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圓桌論壇】四位大咖帶你預見科技出行的下一個風口

4月20日, 由億歐汽車主辦的“預見·科技出行——GIIS 2018智慧網聯汽車產業創新峰會”在北京千禧大酒店舉行。 來自傳統車企、造車新勢力、汽車供應商、科技公司、自動駕駛企業、動力電池企業以及智慧出行平臺等近30位嘉賓,

圍繞產業政策、產品變革趨勢、車企戰略、品牌塑造、供應鏈創新、投融資新風向等話題, 共同探索了汽車產業的發展方向。 億歐汽車子公司負責人楊永平主持了活動的最後一場圓桌論壇, 和蔚來資本合夥人張君毅、紫輝創投創始人鄭剛(Neuron神經元電動汽車創始人兼董事長)、華興新經濟基金執行董事牛曉毅就基金投資的方向和主要關注的領域展開討論。 嘉賓們的觀點整理如下:

鄭剛

1、我們會投新能源汽車上下游板塊早期的項目

2、發現消費者和市場的真正需求對企業來說是最重要的

3、要做一家偉大的公司, 成本控制非常重要的

4、早期的創業公司必須在自己的行業賽道裡面找到跟別人不同的核心競爭力,

或者建立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和核心的壁壘。

張君毅

1、我們主要投資新能源汽車產業上下游、自動駕駛、車聯網出行以及新材料

2、消費者的多元化需求會讓新的創業公司有更多的發展機會, 企業要有自己的定位

3、汽車市場商業模式一直在改變

4、太少的人花精力去進行真正意義上的風險投資、長線投資, 所以我們現在面臨的產業在一定程度上有泡沫也有空心化成分。

牛曉毅

1、 我們一直服務於新經濟。 目前在新能源出行領域投資了像蔚來, 車和家等新一代車企, 未來計畫沿產業鏈繼續佈局

2、無論是投任何行業, 都要投行業內最優秀的公司, 強調的都是長期運營價值,

長期的價值創造

3、創業永遠是有機會的,任何一個公司都不可能一直壟斷某一個行業, 世界的進步是由創新來驅動

4、目標都是偉大的, 但是道路往往是曲折的, 節奏特別重要。

以下是嘉賓對話文字實錄(有刪減), 由億歐汽車整理編輯:

主持人:感謝大家堅持到現在, 最後一個環節也很精彩。 首先看一下臺上三位嘉賓, 蔚來資本, 紫輝創投, 華興新經濟基金, 三個不同的資本類型。 投資的邏輯和專案都不同, 首先有請三位嘉賓介紹一下自家基金投資的方向和主要關注的領域。

張君毅:我是蔚來資本的合夥人張君毅, 我們現在旗下管理有三四支基金, 一支百億的人民幣基金, 有湖北長江產業基金和紅杉、高瓴以及蔚來資本共同發起的人民幣基金,

同時也在組織我們的美元基金。 剛才主持人介紹自己是產業資本, 我們定位是有豐富產業經驗的財務投資人, 但是我們的基金不完全限定是VC或PC, 我們更多追求的是行業有成長性的項目。 我們主要投資的主題跟咱們今天的話題比較契合, 新能源汽車產業上下游, 以及自動駕駛、車聯網出行, 出行是很熱的話題, 還有一個就是新材料, 這是我們主要投資的領域, 去年也投了十幾個項目。

牛曉毅:大家好, 我是牛曉毅。 大家對華興基本上都有一些瞭解, 華興一直以來都是服務於新經濟, 最開始做投行業務做的比較多, 2016年我們拿到了A股券商的牌照。 我們的投資團隊2013年正式成立的,

我們現在管理了超過200億人民幣, 新能源汽車領域也是我們非常看好的行業, 現在也在積極的佈局, 我們投資了蔚來及車和家, 我們也是希望通過這些優秀的創業者, 包括資本行業的同事們一起繼續沿著這個產業鏈進行佈局, 謝謝。

鄭剛:大家好, 我叫鄭剛, 是紫輝創投創始人, 最近我們成立了一家公司叫做Neuron, Neuron是神經元的意思, 我們紫輝創投是相對比較小的早期投資公司, 在管的資本是15個億, 現在還在成立更大一點的基金, 這個基金會延續我們原來的投資領域, 但是會加上新能源汽車上下游的板塊, 我們會投更加早期的項目。

主持人:謝謝三位。 下面有請大家介紹一下看到的這個行業, 智慧網聯、新能源包括整個科技出行領域裡最近關注的新專案或者是看到的新變化, 先由剛叔吧,剛叔投互聯網的項目比較多的,也投了很多很知名的專案。前兩天剛叔宣佈造車了,聊一聊造車的初衷吧。

鄭剛:楊總邀請我們的時候我們很猶豫,楊總也是非常熱情,在座的都是行業內的人士,一定的交流還是非常必要的。我們新開始整個方面我們還比較幼稚,不可能面面俱到,未來存在更大的挑戰。為什麼做這個事情,首先我們在認知方面有一定的考慮,認為這個行業雖然說時間有視窗期了,但是能夠扯上這張船票,作為後來者就必須要有劍走偏鋒的方式方法,至於能不能做得到會是一個很大的考驗。

我的觀察這張船票在兩年之內還有機會,我們必須在兩年之內迅速建立起包括在產品方面的橋頭堡,技術方面的積累,包括我們整車製造的能力,甚至牌照都要去考慮怎麼獲得,包括人才。我們原來在互聯網行業裡的優勢能不能充分利用到,我的觀察是說百舸爭流,機會還是有的,前進者積累了很多很好的經驗可以學習,傳統的行業他們還沒有真正發力,他們一旦發力對於所有在座的造車新勢力影響非常大。像北汽研究院副院長說的,一方面是傳統企業不能生存的,新進來的企業挑戰非常大,也不是有多少資本、雄厚的資金、資源能夠去解決的,問題是你能不能解決市場的需求,老百姓要的是什麼東西,你能不能在合適的時間、合適的點提供合適的產品和服務,你能不能持續不斷的證明你自己的服務能力,這個是核心。

主持人:張總,蔚來資本是由蔚來汽車及高瓴資本形成的產業基金,您認為剛叔說的造車風口的船票是兩年期有效,2018年智慧網聯產品開始逐步的落地,開始走向市場,您認為這兩年能否搭上這條船呢?

