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清華大學團隊利用VR技術復原圓明園 正開發混合現實項目

有“萬園之園”美譽的圓明園是中國文化建築史上的一大奇跡, 可惜它毀於150多年前的一場浩劫。 如何讓圓明園“復活”, 學界一直在努力。 清華大學建築學院郭黛姮教授帶領團隊, 利用虛擬實境技術重現圓明園燦爛歷史。 目前60%的園區已經通過數位技術精准復原。

圓明園是中國古典園林的集大成之作, 曾是多國園林效仿的對象。 然而如今, 它已成為一座遺址公園, 人們對它的瞭解, 只能局限於歷史檔案的記載, 但所有的語言似乎都顯得蒼白無力。 於是, 重建與不重建的爭論, 持續多年從未停歇。

作為梁思成先生的學生, 郭黛姮一直在致力於建築遺產的保護與傳承, 為了讓圓明園“活過來”, 她已經努力了將近20年。 他們查找文獻、勘察、測繪, 對園中每一棟建築的造型特點、景區空間構成進行分析, 還查找了全園的水系變化。 與此同時, 高科技數位技術也被引入對圓明園的重現,

每復原一個景區就需要十多道程序, “每棵樹、每塊牌匾的顏色都反復推敲, 還用烘焙技術還原了最真實的光影效果, 增強現場感。 ”10000餘件歷史檔案、4000幅復原設計圖紙、2000座數位建築模型、6段歷史分期中的120組時空單元, 終於讓圓明園這座“萬園之園”跨越時光, 再次展現在大家面前。

據瞭解, 郭黛姮教授團隊已經研發出了基於虛擬實境的圓明園移動導覽系統和圓明園虛擬遊園系統, 系統集海量資料、定位、導航、位置識別、音訊講解等於一體, 實現高清沉浸式體驗。 通過虛擬遊園系統, 記者仿佛置身“正大光明”的樓前, 雕樑畫棟的樓內, 一代帝王正與臣子商討朝政。

目前, 團隊對於圓明園的研究探索並未停止。 他們正圍繞全新的數位技術概念, 推進“混合現實”和“感映現實”兩個創新項目, 使虛擬場景進一步混合在現實空間中, 讓人具有身臨其境之感。 同時利用多媒體技術, 營造具有極高藝術觀賞性和感染力的體驗式空間, 充分調動體驗者的五感, 進而激發其對展示主題的高度情感共鳴。

此外, 隨著圓明園考古發掘推進、基礎條件改善, 團隊還將進一步擴大數位復原的研究範圍。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