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房產>正文

2017年中國房企總土儲貨值排行榜TOP100

百強房企總土儲去化週期平均五年;TOP5格局初現, 恒大領銜行業龍頭;18家房企跌出貨值百強。 >>看更多精彩房價資訊

榜單數據說明

1.企業範疇:主營業務在中國內地的房地產開發企業;(華夏幸福、華僑城等企業的土地儲備中含有大量產業用地和文旅用地且無法區分,暫不計入。 )

2.專案屬性:本榜單土地資料包含招拍掛土地以及收並購專案;包含住宅、商業、辦公等經營性用地, 而一級土地開發、未確權土地不予計入。

3.指標解釋:貨值計算中參考的項目市場價值以報告期當前時點為准, 不對未來價格預測。

4.時間跨度:各項資料如無特殊說明, 統計時間段均為截止到2017年底。

5.數據範疇:企業在中國大陸地區的土地或專案, 海外及港澳臺地區的資料不予計入。

榜·單·解·讀

重要說明

企業總土儲是指企業所有已確權土地中未售部分。 大部分企業在年報中會公佈其總土儲, 但口徑參差不一, 很多會按照結算口徑公佈, 總土儲中包含了“已售未結算”部分, 其並不能作為未來可售資源, 在我們的統計中已將該部分做了扣除。

同時, 舊改專案中未確權部分, 由於未來土地出讓時間, 出讓方式, 受讓方仍然存在變數,

此次總土儲榜單中也將該部分扣除, 如中國恒大2017年報中披露, 城市舊改專案規劃建築面積5394萬平方米, 也不能作為總土儲納入統計。

百強房企土儲平均去化週期近5年

2017年百強房企銷售繼續保持快速增長, 領軍企業已將超級陣營的門檻抬高至5000億元, 千億房企也由2016年的12家擴容至17家;在拿地方面, 百強房企表現也十分活躍, 從招拍掛市場到收並購再到城市舊改, 競爭蔓延到各個拿地領域。

從截止17年底的房企總土儲貨值與2017年企業銷售的比較來看, 百強房企平均去化週期為4.62年, 其中TOP31-50房企現有總土儲貨值能夠支撐該梯隊房企5.36年的去化, 土儲最為充足;而TOP21-30房企平均去化週期也達到了5.25年。 為了衝擊千億, 保住行業地位, 50強房企在拿地上不遺餘力,

未來集中度還將進一步攀升。 而後50強未來則可能出現加大的調整, 或迎頭趕上, 努力進擊TOP50;或將被作為收並購對象, 退出歷史舞臺。 當然也不乏“小而美”的企業, 憑藉某方面的特長, 能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中依然保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綠城、朗詩等代建企業需區別看待

與《銷售流量排行榜》不同, 在房企總土儲的統計上, 我們未將“代建土儲”納入。 流量榜由於以操盤為統計口徑, 企業代建的銷售業績是納入統計範疇的, 這就導致綠城、建業、朗詩、濱江等企業看上去會存在未來土儲不足的情況。 若是加上這一部分的總土儲, 以2017年銷售情況來看基本可以維持4家房企4-6年的去化。 其中, 朗詩集團代建貨值占比在一半以上, 綠城中國代建貨值也在五成左右, 其實際總土儲貨值排名將會更高。

福晟、融信等或將成為未來最大潛力軍

對比總土儲貨值排名和銷售排名, 我們發現多家企業總土儲貨值排名高於銷售排名, 這其中有以中國中鐵、中國鐵建為代表的央企、國企, 手握大量土儲,但其未來發展所受制約條件較多,如果在運營機制上能夠做出改變,提高轉化能力,方能充分發揮優勢。

以運營能力、銷售能力、合作能力見長的民營企業,在土儲的轉化能力上則令人期待。如福晟集團在17年銷售只排在48名,但其總貨值排名卻在23名,這意味著企業手上有大規模的土儲潛力等待開發,可預期企業未來只要能啟動土地存量的潛力,未來無論在目標完成度上,或是在行業地位上都讓人值得期待。

18家房企跌出貨值百強

在2017年銷售業績排名TOP100的企業中整體拿地情況比較穩定,大部分企業通過擴大其總土儲實現銷售上的突破。但是也有部分企業,由於近兩年新增土儲儲備有限,總土儲下降,導致排名跌出貨值百強,未來如果不積極拿地將會對企業的行業整體地位構成威脅。2017年融僑銷售金額562億元,366萬方,位列行業36,有比較大的進步。但其2017年新增建築面積僅為218萬平米,拿地銷售面積比為0.60,這就導致企業土地儲備減少,長期來看或將對未來的銷售增長有所限制。

陽光城、福晟未來土儲向核心城市傾斜

對比房企截止2017年底單位貨值與其2017年銷售均價來看,我們發現陽光城、福晟、東原等房企單位貨值均遠大於17年銷售均價,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其總土儲分佈以核心城市為主。以陽光城為例,從2015年至2017年,企業在三四線的土地投資總額由原來的10%上升至32%,建面規模也擴大到34%。但由於房企近幾年在三四線銷售情況良好,大部分樓盤能夠快速銷售。截止17年底,其三四線土儲建面占比僅18%,核心一二線占比高達82%。而福晟的“一區兩灣四核心”戰略也使得企業未來土儲值變高。

