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315公募基金紅黑榜:成立以來最傷人和最賺錢的14檔基金

又到3.15, 每年的這一天, 各種打假、維權層出不窮, 而放至基金行業, 投資者不滿的似乎主要是基金業績。

基金君在今天分別列出成立以來虧損最大的14檔基金和最賺錢的14檔基金。 這14只虧損最大的基金從成立至今下跌幅度都在40%以上, 如果是在認購期內買入的投資者持有至今, 短期內還看不到解套的希望。 而這14只最賺錢的基金如果從成立之日起一直持有至今, 累計回報超過8倍, 最賺錢的則接近18倍。

不過, 從產品成立到淪為最虧錢基金, 不少基金用時不到兩年, 成立在牛市高點, 而又在後期操作不慎,

是最傷人基金的共同特點。 而成為賺錢王基金, 一方面需要買在低點並相對長期持有, 另一方面要碰到能力出眾的基金經理掌舵才行。 最賺錢和最虧錢各有道理。

不過隨著《證券期貨投資者適當性管理辦法》在今年下半年正式實施, 未來投資者似乎也能像其他實業商品一樣, 進行自己的維權, 如果你不能承擔如此高風險的產品, 基金公司和銷售機構就不能將此類產品銷售給你, 正所謂“賣者有責”, 否則, 銷售機構可能要面臨賠償責任。

紅榜:14檔基金成立以來賺8倍以上

從表格中可以看出, 這些成立以來最賺錢的基金多在2006年之前的股市低點成立, 趕上2006年到2007年那波牛市, 之後雖然發生2008年那樣的股市大跌, 但隨後股市回升淨值也都陸續走高。 可以說, 這些基金運行到今天, 保住了至少一輪大牛市的成果。 當然, 每檔基金都曾經有一位特別優秀的基金經理, 如華夏大盤精選業績主要由王亞偉創造, 嘉實增長主要是邵健的功績, 博時主題則是鄧曉峰, 興全趨勢投資則主要是王曉明。

但這些知名基金經理要麼奔私, 要麼轉做其他業務, 都不再管理公募基金, 對投資者來說, 無疑也是一大遺憾。

黑榜:14只成立以來虧損最大的主動基金

賺錢需要較長時間的堅守, 而遇到天災, 買基金虧大錢也是可以閃電般的速度。

直接上圖, 不難看到, 截至3月14日, 成立以來跌幅居前的10大主動型基金均在2015年市場大波動前成立, 正如某基金經理直言, “公募基金的最大敵人是天災不是人禍。 ”

例如, 工銀瑞信互聯網加和長盛國企改革主題是唯一兩隻成立至今跌幅依然在50%以上的主動型基金產品。

根據資料顯示, 這兩檔基金從成立初便出現大跌, 雖然之後有所努力, 淨值也出現不錯的反彈, 但在2016年年初後就再也未能翻身。

工銀瑞信互聯網加淨值走勢圖

長盛國企改革主題淨值走勢圖

餘下幾檔基金也同樣有這樣的現象, 即在基金成立初倉位較為激進, 股市大波動期間跌幅多都在40%上下。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基金之所以上榜更多的是在於市場系統性下跌的時候並未少跌,但是當行情回暖時卻依然沒有準備好,淨值反彈力度不大。

下圖是工銀瑞信互聯網加和長盛國企改革主題成立以來的淨值走勢表,不難看到,在成立初這兩檔基金就已經落後于各自的業績基準,只不過這兩隻有所不同,工銀互聯網加基金成立時與基準業績還相對較近,跌幅也無太大超出部分,但是在2016年年初之後,工銀瑞信互聯網加淨值直接被拉開超過20%的差距,之後這一差距更是不斷拉大。

工銀互聯網加淨值走勢和基準比較

長盛國企改革則是一開始就顯著落後於基準,去年年初大盤見底之後雖然有明顯上漲,但該基金淨值卻始終不見回升,和其業績基準的差距也不斷加大。

長盛國企改革淨值走勢和業績基準比較

同樣,基金君直接將剩下8檔基金的走勢圖附上。

鵬華醫藥科技淨值走勢和業績基準比較

易方達新常態淨值走勢和業績基準比較

融通新區域新經濟淨值走勢和業績基準比較

平安大華智慧中國淨值走勢和業績基準比較

銀河轉型增長淨值走勢和業績基準比較

泰達宏利藍籌淨值走勢和業績基準比較

融通互聯網傳媒淨值走勢和業績基準比較

工銀農業產業淨值走勢和業績基準比較

可以看到,正是此前市場大跌,讓這些基金的淨值一蹶不振,想要再回到成立時的淨值,恐怕這些基金需要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如果說這10只主動偏股基金成立在股市高點遭遇天災的話,還有4只QDII商品基金則是成立于大宗商品價格高點,之後遭遇商品熊市,從而淨值跌幅巨大。其中最慘的成立以來跌幅接近六成,另有兩隻跌幅接近55%。這充分暴露出單一投資標的的基金產品由於本身無法分散風險表現出的業績的巨大波動性,這類商品基金顯然也不太適合一般的投資者。