張君毅:我認為它發展了一百多年,有很多新的企業出現,也有很多企業消亡,只要是有實力的企業,其實不用考慮視窗期或者是船票有多長的時間,每個企業發起的時候有自己的定位,有自己的產品,而這個產品在投放的時間是紅海還是藍海,這個會對企業有影響。

有些車型像大的車型來說,像蔚來汽車他走的是細分市場,高端SUV,這個在市場上是一個空白點,對蔚來來說有時間的壓力,要儘快把車造出來,投放市場,搶在這些豪華車企業沒有研發出來,先佔據消費者的心理優勢,這是最主要的。另外一方面,包括投資,在新能源投資,今天還有一個記者問我是不是新能源汽車投資不像去年那麼熱了,我說並不是這樣的情況,整個市場本身總量來說是有縮小的,有一些企業已經到了慢慢的交作業的時間,保守資金更往相對偏成熟的企業聚攏,並不是大家忽視了新能源或者是新能源產業收縮。另外一點,這麼大的用戶市場和群體,未來消費者的多元化的需求讓新品牌有更多的發展機會,這個機會是共有的。

主持人:華興新經濟基金定位於新經濟偉大公司推手,重點關注行業內第一名、第二名優質的創業專案,您看目前的賽道裡面優質專案或者說他們所具有的共性特點有哪些?

牛曉毅:華興一直有一個理念,我們要幫助成就偉大的企業家,我們相信未來頭部資產的集中度是在增加的,未來的頭部資產其實回報空間會越來越大。無論是投任何行業,都有一個理念,我們要投行業內最優秀的公司,這是一個重點。我們都是互聯網背景,我剛進這個領域我不太可能比鄭總更懂汽車,更懂技術,這是不太可能的,我們希望通過投資偉大的企業家,像李想、李斌這樣偉大的企業家作為一個抓手,有了抓手之後,我們可以沿著產業鏈的上下游進行佈局。之前我跟李想聊天的時候他提到在造新能源汽車的過程中,發現電池對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有非常大的影響,而空調的耗電量非常大,他一直在找耗電量比較小的空調,找遍整個市場的供應商,發現沒有人能夠滿足這個需求。於是他自己投資了一家專門為電動車設計車載空調的公司,我們坐在辦公室裡是想不到這樣的機會,我們投資了像李想這樣的企業家,通過造車不斷的發現在這麼長的產業鏈裡會有什麼樣的機會,這個對我們來說是比較合適的策略。

主持人:謝謝牛總,最後問一下剛叔,剛叔從投資人現在成為新項目的創業者,行業裡面在造車領域或者是智慧網聯行業提過如果沒有兩百億就不要進來了,剛叔您這邊融到兩百億有壓力嗎?

鄭剛:確實是需要很多錢,但做任何事情要一步步來,你得有這個勇氣做這個事情,你得有一定的底子去做這個事情,我們不能夠超脫事物的發展規律,我們的這種基礎是建立在別人已經花過很多錢的基礎上培養了一群人,在這個基礎上去建立的,從時間上,從人才的建設上面我們不是特別落後,這是一個實際的觀察。第二個怎麼在別人的基礎上真正做到自己最有效率的使用,我自己以前是通用汽車公司的專門負責整車還有包括汽車零部件投資的,我就是財物總監,高級財物分析師出身的,這裡面要投入多少我非常清楚,要做一家偉大的公司,成本控制非常重要的,我認為這方面你再怎麼樣認識,你一定要經歷過這些事情才知道該怎麼去控制,大家能夠講,但是作為創始人,這也是我的優勢。

楊永平:剛叔剛才提到一個詞叫成本控制,大家可以看到在造車領域裡面的特斯拉包括蔚來汽車,剛開始他們會發佈一款高性能的電動汽車,然後可能會是再去生產適合自己定位的產品,包括一系列的產品配套的品牌定位的東西。剛叔您覺得在初創公司來說,在成本控制概念裡面,你覺得現在的公司或者您這邊的品牌發展產品策略是什麼,或者是說如何看待現在一些車都沒有出來,或車即將落地的品牌,它比較高調的行為代表著什麼?

鄭剛:實際上蠻有趣的,你可以把我們目前的行業去對比手機行業,你會發現實際上大家都在做安卓手機,我想每一個人都會告訴你說我的這個車鋁是百分之九十多,我的動力恨不得一秒達到一千公里的樣子,恨不得充一次電就能開一萬公里,這是前所未有的體驗,我的螢幕比你更大等等。其實你會發現大家都好像在比功能,比能力。但是有沒有想想這是不是真的消費者需要的,首先不要去給市場提供某一個階段需求,所有人都朝著這個方向去,消費者可能還沒有接受你產品的同時,你的生存能力和未來的持續能力是大打折扣的。至於說我們做什麼東西,我已經說了,我們是奔著無人駕駛、共用、智慧出行的方式去做的。

楊永平:謝謝剛叔,下面有個問題想一下張總,現在看到一些造車公司它開始這樣大規模做品牌建設,做一些市場推廣,做一些不賺錢花錢的事情,但是產品還沒有開賣,或者即將開賣,現在好多造車勢力都開始有赴美上市的動態。在您看來資本對於這樣品牌回報週期可能會有多長,或者說目前花的這麼多錢有可能賺不回來嗎?

張君毅:汽車是迴圈投資的,你一款車成功了以後第二年還會有新車,還會有投入,回報週期,用我們的意思來說一個企業全面盈利是有一定週期的,所以很多企業它尋找資本兌現的方向就不太一樣。有些企業是不斷的資金流投入,可以在私募市場上不斷融錢,大部分的企業會考慮是不是有折中的方案,有些人赴美投資或者去港口,對利潤沒有要求的地方。對投資人來說他們考慮的回報是兩方面的,一個是這個企業能不能成功,成功的標誌當然盈利是第一種標誌,企業做成了有一定的客戶量了,然後把這個產品的品牌推出來了,大家對它有信心了,這也是一個成功的標誌,不同階段的基金對於他的資本回報和退出時間有不同的要求,有些人追求的是IPU退出,有些人追求的是在中途的時候就退出了,或者說有些企業是戰略投資人,他長期持有這個公司,伴隨其成長。

另外主持人提到問題,很多車企第一款車是跑車,後面的車是家用型的車,這不是新創車企搞出來的花樣,十幾二十年前上海通用推出自己品牌的時候也採用了同樣的方式,我們汽車行業有一個詞叫打高賣低,他的車型會有更好的接受度。另外一方面大家也要注意一點,各個新創企業也好,都在改變自己的定位,過去汽車企業是汽車製造商,但是無論大眾、通用、寶馬、賓士,都說自己是初新服務商,它一直強調的是用戶公司,他所做的工作是一個載體,但還有更多的東西經營客戶,要衡量這個就不能單純的用汽車的銷量考量,要看其他的收益方面。這種商業模式也在發生重大的變化,這些其實也是我覺得建議大家關注的。

楊永平:牛總這邊,剛才提到隨著商業模式的反覆運算和新的變化創新,這樣的方式從經營賣車到現在經營用戶,可能單個用戶全生命週期去開發,您覺得在目前的這些眾多創新的商業模式裡面潛在的最大有哪些?

