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你,有沒有遇見過後來的你們?

本文作者:璐子Leuco

一句文案“後來我們什麼都有了, 卻沒有了我們”讓每個觀眾都提前預料了這一部電影的大結局。 一個夾雜愛情、友情和親情的北漂奮鬥故事。

十年前, 見清和小曉偶然相識在歸鄉過年的火車上, 兩人都懷揣著闖蕩北京的夢想北京。

十年後, 兩人在回北京的飛機上再次相遇, 十年的時間, 相遇, 相知, 相愛最後又別離, 故事有了“後來“, 卻再沒有了我們。

● 沒有你的世界, 沒有色彩

很多人都說這是一部愛情片, 愛情成為這部電影最主要的元素。 導演採用了運用了插敘的方式。 帶著觀眾一步步去瞭解他們究竟怎樣變成之後的同行不旁坐。 回憶的部分是彩色的基調, 但是到了十年後的重新相遇卻是黑白, 開始以為只是顯示出沉重感, 後來知道男主角見清說出臺詞“沒有你的世界, 沒有色彩“才恍然大悟。 原來從離開的那一刻起, 我的時間就慢慢沒有了色彩。

女主小曉是一個把生活比作鞋子的人, 好看就行。 生活也和鞋子一樣, 越換越精彩, 所以她一開始找男朋友一心想找一個北京戶口, 能讓她在北京安家的精彩“鞋子“的生活。 但是一次次的挫敗, 被騙, 她再也不提漂亮的鞋子, 做起房子銷售的時候也偷偷取下好看但是難穿的鞋子,

讓自己休息一會。 直到接到出獄的見清, 她終於說出自己想要的愛情”上九天攬月, 下五洋捉鱉“。 可是當女主終於明白自己要什麼的時候, 男主見清卻好像迷失了自己的方向, 也許是日復一日看似沒有希望的客服生活, 也許是裝大款回家卻依舊被看不起的同學聚會, 也許是為了生活搬到了只看見雜草的地下室, “如果那時你沒有跟我分手, 我們現在是不是就過上好日子?”, 生活沒有如果, 也許只是也許, 他們終究還是分開了。

當時一定是相愛的, 只是見清的不甘心和夢想的失敗感讓他把自己封閉了, 只是小曉一次又一次的主動走進卻得到冷空氣的回應, 過馬路的時候,

你離我很遠, 再也不牽我的手, 他們就是這樣, 一瞬間就走散了, 覺得你不懂我, 或者我不能讓你變得更加美好。 “如果那時我鼓足勇氣讓你留下來我們會不會就有了結果?”

我們無法揣摩電影中沒有展現的歲月裡他們是如何放下彼此。 相遇簡單,

一句“你好”就可以開啟故事;相愛不難, 一句“上九天攬月, 下五洋捉鱉”坦然面對自己的內心, 把對方抱緊懷裡;相處不易, 抗住北京的壓力, 藏下夢想一步步個腳印, 不急不躁, 不能放棄, 誰又能完全做到;放下離開很難, 在之後的時光裡, 小曉一個人在寒風裡的時候, 怎樣才能不想起那個給她最暖懷抱的見清, 見清又怎能不想起那個從想要房子到只離不開一個破沙發的小曉?

我們都曾在年輕的年紀歇斯底里地愛上一個人, 在無數次碰撞裡發現自己不會愛, 摸索了很久的時間才明白得自愛才有他愛, 又過了很久我們才學會心平氣和地告別, 最後在合適的時間遇到合適的人, 過上了差不多的日子。

如果你深愛著你身邊的人, 請不要錯過,請用正確的方式相處相愛,如果你已經錯過,那就放下。放下自己,放過對方,你的世界依然有美麗的色彩。

● 人生的路終究要自己走

抓住我的內心還有這部電影裡看似輕描淡寫的友情。畢業後,見清和兩位好友約好一同創業,住在可憐的出租房,擠在商場萬千鋪位中的一個,三個人你打我鬧過著夢想就在眼前的日子。後來,一位因為家裡找了縣城公務員的工作回家“從政”,一位抵不過大公司的聘用,也離開了“創業”的隊伍。第一位離開的時候,三人在破舊的房間吼著關於夢想的歌,離開的主人公仿佛在和自己的理想告別,第二位離開的時候,見清什麼也沒多說,只是低下了頭。很多事情,我們不再挽留,不再掙扎,那是因為我們沒有資格,也改變不了什麼。

