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人物|她是“敦煌的女兒”,師從林徽因,設計人民大會堂內飾……

人這一輩子, 把自己該做的事, 都做完了, 就好!

——常沙娜《黃沙與藍天》

她是常沙娜

我國著名的藝術設計教育家和藝術設計家。 曾擔任第七、八、九屆全國人大代表和九屆全國人大常委, 原中央工藝美術學院院長, 新中國第一代工藝美術設計家, 著有美術研究專著多部。 現為中國美協副主席。

常沙娜是我國著名的藝術設計家、教育家。 她繼承了父親常書鴻的遺志, 一生致力於敦煌藝術的保護、研究與教育。 將敦煌藝術之美帶給世界, 因其對祖國與社會付出的至愛、塑造的至美, 被人尊稱為“敦煌的女兒”。

她自12歲起隨父臨摹敦煌壁畫, 後赴美留學, 歸國後在林徽因指點下步入工藝美學領域, 以敦煌圖案為藍本, 完成了如人民大會堂建築裝飾等國家重點設計任務。

同時, 她向自然的生命形態攫取藝術靈感, 創作了許多花卉作品並形成了清新雋雅的個人風格。

此展囊括了常沙娜敦煌臨摹、裝飾手稿及設計作品, 在“一帶一路”背景下, 呈現當代學人對敦煌藝術精神的研究與轉化, 繼承與昇華。

來看這位“敦煌的女兒”70余載敦煌情……

1931年, 常先生在法國里昂的La Saone河邊出生的時候, 誰也不會想到, 她一生都和敦煌, 這個黃沙和藍天交織的地方, 這個中國古代文明最鼎盛時期的遺產, 有著宿命般的姻緣。

(1930年, 常沙娜一家在法國)

常沙娜先生的成長道路與多數人都不同:她是“敦煌守護神”常書鴻的女兒。 然而, 她無一紙大學文憑卻能擔任中央工藝美術學院院長15年, 絕非只因她是常書鴻的女兒。

1942年, 國立敦煌藝術研究所成立, 一心嚮往敦煌藝術而毅然回國的常書鴻, 被薦為籌備委員會副主任, 後出任首任所長。

一年後, 12歲的常沙娜先生隨父母坐著帶篷卡車從重慶出發, 在路上顛簸了整一個月, 終於到達寒風凜冽、滿目黃沙、荒無人煙卻令父親激動不已的敦煌莫高窟。

這時, 等待這個土生土長在法國的女孩的, 除了一碗白麵條、一碗醋和一碗鹽巴, 還有長達一生的敦煌守候。

(常先生與父親、弟弟在敦煌)

在常先生的印象中, 千佛洞的天空永遠是明澈無比的藍, 洞窟裡是五彩斑斕、生動美妙的壁畫和彩塑, 像變幻莫測的夢境。

她喜歡敦煌, 並在父親的安排下進行著沒有學歷的學習:每日以唐人經書為帖練字, 再朗讀一小時法語;跟蘇瑩輝和董希文學習中西方美術史;臨摹歷朝各代的重點壁畫, 整理和把握不同時代的畫風……

(觀無量壽經變創作年代:1946 | 規格:272×300.5cm)

(舞人創作年代:1946 | 規格:53×38.5cm)

描稿、勾線、著色、渲染、開臉……常先生喜歡畫畫,學得積極主動,樂在其中,在得天獨厚的千年藝術聖殿一筆一畫地慢慢練就藝術“童子功”。

70多年後的今天,她每每在畫冊上、在美術館展廳中見到自己當年的臨摹作品,仍會“怦然心動”,她清晰記得,畫到興致來了,就在窟中放開嗓子唱歌:“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觀世音菩薩創作年代:1945-1948 | 規格:102×71cm)

出色的才華,讓常沙娜先生有機會進入波士頓美術博物院美術學院,進修了完整的西方美術教育,並于建國之後回國,被梁思成和林徽因招至門下,進行傳統圖案與現代設計結合的研究和實踐。

(梁思成與林徽因)

1956年,常沙娜先生進入剛剛創辦的中央工藝美術學院任教,並在1983年被推選為院長。

常沙娜先生與遠在敦煌的父親一起,對敦煌文化的挖掘和保護,尤其是在敦煌文化與現代藝術、設計、生活方式的結合方面,一直傾注了無限的精力和熱情。

常先生以敦煌圖案為人民大會堂設計的宴會廳天花藻井,造型與人民大會堂天花板的照明、通風等實用功能結合在一起。周恩來總理看到後,高興地對常書鴻說:“你的女兒繼承了你的事業,敦煌藝術可有傳人了!”

常先生常說:“回顧我這輩子的成果,繪畫、圖案教學和設計,都與敦煌密不可分。敦煌是一個了不起的藝術寶庫,內容非常豐盛,取之不盡。但它現在是在‘帶病’開放,有些壁畫、彩塑的顏色已經比前些年淡了,現在也只能盡力延續它的生命。所以,對敦煌的東西要抓緊深入研究,要與現在的藝術相結合。”

(觀無量壽經變創作年代:1946 | 規格:272×300.5cm)

(舞人創作年代:1946 | 規格:53×38.5cm)

描稿、勾線、著色、渲染、開臉……常先生喜歡畫畫,學得積極主動,樂在其中,在得天獨厚的千年藝術聖殿一筆一畫地慢慢練就藝術“童子功”。

70多年後的今天,她每每在畫冊上、在美術館展廳中見到自己當年的臨摹作品,仍會“怦然心動”,她清晰記得,畫到興致來了,就在窟中放開嗓子唱歌:“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觀世音菩薩創作年代:1945-1948 | 規格:102×71cm)

出色的才華,讓常沙娜先生有機會進入波士頓美術博物院美術學院,進修了完整的西方美術教育,並于建國之後回國,被梁思成和林徽因招至門下,進行傳統圖案與現代設計結合的研究和實踐。

(梁思成與林徽因)

1956年,常沙娜先生進入剛剛創辦的中央工藝美術學院任教,並在1983年被推選為院長。

常沙娜先生與遠在敦煌的父親一起,對敦煌文化的挖掘和保護,尤其是在敦煌文化與現代藝術、設計、生活方式的結合方面,一直傾注了無限的精力和熱情。

常先生以敦煌圖案為人民大會堂設計的宴會廳天花藻井,造型與人民大會堂天花板的照明、通風等實用功能結合在一起。周恩來總理看到後,高興地對常書鴻說:“你的女兒繼承了你的事業,敦煌藝術可有傳人了!”

常先生常說:“回顧我這輩子的成果,繪畫、圖案教學和設計,都與敦煌密不可分。敦煌是一個了不起的藝術寶庫,內容非常豐盛,取之不盡。但它現在是在‘帶病’開放,有些壁畫、彩塑的顏色已經比前些年淡了,現在也只能盡力延續它的生命。所以,對敦煌的東西要抓緊深入研究,要與現在的藝術相結合。”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