牛曉毅:潛在最大的風險就是你活不到新的商業模式成功的那一天。我們今天身處的這個時代並不僅僅是湧現出很多造車公司,而是整個出行行業都在產生巨大的變革。從硬體到智慧化硬體再到未來的無人駕駛,有可能向服務、運營、使用者運營進一步轉變,這其實是一個非常長的遊戲。這個產業太巨大了,幾萬億,十幾萬億的市場,一開始大家其實都是買一張門票,我們投蔚來肯定不是單單看中這輛ES8能賣多少輛,這個只是故事的剛剛開始。但是這個行業確實創業的門檻非常高。

楊永平:您開什麼車?

牛曉毅:我定了ES8,定了一輛。

楊永平:現在開電動的嗎?

牛曉毅:我現在不開車。

楊永平:剛叔是資深特斯拉用戶,看您和馬斯克也是有一些交集。您覺得像特斯拉這樣的高端品牌,或者是它相對來說比較成功的企業,現在所面臨的產能風險,您對這個風險怎麼來看?

鄭剛:實際上並不清楚特斯拉碰到了什麼問題,我更多的還是相信他會解決的,只是時間問題。我沒有看特別多的文章,只看過一些他們好像有一些階段性的報告,本來應該生產三千五百輛,他只生產了兩三千輛,在華爾街是很嚴重的事情。

但是在我看來完全是小事情,在華爾街少花一分股票都會有問題,真正想做好企業的人不要急著上市。在這個行業裡面太多的資金融進來,大部分想超感覺一下,我不希望將來的投資人是這樣的,起碼一起跟我跑十年,十年不要上市,要做好長期準備。我雖然賺了很多互聯網的快錢,但是我從來沒有真正把賺快錢當成我的目標,我在投任何專案的時候,我沒有投機構,從我的大部分投資來講的話,我強調的都是長期運營價值,長期的價值創造。

特斯拉我是認為現在只是短期的問題,他一定會成功的,當初汽車在美國出現的時候,美國也是好幾百家汽車公司在1910,1920年代,直到1930年之後,特斯拉在做車的時候,我記得美國上一個創業的汽車公司是克萊斯勒,那是1930年還是1940年,特斯拉是第二個,在中國的機會其實更大。

這兩天中興出現的事情也是很好的例子,如果他們把這個給掐了,我想我們的自動駕駛也別談了,我們的5G也別談了,我們的新能源汽車,彎道超車也沒別談了,大家還是要回到根本,把資金投入到技術學科的研究,技術材料的投入,人才的培養,科學體制和文化氛圍的培養,甚至科普知識的普及教育和投入。

楊永平:謝謝剛叔,大家感到有一些共鳴的東西。張總這邊您覺得剛才像剛叔說的在中國創業的環境,那您覺得對於創業公司來說,在中國創業難嗎?

張君毅:我覺得中國創業既容易也難,容易的是時不時的有一段時間有一些熱錢出來,在獲得資金的時候其實在某一些時候是容易的,但其實這某種環境反而是最難的,因為他們如果投資人並不是對這個行業有非常深度的認知,耕耘的耐心,他就會很浮躁,這種很浮躁不可持續性投入,會造成所有的投資都變成一擁而上,而不會長久的看問題。中興這件事剛才剛叔也提到了,我其實非常有共鳴,因為我們太多的資金是追逐熱點,追逐熱情話題,而太少的人花精力去進行真正意義上的所謂風險投資,長線投資,而使得我們現在面臨的產業其實在一定程度上必須承認有泡沫也有空心化成分。

但是這種事情可怕嗎?也不可怕,如果我們能夠因為中興的事情或者之後的事情痛定思痛,改變自己的理念。同時國家在這方面支持原創,支持科研,更多這種資源傾向包括稅收的傾向,那我相信再過五年到十年,我們同時再回到這個講臺上講這個事情的時候,我們就非常從容了,這就是我們所期待的一個情況。

楊永平:謝謝張總,其實目前整個領域融資對外披露的數好像少了許多,牛總怎麼看目前資金都開始向頭部資源聚集,不管是互聯網項目還是整個汽車產業的項目,這樣資本的流動和走向,對於廣大的創業公司來說,他們的生存空間是不是會被壓縮,未來的出路怎麼辦?

牛曉毅:我們每年都統計融資數量數字,因為這個跟我們業務是息息相關的,確實看到整個融資的數量是在下降的。但是確實我也跟兩位其他嘉賓是同一個觀點,其實今天中國已經從市場紅利、從人口紅利在向人才的紅利改變了,我們看到大量的創業者都是世界上頂尖的科學家。

我想談一個觀點,創業永遠是有機會的,就是因為任何一個公司都不可能一直壟斷某一個行業,世界的進步是由創新來驅動。我隨便打個比方,比如說在電商領域,大家都認為阿裡和京東已經足夠強了,怎麼可能再出一家電商呢?但是現在基於微信生態的電商正在迅速崛起。所以我認為機會總是有的,這些機會真的是偉大的創業者自己拼搏出來的,不是我們這些投資人坐在辦公室裡想出來的。

楊永平:感謝牛總,時間差不多了,最後討論一個問題。大家作為投資人的身份,對於自己被投的專案和企業來說,提三點要求和三個方向,當然也可以聊一下對於目前自己所投的專案和潛在的關注方向。在我們看來今年下半年整個的環境也不是特別好,在對資本專案方來說,也是一個需要勒緊褲腰帶過日子的階段,有請張總先開始。

