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馮玉萍:中俄聯手為“一帶一路”打造《復活》

表演評劇40多年後,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戲曲家協會副主席馮玉萍即將完成向歌劇表演的“跨界”, 她所主演的世界名著《復活》歌劇版即將進入排練階段。 在接受採訪時, 馮玉萍坦言, 她希望隨著歌劇版《復活》的走出國門, 讓國外觀眾看到、見證中國不斷發展的藝術水準。

抱著學習心態挑戰《復活》角色

問:當時您是如何成為歌劇版《復活》的女主角的?

馮玉萍:那是在2015年, 歌劇《復活》的編劇王海平跟我說, 覺得我的氣質跟《復活》的女主角比較相符。 可能我的外形氣質也和俄羅斯女孩比較像, 這之後過了半年, 王海平差不多用了8天時間,

就完成了歌劇版《復活》的劇本創作。

問:您本身是一位評劇演員, 對於這種藝術形式上的跨界有過擔心麼?

馮玉萍:一開始我也是挺猶豫的, 覺得自己能行嗎?畢竟我唱了44年的評劇, 和歌劇相比, 從發聲位置到表演的風格都反差巨大。 不過比較好的是, 我在十幾歲的時候跟聲樂老師學習過, 所以有一定的基礎。 而且, 我是抱著一種學習的心態參與到這次創作當中的。

問:您最早接觸《復活》這部作品是什麼時候?

馮玉萍:那很早了, 十幾歲的時候吧, 看的還是黑白電影。 瑪絲洛娃這個人物特別吸引我, 從一名單純的女僕, 到風塵女子, 再到最後完成自我的救贖, 特別有張力。 從演員的角度來說, 也願意挑戰這樣的角色,

因為不是臉譜化的, 非常有層次感。

普京藝術顧問為歌劇《復活》推薦作曲家

問:歌劇版的《復活》採取了中俄合作的方式, 這是出於什麼樣的考慮?

馮玉萍:這種合作模式的初衷就是為了結合國家的“一帶一路”政策, 包括我們在申報國家藝術基金以及向遼寧省彙報的時候, 都表明這是一部為“一帶一路”專門打造的歌劇, 為我國的文化輸出做出貢獻。

問:中俄雙方在具體排演上, 會採取一種什麼樣的方式呢?

馮玉萍:包括普京的藝術顧問也對我們的這個項目非常重視, 為我們推薦了俄羅斯非常著名的作曲家。 目前已經完成的序曲和合唱部分的創作, 由俄羅斯方面進行, 我們則負責臺詞唱腔部分的創作。 表演會採取中俄兩方AB組的形式,

結合出演的地區來安排看由哪組登臺, 也有中俄演員混合登臺演出的形式。

問:是否考慮過在《復活》的表演中將評劇和歌劇兩種形式結合?

馮玉萍:不會結合, 我們還是會尊重歌劇的表演形式。 而且對於這樣一出外國的經典劇碼, 還是用傳統的方式表現外國的觀眾會比較方便接受。

但同時這次的專案兩部戲一起走, 我參演的《孝莊長歌》是評劇的表演方式, 也會和《復活》一起走出國門。 屆時在演出安排上兩部劇穿插進行, 讓國外觀眾既能欣賞到他們常見的歌劇表演, 也能領略到我們國家傳統藝術的魅力。

幫地方戲走出國門

問:您如何定位表演藝術在“一帶一路”的政策中所扮演的角色?

馮玉萍:我認為文化輸出應該是“一帶一路”政策中很重要的一個部分,

這麼多年我們一直堅持著類似的做法。 比如像經常舉辦的國際演出節, 還有我們評劇這種的地方戲, 也經常有走出國門的機會。 其實, 越是民族的, 越能夠走向世界。

和經濟類的輸出不同, 文化裡面包含著精神意識方面的財富。 而且藝術無國界, 通過這種方式最容易與人溝通。 這也是給後輩留下來的財富, 若干年後, 可能物質上的東西會被漸漸遺忘, 但文化會是永恆的。

問:具體到《復活》這部歌劇, 您認為它可以為“一帶一路”政策的發展做出怎樣的貢獻?

馮玉萍:歌劇是世界公認的一種表演形式, 通過《復活》的演出, 能讓國外看到我們對這種藝術形式所掌握的層次,

展示了我們國家的一個文化藝術的水準。 雖然內容是國外文豪托爾斯泰的原著, 但展現的是我國歌劇現在的水準, 而且我也希望能通過自己對角色的詮釋, 帶給觀眾們不一樣的感受。

努力讓傳統藝術枝繁葉茂

問:東北振興是包括遼寧在內幾個省份所面臨的課題, 您認為在這個過程中, 傳統文化能起到怎樣的作用?

馮玉萍:在二次世界大戰誕生了很多傳世之作, 在東北全面振興這個偉大的時代, 也更需要偉大的作品。 作為遼寧來講, 我覺得現在的環境為藝術家提供更大的創作的可能和空間, 在這個時代藝術應該是異軍突起的, 起到催人奮進的作用, 這也會幫助遼寧早日實現全面振興。

問:您是否擔心, 現在外來影視作品對包括評劇在內的傳統藝術的衝擊?

馮玉萍:我也曾有過類似的擔心,因為這種文藝形式上的舶來品對年輕一代還是有很大影響的。人們都有獵奇的心理,新鮮的東西往往會吸引眼球。但是,我們的傳統文化是根深蒂固的,藝術上的舶來品並不能教化或改變什麼。我們的傳統藝術就是大樹一樣,但一定要努力讓它枝繁葉茂,讓年輕一代更加接受和喜歡。

現在外來影視作品對包括評劇在內的傳統藝術的衝擊?

馮玉萍:我也曾有過類似的擔心,因為這種文藝形式上的舶來品對年輕一代還是有很大影響的。人們都有獵奇的心理,新鮮的東西往往會吸引眼球。但是,我們的傳統文化是根深蒂固的,藝術上的舶來品並不能教化或改變什麼。我們的傳統藝術就是大樹一樣,但一定要努力讓它枝繁葉茂,讓年輕一代更加接受和喜歡。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