很早之前看過一篇文章,二十歲到二十五的時光裡,我們是最無助的。其中有一點就是,“當時約好在一起,結果卻天南地北兩茫茫”。彼此曾經說好要在一座城市,也計畫好了一起組的房子怎麼裝修,怎麼樣開始一同的打拼生活,但是,後來你卻說,我還是回家吧,這裡感覺出不了頭;我還是回家吧,這裡一點也不穩定;我還是回家吧,我爸媽離不開我;我還是去另一座城市吧,我討厭這裡,這裡沒有給我想要的生活。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從義憤填膺地挽留到你到“你哪天走,我送你”。我們終於明白,每個人的路只能自己走,我再捨不得你,我再擔心我的生活沒有你會少了多少,我也抵擋不住你想要更好的更穩定更有明天的欲望,我也打不敗你對自己生活的做主權。我們曾經幻想改變世界,卻一天天向這個世界低頭。

如果你身邊有人同行,請珍惜彼此,如果你只是一個人,別孤單,別害怕,最黑暗的路終究要一個人走完,你快迎來曙光了。

● 記得歸鄉回家

如果說愛情是這部電影的主要元素,那我覺得歸鄉回家以及背井離鄉的疏離感才是這部電影真正的命題。電影採用的時間點都是除夕,畢竟對於中國人來書,春節是一年中最具有家庭歸屬感和儀式感的日子。

見清的父親林父,不善表達,嚴厲,對兒子的關心更多是行動而非話語,是中國父親最常見的形象。從開頭父親身體健朗地為見清準備年夜飯,到最後雙眼幾乎看不見拄著拐杖摸著見清妻子的手卻誤以為是小曉,時光一點點的流逝,父親也在一步步地變老。林父關於遙控器一直學不會使用見清也教的逐漸不耐煩,後來當見清為人父教兒子用遙控器的時候,“子欲養而親不待”。

很早之前記得網上有一句話引起眾多網友的共鳴,“父母是從哪個時候開始看我們的眼色了“?記得林父剛開始對見清的遊戲愛好極力反對“畢業了就給我回來,別整不靠譜的”,到之後試探性的問小曉“你說,小曉,遊戲靠譜嗎?”,到最後兒子和小曉無法回家過年,他也和好友解釋道“工作忙“。父親的堅決反對終究敗給了見清的遊戲夢想,和我們的戰爭對抗中,父母什麼時候贏過?畢竟所有站在的對立的雙方,更深愛的人總會先投降。

記得自己當時離開家鄉來到異地追求自己的傳媒夢,父親曾經在飯桌上拍桌子反對,甚至大聲說,你一個非專業的怎麼可能有所結果?但是,我還是在一個灰濛濛的清晨拖著行李箱離開了家鄉。住在地下室的那段日子無工資的實習日子,父母的電話甚至不敢接,不敢聽到關心的話語,也擔心自己扛不住那邊的愛意和穩定會背叛了夢想回了家。再後來,有了些許好轉,父母好像再也沒有說過什麼,只是擔心我工作太忙,身體不好,後來聽哥哥姐姐說,爸媽也很自豪地和別人說起我的職業。記得去年過年回家,我在沙發烤火,迷迷糊糊地睡著了,聽見爸爸在旁邊小聲地說了一句“如果有換工作的機會,可以儘量往家這邊慢慢走“從拍桌子大聲叫喊的父親到只敢輕聲給我建議的爸爸,自尊心那麼強的父親輸給了我的倔強和夢想,但是我又贏了什麼?

電影結尾是林父給小曉的一封信,他們雖然做不成一家人,但是親情卻慢慢積攢,第一次來他家吃年夜飯就和親朋好友打成一片,之後見清坐牢的時候她代替他回家,後來她手把手細心地教林父用遙控器,或者是她和林父都從來沒有指望過見清的房子,他們都是最愛見清的人。

那封信有一句是這樣說道,“如果外面太累,就回來吧”

如果在家,就好好和父母相處;如果離家太遠,就照顧好自己。如果外面太累,實在堅持不下去了,就回家吧;如果外面太忙,記得過年回家。請好好愛父母,好好愛自己,他們都是第一次當爸媽,不是天生就會,我們也是第一次為人子女,很多不懂,但是愛彼此就慢慢來,慢慢走。

劉若英在《後來》裡放聲大唱“這些年,我終於學會了如何去愛,可惜你早已消失在人海”

五月天的阿信也在“後來的我們”淺淺低唱“後來的我們依然走著,只是不在並肩了”

願你如果遇見後來的你們,卻依然是你們。

請不要錯過,請用正確的方式相處相愛,如果你已經錯過,那就放下。放下自己,放過對方,你的世界依然有美麗的色彩。

● 人生的路終究要自己走

抓住我的內心還有這部電影裡看似輕描淡寫的友情。畢業後,見清和兩位好友約好一同創業,住在可憐的出租房,擠在商場萬千鋪位中的一個,三個人你打我鬧過著夢想就在眼前的日子。後來,一位因為家裡找了縣城公務員的工作回家“從政”,一位抵不過大公司的聘用,也離開了“創業”的隊伍。第一位離開的時候,三人在破舊的房間吼著關於夢想的歌,離開的主人公仿佛在和自己的理想告別,第二位離開的時候,見清什麼也沒多說,只是低下了頭。很多事情,我們不再挽留,不再掙扎,那是因為我們沒有資格,也改變不了什麼。