張君毅:其實也是代表我們的觀念,我們蔚來資本有幾個核心的觀點。

第一、我們所投的項目是根植於大產業,要求我們花很多精力去耕耘,甚至於不是少數股權,甚至有些多數股權的投資。

第二、這也是我們一貫提的話題,我們對於被投企業也好,已投企業也好,下一輪的融資需求估值並不是最重要的,尤其是現在,能夠活下去是最重要的,而且你能夠把更多的產業資源拿在一起,適時的引入財物投資人這也是非常重要的。事實上錢跟錢我們必須承認是不一樣的,如果有一些戰略資源帶進來,會比你帶來幾千萬、幾億的融資更重要。

第三、作為投資人,作為被投企業來說能不能信任管理層而把自己的希望交付於管理層,這也是很重要的情況,我們會更多的看中這個團隊本身的韌性和長期合作的概念。像我們投的好幾個企業,事實上他可能團隊在一起合作已經是五年、六年,都沒有因為市場分散掉。今年的情況尤其是這樣,對於企業後續融資,其實我一直也希望跟華興這樣的企業合作,因為事實上企業的後續融資能力已經成了一個企業生存的很關鍵的一個因素。酒香不怕巷子深,這是我們的願望,但事實上酒香還需要散發出來,這個也是事實。

牛曉毅:我覺得我們投資的企業沒有什麼可叮囑的。首先我們要投比我們強的創業者,要不然這件事我們自己幹得了。所以我們一般都希望創業者放手去幹。我們投資人能提供什麼價值?我們在一個領域永遠不可能比創業者看得更深,但是我們能夠提供視野,能夠提供知識的寬度,因為我們看的東西會比較多,所以在這點上希望能給創業者一點幫助。另外就是我們希望在資本市場給創業者更多幫助,因為我們不僅有投資的能力,華興平臺上有並購的能力,有IPO的能力,有發債的能力,有做各種金融服務的能力,在資本市場可以全方位幫助到公司。公司需要注意什麼?就是說目標都是偉大的,但是道路往往是曲折的,節奏特別重要。

楊永平:剛叔是自己投了自己,那就對自己提幾點期望吧

鄭剛:我們投了將近百家企業,主要都是早期企業。對於早期的創業企業我覺得很重要的就是必須在自己的行業賽道裡面找到跟別人不同的核心競爭力,或者建立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和核心的壁壘。我們投資的時候都會看到他在某些方面的能力,但是往往企業的現實和願景往往會不一樣。任何時候早期投資人,早期的創業者都要找到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和差異化的競爭,沒有這個東西無法太超常規的發展,沒有超常規的發展就無法成為偉大的企業。

第二個對自己的修煉非常重要,在創業和採購進去的時候要能夠快速學習,快速學習得能力非常重要,但是你會發現有這個能力的人還是少之又少。

第三個我是希望他們能做出選擇的能力,選擇非常重要,因為我們發現有很多企業是好東西,他的產品也好,團隊也好。但是他在合作夥伴上面的選擇,他的資本道路上的選擇,他在每一個關鍵關口做出的選擇,決定了這個企業到底會是一個偉大的企業還是平庸的企業,選擇與誰為伍,選擇什麼樣的投資人,選擇什麼樣的路徑和戰略合作夥伴,這個東西都是決定自己企業是不是真正成為偉大企業的很核心的因素。

對於我們自己我想更多的是鞭策我們自己,第一個要真正的去潛心鍛造自己的差異化,而且這種差異化不能為了差異而差異,是自然而然能夠建立的這種差異化。第二個我希望我們的團隊是一個真正奔著長遠的目標去的,而不是為了賺快錢,我剛才已經說了我們不是為了造一輛車而造車,我們希望真正能夠去解決未來社會的問題,或者說解決現在社會的問題,幫助我們廣大將來社會的人們去非常方便的出行,達到非常低成本、方便和快捷,達到利他出行的目的。其實我認為出行人的基本權利,為什麼都說中國高鐵非常好,為什麼我們要城市化,為什麼窮鄉僻壤永遠是在窮鄉僻壤的地方,就是因為他們人沒有能力去到外面的世界,外面的東西沒法運進來,他窮沒辦法,怎麼扶貧也沒辦法,因為他們閉塞,我記得我創業失敗的時候,我曾經從芍藥居沒錢,我走路一直走到雍和宮,我走了五六個小時,當時想了一些事情。走路走了這麼遠就會發現,我怎麼樣快捷的到達我要去的地方,誰能夠幫助我解決這個成本。

所以我想能不能把城市人們的交通和出行,變成一個基本的權力,這個基本的權力不是政府賦予我們的,是通過科技手段,通過低成本,通過靈活的方式,通過人們自願的方式去解決,而不是說我再生產一輛電動車賣給你這樣。這個就是我們的願景。

楊永平:謝謝剛叔,最後我們再提供給大家一些提問的機會,大家誰有興趣可以舉手

問:咱們剛叔講到了從一個城市了出行,無論是無人駕駛,因為我做停車,應該從市場化或者讓這個城市管理更自由,這種權力是應該有的。因為現在我覺得在各個城市可能無論在停車方面還是在新能源出行方式都會面臨這樣的問題,創業者前期在摸索創業,等到市場成熟以後,可能政府的權力和各方面想介入進來,往往不管是自行車摩拜還是網約車,等到政府還沒有反應過來的時候,整個市場也就起來了,我想問剛叔怎麼更深的來講,剛才講的這句話我還沒有很好的理解。謝謝。

鄭剛:您講的是不是有很多的出行解決方式方法,類似像OFO、摩拜這樣,它們先發展起來了,後來政府再通過法律法規的方式規範他們,我怎麼理解?

問:不管是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還是無人駕駛,還是原來像大出行領域,可能在某種意義上來講,互聯網在快速的發展,但是在很多的,尤其我們關注的,因為我做停車,關注停車比較多,可能政府想要建一個大平臺,我們想這兩個速度之間的融合,你怎麼看這個問題?

