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如何用言語使人疼痛?其實都是反安慰劑效應,你在放大自己的疼痛

各位不知道有沒有這種經驗?在醫院或診所的小房間裡, 醫生告訴你接下來要進行的療程(拔牙、打針、手術)會非常疼痛, 要做好心理準備。

從那一刻開始, 你的手心開始冒汗、身體發冷, 似乎全身的肌肉都緊繃了起來。 這時候醫生開始替你消毒, 酒精棉球碰到皮膚的那瞬間, 你的臉部肌肉抽動了好大一下, 竟然連又輕又軟的濕棉花球, 都能引發巨大的不適。

終於撐過了治療, 你覺得半條命都沒了, 醫生卻看著你, 似乎心裡在想「有這麼嚴重嗎?」

你對天發誓, 剛才真的是你人生中最痛苦的體驗, 這個醫生也太沒______(請插入同理心、醫德、品,

或任一個同意詞)。

在上述的例子中, 你感到的痛楚是100%真實的, 只是原本小小的不適, 被大腦對疼痛的預期反應給放大了, 這就是「反安慰劑」效應(Nocebo Effect)。

就史考特的觀察, 反安慰劑效應每天都在上演, 眾多健身愛好者更是身受其害。 不相信嗎?讓我慢慢解釋...

安慰劑效應

安慰劑效應(Placebo effect)很多人都聽說過, 其意義為「原本無療效的治療或藥物所提供的療效」。

舉個例子:有一群頭痛的病患分別被給予止痛藥、裝麵粉的假藥丸、以及甚麼都不給。 吃下止痛藥的病患頭痛改善了, 但神奇的是, 吃下假藥丸的組別頭痛也有好轉!至少比甚麼都沒吃的可憐蟲好得多。

這是因為「接受治療的假像」讓病患的認知受了影響, 產生「我應該會變好」的想法, 症狀因此減緩(注1)。 類似的情況不僅是在藥物有, 假運動、假電療、假手術都能夠提供一定的療效。

所以為什麼喝符水、放血、某些健康食品、地下電臺賣的藥(注2), 還有拔到獅子頭上的鬃毛都會有效, 有不少例子是安慰劑效應在作祟。

(注1:安慰劑效應不僅是認知所造成, 研究發現神經傳導物質、大腦皮質活化、以及遺傳都有牽涉其中。 )

(注2:地下電臺賣的藥時常加入西藥成分, 所以倒也不能說療效都來自安慰劑效應...)

反安慰劑效應

甚麼是反安慰劑效應?把安慰劑的概念反過來想就對了!

以下是幾個科學研究所提供的反安慰劑效應實例:

76位因高血壓而接受Beta-Blocker藥物治療的病人, 有一半被告知該藥物有勃起障礙的副作用, 另一半則沒有接受此項資訊。 結果被告知者有32%產生勃起障礙, 未被告知者僅有13%有這樣的問題。 兩組吃的藥物都相同喲!但是心理的預期作用讓身體產生不同的結果。

(史考特評:如果是這樣, 各位男性讀者以後看醫生還敢問副作用嗎?)

因下背痛而接受影像檢查的病人, 在三個月後比起沒有接受影像檢查的病人疼痛更嚴重。

(史考特評:跟像拍大頭照一樣, 每個人的臉孔都能找到一些讓人不滿意之處。 脊椎的X光片也是如此, 很少人的X光片是挑不到一點毛病的, 但這些小毛病未必一定是疼痛的根源。

醫師在解說X光片的過程中提到這邊一點點歪、那邊一點點退化、或是有小小的骨刺, 無形之中也會造成反安慰劑效應。 這也是為什麼英國對下背痛的治療指引, 反對醫師過度開立影像檢查。 )

如果醫師對生產時做無痛分娩的婦女強調麻醉過程的疼痛, 而非麻醉帶來的疼痛緩解, 婦女的疼痛會更加強烈。

(就跟我們一開始提到的例子一樣, 醫生事先強調會痛的治療, 最後都會變得更痛。 )

如果一個人因為任何原因而相信他的身體有狀況, 那麼原本容易忽略的小症狀, 突然都變得像是疾病的前兆。 這樣的認知會提升焦慮感、讓疼痛閾值下降(注3)、疼痛又再度加深焦慮以及病患對自己有問題的認知, 最後形成一個自給自足的惡性循環。

如果有一天各位在路上遇到史考特,聊著聊著我開始胡扯,說你的步態歪斜、左腳比右腳長,甚至印堂發黑,中氣隱隱不足。在高劑量的反安慰劑作用下,我相信你未來幾天應該也會覺得身體不太對勁,甚至肩頸下背開始隱隱作痛。

