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從複製到原創——探訪中國油畫第一村

去香港參加一個攝影展, 全國的攝影師都在深圳集結。

第二天上午從黃岡口岸過境到香港。 就有一天一夜的時間滯留深圳。

朋友的朋友開著車載著我們幾個不知道該往哪裡去?中午的海鮮大餐是必不可少的。 高樓大廈也難以吸引這些帝都來的子民。

看我們脖子上都掛著照相機。 朋友的朋友像是忽然開了竅:啊, 搞藝術的?帶你們去一個地方看看, 說不定你們會喜歡。

三轉兩轉來到一個城中村。

這裡是龍崗區布吉街道下轄的一個村民小組, 只有0.4平方公里手巴掌那麼大的一塊地方。 確是全球知名的油畫第一村。

街邊到處都是油畫和相框等繪畫用品。 大小不等的店面產供銷一條龍。 隱隱的有些藝術氣息, 更濃的是商業氛圍。

這裡的原住居民也就300多人。 但是畫工卻有5000多人, 門店800多家。

1989年, 香港畫商黃江來到這裡。 他租用民房, 招募學生和畫工進行油畫的創作、臨摹、收集和批量轉銷。

連帶畫布、畫框和顏料的生產加工, 逐漸形成了一個產業鏈。 在國際油畫市場的份額一度高達70%以上。

一路邊走邊看。 有很多熟悉的世界名畫。 有的模仿得很精緻, 有的稍顯粗糙。 遊客們懂畫的和不懂裝懂的混跡其中。

詢價, 少則20元一幅, 貴的成百上千。

這是一幅仿製的世界名畫《吻》。 很顯然, 像這樣一幅畫, 它的裝飾性比收藏意義更大, 頗受年輕消費者的青睞。 從這也可以看出油畫複製品的市場有多大。

但是, 就像任何一種商業模式一樣, 這種流水線生產複製那一套延續了十幾年後, 隨著複製品貿易額的大幅下降。 一批原創型中青年藝術家脫穎而出。 加上對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大力扶持, 大芬村再次奪回油畫第一村的稱號。

隨著大芬美術館的建成, 以前小作坊式的模仿複製逐漸被原創藝術中心替代。

但是慕名前來的遊客還是喜歡走訪那些小作坊,探聽這些底層畫工的生活故事。

很多小孩子從小就在這樣的環境裡長大。耳濡目染,得天獨厚的氛圍使得他們當中的大部分長大後也繼承了家業。

有些勤奮的畫工一天能畫幾十幅。靠著勤奮和市場機遇,有的畫工搖身一變成為繪畫工廠大老闆,就像工地上的小工變身包工頭一樣。作品出口裝船上百個貨櫃。

附近省份的農民、下崗職工和待業青年、甚至有些殘障人士紛湧而至,從學徒工幹起,成就自己一生的夢想。

隨著產業規模的不斷發展,一些正規院校的畢業生也紛紛加入到這個產業大軍裡來。

說起深圳的文化。當地的朋友表示出了一臉的不屑,說是一片沙漠。可在大芬村,讓我們這些脖子上挎個照相機就冒充搞藝術的人享受了一場文化的饕餮盛宴。

此次港澳之行的最大收穫就是在去香港看攝影展之前先在深圳看了一場油畫展。

貼士

我採集了關於 深圳大芬村的旅遊靈感,這裡適合與同學/朋友共同體驗。

11-2月來玩最佳。特別提示:冬季氣候較適宜

除此之外,我還提到了...

特色購物:

油畫、書法、雕塑

地鐵有大芬油畫村站,出站後步行5分鐘即到。時間充裕的話可以讓人給自己畫幅肖像畫留作紀念。淘幾幅喜歡的油畫、書法、或者雕塑作品,體積過大的可以郵寄。

樂途旅遊網與樂途靈感旅行家:宇飛 發佈:2017.03.09

但是慕名前來的遊客還是喜歡走訪那些小作坊,探聽這些底層畫工的生活故事。

很多小孩子從小就在這樣的環境裡長大。耳濡目染,得天獨厚的氛圍使得他們當中的大部分長大後也繼承了家業。

有些勤奮的畫工一天能畫幾十幅。靠著勤奮和市場機遇,有的畫工搖身一變成為繪畫工廠大老闆,就像工地上的小工變身包工頭一樣。作品出口裝船上百個貨櫃。

附近省份的農民、下崗職工和待業青年、甚至有些殘障人士紛湧而至,從學徒工幹起,成就自己一生的夢想。

隨著產業規模的不斷發展,一些正規院校的畢業生也紛紛加入到這個產業大軍裡來。

說起深圳的文化。當地的朋友表示出了一臉的不屑,說是一片沙漠。可在大芬村,讓我們這些脖子上挎個照相機就冒充搞藝術的人享受了一場文化的饕餮盛宴。

此次港澳之行的最大收穫就是在去香港看攝影展之前先在深圳看了一場油畫展。

貼士

我採集了關於 深圳大芬村的旅遊靈感,這裡適合與同學/朋友共同體驗。

11-2月來玩最佳。特別提示:冬季氣候較適宜

除此之外,我還提到了...

特色購物:

油畫、書法、雕塑

地鐵有大芬油畫村站,出站後步行5分鐘即到。時間充裕的話可以讓人給自己畫幅肖像畫留作紀念。淘幾幅喜歡的油畫、書法、或者雕塑作品,體積過大的可以郵寄。

樂途旅遊網與樂途靈感旅行家:宇飛 發佈:2017.03.09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