鄭剛:這個問題很難回答,是這樣的,其實我們中國法律法規環境還包括政府的政策,往往在一個新現象出現的時候是滯後的。你看我們很多行業裡面,你做過汽車行業,你做過化工行業,你做過電器行業,我們互聯網裡面包括所謂的共用出行,包括新能源汽車行業裡面,新能源汽車有點不一樣,是政策先行,其他的很多行業裡面都是滯後非常多,導致了很多社會現象。比如像電競行業,以前野蠻發展,乾脆不實名制導致了這個問題還存在著。為什麼美國很少?這個裡面其實當時我記得我第一部手機在1996年,我去買手機的時候同時要買服務,要把我的號碼信用卡放上去,根本就沒辦法。我回到國內發現神州行可以匿名。

互聯網也是這樣,出現了聊天、電商的時候,我發現美國它的法律是及時跟上了,馬上就有東西規範出行,但是我們就沒有。還包括你說的OFO,很多互聯網行業的東西,在中國這個市場有利有弊這樣,因為你野蠻生長,你就強者恒強,很有機會,而且你是以大欺小,弱肉強食。裡面同時也有很多的後果,這裡面行業的自律者也非常重要,你如果不自律,你吃不到那塊肉這樣,你問我這個問題,其實我可能沒有一個特別的答案,但是我堅信一點經濟規律非常重要。你怎麼樣用經濟規律、商務邏輯去創造比較好的世界,因為我認為在好的經濟規律和大的自然法則下面,我覺得法規還是要迎合創造。

< p="">比如說我甚至在賭一個趨勢,這個趨勢現在進行這種汽車的共用,或者說是像滴滴、優步,它們的運營都需要牌照。我個人認為將來政府一定會允許個人的汽車隨時去共用給任何人,個人的汽車不用牌照,分享給任何人,這樣的方法才能讓我們減少80%,我們社會車的效率使用,只有5%這樣,5%包括了大量的車停在車庫下面,我們大量的車在路上空轉,一輛車四座一個人,五座一個人,這裡面只有5%的效率,當然不可能做到充分的效率,但是減少路上車50%會是什麼樣的效果,這個樣子只能通過汽車的共用,這件利國利民的事情,政策會向這方面傾斜。

主持人:感謝大家,感謝三位嘉賓。

主持人:美好的時光總是過的很快,感謝大家耐心的等待以及非常認真的傾聽,截止現在本場主題預見科技出行GIIS2018智慧網聯汽車產業峰會全場活動就到此結束。另外我們在6月14號將在上海舉行2018全球智慧+新商業峰會,其中有一場智慧+新出行的峰會,也歡迎大家關注我們其他的活動。

最後,再度感謝大家今天的到場,我們下期再見。

先由剛叔吧,剛叔投互聯網的項目比較多的,也投了很多很知名的專案。前兩天剛叔宣佈造車了,聊一聊造車的初衷吧。

鄭剛:楊總邀請我們的時候我們很猶豫,楊總也是非常熱情,在座的都是行業內的人士,一定的交流還是非常必要的。我們新開始整個方面我們還比較幼稚,不可能面面俱到,未來存在更大的挑戰。為什麼做這個事情,首先我們在認知方面有一定的考慮,認為這個行業雖然說時間有視窗期了,但是能夠扯上這張船票,作為後來者就必須要有劍走偏鋒的方式方法,至於能不能做得到會是一個很大的考驗。

我的觀察這張船票在兩年之內還有機會,我們必須在兩年之內迅速建立起包括在產品方面的橋頭堡,技術方面的積累,包括我們整車製造的能力,甚至牌照都要去考慮怎麼獲得,包括人才。我們原來在互聯網行業裡的優勢能不能充分利用到,我的觀察是說百舸爭流,機會還是有的,前進者積累了很多很好的經驗可以學習,傳統的行業他們還沒有真正發力,他們一旦發力對於所有在座的造車新勢力影響非常大。像北汽研究院副院長說的,一方面是傳統企業不能生存的,新進來的企業挑戰非常大,也不是有多少資本、雄厚的資金、資源能夠去解決的,問題是你能不能解決市場的需求,老百姓要的是什麼東西,你能不能在合適的時間、合適的點提供合適的產品和服務,你能不能持續不斷的證明你自己的服務能力,這個是核心。

主持人:張總,蔚來資本是由蔚來汽車及高瓴資本形成的產業基金,您認為剛叔說的造車風口的船票是兩年期有效,2018年智慧網聯產品開始逐步的落地,開始走向市場,您認為這兩年能否搭上這條船呢?

張君毅:我認為它發展了一百多年,有很多新的企業出現,也有很多企業消亡,只要是有實力的企業,其實不用考慮視窗期或者是船票有多長的時間,每個企業發起的時候有自己的定位,有自己的產品,而這個產品在投放的時間是紅海還是藍海,這個會對企業有影響。

有些車型像大的車型來說,像蔚來汽車他走的是細分市場,高端SUV,這個在市場上是一個空白點,對蔚來來說有時間的壓力,要儘快把車造出來,投放市場,搶在這些豪華車企業沒有研發出來,先佔據消費者的心理優勢,這是最主要的。另外一方面,包括投資,在新能源投資,今天還有一個記者問我是不是新能源汽車投資不像去年那麼熱了,我說並不是這樣的情況,整個市場本身總量來說是有縮小的,有一些企業已經到了慢慢的交作業的時間,保守資金更往相對偏成熟的企業聚攏,並不是大家忽視了新能源或者是新能源產業收縮。另外一點,這麼大的用戶市場和群體,未來消費者的多元化的需求讓新品牌有更多的發展機會,這個機會是共有的。

主持人:華興新經濟基金定位於新經濟偉大公司推手,重點關注行業內第一名、第二名優質的創業專案,您看目前的賽道裡面優質專案或者說他們所具有的共性特點有哪些?

牛曉毅:華興一直有一個理念,我們要幫助成就偉大的企業家,我們相信未來頭部資產的集中度是在增加的,未來的頭部資產其實回報空間會越來越大。無論是投任何行業,都有一個理念,我們要投行業內最優秀的公司,這是一個重點。我們都是互聯網背景,我剛進這個領域我不太可能比鄭總更懂汽車,更懂技術,這是不太可能的,我們希望通過投資偉大的企業家,像李想、李斌這樣偉大的企業家作為一個抓手,有了抓手之後,我們可以沿著產業鏈的上下游進行佈局。之前我跟李想聊天的時候他提到在造新能源汽車的過程中,發現電池對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有非常大的影響,而空調的耗電量非常大,他一直在找耗電量比較小的空調,找遍整個市場的供應商,發現沒有人能夠滿足這個需求。於是他自己投資了一家專門為電動車設計車載空調的公司,我們坐在辦公室裡是想不到這樣的機會,我們投資了像李想這樣的企業家,通過造車不斷的發現在這麼長的產業鏈裡會有什麼樣的機會,這個對我們來說是比較合適的策略。

主持人:謝謝牛總,最後問一下剛叔,剛叔從投資人現在成為新項目的創業者,行業裡面在造車領域或者是智慧網聯行業提過如果沒有兩百億就不要進來了,剛叔您這邊融到兩百億有壓力嗎?