很早之前看過一篇文章,二十歲到二十五的時光裡,我們是最無助的。其中有一點就是,“當時約好在一起,結果卻天南地北兩茫茫”。彼此曾經說好要在一座城市,也計畫好了一起組的房子怎麼裝修,怎麼樣開始一同的打拼生活,但是,後來你卻說,我還是回家吧,這裡感覺出不了頭;我還是回家吧,這裡一點也不穩定;我還是回家吧,我爸媽離不開我;我還是去另一座城市吧,我討厭這裡,這裡沒有給我想要的生活。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從義憤填膺地挽留到你到“你哪天走,我送你”。我們終於明白,每個人的路只能自己走,我再捨不得你,我再擔心我的生活沒有你會少了多少,我也抵擋不住你想要更好的更穩定更有明天的欲望,我也打不敗你對自己生活的做主權。我們曾經幻想改變世界,卻一天天向這個世界低頭。

如果你身邊有人同行,請珍惜彼此,如果你只是一個人,別孤單,別害怕,最黑暗的路終究要一個人走完,你快迎來曙光了。

● 記得歸鄉回家

如果說愛情是這部電影的主要元素,那我覺得歸鄉回家以及背井離鄉的疏離感才是這部電影真正的命題。電影採用的時間點都是除夕,畢竟對於中國人來書,春節是一年中最具有家庭歸屬感和儀式感的日子。

見清的父親林父,不善表達,嚴厲,對兒子的關心更多是行動而非話語,是中國父親最常見的形象。從開頭父親身體健朗地為見清準備年夜飯,到最後雙眼幾乎看不見拄著拐杖摸著見清妻子的手卻誤以為是小曉,時光一點點的流逝,父親也在一步步地變老。林父關於遙控器一直學不會使用見清也教的逐漸不耐煩,後來當見清為人父教兒子用遙控器的時候,“子欲養而親不待”。

很早之前記得網上有一句話引起眾多網友的共鳴,“父母是從哪個時候開始看我們的眼色了“?記得林父剛開始對見清的遊戲愛好極力反對“畢業了就給我回來,別整不靠譜的”,到之後試探性的問小曉“你說,小曉,遊戲靠譜嗎?”,到最後兒子和小曉無法回家過年,他也和好友解釋道“工作忙“。父親的堅決反對終究敗給了見清的遊戲夢想,和我們的戰爭對抗中,父母什麼時候贏過?畢竟所有站在的對立的雙方,更深愛的人總會先投降。

記得自己當時離開家鄉來到異地追求自己的傳媒夢,父親曾經在飯桌上拍桌子反對,甚至大聲說,你一個非專業的怎麼可能有所結果?但是,我還是在一個灰濛濛的清晨拖著行李箱離開了家鄉。住在地下室的那段日子無工資的實習日子,父母的電話甚至不敢接,不敢聽到關心的話語,也擔心自己扛不住那邊的愛意和穩定會背叛了夢想回了家。再後來,有了些許好轉,父母好像再也沒有說過什麼,只是擔心我工作太忙,身體不好,後來聽哥哥姐姐說,爸媽也很自豪地和別人說起我的職業。記得去年過年回家,我在沙發烤火,迷迷糊糊地睡著了,聽見爸爸在旁邊小聲地說了一句“如果有換工作的機會,可以儘量往家這邊慢慢走“從拍桌子大聲叫喊的父親到只敢輕聲給我建議的爸爸,自尊心那麼強的父親輸給了我的倔強和夢想,但是我又贏了什麼?

電影結尾是林父給小曉的一封信,他們雖然做不成一家人,但是親情卻慢慢積攢,第一次來他家吃年夜飯就和親朋好友打成一片,之後見清坐牢的時候她代替他回家,後來她手把手細心地教林父用遙控器,或者是她和林父都從來沒有指望過見清的房子,他們都是最愛見清的人。

那封信有一句是這樣說道,“如果外面太累,就回來吧”

如果在家,就好好和父母相處;如果離家太遠,就照顧好自己。如果外面太累,實在堅持不下去了,就回家吧;如果外面太忙,記得過年回家。請好好愛父母,好好愛自己,他們都是第一次當爸媽,不是天生就會,我們也是第一次為人子女,很多不懂,但是愛彼此就慢慢來,慢慢走。

劉若英在《後來》裡放聲大唱“這些年,我終於學會了如何去愛,可惜你早已消失在人海”

五月天的阿信也在“後來的我們”淺淺低唱“後來的我們依然走著,只是不在並肩了”

願你如果遇見後來的你們,卻依然是你們。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