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春節後北上資金偏愛製造業,行業龍頭受追捧,這10股最受青睞

雞年北上資金現新趨勢, 製造業板塊最受歡迎。

春節以來的30個交易日中, 北上資金通過深港通和滬港通, 蜂擁進入內地製造業板塊,

成為A股市場一景。 以盤後深股通及滬股通十大活躍股資料統計來看, 北上資金淨買入額前10的個股均以大盤藍籌為主, 分別為方正證券、海康威視、美的集團、中國平安、三一重工、格力電器、五糧液、海螺水泥、雲南白藥、洋河股份。

北上資金明顯偏好深股通

中銀國際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胡文洲表示, 今年以來的港資北上的金額明顯比去年要高, 而我國1-2月份的宏觀資料也比較好看, 預計今年將保持一定的淨流入, 同時盈利能力較好的公司受港資關注。

整體來看, 雞年開市以來, 北上資金在管道選擇上明顯偏好深股通, 儘管總成交額上深股通不如滬股通。

資料顯示, 今年以來, 滬股通和深股通的成交額分別為375.42億元、239.22億元。 淨買入方面, 深股通淨買入已達121.44億元, 而滬股通的淨買入還未達100億, 僅為91.87億元。 不過, 滬股通十大活躍股的成交額比深股通的高出136.2億元。

從個股來看, 在過去的30個交易日中, 北上資金單日淨買入個股金額最高達9.38億元, 為方正證券。 值得一提的是,

剔除3月16日和停牌的時間, 春節以來方正證券從未缺席北上資金交易活躍個股名單。

此外, 還有3只個股自春節後, 不間斷的出現在十大成交活躍股名單中, 分別是貴州茅臺、中國平安與美的集團。 截至3月16日, 北上資金成交額最高的中國平安共有11天位居滬股通成交額第一位。

對於這3只備受北上資金追捧的個股, 胡文洲表示, 大市值行業的龍頭股一般更能受益於經濟穩定的增長, 北上資金一般都偏愛這類行業的龍頭股。

宏大證券分析師範心雲也認為, 海外資金對於A股市場標的的選擇, 一般是建立在良好的基本面和合理的估值之上。 在此基礎上優中選優, 如果該標的為行業領軍龍頭, 且海外市場對標標的稀缺, 受到海外資金的青睞不足為奇。

此外, 新鴻基金融財富管理策略師溫傑認為, 貴州茅臺和美的集團雖未在香港上市, 但均為香港投資者熟悉的品牌;中國平安因其為A股較H股有一定比例的折價, 適合機構投資者參與。

製造業受青睞

雖說各行業的龍頭股受港資追捧, 但按照證監會行業的一級分類來看, 製造業最受北上資金青睞。 在過去的30個交易日中, 製造業個股共399次出現在十大活躍股名單中, 占總數的66.5%。

截至今日滬深兩市十大活躍股的北向港資成交額已達614.64億元, 共計在97只個股中現身, 行業選擇上北向資金均偏愛兩市製造業。

範心雲表示, 製造業個股上榜北上資金次數買入榜多, 主要原因有三:一是自去年下半年以來,

國內經濟穩中向好, 給相關的製造業個股帶來了比較樂觀的情緒;二是製造業個股有著低市盈率和高股息率的優點;三是滬港通及深港通名單中, 製造業個股的數量最多。

具體來看, 深股通最青睞製造業, 個股的出現次數高達260次, 占深股通總數的86.67%;而滬股通則分別偏愛製造業和金融業, 製造業和金融業個股的出現次數分別為139次、117次, 製造業僅占滬股通總數的46.33%。

業內人士表示, 兩市出現不同偏好的主要原因是滬股通和深股通的標的組成有所差別。 滬市主要集中于金融領域, 而深市則在科技、醫療、消費等多個行業上占比較多, 相對滬市行業配比也更加分散。

資深財經評論員熊麗萍稱, 深滬兩市最大的區別就是滬股通是傳統股票為主, 大部分銀行和保險都在滬市上市,所以金融股占比大一些。在深市,雖然北上資金看似比較偏愛深股通的製造業,但其實深市受青睞的製造業大部分都是與科技相關,且短線操作居多。

券商中國是證券市場權威媒體《證券時報》旗下新媒體,券商中國對該平臺所刊載的原創內容享有著作權,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否則將追究相應法律責任。

ID:quanshangcn

大部分銀行和保險都在滬市上市,所以金融股占比大一些。在深市,雖然北上資金看似比較偏愛深股通的製造業,但其實深市受青睞的製造業大部分都是與科技相關,且短線操作居多。

券商中國是證券市場權威媒體《證券時報》旗下新媒體,券商中國對該平臺所刊載的原創內容享有著作權,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否則將追究相應法律責任。

ID:quanshangcn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