鄭剛:確實是需要很多錢,但做任何事情要一步步來,你得有這個勇氣做這個事情,你得有一定的底子去做這個事情,我們不能夠超脫事物的發展規律,我們的這種基礎是建立在別人已經花過很多錢的基礎上培養了一群人,在這個基礎上去建立的,從時間上,從人才的建設上面我們不是特別落後,這是一個實際的觀察。第二個怎麼在別人的基礎上真正做到自己最有效率的使用,我自己以前是通用汽車公司的專門負責整車還有包括汽車零部件投資的,我就是財物總監,高級財物分析師出身的,這裡面要投入多少我非常清楚,要做一家偉大的公司,成本控制非常重要的,我認為這方面你再怎麼樣認識,你一定要經歷過這些事情才知道該怎麼去控制,大家能夠講,但是作為創始人,這也是我的優勢。

楊永平:剛叔剛才提到一個詞叫成本控制,大家可以看到在造車領域裡面的特斯拉包括蔚來汽車,剛開始他們會發佈一款高性能的電動汽車,然後可能會是再去生產適合自己定位的產品,包括一系列的產品配套的品牌定位的東西。剛叔您覺得在初創公司來說,在成本控制概念裡面,你覺得現在的公司或者您這邊的品牌發展產品策略是什麼,或者是說如何看待現在一些車都沒有出來,或車即將落地的品牌,它比較高調的行為代表著什麼?

鄭剛:實際上蠻有趣的,你可以把我們目前的行業去對比手機行業,你會發現實際上大家都在做安卓手機,我想每一個人都會告訴你說我的這個車鋁是百分之九十多,我的動力恨不得一秒達到一千公里的樣子,恨不得充一次電就能開一萬公里,這是前所未有的體驗,我的螢幕比你更大等等。其實你會發現大家都好像在比功能,比能力。但是有沒有想想這是不是真的消費者需要的,首先不要去給市場提供某一個階段需求,所有人都朝著這個方向去,消費者可能還沒有接受你產品的同時,你的生存能力和未來的持續能力是大打折扣的。至於說我們做什麼東西,我已經說了,我們是奔著無人駕駛、共用、智慧出行的方式去做的。

楊永平:謝謝剛叔,下面有個問題想一下張總,現在看到一些造車公司它開始這樣大規模做品牌建設,做一些市場推廣,做一些不賺錢花錢的事情,但是產品還沒有開賣,或者即將開賣,現在好多造車勢力都開始有赴美上市的動態。在您看來資本對於這樣品牌回報週期可能會有多長,或者說目前花的這麼多錢有可能賺不回來嗎?

張君毅:汽車是迴圈投資的,你一款車成功了以後第二年還會有新車,還會有投入,回報週期,用我們的意思來說一個企業全面盈利是有一定週期的,所以很多企業它尋找資本兌現的方向就不太一樣。有些企業是不斷的資金流投入,可以在私募市場上不斷融錢,大部分的企業會考慮是不是有折中的方案,有些人赴美投資或者去港口,對利潤沒有要求的地方。對投資人來說他們考慮的回報是兩方面的,一個是這個企業能不能成功,成功的標誌當然盈利是第一種標誌,企業做成了有一定的客戶量了,然後把這個產品的品牌推出來了,大家對它有信心了,這也是一個成功的標誌,不同階段的基金對於他的資本回報和退出時間有不同的要求,有些人追求的是IPU退出,有些人追求的是在中途的時候就退出了,或者說有些企業是戰略投資人,他長期持有這個公司,伴隨其成長。

另外主持人提到問題,很多車企第一款車是跑車,後面的車是家用型的車,這不是新創車企搞出來的花樣,十幾二十年前上海通用推出自己品牌的時候也採用了同樣的方式,我們汽車行業有一個詞叫打高賣低,他的車型會有更好的接受度。另外一方面大家也要注意一點,各個新創企業也好,都在改變自己的定位,過去汽車企業是汽車製造商,但是無論大眾、通用、寶馬、賓士,都說自己是初新服務商,它一直強調的是用戶公司,他所做的工作是一個載體,但還有更多的東西經營客戶,要衡量這個就不能單純的用汽車的銷量考量,要看其他的收益方面。這種商業模式也在發生重大的變化,這些其實也是我覺得建議大家關注的。

楊永平:牛總這邊,剛才提到隨著商業模式的反覆運算和新的變化創新,這樣的方式從經營賣車到現在經營用戶,可能單個用戶全生命週期去開發,您覺得在目前的這些眾多創新的商業模式裡面潛在的最大有哪些?

牛曉毅:潛在最大的風險就是你活不到新的商業模式成功的那一天。我們今天身處的這個時代並不僅僅是湧現出很多造車公司,而是整個出行行業都在產生巨大的變革。從硬體到智慧化硬體再到未來的無人駕駛,有可能向服務、運營、使用者運營進一步轉變,這其實是一個非常長的遊戲。這個產業太巨大了,幾萬億,十幾萬億的市場,一開始大家其實都是買一張門票,我們投蔚來肯定不是單單看中這輛ES8能賣多少輛,這個只是故事的剛剛開始。但是這個行業確實創業的門檻非常高。

楊永平:您開什麼車?

牛曉毅:我定了ES8,定了一輛。

楊永平:現在開電動的嗎?

牛曉毅:我現在不開車。

楊永平:剛叔是資深特斯拉用戶,看您和馬斯克也是有一些交集。您覺得像特斯拉這樣的高端品牌,或者是它相對來說比較成功的企業,現在所面臨的產能風險,您對這個風險怎麼來看?