基金君總結下來發現

一:2015年6月開始的跌幅恐怕是公募行業有史以來最大的“天災”,即使2008年全市場的跌幅也在隨後的時間內逐步恢復,但至今已然接近2年時間,這些基金卻依然還有40%以上的淨值缺口,投資者要解套還需要很長時間。

二、這些基金大多集中在互聯網加、國企改革等2015年較熱的板塊上,追逐短期熱點的跡象非常明顯。基金行業同質化現象也確實存在較大的疑惑,即當別家公司發行主題基金受捧後,該不該跟風發行相同類型的產品?至少有些基金公司都會選擇跟風。

三、股票擇時難,基金擇時更難,對於投資基金的散戶來說,想在這些基金上進行低點佈局恐怕需要有足夠的耐心和長遠的眼光,從淨值走勢來看,這些基金不是沒有反彈,但是反彈的幅度和持續的時間都不長,這對於散戶來說,做波段並不是一個很好的辦法。

四、3.15是維權日,在今年7月1日將要實施的《證券期貨投資者適當性管理辦法》中,證監會提出了對公募基金的一些新要求,即必須要瞭解投資者的情況,及時更新投資者評估資料庫,並且規定了對普通投資者的特別保護機制:

1、進一步細化分類:基金銷售機構“應當”綜合考慮普通投資者的收入來源、資產狀況、債務、投資知識和經驗、風險偏好、誠信狀況等因素,確定普通投資者的風險承受能力,對其進行細化分類和管理。

2、禁止主動推介錯配產品:基金銷售機構不得向普通投資者主動推介不符合其投資目標或者風險等級高於其風險承受能力的產品。這對基金銷售機構提出了高水準的要求——未經普通投資者主動申請並予留痕,不能向其推介可能超過其風險承受能力的產品;

3、舉證責任倒置:基金銷售機構與普通投資者發生糾紛的,基金銷售機構應當提供相關資料,證明其已向投資者履行相應義務。由於《投資者適當性辦法》並非法律和司法解釋,該規則並不能在司法實踐中被直接援引,但在監管機構監督執法、行業自律監督以及投資者投訴處理過程中,該規則將得以運用。

4、特別注意義務:向普通投資者銷售高風險產品或者提供相關服務,應當履行特別的注意義務(即便普通投資者的風險承受能力與其購買的產品匹配),包括制定專門的工作程式,追加瞭解相關資訊,告知特別的風險點,給予普通投資者更多的考慮時間,增加回訪頻次;

5、額外告知義務:在銷售產品前,基金銷售機構應當向普通投資者履行特定事項的售前告知義務。

在2015年的證券市場波動期間, 涉及基金投資者的大量糾紛起源於基金銷售機構未經評定投資者狀況即推薦高風險的產品。因此, 《投資者適當性辦法》特別強調推介的適當性, 要求基金銷售機構必須根據產品的不同風險等級, 對適於購買的投資者類型作出判斷; 根據投資者的不同分類, 對其適合投資的產品作出判斷, 而不得向普通投資者主動推介風險等級高於其風險承受能力的產品。

適當性管理辦法的實施,使得投資者可合法開展維權行動。如果經營機構沒能夠充分履行適當性管理的義務,投資者的合法權益收到侵害的時候,投資者就可以拿起法律的武器保護自己。在維權時,投資者應當選擇正規、合法的途徑,可以通過行政監管(信訪、“12386”熱線、舉報等)、調解、仲裁及訴訟等方式。相關訴訟報導可見本官微之前的文章(金融資管必讀案例:基民虧了十幾萬,最後法院判銀行全額賠償!靠的是這個)

每年的3.15,雖然對基金公司不是一個特殊的日子,但是依然還是要為基金公司敲響警鐘,瞭解自己的客戶,銷售適合的產品是不能推卸的義務,同時,基金公司更應該努力提高投研水準,多發行能幫助投資者賺錢的基金。

股市大波動期間跌幅多都在40%上下。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基金之所以上榜更多的是在於市場系統性下跌的時候並未少跌,但是當行情回暖時卻依然沒有準備好,淨值反彈力度不大。

下圖是工銀瑞信互聯網加和長盛國企改革主題成立以來的淨值走勢表,不難看到,在成立初這兩檔基金就已經落後于各自的業績基準,只不過這兩隻有所不同,工銀互聯網加基金成立時與基準業績還相對較近,跌幅也無太大超出部分,但是在2016年年初之後,工銀瑞信互聯網加淨值直接被拉開超過20%的差距,之後這一差距更是不斷拉大。

