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管理諮詢業的定位和盈利模式:諮詢業的生存方式集錦

我將諮詢業的管理培訓暫時簡單分了13種盈利模式:

第一種叫傳教式定位,

就是把管理思想作為一種類似宗教的信仰或理念傳播給他的學員, 改變學員的心智模式, 這種模式的代表是匯才公司, 賣的是信仰, 據說每年有上億的銷售, 它盈利的模式是非常成功的, 2000年我和它老總交流的時候, 他的收入已經達到五六千萬。

第二種是會員卡模式,

會員卡模式是去年興起的非常成功的模式, 其代表是深圳的聚成公司。 聚成公司通過會員卡模式一年為每家企業提供一百到三百人次的培訓服務, 以每年收取卡費兩萬為例,

他賣一千張卡就是兩千萬(具體數額不詳)。 但是他的問題在於預收費, 要把握好現金流, 用好未來的錢, 否則有出現資金鏈風險的可能。

第三種是文憑定位

那就是“賣公章”, 他們的優勢是有證書, 當然也有培訓, 重點是在證書, 像很多的認證、資格證書。 發證書也是很流行, 職業經理認證、商業經理人認證推廣都非常成功。

第四種是娛樂定位, 就像賣遊戲。 這裡的代表是人眾人, 通過戶外拓展賺錢。 它的優點是比較刺激, 有一點挑戰, 缺點是只能玩一次就沒新鮮感了, 它面臨產品創新的問題。

第五種是旅遊模式, 就是賣名企, 像海爾考察、格蘭仕考察、溫州考察等, 這個深圳的濟智慧公司做得不錯, 效益也不錯,

影響也不錯, 問題是需要有新的賣點與企業來考察, 不要全放一個籃子裡。 第六種是演出定位, 就是賣包裝, 最有代表性的是陳安之, 我覺得陳安之實際上更像一個小品演員, 他的舞臺效果有時比春節晚會的還好。 這個年代, 把培訓當培訓賣是不會掙錢的, 只能把培訓當成我們客戶需要的某一種產品或服務賣才會盈利。 賣包裝這個有意思, 你去看陳安之原來的照片什麼樣子, 包裝一下現在什麼樣子, 完全是演出的定位。 臺灣一位教授說了句笑話:講成功學, 老師永遠成功, 學生永遠不成功。 雖然有些偏頗, 但也指出了成功學的局限性:激勵解決的問題是有限的, 提高自身實力才是根本。 所以他未來的市場取決於是否加入一些更務實的元素。

第七是百貨定位, 就是把培訓做成超市的蘿蔔白菜來賣, 當成保健品來賣。 這裡的代表就是夢工廠的王陽, 專門賣陳安之的光碟, 很快發展起來了。 賣白菜, 夢工廠值得讚揚, 王陽原來做一個產品叫排毒養顏膠囊開始做得並不成功, 後來用賣保健品的方式賣培訓就成功了。

第八是形象定位, 賣個人的魅力、名師的品牌, 像於世維就是這樣。 於世維的培訓有幾次做到一千多人的規模, 市場影響力是比較大的, 個人魅力是巨大的, 但是盛名之下未來面臨的是產品創新的問題。

第九是關係模式, 賣熱鬧, 像廣州的益策公司, 主辦的南中國人力資源俱樂部、行銷俱樂部, 採取的是會員俱樂部的形式,

彙聚了一大批知名專家與包括寶潔、可口可樂等上千家知名企業, 每次都比較熱鬧, 每年的收入據說也不菲, 同時該模式結合會員卡模式, 推廣效果也不錯。

第十是洋務的定位, 賣老外, 賣外腦, 就是賣外國人的腦袋。 像極速動力公司, 麥肯特公司、做韋爾奇的公司都是這一類, 但是這個可複製性非常差。 有人說了一句笑話:大家聽了韋爾奇有沒有收穫, 有收穫, 收穫就是現在聽老外的話暫時還不能用。

第十一是高校定位, 就是依託一些高校做一些EMBA研修班, 這種做法也非常成功。 就是賣招牌, 很多依託北大清華的MBA研修班都發了財, 比如中大方略等, 依託高校也是一個辦法, 招牌現在也很重要。

第十二種是行商定位, 就是上門賣老師,

像競越、問鼎屬於這一類, 以內訓為主要業務來源, 也是一條很穩定的發展道路。

第十三種就是網路定位, 賣資訊, 像全球品牌網、中華企管網、中人網等。 除了這些, 還有一些傳統的諮詢方式不一一贅述。 下面簡要介紹一下諮詢公司的盈利模式, 我將諮詢業的管理培訓暫時簡單分了十種盈利模式:

其一是國際化定位, 主要是一些外企, 憑藉雄厚的實力與經驗、品牌聲譽獲得一些大的客戶資源, 包括IBM 這樣的諮詢業巨頭, 我本人不是太瞭解, 不多談。

第二是名校定位, 比如北大縱橫、和君創業、華夏基石、成偉顧問等, 創辦人都有一定的名校背景, 這些機構憑藉良好的學院背景與平臺大多取得了長足的發展。

其三是武林定位, 賣老闆。這裡的代表人物有葉茂中、王克等,他們憑藉自己多年在諮詢業打拼的地位,在某一些領域佔據絕對的市場優勢。

其四是名門定位,賣東家,名企下海模式。這裡面像胡紅衛、張建國都是華為出來的。在日本企業中國人做到最高層的管理專家、理光公司原副總經理劉承元,就有自己的核心優勢和競爭力,他創辦的威肯顧問也發展得很不錯。

其五是江湖定位,賣絕活,宋新宇從德國回來帶了一套戰略賣了好幾年,非常受歡迎,最近又推出了新的產品,這也是一種很好的方式。比如香港的天高公司做服務業顧問做的非常好。高檔酒樓他們做的非常專業,後來王建業從中分離出來成立優智顧問,雖然規模不大,但一成立就接到了成龍大哥的單,他們的八大步驟完全成為你服務的標準。他們做的非常細。麥當勞、柯達都選擇和他們合作。

其六是桃源定位,就是幾個人合夥起來,大家整合起來,像深圳歐顧得專門做全球通的呼叫中心的顧問服務。合作非常愉快,同領域無出其右。

其七是水滸定位,賣人頭,合夥人的模式,像新華信。它是一種小老闆大經理的模式,老闆並不是很突出,但是很突出他的經理層,很大、很強、很多。目前據說有五十多個合夥人,也許不久就到108將了。

其八就是夫妻定位,就是和媒體捆綁,或與協會捆綁,我瞭解長沙基業常青和湖南經視MBA大講堂的合作就非常成功。其九就是政府定位,賣背景。就是給政府做諮詢,像綜合開發研究院即中國腦庫側重於政府諮詢。國務院部委下屬也有很多這類的機構。憑藉其獨特地位與資源,日子大多過得不錯。

其十是認證定位,賣苦力。認證在一些地方有點濫了,成功的模式是一種流程服務,第一個流程打電話,對客戶進行掃描,五千個電話掃描最後有五百個有希望的,第二流程業務經理跟進,剩下五十個有誠意的,第三流程顧問去簽單,第四流程專案小組跟進。這一套也不錯,前幾年認證公司憑藉其獨特的優勢已經有一定積累,初具規模,有的已經有相當實力。但是現在的顧問認證行業,價格很低,很多企業確實是在賣苦力,確實比較辛苦。和國外的諮詢業相比,我國諮詢業還存在很大的差距。世界各國諮詢業的產值平均占國民生產總值的1%。

賣老闆。這裡的代表人物有葉茂中、王克等,他們憑藉自己多年在諮詢業打拼的地位,在某一些領域佔據絕對的市場優勢。

其四是名門定位,賣東家,名企下海模式。這裡面像胡紅衛、張建國都是華為出來的。在日本企業中國人做到最高層的管理專家、理光公司原副總經理劉承元,就有自己的核心優勢和競爭力,他創辦的威肯顧問也發展得很不錯。

其五是江湖定位,賣絕活,宋新宇從德國回來帶了一套戰略賣了好幾年,非常受歡迎,最近又推出了新的產品,這也是一種很好的方式。比如香港的天高公司做服務業顧問做的非常好。高檔酒樓他們做的非常專業,後來王建業從中分離出來成立優智顧問,雖然規模不大,但一成立就接到了成龍大哥的單,他們的八大步驟完全成為你服務的標準。他們做的非常細。麥當勞、柯達都選擇和他們合作。

其六是桃源定位,就是幾個人合夥起來,大家整合起來,像深圳歐顧得專門做全球通的呼叫中心的顧問服務。合作非常愉快,同領域無出其右。

其七是水滸定位,賣人頭,合夥人的模式,像新華信。它是一種小老闆大經理的模式,老闆並不是很突出,但是很突出他的經理層,很大、很強、很多。目前據說有五十多個合夥人,也許不久就到108將了。

其八就是夫妻定位,就是和媒體捆綁,或與協會捆綁,我瞭解長沙基業常青和湖南經視MBA大講堂的合作就非常成功。其九就是政府定位,賣背景。就是給政府做諮詢,像綜合開發研究院即中國腦庫側重於政府諮詢。國務院部委下屬也有很多這類的機構。憑藉其獨特地位與資源,日子大多過得不錯。

其十是認證定位,賣苦力。認證在一些地方有點濫了,成功的模式是一種流程服務,第一個流程打電話,對客戶進行掃描,五千個電話掃描最後有五百個有希望的,第二流程業務經理跟進,剩下五十個有誠意的,第三流程顧問去簽單,第四流程專案小組跟進。這一套也不錯,前幾年認證公司憑藉其獨特的優勢已經有一定積累,初具規模,有的已經有相當實力。但是現在的顧問認證行業,價格很低,很多企業確實是在賣苦力,確實比較辛苦。和國外的諮詢業相比,我國諮詢業還存在很大的差距。世界各國諮詢業的產值平均占國民生產總值的1%。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