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魏新河:現代人使用新詞彙入詩之探討

● 第二屆“當代詩詞創作批評與理論研究青年論壇”論文選登十二

傳統詩詞的語言基礎是文言, 當代詩詞有一種專門使用白話、口語的形式,

不屬於文言的基礎前提, 只是合律的白話, 如“明天我去圖書館、教我如何不想她”等等, 不在本文探討之列。 舉一個啟功先生的例子, 看看他的《鷓鴣天·乘公車》八首之第一首:

乘客紛紛一字排, 巴頭探腦費疑猜。 東西南北車多少, 不靠咱們這月臺。

坐不上, 我活該, 願知究竟幾時來。 有人說得真精確, 零點之前總會開。

一、關於新詞彙

任何高妙的立意, 都要通過組織詞彙來實現。 漢文化的傳統是崇古的, 所以非常講究有來歷、有出處, 又是尊重淵博典雅的, 所以非常講究文辭的精美和豐富。 我們現代人作詩詞, 用得最多的還是傳統詞彙。 什麼是新詞彙?木之始伐謂之新, 也就是說, 初次出現的前所未有的才能稱為新, 但詞彙當中卻不儘然,

一般認為近代或近期出現的、流行的, 就是新的。 但是現在由於很多人沒有小學、經學基礎, 誤認為一些詞彙是新名詞, 例如“革命、維新、小康、大同、符合”等, 其實這些詞彙都有幾千年的老資格了。 《易·革》:“湯武革命, 順乎天而應乎人。 ”《詩經·大雅·文王》:“周雖舊邦, 其命維新。 ”《詩經·大雅·民勞》:“民亦勞止, 汔可小康。 ”《禮記·禮運》:“是謂大同。 ”《漢書·文帝紀》:“初與郡守為銅虎符”顏師古注引漢應劭曰:“銅虎符第一至第五, 國家當發兵遣使者, 至郡合符, 符合乃聽受之。 ”

這裡存在一個問題現象, 漢字都是舊的, 它的原義也是舊的、不變的, 只有其引申義、衍變義才能夠變成新的。 有些後起之義往往是不可爬梳尋繹的, 沒有道理的, 是一種約定俗成。

比如“風流”二字, 水在流動稱為水流, 風在流動稱為風流, 本來指象流動的風一樣飄逸有致, 《紅樓夢》中說林黛玉“年貌雖小, 其舉止言談不俗, 身體面龐雖怯弱不勝, 卻有一段自然的風流態度。 ”後來就慢慢衍變出男女之間不檢點成性的意思來。 還有“風騷”一詞也是一樣。 現在最成問題的是“傳統”二字, 本指流傳有統緒、傳承成系統, 可是現在已經被廣泛認為是“舊”的意思。 天地山川、日月星辰、風雲雨雪都是傳統的, 但它永遠也不舊, 能夠流傳至今的才是經過了時間檢驗而歷久彌新的, 恰恰相反, 只有時興的、流行的才可能成為過時的、舊的, 甚至是廢棄的。 流行而不能流傳的就像爆竹一樣, 響一聲就成為了垃圾。

前人對此新詞彙的使用非常慎重,

宋邵博《邵氏聞見後錄》:“劉夢得作九日詩, 欲用糕字, 以五經中無之, 輟不復為。 宋子京以為不然, 故子京《九日食糕》有詠雲:劉郎不敢題糕字, 虛負詩中一世豪。 ”黃遵憲《雜感》一詩中也說道:“六經字所無, 不敢入詩篇。 ”

二、多義感發

上述現象, 當然是基於我們民族有浩瀚的文獻典籍。 所謂文采風流, 就是指文辭藻采的典雅美麗、高華動人, 老杜所說的“清詞麗句必為鄰”也是這個意思。 這就要求作者博聞強記、腹笥淵雅, 掌握大量的詞彙和典故, 為我們能夠更好地表情達意儲備能源。 千百年來, 傳統詞彙在變化不大的農耕社會形態下, 代代沿用, 並被不斷賦予了很多美好的意義, 其包涵的信息量之豐富多彩是新詞彙所不具備的,

這是由於新詞彙先天缺乏漫長時間的資訊積澱所致。

比如“荷、蓮、菡萏”這幾個詞彙, 它攜帶著近三千年歲月的滄桑, 和古老典籍的文氣, 以及歷代先賢賦予它的多種資訊。 我們會聯想到《詩·陳風·澤陂》:

