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週一、週五請假麻煩大,儘量避免在週一、週五請假

人們往往對於最先出現的事物, 或剛發生不久、剛看過不久的事情和景物印象深刻。 例如, 你可以請他人隨機念出1到10之間的數字, 自己再試著將它們按順序默記下來, 你會發現自己對第一、第二序位元的數字記得十分清楚, 但對接下來的數位順序的記憶逐漸模糊, 甚至會出現混淆或遺忘的情形, 但是對於最後的兩三個數字。 你的印象又會相當深刻。

又如, 在體育或歌唱比賽中, 一般人認為勝出者必是能力超群, 但其實不然, “出場順序”才是決勝關鍵!第一個出場者比第二、第三個場賽者, 更可能得到裁判或評委的積極評價,

而最後才出場者, 得到較高評價的優勢最大, 裁判或評委對參賽者出場順序的給分是呈J字型的:最先出場者得到的評價比第二、第三者高, 之後開始下降, 但對最後一個出場者的評價達到最高, 甚至比第一個出場者還高。

其實, 這些都是首因效應和近因效應對人的影響。 那麼, 在職場上,首因效應和近因效應對於上班族的請假效果是不是也會有所影響呢?答案是肯定的。

設想一下, 某個星期一, 你因為感冒不得不請假在家休息, 此時上司與同事的批評卻可能紛至遝來, 無論你的感冒多麼嚴重, 甚至發燒到40℃, 依舊難逃眾人的非議, 如“竟然連放三天假”、“一星期的頭一天就敢請假”等。 但如果你因病告假的日子是週三或週四的話, 便不太會遭到議論或批評。

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差異, 原因就在於首因效應的影響:星期一請假更容易引起同事矚目, 但週三或週四請假則相對不易引人注意。 另外, 週五請假也和週一一樣容易遭到非議, 原因則是近因效應。

簡單來說, 當你想要請假時, 應盡可能選週二到週四這幾天。 因為在這期間請假, 不但不會引發周圍人的議論, 其他人也不容易記得你請過假。 只要在週一及週五認真上班, 同事或上司就會認同你的工作態度, 而忽略你曾經請假的事實。

另外, 這樣的效果也可運用在你一天的工作行程之中。 例如, 在“首因效應”最顯著的時段——早晨9點至11之間——你可以鉚足勁工作。 然後, 便可稍作“中場休息”, 如到外頭散散步, 或是喝杯咖啡放鬆一下。 最後, 在下午3點至5點之間, 即把握下班之前這段“近因效應”最顯著的時間, 再度聚精會神地工作。 如此一來, 你不但不會再受到任何人的批評。 反而還能提高個人的評價, 甚至還可借此避開加班的困擾。

順便說一句, 據美國西北大學的B·派克博士表示, 一旦你給他人留下不良印象, 就很難將其扭轉成正面的印象。 因此, 無論碰上什麼狀況, 你都要儘量避免在週一、週五請假。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