鄭剛:實際上並不清楚特斯拉碰到了什麼問題,我更多的還是相信他會解決的,只是時間問題。我沒有看特別多的文章,只看過一些他們好像有一些階段性的報告,本來應該生產三千五百輛,他只生產了兩三千輛,在華爾街是很嚴重的事情。

但是在我看來完全是小事情,在華爾街少花一分股票都會有問題,真正想做好企業的人不要急著上市。在這個行業裡面太多的資金融進來,大部分想超感覺一下,我不希望將來的投資人是這樣的,起碼一起跟我跑十年,十年不要上市,要做好長期準備。我雖然賺了很多互聯網的快錢,但是我從來沒有真正把賺快錢當成我的目標,我在投任何專案的時候,我沒有投機構,從我的大部分投資來講的話,我強調的都是長期運營價值,長期的價值創造。

特斯拉我是認為現在只是短期的問題,他一定會成功的,當初汽車在美國出現的時候,美國也是好幾百家汽車公司在1910,1920年代,直到1930年之後,特斯拉在做車的時候,我記得美國上一個創業的汽車公司是克萊斯勒,那是1930年還是1940年,特斯拉是第二個,在中國的機會其實更大。

這兩天中興出現的事情也是很好的例子,如果他們把這個給掐了,我想我們的自動駕駛也別談了,我們的5G也別談了,我們的新能源汽車,彎道超車也沒別談了,大家還是要回到根本,把資金投入到技術學科的研究,技術材料的投入,人才的培養,科學體制和文化氛圍的培養,甚至科普知識的普及教育和投入。

楊永平:謝謝剛叔,大家感到有一些共鳴的東西。張總這邊您覺得剛才像剛叔說的在中國創業的環境,那您覺得對於創業公司來說,在中國創業難嗎?

張君毅:我覺得中國創業既容易也難,容易的是時不時的有一段時間有一些熱錢出來,在獲得資金的時候其實在某一些時候是容易的,但其實這某種環境反而是最難的,因為他們如果投資人並不是對這個行業有非常深度的認知,耕耘的耐心,他就會很浮躁,這種很浮躁不可持續性投入,會造成所有的投資都變成一擁而上,而不會長久的看問題。中興這件事剛才剛叔也提到了,我其實非常有共鳴,因為我們太多的資金是追逐熱點,追逐熱情話題,而太少的人花精力去進行真正意義上的所謂風險投資,長線投資,而使得我們現在面臨的產業其實在一定程度上必須承認有泡沫也有空心化成分。

但是這種事情可怕嗎?也不可怕,如果我們能夠因為中興的事情或者之後的事情痛定思痛,改變自己的理念。同時國家在這方面支持原創,支持科研,更多這種資源傾向包括稅收的傾向,那我相信再過五年到十年,我們同時再回到這個講臺上講這個事情的時候,我們就非常從容了,這就是我們所期待的一個情況。

楊永平:謝謝張總,其實目前整個領域融資對外披露的數好像少了許多,牛總怎麼看目前資金都開始向頭部資源聚集,不管是互聯網項目還是整個汽車產業的項目,這樣資本的流動和走向,對於廣大的創業公司來說,他們的生存空間是不是會被壓縮,未來的出路怎麼辦?

牛曉毅:我們每年都統計融資數量數字,因為這個跟我們業務是息息相關的,確實看到整個融資的數量是在下降的。但是確實我也跟兩位其他嘉賓是同一個觀點,其實今天中國已經從市場紅利、從人口紅利在向人才的紅利改變了,我們看到大量的創業者都是世界上頂尖的科學家。

我想談一個觀點,創業永遠是有機會的,就是因為任何一個公司都不可能一直壟斷某一個行業,世界的進步是由創新來驅動。我隨便打個比方,比如說在電商領域,大家都認為阿裡和京東已經足夠強了,怎麼可能再出一家電商呢?但是現在基於微信生態的電商正在迅速崛起。所以我認為機會總是有的,這些機會真的是偉大的創業者自己拼搏出來的,不是我們這些投資人坐在辦公室裡想出來的。

楊永平:感謝牛總,時間差不多了,最後討論一個問題。大家作為投資人的身份,對於自己被投的專案和企業來說,提三點要求和三個方向,當然也可以聊一下對於目前自己所投的專案和潛在的關注方向。在我們看來今年下半年整個的環境也不是特別好,在對資本專案方來說,也是一個需要勒緊褲腰帶過日子的階段,有請張總先開始。

張君毅:其實也是代表我們的觀念,我們蔚來資本有幾個核心的觀點。

第一、我們所投的項目是根植於大產業,要求我們花很多精力去耕耘,甚至於不是少數股權,甚至有些多數股權的投資。

第二、這也是我們一貫提的話題,我們對於被投企業也好,已投企業也好,下一輪的融資需求估值並不是最重要的,尤其是現在,能夠活下去是最重要的,而且你能夠把更多的產業資源拿在一起,適時的引入財物投資人這也是非常重要的。事實上錢跟錢我們必須承認是不一樣的,如果有一些戰略資源帶進來,會比你帶來幾千萬、幾億的融資更重要。

第三、作為投資人,作為被投企業來說能不能信任管理層而把自己的希望交付於管理層,這也是很重要的情況,我們會更多的看中這個團隊本身的韌性和長期合作的概念。像我們投的好幾個企業,事實上他可能團隊在一起合作已經是五年、六年,都沒有因為市場分散掉。今年的情況尤其是這樣,對於企業後續融資,其實我一直也希望跟華興這樣的企業合作,因為事實上企業的後續融資能力已經成了一個企業生存的很關鍵的一個因素。酒香不怕巷子深,這是我們的願望,但事實上酒香還需要散發出來,這個也是事實。

牛曉毅:我覺得我們投資的企業沒有什麼可叮囑的。首先我們要投比我們強的創業者,要不然這件事我們自己幹得了。所以我們一般都希望創業者放手去幹。我們投資人能提供什麼價值?我們在一個領域永遠不可能比創業者看得更深,但是我們能夠提供視野,能夠提供知識的寬度,因為我們看的東西會比較多,所以在這點上希望能給創業者一點幫助。另外就是我們希望在資本市場給創業者更多幫助,因為我們不僅有投資的能力,華興平臺上有並購的能力,有IPO的能力,有發債的能力,有做各種金融服務的能力,在資本市場可以全方位幫助到公司。公司需要注意什麼?就是說目標都是偉大的,但是道路往往是曲折的,節奏特別重要。

