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立春後,“忌戊”的習俗與傳說

舊時, 湖南、貴州部分地區的漢族在立春後有“忌戊”的習俗。

戊為天干的第五位, 古代 以天干 (甲、乙、丙……)地支 (子、醜、寅……) 迴圈相配, 以表示年月的次序。 干支再與 五行 (金木水火土) 對應, 則可推算出戊屬土。 每月有三個戊日, 四月十六、十月十八兩日 為“大戊日”, 全年大小戊日共三十八天, 均不事耕作。

漢族在立春後禁五戊, 禁戊前一天, 各村鳴鑼通知戊日不准動土。 俗謂這日動土會觸怒土神, 使農作物遭災。 忌 “戊” 習俗的輻射面很廣, 可能與道教有關。 道教特別禁忌戊日, 有“戊不燒香”之說。

“忌戊”的習俗有這樣一個傳說, 相傳漢武帝在嵩山一道場與諸大臣議事, 忽見一美貌女子飄然而來, 聲稱自己是王母娘娘座下侍女, 特來轉告漢武帝, 因見其心誠敬神, 決定在七月七日來會見他。 說完飄然而去, 不見了蹤影。

漢武帝於是每日沐浴齋戒, 並備下盛宴, 用以款待王母。

到了七月七日這天夜裡, 王母果然來了。 漢武帝向王母詢問人世何以會有這麼多蟲蝗、水旱之災, 王母說道:“世人皆迷而不知禁忌, 四時之內有六戊日, 翻地鋤田, 會驚動土神, 冒犯五陰五陽, 春六戊冒犯日、月、星辰, 秋六戊 冒犯五嶽四瀆, 冬六戊會沖犯社稷後土, 以致風雨不調, 五穀少收, 民多饑謹之災。 ”(閔智 亭《道教仙話》)因此便有了“忌戊”的傳說。

這種忌日的形成一方面是由於對大自然靈力的崇拜和迷信, 對自然災害的畏懼, 人們寧願以不勞作的自行“懲罰”來博得大自然靈力的同情; 一方面寄託著人們對豐收的祈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