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張五常:從中國先拔頭籌看天下大勢

題圖:Gemma Capdevila Vinaja [西班牙]

最近, 經濟學家張五常, 在中山大學進行了一次演講。 在演講中, 他說了說在他眼中中國經濟現在的情況, 還對這些年來,

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的原因提出了他的看法。 張五常認為, 中國經濟發展速度快有兩個關鍵, 一個是知識引進, 一個是基礎設施建設。 我們來聽一聽他是怎麼說的。

先來說說, 在張五常眼裡, 中國經濟現在的情況。 張五常說, 這兩年西方喜歡把中國叫做“地球上的第二大經濟體”, 第一大經濟體是美國。 但他覺得, 如果從金錢這個角度來看, 這麼說不太準確。 因為從整體上看, 中國的房價比美國大概高出一倍, 高樓大廈的數量遠超過美國。 而且中國的人口是美國的大概四倍, 沒有種族歧視, 生產力也不低。 再加上中國的基礎設施, 比如公路、高鐵, 已經達到了世界一流的水準, 每年在國際上的發明專利註冊數量也是世界第一。

這樣看來, 中國的經濟並不落後於美國。 但是如果換一個衡量標準, 從人均金錢收入的角度來看, 中國還遠遠比不上美國。 張五常說, 在這方面, 中國想追上美國不是不可能, 但就算真的追上了, 恐怕實質性的收入還是比不了。 這是因為, 美國地廣人少, 風景優美, 在享受生活方面的消費者盈餘比我們高。 “消費者盈餘”是經濟學裡用來衡量社會福利的一個很重要的指標, 消費者盈餘越大, 意味著人們買一個東西得到的滿足感越大。 所以如果社會福利好了, 人們會感覺花很少的錢, 就可以享受到很高的生活品質。 舉個例子, 在美國的二級城市裡, 一套有著無敵海景的花園房, 價格只有大概50萬美元, 而在中國呢, 同樣的房子價格可能要高出十倍。
張五常說, 這有點像《聖經》裡的伊甸園, 伊甸園裡什麼都有, 但是都沒有市值, 亞當和夏娃也沒有一分錢, 在一些人眼裡他們就是窮光蛋。 但實際上呢, 這種伊甸園的享受也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收入, 只不過因為沒有市場, 不能把它們也折算成市值加到財富總數裡去。

然後我們來說一說, 中國經濟迅速發展的原因。 張五常認為原因有兩個, 第一個是知識引進, 他覺得, 文化和知識會是未來中國經濟發展的第一關鍵。 為什麼這麼說呢?從大體上來看, 地球上只有三種資源, 分別是土地, 勞動力和知識。 在這三種資源裡, 土地不能移動, 別人的就是別人的;勞動力雖然可以移動, 但是在國際間移動還是比較困難;只有知識是可以在國際間自由流動的。

因為大多數知識沒有專利保護, 就算有也只保護十多年, 並且一旦外泄就不能收回。 張五常說, 中國這幾年經濟增長得快, 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外界的知識湧進來的速度快, 中國青年吸收得也很快, 這就讓中國在知識方面有了很大的優勢。 而且中國在學習知識方面的限制比較少, 也會加強這種優勢。 張五常拿建築和裝修工人舉例子, 中國的建築工人一般都是全能型的, 樣樣都會, 而在西方呢, 因為有工會的限制, 水歸水, 電歸電, 煤氣歸煤氣, 每種工人之間幹的活是不能夠“過界”的。 除了知識外, 第二個關鍵原因是基礎設施的建設速度快, 基礎設施就是比如礦井、鐵路、公路、橋樑等等。
張五常說, 在八、九十年代, 中國的勞動力一直很廉價, 所以中國的基礎設施建設發展得特別快, 不僅速度快, 現在品質也越來越高, 已經能達到世界級水準。 張五常認為, 和西方相比, 中國的優勢是能不計成本地、快速建設高品質的基礎設施, 但是西方不是這樣, 他們會先想建這個東西是不是划算, 可實際上呢, 並不是所有的基礎設施都是划算的投資。 比如說高鐵, 從收入的角度來看, 就算是回本都遙遙無期, 但這並不代表不應該建高鐵, 這些大興土木的投資都不能光從金額的支出和回報來看。 張五常說, 中國的基礎設施建設很少是虧本的。 眼光看遠一些, 這些基礎設施對中國未來發展有很大幫助。 以上就是張五常對中國經濟發展的一些看法, 供你參考。

(本文源自:張五常在中山大學的演講《從中國先拔頭籌看天下大勢》,題圖:Gemma Capdevila Vinaja [西班牙])

供你參考。

(本文源自:張五常在中山大學的演講《從中國先拔頭籌看天下大勢》,題圖:Gemma Capdevila Vinaja [西班牙])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