彼澤之陂, 有蒲與荷。 有美一人, 傷如之何?寤寐無為, 涕泗滂沱。

彼澤之陂, 有蒲與蓮。 有美一人, 碩大且卷。 寤寐無為, 中心悁悁。

彼澤之陂, 有蒲菡萏。 有美一人, 碩大且儼。 寤寐無為, 輾轉伏枕。

還會聯想到《爾雅·釋草》:荷, 芙蕖……其華菡萏, 其實蓮, 其根藕, 其中的, 的中薏。

還會聯想到, 《古詩十九首》“涉江采芙蓉”, 《洛神賦》“灼若芙蕖出綠波”, 《西洲曲》“採蓮南塘秋, 蓮花過人頭”, 《愛蓮說》“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漣而不妖”, “接天蓮葉無窮碧, 映日荷花別樣紅”、“嫣然搖動,冷香飛上詩句”,等等。

這種多義感發,是傳統詞彙的一大特色功能,也給我們寫作中的“寄託”提供了廣闊空間,否則張惠言不會評論溫庭筠的《菩薩蠻·小山重疊金明滅》一首詞是“此感士不遇也”。當然,這要求作者和讀者具備相應的學養,否則是無法實現和認識這種多義感發之美的。正因如此,王國維才在《人間詞話》中有這樣的說法:“南唐中主詞菡萏香銷翠葉殘,西風愁起綠波間,大有眾芳蕪穢、美人遲暮之感,乃古今獨賞其細雨夢回雞塞遠,小樓吹徹玉笙寒,故知解人正不易得。”李璟的句子本身當然是沒有這個意思的,為什麼王國維會有這樣的感覺呢?葉嘉瑩先生拿西方“符號學”來闡釋這種現象,並說如果改寫成“荷花凋零荷葉殘”又會給人什麼感覺呢?一是因為“菡萏”所包含的的綜合資訊所致,一是“綠波”讓人想到曹植《洛神賦》灼若芙蕖出綠波所致。當然你的知識儲備中如果沒有《詩經》、《爾雅》、《洛神賦》,自然也就不會產生王國維這種感覺了。又比如“咸陽”二字,帶著多少蒼茫渾厚的文史資訊,而相比之下提到“深圳”二字,我們會有怎樣的感覺呢?“核電站、小鮮肉”呢?

三、新詞彙使用原則

由於近代以來社會尤其是科技領域的巨變,使得新詞彙不斷出現,網路詞彙更是日新月異,五花八門,這是當代詩詞創作所不能不面對的一個現實問題。

梁啟超《飲冰室詩話·夏威夷遊記》:“革命者,當革其精神,非革其形式。吾黨近好言詩界革命,雖然,若以堆積滿紙新名詞為革命,是又滿洲政府變法維新之類也。能以舊風格含新意境,斯可以舉革命之實矣。”他總結前期詩界革命的缺點,認為一在於“頗喜捋扯新名詞以自表異”,二在於“不備詩家之資格”。所以,如果說用了新詞彙、寫了新事物就算有創新、有特色的話,那人人都會,神舟嫦娥、航太登月、潛海穿地、資訊網路等等,皆史無前例,但按照梁啟超的標準,遑論人人皆能,即所謂的詩人詞家,佳作亦未多覯。

梁啟超《夏威夷遊記》又說:“欲為詩界之哥倫布、瑪賽郎,不可不備三長:第一要新意境,第二要新語句,而又須以古人之風格入之,然後成其為詩。” 黃遵憲《雜感》:“我手寫我口,古豈能拘牽。即今流俗語,我若登簡編。五千年後人,驚為古斕斑。”是否如他所說姑且不論,問題在於,我們的詩詞不僅是為了留給後人看的,如果總讓今人面對著那些司空見慣的詞彙、思想,甚至街談巷議,竟是一種無能甚至不道德的行為,因為它給人帶來的是厭煩與虛耗,而不是感動和啟迪。

錢鐘書《談藝錄》評黃公度:“語工而格卑,傖氣尚存,每成俗豔。尹師魯論王勝之文曰:贍而不流,公度其不免於流者乎?差能說西洋制度名物,掎摭聲光電化諸學,以為點綴,而于西人風雅之妙、性理之微,實少解會。故其詩有新事物,而無新理致。…凡新學而稍知存古,與夫舊學而強欲趨時者,皆好公度。蓋若輩之言詩界維新,僅指驅使西故,亦猶參軍蠻語作詩,仍是用佛典梵語之結習而已。” 按:尹師魯,宋尹洙字,撰《河南集》。王勝之,宋王益柔字。又《世說新語·排調》:郝隆為桓公(溫)南蠻參軍,三月三日會,作詩,攬筆便作一句雲:娵隅躍清池。桓問:娵隅是何物?答曰:蠻名魚為娵隅。桓公曰:作詩何以作蠻語?

