件作品關於生命和死亡。心跳是生命的重要標誌,我們知道,當它停止時,生命就停止了。

波爾坦斯基為PSA煙囪特別創作的《心》

澎湃新聞:波爾坦斯基的作品關注人類生活和他們的物件,這種傾向來自何處?

讓-于貝爾•瑪律丹:我想這一點來自他的童年和歷史。他生於1944,當時法國正在從德國納粹軍的佔領中解放出來。他的父親是猶太人,他本有可能被抓到集中營裡去,為了避免被揭發,他父親曾經藏身于一個很小的地下室裡。後來法國解放了,波爾坦斯基在這時出生,他的父母為此而高興,並給他取名Christian Liberty(liberty:自由,解放),因此波爾坦斯基的真名叫Christian Liberty Boltanski。後來,當他長大一些後,他瞭解到自己的生命是如何被孕育的:當時,他的父親藏身在地下室,也許在某個晚上,沒有人可以看見他的時候,他偷偷地外出了……從童年起,關於自己生命如何被孕育的問題就經常浮現在波爾坦斯基的腦海,直到現在,他也在試圖回應這些關於命運的問題:我們的生命是如何被孕育的,為什麼我們生於上海、巴黎或澳大利亞的某個城市,為什麼我們生於富裕的家庭、或貧窮的家庭……這一切是他作品的原點。

澎湃新聞:對於這些關於命運的問題,波爾坦斯基似乎更多地是在提問,而不是去回答?

讓-于貝爾•瑪律丹:是的。他一直在提問,因為事實上也沒有回答。沒有哲學家能夠找到真正的答案。唯一真正的答案是宗教。如果你身處某種宗教,那麼你對神的信仰能夠給予你對於這些問題的答案。他經歷過不同的信仰,有時候,他和天主教走得很近,有時候他又更像是猶太教信徒,他一直在思考這些問題。

我們不能逃離這種疑問,哪怕你不想去問,它也會在某一處存在著,你一旦你試圖理解你的人生,這些疑問便會接踵而至。波爾坦斯基經歷了很多不同的信仰,如今,他覺得他自己更接近神道教。他說,當你經歷了神道教的不同階段後,最終,你會到達一座廟宇,在那裡,你只有一面鏡子,你所面對的是你自己。這就像著名的古希臘哲學所說的:最終的答案是瞭解你自己。當講到關於人生的問題時,波爾坦斯基經常會提及神,雖然對他而言,神是非常抽象的。有時候他接近某個宗教,有時候又與之疏遠。他是一個非常好玩的人(playful),他經常會用“遊戲”的方式去面對人生和其他的思想。(play a lot with life and ideas)

《無人》,Monumenta 2010展覽現場,法國巴黎大皇宮

《無人》,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

澎湃新聞:大型作品《無人》和《機遇》標誌著波爾坦斯基藝術生涯的轉捩點,這一轉折是如何發生的,它有怎樣的影響?

讓-于貝爾•瑪律丹:這確實是他職業生涯中重要的轉捩點。20世紀80年代,他曾請我在蓬皮杜為他展示一件作品,當時他總是堅持在角落裡展出,比如廁所的旁邊。他總是避免在引人注目的的地方進行展示,不像其他藝術家那樣喜歡那些大大的牆面,當人走進展館,可以正好面對他的作品。波爾坦斯基恰恰相反。他總是想呆在角落裡。在法語裡我們管那個叫placard à balai,就是那種你放掃帚和其他清掃地板的東西的地方。當時,他的作品不怎麼大。我猜,這個變化來自於一個邀請。他受邀為法國巴黎大皇宮的“紀念碑”專案創作一件作品。他當然可以拒絕,但是他接受了。為此,他必須去構想一件巨大的作品,去填滿那個空間。他用自己的方式完成了,那就是大皇宮版的《無人》。在那裡,就像現在在PSA的這件作品一樣,有堆積如山的衣服,但是那裡的面積更大,佔據了整個大皇宮的地板,那件作品超級大,像是一個巨大的營地。那是非常重要的轉折,後來他又受邀在威尼斯法國館創作,成就了《機遇》的誕生。事實上,在1970年代初期,他還是一位年輕藝術家時,他曾在那裡展出了一件很小的作品,大多數人都沒看見,因為它藏在角落裡。我認為讓他發生這樣轉折的原因是,他曾為劇院工作過,他有在舞臺上工作的經驗。我認為這能夠説明他從小作品、隱藏的作品走向大的作品創作。

《紀念碑系列》,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

澎湃新聞:為什麼波爾坦斯基最初會執著於那些隱蔽的空間?

讓-于貝爾•瑪律丹:我覺得一個原因是他年輕時很害羞,另一個原因是,那樣的空間與他父親在二戰時曾經藏身的地方有關,在那樣的空間裡,人幾乎無法站立。

澎湃新聞:這樣的轉折對他來說意味著什麼?

讓-于貝爾•瑪律丹:這樣的轉折,讓他可以駕馭不同尺度的空間。在上海,我們有很多可以選擇的空間,他選擇了PSA。我猜,三十年前,他會去一個更小的藝術中心,但是現在他對大型博物館更感興趣。

藝術家在職業生涯的早期必須向自己和大眾證明他能夠做什麼,而當藝術家走到了晚年,他已經證明了他所能做的事情,他感到比過去自由了許多,他不再害怕做大型的作品,這是變老的優點。(笑)你不再需要證明你能做什麼,而是可以做你年輕時無法做的事情,彼時,你可能會擔心,我會不會受到批判等等。但現在,你會向一切敞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