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易到的問題不是沒錢了,而是它不賺錢!

俗話說有錢大家一起賺, 沒錢大家好好散。

易到創始人周航和樂視之間恐怕沒這個福分。

公開資料顯示, 易到用車隸屬于北京東方車雲資訊技術有限公司,

由創始人周航于2010年5月創立。 2015年10月, 樂視戰略投資易到, 擁有易到70%的股權。 隨後樂視相繼派出何毅出任董事長、彭鋼出任易到總裁, 並在2016年6月完成了對易到及相關公司法人的變更。

4月17日, 易到創始人周航突然發佈聲明, 承認易到當前存在著資金問題, 並同時曝出易到資金問題最直接的原因是樂視挪用了易到的13億資金。

幾個小時後, 針對周航“樂視挪用易到13億元資金”一說, 易到與樂視控股發佈聯合聲明, 表示樂視從未挪用包括用戶充值在內的易到任何資金。 聯合聲明稱, 周航所說的“挪用13億”, 事實上是2016年11月, 在易到單獨貸款困難的情況下, 樂視控股以名下樂視大廈作為抵押物, 以樂視汽車生態內的易到為主體取得的一筆14億聯合貸款中的一部分。

當時雙方已明確約定, 該筆資金用於包括易到在內的樂視汽車生態的日常經營資金周轉, 其中, 1億用於易到, 13億用於樂視汽車生態。

易到與樂視控股在聯合聲明中稱, 周航本人知情, 在相關董事會檔上簽字確認, 卻污蔑此舉為挪用, 稱其不實言論嚴重侵害易到及樂視的名譽權, 已涉嫌誹謗。

隨後, 一份疑似周航朋友圈截圖的回應又開始在媒體流傳。

公司創始人與後進來的大股東之間就這樣“互撕”了起來。

事實:司機提現困難 用戶叫不到車

產品本身的問題, 是周航與樂視“互撕”的導火索。

易到是一個網路用車平臺, 乘客通過平臺打車後, 乘車款就通過平臺轉入司機的個人帳號裡, 十天后可以提進行提取。 可是從今年過年後, 許多在易到登記的司機們陸續發現, 不管怎麼嘗試, 錢都提不出來了。

司機提現困難的問題並非個別現象, 福建、海南、河南等地的市民在今年2月後, 都遇到過易到難以約車的情況,

而這背後正是因為易到司機連續提現失敗無心接單, 對易到乘客服務不再積極。

4月18日, 隨著事件熱度提升, 開始不斷有車主集中到易到用車北京總部和上海分公司申請提現。

易到用車上海分部聚集的車主和顧客

媒體:質疑資金鏈緊張

3月13日, 新浪科技報導稱,

易到用車受樂視負面危機連累, 資金鏈斷裂。

這篇名為《易到用車資金鏈斷裂拖欠七家供應商尾款:全怪樂視》的報導提及, 易到用車未能結清外包客服公司欠款, 人工客服全部轉為郵件和人工智慧客戶服務, 除了客服公司, 包括App推廣、短信推廣在內的七家與易到用車有過合作關係的供應商也先後表示未在合同期限內收到易到用車的打款。

對此, 易到方面回應稱, 公司一直在正產運營, 資金鏈並未斷裂, 融資也在順利推動中, 近期也將啟動上市計畫。

合規:網約車牌照成迷

2016年11月1日, 由交通運輸部、工業和資訊化部、公安部、商務部、工商總局、質檢總局、國家網信辦7部門制定的《網路預約計程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辦法》正式施行。

兩個檔發佈之後,各地因地制宜,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制定了相應實施細則。

日漸明晰的政策環境讓網約車市場面臨新一輪洗牌。

根據中國交通新聞網報導,截至2017年3月15日,神州專車在福州、廈門、寧波、蘇州、無錫、泉州、杭州、瀋陽等8個城市獲得經營許可;首汽約車在北京、杭州、寧波、常州、福州、瀋陽、蘇州等7個城市獲得經營許可;曹操專車在杭州、寧波等2個城市獲得經營許可;滴滴出行在天津、成都等2個城市獲得經營許可。

然而報導中並未提及易到。

在網約車合法化的道路上,網約車牌照也許會成為企業的生死線,在各地早早拿到網約車牌照的公司將具有先發優勢。

燒錢的網約車平臺

根據羅蘭貝格發佈的《2018年中國汽車共用出行市場分析預測報告》,預計汽車共用出行在中國擁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其直接需求將由2015年的816萬次/天快速增長至2018年的3700萬次/天,對應市場容量有望由660億元/年增長至3800億元/年,而潛在需求帶來的潛在市場容量更有望達到1.8萬億元。汽車共用出行將成為生機無限的藍海。

但顯然對於網約車軟體的投資人來說,“燒錢”並不是可以一直持續下去的運營方式。如果沒有盈利,網約車的“故事”是否能夠獲得資本市場的認可,顯然存在較大變數。

在滴滴與優步合併期間,有媒體曾曝出相關投資機構給滴滴財務資料做的計算和預測。滴滴2015年的淨收入為61.62億元人民幣,約合9.46億美金。2015年,滴滴淨虧損為42.8億元人民幣,約合6.57億美元。根據相關投資機構的一般性預計,滴滴2016年的淨收入約為102.68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67%,預計虧損37.29億元人民幣,同比收窄36%。同時該投資機構預計,在一般情況下,滴滴將於2018年實現盈利。

在海外市場,有消息披露Uber 2016年營收為65億美元,平臺上發生的交易總額同比翻番至200億美元,調整後淨虧損為28億美元。

雖然非上市企業財務數字的真實性無從考證,但海內外行業老大尚未盈利,已然是事實。

不賺錢的老二還有必要存在嗎?