啟功《飛行旅途口占》: “華岳齊天躋者稀,如今俯瞰有飛機。 一拳不過兒孫樣。萬仞高崗也振衣。”如果沒有“飛機”二字,就是一首很傳統的詩作,而有了這兩個字,就很扎眼,其效果是負面的。

所以使用新詞彙是個值得重視的問題,使用不好就會損失傳統風貌和風味,甚至與華夏詩歌的正脈統系脫軌。其正確的使用原則乃是“以舊風格含新意境”。

四、新詞彙入詩的幾點體會

(二)假借指代。黃遵憲在《人境廬詩草·自序》說:“自群經三史,逮于周秦諸子之書,許鄭諸家之注,凡事名物名切於今者,皆採取而假借之。”我們看他的《今別離》其一:

別腸轉如輪,一刻既萬周。眼見雙輪馳,益增中心憂。古亦有山川,古亦有車舟。車舟載離別,行止猶自由。今日舟與車,並力生離愁。明知須臾景,不許稍綢繆。鐘聲一及時,頃刻不少留。雖有萬鈞柁,動如繞指柔。豈無打頭風,亦不畏石尤。送者未及返,君在天盡頭。望影倏不見,煙波杳悠悠。去矣一何速,歸定留滯不。所願君歸時,快乘輕氣球。

除了“輕氣球”外,寫火車、輪船都利用傳統詞彙進行假借代指。孔凡章《B超鑒定胎兒性別》:“不須造化司前定,自有依憑識內涵。”據此,我們可以用詩經的“一葦杭之”代指飛機航空,《莊子》的“乘彼白雲,至於帝鄉”代指乘坐飛機,《莊子》的“水擊三千里”代指輪船航海……以此類推,我國古籍浩如煙海,“切於今者”也必然很多,可應用範圍也必然很廣。

(三)活化辭典。如陳機峰《清平樂》:“只有戀頭破帽,不知戴到何年。”指戴上右派帽子。

(四)合法選用。很多新名詞的命名就存在問題,使得其外表就不美,甚至不通,更談不上含義的富美。如“高鐵”,字面是很高的鋼鐵之意,如“動車”字面是運動的車輛之意,都是詞不達意,沒有表達出準確的含義。但有些就是合乎語法的,可以加以使用的,如索道、纜車、神舟、航空、航行、航路、航線、微波。

(五)選擇加工。是不是所有的新詞彙都可以入詩呢?我認為當然不是。詩歌畢竟是真善美的高雅藝術,那些不具備詩歌美學特質的詞彙,就不適合入詩。具體的講,過於質實的、缺乏美好啟發的詞彙就不適合入詩,尤其是一些科技新名詞。但我們可以選材加工,如飛機不好寫,飛鷹就好寫;頭孢唑啉鈉不好寫,青黴素就可以做文章;大腸桿菌不好寫,葡萄糖桿菌就可以做文章。就是因為後者帶有傳統詩意的字眼,給我們以加工利用的空間,如飛鷹的鷹,讓我們聯想到雄鷹、蒼鷹、鷹隼、張季鷹,聯想到《詩經·大明》的“時維鷹揚“,王昌齡的“角鷹初下秋草稀”,老杜的“蒼鷹畫作殊”,辛稼軒的“季鷹歸未”。如青黴素的青、素,讓我們聯想到李義山“青女素娥俱耐冷”,聯想到青山、青雲、青眼、青青河畔草、素面、絹素、繪事後素、素以為絢兮、新裂齊紈素。如葡萄糖桿菌的葡萄,讓我們聯想到“葡萄美酒夜光杯、空見葡萄入漢家”,甚至這個“菌”字也可以讓我們想到東坡“年來老幹都生菌,下有孫枝欲出林”的句子,這是出自於他的一首《次韻子由送千之侄》。而孢唑啉鈉黴等字在傳統詩文中幾乎沒有出現過,不知今人詩文是否有人寫過。

(六)就題避詩。一些實在無法寫進詩句中的新詞彙,就把它放在詩的題目中。

此外,熟詞也可以用的新起來。一是換境,熟詞生用,把它放到非常的語境中,如張牧石“指揮歲月入琴簫。”一是修飾,俗詞雅化,把它和典雅的字詞搭配組織在一起,限制扭轉其原有的俗意,如寇夢碧“茫茫意,待乘槎去,河漢都幹。”