楊永平:剛叔是自己投了自己,那就對自己提幾點期望吧

鄭剛:我們投了將近百家企業,主要都是早期企業。對於早期的創業企業我覺得很重要的就是必須在自己的行業賽道裡面找到跟別人不同的核心競爭力,或者建立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和核心的壁壘。我們投資的時候都會看到他在某些方面的能力,但是往往企業的現實和願景往往會不一樣。任何時候早期投資人,早期的創業者都要找到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和差異化的競爭,沒有這個東西無法太超常規的發展,沒有超常規的發展就無法成為偉大的企業。

第二個對自己的修煉非常重要,在創業和採購進去的時候要能夠快速學習,快速學習得能力非常重要,但是你會發現有這個能力的人還是少之又少。

第三個我是希望他們能做出選擇的能力,選擇非常重要,因為我們發現有很多企業是好東西,他的產品也好,團隊也好。但是他在合作夥伴上面的選擇,他的資本道路上的選擇,他在每一個關鍵關口做出的選擇,決定了這個企業到底會是一個偉大的企業還是平庸的企業,選擇與誰為伍,選擇什麼樣的投資人,選擇什麼樣的路徑和戰略合作夥伴,這個東西都是決定自己企業是不是真正成為偉大企業的很核心的因素。

對於我們自己我想更多的是鞭策我們自己,第一個要真正的去潛心鍛造自己的差異化,而且這種差異化不能為了差異而差異,是自然而然能夠建立的這種差異化。第二個我希望我們的團隊是一個真正奔著長遠的目標去的,而不是為了賺快錢,我剛才已經說了我們不是為了造一輛車而造車,我們希望真正能夠去解決未來社會的問題,或者說解決現在社會的問題,幫助我們廣大將來社會的人們去非常方便的出行,達到非常低成本、方便和快捷,達到利他出行的目的。其實我認為出行人的基本權利,為什麼都說中國高鐵非常好,為什麼我們要城市化,為什麼窮鄉僻壤永遠是在窮鄉僻壤的地方,就是因為他們人沒有能力去到外面的世界,外面的東西沒法運進來,他窮沒辦法,怎麼扶貧也沒辦法,因為他們閉塞,我記得我創業失敗的時候,我曾經從芍藥居沒錢,我走路一直走到雍和宮,我走了五六個小時,當時想了一些事情。走路走了這麼遠就會發現,我怎麼樣快捷的到達我要去的地方,誰能夠幫助我解決這個成本。

所以我想能不能把城市人們的交通和出行,變成一個基本的權力,這個基本的權力不是政府賦予我們的,是通過科技手段,通過低成本,通過靈活的方式,通過人們自願的方式去解決,而不是說我再生產一輛電動車賣給你這樣。這個就是我們的願景。

楊永平:謝謝剛叔,最後我們再提供給大家一些提問的機會,大家誰有興趣可以舉手

問:咱們剛叔講到了從一個城市了出行,無論是無人駕駛,因為我做停車,應該從市場化或者讓這個城市管理更自由,這種權力是應該有的。因為現在我覺得在各個城市可能無論在停車方面還是在新能源出行方式都會面臨這樣的問題,創業者前期在摸索創業,等到市場成熟以後,可能政府的權力和各方面想介入進來,往往不管是自行車摩拜還是網約車,等到政府還沒有反應過來的時候,整個市場也就起來了,我想問剛叔怎麼更深的來講,剛才講的這句話我還沒有很好的理解。謝謝。

鄭剛:您講的是不是有很多的出行解決方式方法,類似像OFO、摩拜這樣,它們先發展起來了,後來政府再通過法律法規的方式規範他們,我怎麼理解?

問:不管是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還是無人駕駛,還是原來像大出行領域,可能在某種意義上來講,互聯網在快速的發展,但是在很多的,尤其我們關注的,因為我做停車,關注停車比較多,可能政府想要建一個大平臺,我們想這兩個速度之間的融合,你怎麼看這個問題?

鄭剛:這個問題很難回答,是這樣的,其實我們中國法律法規環境還包括政府的政策,往往在一個新現象出現的時候是滯後的。你看我們很多行業裡面,你做過汽車行業,你做過化工行業,你做過電器行業,我們互聯網裡面包括所謂的共用出行,包括新能源汽車行業裡面,新能源汽車有點不一樣,是政策先行,其他的很多行業裡面都是滯後非常多,導致了很多社會現象。比如像電競行業,以前野蠻發展,乾脆不實名制導致了這個問題還存在著。為什麼美國很少?這個裡面其實當時我記得我第一部手機在1996年,我去買手機的時候同時要買服務,要把我的號碼信用卡放上去,根本就沒辦法。我回到國內發現神州行可以匿名。

互聯網也是這樣,出現了聊天、電商的時候,我發現美國它的法律是及時跟上了,馬上就有東西規範出行,但是我們就沒有。還包括你說的OFO,很多互聯網行業的東西,在中國這個市場有利有弊這樣,因為你野蠻生長,你就強者恒強,很有機會,而且你是以大欺小,弱肉強食。裡面同時也有很多的後果,這裡面行業的自律者也非常重要,你如果不自律,你吃不到那塊肉這樣,你問我這個問題,其實我可能沒有一個特別的答案,但是我堅信一點經濟規律非常重要。你怎麼樣用經濟規律、商務邏輯去創造比較好的世界,因為我認為在好的經濟規律和大的自然法則下面,我覺得法規還是要迎合創造。

< p="">比如說我甚至在賭一個趨勢,這個趨勢現在進行這種汽車的共用,或者說是像滴滴、優步,它們的運營都需要牌照。我個人認為將來政府一定會允許個人的汽車隨時去共用給任何人,個人的汽車不用牌照,分享給任何人,這樣的方法才能讓我們減少80%,我們社會車的效率使用,只有5%這樣,5%包括了大量的車停在車庫下面,我們大量的車在路上空轉,一輛車四座一個人,五座一個人,這裡面只有5%的效率,當然不可能做到充分的效率,但是減少路上車50%會是什麼樣的效果,這個樣子只能通過汽車的共用,這件利國利民的事情,政策會向這方面傾斜。

主持人:感謝大家,感謝三位嘉賓。

主持人:美好的時光總是過的很快,感謝大家耐心的等待以及非常認真的傾聽,截止現在本場主題預見科技出行GIIS2018智慧網聯汽車產業峰會全場活動就到此結束。另外我們在6月14號將在上海舉行2018全球智慧+新商業峰會,其中有一場智慧+新出行的峰會,也歡迎大家關注我們其他的活動。

最後,再度感謝大家今天的到場,我們下期再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