(注3:原本不會造成疼痛的刺激,也變成會引發疼痛,像一開始提到的棉花球消毒案例。)

反安慰劑與健身族群

反安慰劑效應跟健身有甚麼關係呢?關係可大了。

史考特常常看到長短腳、脊椎側彎、骨盆前傾、骨刺、椎間盤突出這些診斷名詞每天在臉書上飛來飛去。許多鍵盤醫師看到某個網路影片就會說,你有A、B、C、D、E等問題,需要靠W、X、Y、Z等方法來矯正。

暫不提透過網路診斷這件事是否違反法律,如果這些診斷有一定的學理依據,我可能還不會那麼反感。但很多時候,這些出自善意的建議其實是反安慰劑,傷害了無知的受眾。我的論點是根據以下兩點事實:

許多身體結構或姿勢的問題「不一定」會造成疼痛。

讓健康無疾病的人相信自己身體有狀況,會產生反安慰劑效應。

身體的不對稱、退化、組織受損,其實未必與疼痛有100%的關聯性,舉幾個例子來說:

健身社群最愛提的姿勢異常「骨盆前傾」,曾有醫療專業人士說會導致腰痛,但這說法實在是沒有根據。2014年的統合性研究發現,下背痛患者與無疼痛健康人的脊椎弧度、骨盆姿態並無不同。

姿勢歪斜普遍被認為會造成酸痛問題,但有一群姿勢歪斜而且改不回來的朋友可能不這麼認為:脊椎側彎。研究發現許多脊椎側彎病患完全沒有背痛的問題,大多數下背痛患者卻都沒有脊椎側彎的問題。如果站沒站相、作沒坐相會導致腰酸背痛,那又要怎麼解釋脊椎側彎卻沒有疼痛的這群特例呢?

長短腳會造成腰痠背痛?研究在這方面相當的分歧,有些認為會,有些認為不會。

用核磁共振檢查運動員的肩關節,會發現許多旋轉肌受損的患者,一點症狀也沒有。

膝蓋退化性關節炎患者常有軟骨磨損的問題,有趣的是,軟骨磨損的程度跟疼痛不一定相關。有些人初期磨損就痛得受不了,有些人軟骨都要磨光了卻沒有症狀。

手療師協會宣稱,許多健康問題都是脊椎錯位所造成,透過他們的手法治療將脊椎位置回復正常,病患的問題就能獲得解除。在科學上,所謂的「脊椎錯位」從未獲得科學證實,甚至歐洲的手療師學會已經完全屏棄了脊椎錯位的概念。脊椎錯位確實很有可能發生(例如嚴重車禍的病患),但我可以很有信心地說,如果你有脊椎錯位的問題,你比較需要外科手術,不是手法治療。

(By Frank Gaillard [GFDL (http://www.gnu.org/copyleft/fdl.html) or CC BY-SA 3.0 (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sa/3.0)], via Wikimedia Commons)

疼痛是一個極為複雜的東西,單看姿勢或組織的受損都無法解釋疼痛的產生。

在沒有足夠科學證據下矯正姿勢異常、給予疾病診斷、要求避免特定活動,不僅對於病患的疼痛沒有説明,在無形中可能製造了反安慰劑效應。

史考特在上節目或接受訪問時,常被問到以複健科的角度來看,那些坐姿不好、那些床墊不好、哪一種運動不要做。

這些問題都讓我感到難以回答。

有些答案很明顯,例如沒有運動習慣的人不該去跑全馬、杠鈴深蹲時應保持脊椎中立、退化性關節炎患者應避免高衝擊運動。

但脖子怎麼擺?重物怎麼搬?怎麼站最好?研究上都找不出明確的答案。對上述問題我不願意給予肯定答案,因為我的話語可能在無意之間,讓大量的受眾產生反安慰劑效應。

結語

疼痛是一個高度複雜的東西,身體組織受損可能會產生疼痛沒錯,但認知、情緒、甚至一個人的社交狀態才會決定後續的疼痛感受。

透過這篇文章,我希望各位理解到許多姿勢、結構的「問題」都未必會產生症狀,但是如果我們心中篤定認為這些正常的身體變化會造成疼痛,甚至到處說服別人有病需要接受治療,那麼不自覺之中,反而讓反安慰劑效應放大了原本的無害的問題。

請在下方為本文點贊、發表你的留言

更多精彩健身乾貨,請點擊右上角關注茶健身頭條號。

最後形成一個自給自足的惡性循環。

如果有一天各位在路上遇到史考特,聊著聊著我開始胡扯,說你的步態歪斜、左腳比右腳長,甚至印堂發黑,中氣隱隱不足。在高劑量的反安慰劑作用下,我相信你未來幾天應該也會覺得身體不太對勁,甚至肩頸下背開始隱隱作痛。