共用汽車公司的估值,並不是只看看眼前收入,而是在於未來發展的潛力,在於產業鏈上下游縱向一體化、“多元化”、“生態”、“化反”。

但是,已經有了滴滴這個巨頭之後:資本還需要第二家公司一起做這個夢嗎?

回顧易到歷次融資歷史,它也曾光鮮靚麗,也曾壯志淩雲。

2010.05.01天使輪100萬美元真格基金 徐小平2011.08.13A輪數千萬美元晨興資本Qualcomm Ventures2013.04.02B輪1500萬美元寬頻資本 創新工廠 晨興資本 Qualcomm Ventures2013.12.01C輪 6000萬美元攜程 DCM中國2014.09.13D輪億元及以上美元GIC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2015.10.19並購7億美元樂視網

進入樂視生態圈之後,易到不斷加碼自己的充返政策。

在2016年7月1日的易到慶功會上,易到宣佈持續224天、史上時間最長的“100%充返活動”宣告結束,共有653萬用戶進行了充值,累計金額超過60億元,人均918元。

這同時意味著,在60億充值的背後,易到未來將要額外準備60億元,反哺給平臺用戶和司機,增強用戶和司機的黏性。

易到獲得60億元現金流入,卻背上了120億元的“未來潛在付出”。對現金如此饑渴,就算是借高利貸也相見形拙。

資本嗜血,在行業熱門時,湧入催大市場,但如果企業沒有盈利支援,B2VC 模式終究難以持續。半年時間,易到已經陷入如今的境地。

只希望司機的辛苦錢和乘客的預付金不要黑。

本文綜合自 陸家嘴雜誌、海峽都市報、河南商報、羅蘭貝格、新浪科技

兩個檔發佈之後,各地因地制宜,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制定了相應實施細則。

日漸明晰的政策環境讓網約車市場面臨新一輪洗牌。

根據中國交通新聞網報導,截至2017年3月15日,神州專車在福州、廈門、寧波、蘇州、無錫、泉州、杭州、瀋陽等8個城市獲得經營許可;首汽約車在北京、杭州、寧波、常州、福州、瀋陽、蘇州等7個城市獲得經營許可;曹操專車在杭州、寧波等2個城市獲得經營許可;滴滴出行在天津、成都等2個城市獲得經營許可。

然而報導中並未提及易到。

在網約車合法化的道路上,網約車牌照也許會成為企業的生死線,在各地早早拿到網約車牌照的公司將具有先發優勢。

燒錢的網約車平臺

根據羅蘭貝格發佈的《2018年中國汽車共用出行市場分析預測報告》,預計汽車共用出行在中國擁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其直接需求將由2015年的816萬次/天快速增長至2018年的3700萬次/天,對應市場容量有望由660億元/年增長至3800億元/年,而潛在需求帶來的潛在市場容量更有望達到1.8萬億元。汽車共用出行將成為生機無限的藍海。

但顯然對於網約車軟體的投資人來說,“燒錢”並不是可以一直持續下去的運營方式。如果沒有盈利,網約車的“故事”是否能夠獲得資本市場的認可,顯然存在較大變數。

在滴滴與優步合併期間,有媒體曾曝出相關投資機構給滴滴財務資料做的計算和預測。滴滴2015年的淨收入為61.62億元人民幣,約合9.46億美金。2015年,滴滴淨虧損為42.8億元人民幣,約合6.57億美元。根據相關投資機構的一般性預計,滴滴2016年的淨收入約為102.68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67%,預計虧損37.29億元人民幣,同比收窄36%。同時該投資機構預計,在一般情況下,滴滴將於2018年實現盈利。

在海外市場,有消息披露Uber 2016年營收為65億美元,平臺上發生的交易總額同比翻番至200億美元,調整後淨虧損為28億美元。

雖然非上市企業財務數字的真實性無從考證,但海內外行業老大尚未盈利,已然是事實。

不賺錢的老二還有必要存在嗎?

共用汽車公司的估值,並不是只看看眼前收入,而是在於未來發展的潛力,在於產業鏈上下游縱向一體化、“多元化”、“生態”、“化反”。

但是,已經有了滴滴這個巨頭之後:資本還需要第二家公司一起做這個夢嗎?

回顧易到歷次融資歷史,它也曾光鮮靚麗,也曾壯志淩雲。

2010.05.01天使輪100萬美元真格基金 徐小平2011.08.13A輪數千萬美元晨興資本Qualcomm Ventures2013.04.02B輪1500萬美元寬頻資本 創新工廠 晨興資本 Qualcomm Ventures2013.12.01C輪 6000萬美元攜程 DCM中國2014.09.13D輪億元及以上美元GIC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2015.10.19並購7億美元樂視網

進入樂視生態圈之後,易到不斷加碼自己的充返政策。

在2016年7月1日的易到慶功會上,易到宣佈持續224天、史上時間最長的“100%充返活動”宣告結束,共有653萬用戶進行了充值,累計金額超過60億元,人均918元。

這同時意味著,在60億充值的背後,易到未來將要額外準備60億元,反哺給平臺用戶和司機,增強用戶和司機的黏性。

易到獲得60億元現金流入,卻背上了120億元的“未來潛在付出”。對現金如此饑渴,就算是借高利貸也相見形拙。

資本嗜血,在行業熱門時,湧入催大市場,但如果企業沒有盈利支援,B2VC 模式終究難以持續。半年時間,易到已經陷入如今的境地。

只希望司機的辛苦錢和乘客的預付金不要黑。

本文綜合自 陸家嘴雜誌、海峽都市報、河南商報、羅蘭貝格、新浪科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