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朔州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實現首季開門紅

今年以來, 隨著居民收入的增長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不斷推進, 我市消費品市場呈平穩向好的發展態勢, 實現了首季開門紅。 但消費品市場面臨的不確定因素依然存在, 增長動力尚不穩固, 發展後勁亟待加強。 還需要繼續加快培育新的消費熱點, 擴大商品流通輻射範圍, 幫扶企業提質增效。

一、消費品市場總體運行情況

一季度, 全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2.2億元, 同比增長6.6%, 居全省第一, 比去年同期提高了1.5個百分點, 比上年全年下降1.1個百分點。

圖1.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走勢圖

(一)城鄉共同發展, 鄉村零售額增速略快於城鎮

一季度, 鄉村實現零售額21.0億元, 同比增長6.9%, 城鎮實現零售額51.2億元, 同比增長6.5%。 鄉村快於城鎮0.4個百分點。

(二)限額以上企業所占比重略有提高

一季度, 全市限額以上企業實現零售額21.1億元, 同比增長7.3%, 限額以上零售額占比為29.2%, 比重比去年提高了0.2個百分點。

(三)批零業仍占主導地位

圖2.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分行業總量占比圖

一季度, 批零業實現零售額63.1億元, 同比增長6.7%, 占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7.4%;住餐業實現零售額9.1億元, 同比增長6.6%, 僅占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12.6%。

(四)基本生活消費及用品增長穩定

受節日和商品價格上漲等因素的影響, 吃、穿、用類等基本生活用品繼續保持穩定增長。 一季度, 全市糧油、食品、飲料、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實現零售額67865.8萬元, 同比增長18.3%, 拉動限額以上零售額增速5.3個百分點, 拉動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6個百分點。

二、影響消費品市場發展的主要因素

今年以來, 我市的消費品市場雖然明顯好轉, 但仍有諸多不利因素制約著消費品市場的發展。

(一)消費政策調整影響

汽車消費受購置稅優惠力度弱化以及新能源汽車補貼減少等因素影響。 一季度, 全市限額以上汽車類商品完成零售額3.4億元, 同比下降2.4%, 下拉限上批零業零售額0.5個百分點。

(二)購買力外流因素影響

一是近年來我市居民消費價格長期處於高位運行,

多數商品價格高於毗鄰大同、忻州及省外周邊地區, 過高價格產生的“擠出效應”引發購買力外擴, 導致購買力外流;二是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對傳統經營模式產生了極大衝擊, 一定程度上分流了居民對傳統消費模式的需求。 我市作為一個內陸小城市, 軟硬體設施都不發達, 電子商務發展水準落後, 商品供需結構問題突出, 通過網上購進和銷售的比例嚴重失衡。 購買力外流呈加速之勢。

(三)居民儲蓄意願較強

受實體經濟不景氣, 投資預期不明朗影響, 居民儲蓄意願較強。 從全市居民存款情況看, 2016年末, 全市居民儲蓄存款824.3億元, 較年初增長5.0%, 超過當年GDP增速。

三、對策及建議

(一)借力供給側改革,

改善消費結構

優化供給結構, 在消費產品個性化、多樣化上下功夫, 多層次、多管道激發新的消費熱點, 通過資源配置調整, 增加供給能力, 降低供給成本, 才能進一步激發消費潛力的釋放。 當前, 全市消費環境有待提升, 升級消費品嚴重不足, 消費外流明顯, 制約了消費升級。 因此, 必須從“供”“需”兩端發力:首先配套相應政策環境, 積極培育優質產品, 激發企業競爭力;其次要在滿足居民吃穿等消費的基礎上, 不斷優化居民消費結構, 大力促進居民消費升級換代。

(二)繼續推動傳統企業電子商務應用

一是重點推進骨幹企業電子商務應用, 不斷提升企業資訊化水準, 改造傳統引擎, 加快推進電子商務與商貿業、製造業的融合發展, 引導和支援傳統商貿企業推進實體市場和網上市場結合,促進產品設計、製造、行銷等各環節優化重組,提升傳統企業服務能力,加速傳統企業轉型升級步伐。二是大力支持中小企業電子商務應用,扶持服務中小企業的協力廠商電子商務服務平臺建設,促進面向消費者的電子商務應用。

(三)做大做強限上企業,發揮帶頭引領作用

限額以上批發零售業、住宿餐飲業企業是反應一個地區消費品市場發展狀況的晴雨錶、指南針。去年以來,全市限額以上批發零售業、住宿餐飲業企業規模擴大乏力,對全市消費品市場拉動作用逐步減弱。下一步,應大力發展限額以上商貿企業,將限上企業的輻射帶動、帶頭引領作用充分發揮出來,以促進全市消費品市場健康快速發展。一是要繼續加強市場監管,淨化市場環境,為企業公平競爭、健康發展提供優良的土壤環境;二是要建立企業誠信卡,針對遵紀守法、誠信經營的企業給予稅收、貸款等方面的優惠與扶持,形成誠信經營與扶持發展的良性互促局面。

(四)建立健全入庫激勵措施,不斷優化限額以上零售類值結構

要建立健全限額以上商貿企業和大個體戶入限額以上統計入庫激勵機制,對新入庫達限企業採取獎勵、補貼、降低收費等多種方式進行獎勵。引導商貿企業擴大規模、提檔次、調結構,提升企業品牌意識,促進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重點加大對新興的網上零售企業和反映居民消費升級的通訊器材類、傢俱類、建築及裝潢材料類、體育娛樂用品類企業以及居民剛需的糧油食品類企業的入庫力度,不斷優化我市限額以上零售類值結構,不斷改善當前“車、油”獨大的局面。

引導和支援傳統商貿企業推進實體市場和網上市場結合,促進產品設計、製造、行銷等各環節優化重組,提升傳統企業服務能力,加速傳統企業轉型升級步伐。二是大力支持中小企業電子商務應用,扶持服務中小企業的協力廠商電子商務服務平臺建設,促進面向消費者的電子商務應用。

(三)做大做強限上企業,發揮帶頭引領作用

限額以上批發零售業、住宿餐飲業企業是反應一個地區消費品市場發展狀況的晴雨錶、指南針。去年以來,全市限額以上批發零售業、住宿餐飲業企業規模擴大乏力,對全市消費品市場拉動作用逐步減弱。下一步,應大力發展限額以上商貿企業,將限上企業的輻射帶動、帶頭引領作用充分發揮出來,以促進全市消費品市場健康快速發展。一是要繼續加強市場監管,淨化市場環境,為企業公平競爭、健康發展提供優良的土壤環境;二是要建立企業誠信卡,針對遵紀守法、誠信經營的企業給予稅收、貸款等方面的優惠與扶持,形成誠信經營與扶持發展的良性互促局面。

(四)建立健全入庫激勵措施,不斷優化限額以上零售類值結構

要建立健全限額以上商貿企業和大個體戶入限額以上統計入庫激勵機制,對新入庫達限企業採取獎勵、補貼、降低收費等多種方式進行獎勵。引導商貿企業擴大規模、提檔次、調結構,提升企業品牌意識,促進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重點加大對新興的網上零售企業和反映居民消費升級的通訊器材類、傢俱類、建築及裝潢材料類、體育娛樂用品類企業以及居民剛需的糧油食品類企業的入庫力度,不斷優化我市限額以上零售類值結構,不斷改善當前“車、油”獨大的局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