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2017年普洱茶產業熱詞解讀:“活”在朋友圈的“茶山行”

圖由南茗佳人提供

“今年的古樹春茶來得比較晚”“老班章茶王樹拍出32萬天價”“一場冰雹帶來普洱茶產量減產”……這些消息來自朋友圈,

準確的說, 這些消息來自普洱茶產地, 一些是茶農朋友發的, 當然, 更多的是“茶山遊客”們發出來的消息。

早在春茶還沒有發芽的時候, “茶山遊客”們就一波接一波去往茶山, 這些上茶山的“遊客”們, 有茶商, 有茶客, 有路人……近年來, “茶山行”似乎成了春茶開採前的一種“儀式”, 每年的春天, 掛著各地牌照的好車爛車摩托車都開進雲南的深山老林裡, 目的呢, 各家不一吧, 表現形式是, 拍拍進山的路, 拍拍與茶樹的合影, 然後發個朋友圈, 告訴大家, 看, 我在茶山看古樹茶了。

圖由南茗佳人提供

“茶山行”的興起, 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普洱茶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也推出了很多與普洱茶相連接的“名山名寨”, 如西雙版納易武的“七村八寨”, 臨滄的“猛庫十八寨”。 隨著“茶山行”一詞的走熱, 越來越多的茶企、茶商開始以此“拉客”營業, 組織不定數的茶界內外人士前往雲南各地茶山遊學, 可謂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茶葉還沒發芽就走一波, 茶葉採摘了再走一波。

顯然, 同樣是“活”在朋友圈的“茶山行”並沒有“泰山行”那麼壯觀,

也沒有“小鎮行”那麼文藝。 那麼, “茶山行”存在的意義是什麼?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山上演繹“茶山行”?有茶迷說, “我就是想深入茶區, 看看百年老茶樹, 想深入茶農人家, 看看茶葉的加工, 隨之體驗一下, 最重要的是, 喝上一年中的第一口春茶, 然後買走自己要喝的三五斤茶葉。 ”

圖由南茗佳人提供

畢竟, 這只是一部分人, 茶山上常年蹲守的更多還是茶商。 對於企業來說, 並不是為了遊山玩水了, 上茶山是為了收原料, 不都說“名山有好茶”嗎?好的茶葉都在山上了, 不去山上怎麼能得到好的茶葉?

當然, 企業的“茶山行”也不是自我陶醉, 去了茶山, 還要告訴別人我去了茶山。 更多的是, “茶山行”為企業帶來了廣告效應, 通過親自上山給外界展示了茶葉的長勢、品質、毛茶的加工製作, 告訴那些在沒能去茶山, 又觀望著古樹茶的人:看, 這裡有你要的古樹茶。

圖由南茗佳人提供

近年來, 山頭茶和名山古樹茶的概念愈演愈烈, 既然有人追求, 那市場當然要滿足, 茶客想要山頭古樹茶, 茶商就要賣山頭古樹茶。 但是茶山那麼多, 古樹茶那麼少, 誰知道自己會不會只是買到了概念上的古樹茶, 所以下茶山是最保險的做法。

當然, “茶山行”可不是作秀, 希望每個茶企都能誠信做好茶, 茶客也給好的茶企足夠的信賴。 讓普洱茶市場處於一個平衡狀態,不要茶客到茶山高價買走自己的三五斤茶葉,把茶區的價格抬高了,茶商去到又因為高價無從下手,到時候又只能抬高銷售價格,如此惡性循環下去,保不准哪天普洱茶產業又“崩盤”了呢。

dydy290ishuocha 為你分享最專業的茶葉知識。

本文系說茶網獨家原創稿件,作者:南倉。圖由南茗佳人提供,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讓普洱茶市場處於一個平衡狀態,不要茶客到茶山高價買走自己的三五斤茶葉,把茶區的價格抬高了,茶商去到又因為高價無從下手,到時候又只能抬高銷售價格,如此惡性循環下去,保不准哪天普洱茶產業又“崩盤”了呢。

dydy290ishuocha 為你分享最專業的茶葉知識。

本文系說茶網獨家原創稿件,作者:南倉。圖由南茗佳人提供,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