老杜說“不薄今人愛古人”,本著這個傳統習氣,談了以上個人看法,對與不對,願與同道探討。

2016年9月修改于北京西山黃葉村畔之孤飛雲館

映日荷花別樣紅”、“嫣然搖動,冷香飛上詩句”,等等。

這種多義感發,是傳統詞彙的一大特色功能,也給我們寫作中的“寄託”提供了廣闊空間,否則張惠言不會評論溫庭筠的《菩薩蠻·小山重疊金明滅》一首詞是“此感士不遇也”。當然,這要求作者和讀者具備相應的學養,否則是無法實現和認識這種多義感發之美的。正因如此,王國維才在《人間詞話》中有這樣的說法:“南唐中主詞菡萏香銷翠葉殘,西風愁起綠波間,大有眾芳蕪穢、美人遲暮之感,乃古今獨賞其細雨夢回雞塞遠,小樓吹徹玉笙寒,故知解人正不易得。”李璟的句子本身當然是沒有這個意思的,為什麼王國維會有這樣的感覺呢?葉嘉瑩先生拿西方“符號學”來闡釋這種現象,並說如果改寫成“荷花凋零荷葉殘”又會給人什麼感覺呢?一是因為“菡萏”所包含的的綜合資訊所致,一是“綠波”讓人想到曹植《洛神賦》灼若芙蕖出綠波所致。當然你的知識儲備中如果沒有《詩經》、《爾雅》、《洛神賦》,自然也就不會產生王國維這種感覺了。又比如“咸陽”二字,帶著多少蒼茫渾厚的文史資訊,而相比之下提到“深圳”二字,我們會有怎樣的感覺呢?“核電站、小鮮肉”呢?

三、新詞彙使用原則

由於近代以來社會尤其是科技領域的巨變,使得新詞彙不斷出現,網路詞彙更是日新月異,五花八門,這是當代詩詞創作所不能不面對的一個現實問題。

梁啟超《飲冰室詩話·夏威夷遊記》:“革命者,當革其精神,非革其形式。吾黨近好言詩界革命,雖然,若以堆積滿紙新名詞為革命,是又滿洲政府變法維新之類也。能以舊風格含新意境,斯可以舉革命之實矣。”他總結前期詩界革命的缺點,認為一在於“頗喜捋扯新名詞以自表異”,二在於“不備詩家之資格”。所以,如果說用了新詞彙、寫了新事物就算有創新、有特色的話,那人人都會,神舟嫦娥、航太登月、潛海穿地、資訊網路等等,皆史無前例,但按照梁啟超的標準,遑論人人皆能,即所謂的詩人詞家,佳作亦未多覯。

梁啟超《夏威夷遊記》又說:“欲為詩界之哥倫布、瑪賽郎,不可不備三長:第一要新意境,第二要新語句,而又須以古人之風格入之,然後成其為詩。” 黃遵憲《雜感》:“我手寫我口,古豈能拘牽。即今流俗語,我若登簡編。五千年後人,驚為古斕斑。”是否如他所說姑且不論,問題在於,我們的詩詞不僅是為了留給後人看的,如果總讓今人面對著那些司空見慣的詞彙、思想,甚至街談巷議,竟是一種無能甚至不道德的行為,因為它給人帶來的是厭煩與虛耗,而不是感動和啟迪。

錢鐘書《談藝錄》評黃公度:“語工而格卑,傖氣尚存,每成俗豔。尹師魯論王勝之文曰:贍而不流,公度其不免於流者乎?差能說西洋制度名物,掎摭聲光電化諸學,以為點綴,而于西人風雅之妙、性理之微,實少解會。故其詩有新事物,而無新理致。…凡新學而稍知存古,與夫舊學而強欲趨時者,皆好公度。蓋若輩之言詩界維新,僅指驅使西故,亦猶參軍蠻語作詩,仍是用佛典梵語之結習而已。” 按:尹師魯,宋尹洙字,撰《河南集》。王勝之,宋王益柔字。又《世說新語·排調》:郝隆為桓公(溫)南蠻參軍,三月三日會,作詩,攬筆便作一句雲:娵隅躍清池。桓問:娵隅是何物?答曰:蠻名魚為娵隅。桓公曰:作詩何以作蠻語?