(注3:原本不會造成疼痛的刺激,也變成會引發疼痛,像一開始提到的棉花球消毒案例。)

反安慰劑與健身族群

反安慰劑效應跟健身有甚麼關係呢?關係可大了。

史考特常常看到長短腳、脊椎側彎、骨盆前傾、骨刺、椎間盤突出這些診斷名詞每天在臉書上飛來飛去。許多鍵盤醫師看到某個網路影片就會說,你有A、B、C、D、E等問題,需要靠W、X、Y、Z等方法來矯正。

暫不提透過網路診斷這件事是否違反法律,如果這些診斷有一定的學理依據,我可能還不會那麼反感。但很多時候,這些出自善意的建議其實是反安慰劑,傷害了無知的受眾。我的論點是根據以下兩點事實:

許多身體結構或姿勢的問題「不一定」會造成疼痛。

讓健康無疾病的人相信自己身體有狀況,會產生反安慰劑效應。

身體的不對稱、退化、組織受損,其實未必與疼痛有100%的關聯性,舉幾個例子來說:

健身社群最愛提的姿勢異常「骨盆前傾」,曾有醫療專業人士說會導致腰痛,但這說法實在是沒有根據。2014年的統合性研究發現,下背痛患者與無疼痛健康人的脊椎弧度、骨盆姿態並無不同。

姿勢歪斜普遍被認為會造成酸痛問題,但有一群姿勢歪斜而且改不回來的朋友可能不這麼認為:脊椎側彎。研究發現許多脊椎側彎病患完全沒有背痛的問題,大多數下背痛患者卻都沒有脊椎側彎的問題。如果站沒站相、作沒坐相會導致腰酸背痛,那又要怎麼解釋脊椎側彎卻沒有疼痛的這群特例呢?

長短腳會造成腰痠背痛?研究在這方面相當的分歧,有些認為會,有些認為不會。

用核磁共振檢查運動員的肩關節,會發現許多旋轉肌受損的患者,一點症狀也沒有。

膝蓋退化性關節炎患者常有軟骨磨損的問題,有趣的是,軟骨磨損的程度跟疼痛不一定相關。有些人初期磨損就痛得受不了,有些人軟骨都要磨光了卻沒有症狀。

手療師協會宣稱,許多健康問題都是脊椎錯位所造成,透過他們的手法治療將脊椎位置回復正常,病患的問題就能獲得解除。在科學上,所謂的「脊椎錯位」從未獲得科學證實,甚至歐洲的手療師學會已經完全屏棄了脊椎錯位的概念。脊椎錯位確實很有可能發生(例如嚴重車禍的病患),但我可以很有信心地說,如果你有脊椎錯位的問題,你比較需要外科手術,不是手法治療。

(By Frank Gaillard [GFDL (http://www.gnu.org/copyleft/fdl.html) or CC BY-SA 3.0 (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sa/3.0)], via Wikimedia Commons)

疼痛是一個極為複雜的東西,單看姿勢或組織的受損都無法解釋疼痛的產生。

在沒有足夠科學證據下矯正姿勢異常、給予疾病診斷、要求避免特定活動,不僅對於病患的疼痛沒有説明,在無形中可能製造了反安慰劑效應。

史考特在上節目或接受訪問時,常被問到以複健科的角度來看,那些坐姿不好、那些床墊不好、哪一種運動不要做。

這些問題都讓我感到難以回答。

有些答案很明顯,例如沒有運動習慣的人不該去跑全馬、杠鈴深蹲時應保持脊椎中立、退化性關節炎患者應避免高衝擊運動。

但脖子怎麼擺?重物怎麼搬?怎麼站最好?研究上都找不出明確的答案。對上述問題我不願意給予肯定答案,因為我的話語可能在無意之間,讓大量的受眾產生反安慰劑效應。

結語

疼痛是一個高度複雜的東西,身體組織受損可能會產生疼痛沒錯,但認知、情緒、甚至一個人的社交狀態才會決定後續的疼痛感受。

透過這篇文章,我希望各位理解到許多姿勢、結構的「問題」都未必會產生症狀,但是如果我們心中篤定認為這些正常的身體變化會造成疼痛,甚至到處說服別人有病需要接受治療,那麼不自覺之中,反而讓反安慰劑效應放大了原本的無害的問題。

請在下方為本文點贊、發表你的留言

更多精彩健身乾貨,請點擊右上角關注茶健身頭條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