工銀互聯網加淨值走勢和基準比較

長盛國企改革則是一開始就顯著落後於基準,去年年初大盤見底之後雖然有明顯上漲,但該基金淨值卻始終不見回升,和其業績基準的差距也不斷加大。

長盛國企改革淨值走勢和業績基準比較

同樣,基金君直接將剩下8檔基金的走勢圖附上。

鵬華醫藥科技淨值走勢和業績基準比較

易方達新常態淨值走勢和業績基準比較

融通新區域新經濟淨值走勢和業績基準比較

平安大華智慧中國淨值走勢和業績基準比較

銀河轉型增長淨值走勢和業績基準比較

泰達宏利藍籌淨值走勢和業績基準比較

融通互聯網傳媒淨值走勢和業績基準比較

工銀農業產業淨值走勢和業績基準比較

可以看到,正是此前市場大跌,讓這些基金的淨值一蹶不振,想要再回到成立時的淨值,恐怕這些基金需要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如果說這10只主動偏股基金成立在股市高點遭遇天災的話,還有4只QDII商品基金則是成立于大宗商品價格高點,之後遭遇商品熊市,從而淨值跌幅巨大。其中最慘的成立以來跌幅接近六成,另有兩隻跌幅接近55%。這充分暴露出單一投資標的的基金產品由於本身無法分散風險表現出的業績的巨大波動性,這類商品基金顯然也不太適合一般的投資者。

基金君總結下來發現

一:2015年6月開始的跌幅恐怕是公募行業有史以來最大的“天災”,即使2008年全市場的跌幅也在隨後的時間內逐步恢復,但至今已然接近2年時間,這些基金卻依然還有40%以上的淨值缺口,投資者要解套還需要很長時間。

二、這些基金大多集中在互聯網加、國企改革等2015年較熱的板塊上,追逐短期熱點的跡象非常明顯。基金行業同質化現象也確實存在較大的疑惑,即當別家公司發行主題基金受捧後,該不該跟風發行相同類型的產品?至少有些基金公司都會選擇跟風。

三、股票擇時難,基金擇時更難,對於投資基金的散戶來說,想在這些基金上進行低點佈局恐怕需要有足夠的耐心和長遠的眼光,從淨值走勢來看,這些基金不是沒有反彈,但是反彈的幅度和持續的時間都不長,這對於散戶來說,做波段並不是一個很好的辦法。

四、3.15是維權日,在今年7月1日將要實施的《證券期貨投資者適當性管理辦法》中,證監會提出了對公募基金的一些新要求,即必須要瞭解投資者的情況,及時更新投資者評估資料庫,並且規定了對普通投資者的特別保護機制:

1、進一步細化分類:基金銷售機構“應當”綜合考慮普通投資者的收入來源、資產狀況、債務、投資知識和經驗、風險偏好、誠信狀況等因素,確定普通投資者的風險承受能力,對其進行細化分類和管理。

2、禁止主動推介錯配產品:基金銷售機構不得向普通投資者主動推介不符合其投資目標或者風險等級高於其風險承受能力的產品。這對基金銷售機構提出了高水準的要求——未經普通投資者主動申請並予留痕,不能向其推介可能超過其風險承受能力的產品;

3、舉證責任倒置:基金銷售機構與普通投資者發生糾紛的,基金銷售機構應當提供相關資料,證明其已向投資者履行相應義務。由於《投資者適當性辦法》並非法律和司法解釋,該規則並不能在司法實踐中被直接援引,但在監管機構監督執法、行業自律監督以及投資者投訴處理過程中,該規則將得以運用。

4、特別注意義務:向普通投資者銷售高風險產品或者提供相關服務,應當履行特別的注意義務(即便普通投資者的風險承受能力與其購買的產品匹配),包括制定專門的工作程式,追加瞭解相關資訊,告知特別的風險點,給予普通投資者更多的考慮時間,增加回訪頻次;

5、額外告知義務:在銷售產品前,基金銷售機構應當向普通投資者履行特定事項的售前告知義務。

在2015年的證券市場波動期間, 涉及基金投資者的大量糾紛起源於基金銷售機構未經評定投資者狀況即推薦高風險的產品。因此, 《投資者適當性辦法》特別強調推介的適當性, 要求基金銷售機構必須根據產品的不同風險等級, 對適於購買的投資者類型作出判斷; 根據投資者的不同分類, 對其適合投資的產品作出判斷, 而不得向普通投資者主動推介風險等級高於其風險承受能力的產品。

適當性管理辦法的實施,使得投資者可合法開展維權行動。如果經營機構沒能夠充分履行適當性管理的義務,投資者的合法權益收到侵害的時候,投資者就可以拿起法律的武器保護自己。在維權時,投資者應當選擇正規、合法的途徑,可以通過行政監管(信訪、“12386”熱線、舉報等)、調解、仲裁及訴訟等方式。相關訴訟報導可見本官微之前的文章(金融資管必讀案例:基民虧了十幾萬,最後法院判銀行全額賠償!靠的是這個)

每年的3.15,雖然對基金公司不是一個特殊的日子,但是依然還是要為基金公司敲響警鐘,瞭解自己的客戶,銷售適合的產品是不能推卸的義務,同時,基金公司更應該努力提高投研水準,多發行能幫助投資者賺錢的基金。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