啟功《飛行旅途口占》: “華岳齊天躋者稀,如今俯瞰有飛機。 一拳不過兒孫樣。萬仞高崗也振衣。”如果沒有“飛機”二字,就是一首很傳統的詩作,而有了這兩個字,就很扎眼,其效果是負面的。

所以使用新詞彙是個值得重視的問題,使用不好就會損失傳統風貌和風味,甚至與華夏詩歌的正脈統系脫軌。其正確的使用原則乃是“以舊風格含新意境”。

四、新詞彙入詩的幾點體會

(二)假借指代。黃遵憲在《人境廬詩草·自序》說:“自群經三史,逮于周秦諸子之書,許鄭諸家之注,凡事名物名切於今者,皆採取而假借之。”我們看他的《今別離》其一:

別腸轉如輪,一刻既萬周。眼見雙輪馳,益增中心憂。古亦有山川,古亦有車舟。車舟載離別,行止猶自由。今日舟與車,並力生離愁。明知須臾景,不許稍綢繆。鐘聲一及時,頃刻不少留。雖有萬鈞柁,動如繞指柔。豈無打頭風,亦不畏石尤。送者未及返,君在天盡頭。望影倏不見,煙波杳悠悠。去矣一何速,歸定留滯不。所願君歸時,快乘輕氣球。

除了“輕氣球”外,寫火車、輪船都利用傳統詞彙進行假借代指。孔凡章《B超鑒定胎兒性別》:“不須造化司前定,自有依憑識內涵。”據此,我們可以用詩經的“一葦杭之”代指飛機航空,《莊子》的“乘彼白雲,至於帝鄉”代指乘坐飛機,《莊子》的“水擊三千里”代指輪船航海……以此類推,我國古籍浩如煙海,“切於今者”也必然很多,可應用範圍也必然很廣。

(三)活化辭典。如陳機峰《清平樂》:“只有戀頭破帽,不知戴到何年。”指戴上右派帽子。

(四)合法選用。很多新名詞的命名就存在問題,使得其外表就不美,甚至不通,更談不上含義的富美。如“高鐵”,字面是很高的鋼鐵之意,如“動車”字面是運動的車輛之意,都是詞不達意,沒有表達出準確的含義。但有些就是合乎語法的,可以加以使用的,如索道、纜車、神舟、航空、航行、航路、航線、微波。

(五)選擇加工。是不是所有的新詞彙都可以入詩呢?我認為當然不是。詩歌畢竟是真善美的高雅藝術,那些不具備詩歌美學特質的詞彙,就不適合入詩。具體的講,過於質實的、缺乏美好啟發的詞彙就不適合入詩,尤其是一些科技新名詞。但我們可以選材加工,如飛機不好寫,飛鷹就好寫;頭孢唑啉鈉不好寫,青黴素就可以做文章;大腸桿菌不好寫,葡萄糖桿菌就可以做文章。就是因為後者帶有傳統詩意的字眼,給我們以加工利用的空間,如飛鷹的鷹,讓我們聯想到雄鷹、蒼鷹、鷹隼、張季鷹,聯想到《詩經·大明》的“時維鷹揚“,王昌齡的“角鷹初下秋草稀”,老杜的“蒼鷹畫作殊”,辛稼軒的“季鷹歸未”。如青黴素的青、素,讓我們聯想到李義山“青女素娥俱耐冷”,聯想到青山、青雲、青眼、青青河畔草、素面、絹素、繪事後素、素以為絢兮、新裂齊紈素。如葡萄糖桿菌的葡萄,讓我們聯想到“葡萄美酒夜光杯、空見葡萄入漢家”,甚至這個“菌”字也可以讓我們想到東坡“年來老幹都生菌,下有孫枝欲出林”的句子,這是出自於他的一首《次韻子由送千之侄》。而孢唑啉鈉黴等字在傳統詩文中幾乎沒有出現過,不知今人詩文是否有人寫過。

(六)就題避詩。一些實在無法寫進詩句中的新詞彙,就把它放在詩的題目中。

此外,熟詞也可以用的新起來。一是換境,熟詞生用,把它放到非常的語境中,如張牧石“指揮歲月入琴簫。”一是修飾,俗詞雅化,把它和典雅的字詞搭配組織在一起,限制扭轉其原有的俗意,如寇夢碧“茫茫意,待乘槎去,河漢都幹。”

老杜說“不薄今人愛古人”,本著這個傳統習氣,談了以上個人看法,對與不對,願與同道探討。

2016年9月修改于北京西山黃葉村畔之孤飛雲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