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讀歐陽修詞頓悟寫作秘訣:煉字精巧易,平淡入妙難

古往今來, 捉筆為文者都會遇到寫作風格和行文特點的問題,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風格和特點, 有無意中形成, 也有刻意追求, 其風格和特點無不在其文章的字裡行間流露出來, 如果作者有點兒名氣, 不免會引來評議短長, 並見仁見智。

回顧這些年寫作過程, 筆者與許多年輕作者一樣, 也曾有過刻意追求的階段, 那時候以為文詞華麗為美, 寫下一篇文稿, 滿紙堆砌詞藻, 甚至覺得辭書上的字不夠用, 硬是生造詞被老師批評。

後來做了職業記者, 當時報紙版面緊張, 被逼多寫“豆腐塊”, 文字上追求簡潔, 不寫長文章, 甚至反對歐化的長句子, 至於文采和風格早棄之不顧了。

再後來做了書刊編輯, 有了文稿“生殺予奪大權”, 所編文稿多以個人偏好定奪取捨, 而這時候的筆者以為文筆清淡為上品, 視“白開水”為文章高境界, 追求淡而有味, 質樸為善。

今讀歐陽修《生查子·元夕》, 深為其語言平淡, 風味雋永而感佩。 這樣一首抒情上品並千古流傳, 恰在於不追求語言聳動之效果, 而是在平平淡淡中見真情, 讓人掩卷還餘味綿綿。

眾所周知, 詩詞重煉字選詞, 所謂“吟安一個字, 撚斷數莖須”, 但這首歐詞卻不然, 語詞專求自然,

做到了“狀難狀之景, 達難達之情, 而出之于自然”, 進而才有了味外之味, 這不正是詩人詞家最在意的嗎?

現如今寫自媒體應該追求什麼樣的寫作風格, 應該呈現什麼樣的行文特點呢?筆者以為, 不管自媒體作者“垂直”在哪個領域, 寫文章都首先應該做到文從字順,

其次是簡潔明瞭, 最後才是文筆才情, 千萬不要刻意去追求所謂的“好文筆”, 只要有扎實的寫作基本功, 並著力于文章的內容, 就一定會寫出錦章佳作, 如此這般, 就靜等著讀者點贊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