融創、新城等企業總土儲向三四線下沉

以融創、新城、綠城等房企為典型,其單位貨值遠不及17銷售均價高,主要是因為近幾年來,企業拿地重心向非核心二線城市及熱點三四線城市下沉,致使整體土儲單位貨值遠低於17年的銷售均價,未來企業銷售均價也將會出現一定程度的下降。其中,融創中國在2015年以前,主要在北京、上海、天津、重慶、成都等核心城市有業務佈局,2015年後才開始進入其他二線城市及熱點三四線城市,在2017年更是通過收並購方式在這些區域大規模擴張發展;而新城控股和綠城中國主要是因為近幾年來在三四線城市投資加大,尤其是在長三角區域,在2017年新增土地中三四線城市占比中別分為62%、42%。

成都、嘉興等為2017年房企投資最大熱點

據CRIC監測資料統計,房企2017年新進入城市中,TOP5的城市分別是成都,嘉興、西安、鄭州,滁州。其中成都、西安和鄭州為中西部二線城市,其餘均為長三角三線城市。房企選擇這些城市尋找新的業務拓展點,我們可以從中看出這些新擴張城市共同特點是具有人口、產業、交通支撐的優勢。近幾年,以西安、成都、鄭州為典型的中西部核心城市相繼推行的人才新政效果明顯,城市人口資料均出現大幅增長態勢,大批的人口遷入為購房增加潛在需求。最具代表性的是旭輝集團,作為20強的房企,旭輝在2017年熱點城市西安、成都和鄭州均有拿地。而以嘉興、滁州為代表的長三角三四線城市也成為房企深化區域佈局的投資熱點城市,主要是因為這些區域的一二線城市“四限”政策趨嚴,房企不得不將戰線下拉至三四線城市。

手握大量土儲,但其未來發展所受制約條件較多,如果在運營機制上能夠做出改變,提高轉化能力,方能充分發揮優勢。

以運營能力、銷售能力、合作能力見長的民營企業,在土儲的轉化能力上則令人期待。如福晟集團在17年銷售只排在48名,但其總貨值排名卻在23名,這意味著企業手上有大規模的土儲潛力等待開發,可預期企業未來只要能啟動土地存量的潛力,未來無論在目標完成度上,或是在行業地位上都讓人值得期待。

18家房企跌出貨值百強

在2017年銷售業績排名TOP100的企業中整體拿地情況比較穩定,大部分企業通過擴大其總土儲實現銷售上的突破。但是也有部分企業,由於近兩年新增土儲儲備有限,總土儲下降,導致排名跌出貨值百強,未來如果不積極拿地將會對企業的行業整體地位構成威脅。2017年融僑銷售金額562億元,366萬方,位列行業36,有比較大的進步。但其2017年新增建築面積僅為218萬平米,拿地銷售面積比為0.60,這就導致企業土地儲備減少,長期來看或將對未來的銷售增長有所限制。

陽光城、福晟未來土儲向核心城市傾斜

對比房企截止2017年底單位貨值與其2017年銷售均價來看,我們發現陽光城、福晟、東原等房企單位貨值均遠大於17年銷售均價,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其總土儲分佈以核心城市為主。以陽光城為例,從2015年至2017年,企業在三四線的土地投資總額由原來的10%上升至32%,建面規模也擴大到34%。但由於房企近幾年在三四線銷售情況良好,大部分樓盤能夠快速銷售。截止17年底,其三四線土儲建面占比僅18%,核心一二線占比高達82%。而福晟的“一區兩灣四核心”戰略也使得企業未來土儲值變高。

融創、新城等企業總土儲向三四線下沉

以融創、新城、綠城等房企為典型,其單位貨值遠不及17銷售均價高,主要是因為近幾年來,企業拿地重心向非核心二線城市及熱點三四線城市下沉,致使整體土儲單位貨值遠低於17年的銷售均價,未來企業銷售均價也將會出現一定程度的下降。其中,融創中國在2015年以前,主要在北京、上海、天津、重慶、成都等核心城市有業務佈局,2015年後才開始進入其他二線城市及熱點三四線城市,在2017年更是通過收並購方式在這些區域大規模擴張發展;而新城控股和綠城中國主要是因為近幾年來在三四線城市投資加大,尤其是在長三角區域,在2017年新增土地中三四線城市占比中別分為62%、42%。

成都、嘉興等為2017年房企投資最大熱點

據CRIC監測資料統計,房企2017年新進入城市中,TOP5的城市分別是成都,嘉興、西安、鄭州,滁州。其中成都、西安和鄭州為中西部二線城市,其餘均為長三角三線城市。房企選擇這些城市尋找新的業務拓展點,我們可以從中看出這些新擴張城市共同特點是具有人口、產業、交通支撐的優勢。近幾年,以西安、成都、鄭州為典型的中西部核心城市相繼推行的人才新政效果明顯,城市人口資料均出現大幅增長態勢,大批的人口遷入為購房增加潛在需求。最具代表性的是旭輝集團,作為20強的房企,旭輝在2017年熱點城市西安、成都和鄭州均有拿地。而以嘉興、滁州為代表的長三角三四線城市也成為房企深化區域佈局的投資熱點城市,主要是因為這些區域的一二線城市“四限”政策趨嚴,房企不得不將戰線下拉至三四線城市。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