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孫悟空是印度神猴的變種|原來《西遊記》的故事都有原型(三)

泰國清邁的古代佛廟。 佛教從印度傳向世界, 但在印度卻早已被邊緣化, 現在印度已經很難找到古代的佛教寺廟;借助于這座在泰國被保存完好的寺廟,

我們可以看到當年印度佛教的風采。

撰文、攝影:蔡鐵鷹 王毅

離開注視久久的壁畫, 走出色彩斑斕的石窟, 重又感受到戈壁上裹挾黃塵的熱風。 不經意間, 我們仿佛在榆林窟經歷了一次跨越千年的穿越——忽然想起了一句當紅的網路語言:時間都去哪兒了?

未知永遠比已知要豐富。 當我們找到最早的孫悟空時, 求知的欲望本能地就拋出了下一個問題:這個猴哪來的?

上一篇介紹過從胡適、魯迅開始的爭論, 並且說“爭來爭去就是一場‘關公戰秦瓊’式的混戰”。 這並非刻意不恭, 而是因為雙方討論的問題不在一個歷史空間裡;如果從不同的歷史文化視角去看, 他們又都是對的, 只是屬於不同的歷史階段,

當然也就屬於不同的文化。

先說“外國進口說”。 唐僧取經故事誕生的第一個階段, 顯然其文化的背景應該屬於佛教, 猴子也就應該來自佛教, “外國進口說”可能是對的。

先介紹一個小眾的學說。 日本研究《西遊記》的學者多持此說, 即認為這個猴子原本是佛教的護法神。 佛教和印度的最重要的宗教婆羅門教有密切關係, 除了教義之外, 它的很多文化元素都來自婆羅門教;而婆羅門教的神多得不得了, 因此佛教的神佛也很多。 比如佛祖如來之下, 有眾多普通的佛, 比如阿彌陀佛、藥師琉璃佛——孫悟空後來也成了佛, 叫鬥戰勝佛;佛以下有眾多的菩薩, 如觀音菩薩、普賢菩薩、地藏王菩薩等等;菩薩以下還有眾多的羅漢、眾多的護法、六丁六甲、四方揭蒂,

這些菩薩、羅漢、護法原本都有名有姓, 當然也有故事。

榆林窟15窟 唐代天王

護法神將很多來自動物。 比如猴。 他們都是被降服歸順的, 做了護法神。

下麵一幅圖來自榆林窟。 圖的左邊有兩隻猴形神將, 下面一位扛旗, 上面的一位左手搭在眼前瞭望,

右手背在身後執棍, 棍頭上還有朵蓮花——像不像我們現在看到的孫悟空?像得很, 難怪有人說這些神將就是孫悟空的化身。 不過, 由於無法弄清楚這些神將的故事, 也就很難把他們和孫悟空真正地聯繫在一起。

榆林窟29窟 猴形神將

更值得關注的是說孫悟空來自印度史詩《羅摩衍那》, 是其中神猴哈奴曼的變身。 最早提出這個說法的是一位學梵語的俄羅斯教授, 後來經過胡適的提倡而廣為人知。

印度也是一個文明古國, 她的史詩非常著名, 其中有部達到十萬頌(兩行為一頌)的長篇史詩叫《羅摩衍那》, 出現在西元前很久, 距今已將近3000年。 這可比《西遊記》要早多了, 因此我們不能問:為什麼一定是《羅摩衍那》影響了《西遊記》, 而不是《西遊記》影響了《羅摩衍那》?

衍那, 梵語中故事、傳記的意思;羅摩, 故事中主人公的名字, 一位王子, 因此《羅摩衍那》可以翻譯為“王子羅摩的故事”。 在印度, 《羅摩衍那》有著至高的地位, 在結婚的喜筵上, 在宗教儀式上, 在節日慶典上, 在酋長首領或王孫貴族的酒會上, 每當祭完眾神,歌舞盡興之後,都會有一位元受尊祟的婆羅門走上前來,手執一束寫有字跡的棕櫚葉,開始款款輕聲地唱那古老的贊詩。

中國出版的《羅摩衍那》

《羅摩衍那》講王子羅摩在英勇善戰和美德方面勝過任何人,特別是在與諸王子爭取贏得悉多公主垂青的競爭中獲勝,悉多成了他的妻子。國王選中羅摩為自己繼承人的決定,在王國裡得到普遍的贊許。可是由於國王第二個妻子施展了陰謀詭計,國王改而指定婆羅多(第二個妻子的兒子)為繼承人,而將羅摩放逐到森林裡達十四年之久。跟隨羅摩前往放逐地的,還有他的妻子——賢良的悉多和忠於羅摩的弟弟羅什曼那。

《羅摩衍那》故事的主角:中,羅摩王子;右:王子美麗的妻子悉多;左,王子的弟弟;下蹲者:哈奴曼

羅摩、悉多生活在森林裡。有個叫十首王的惡魔把悉多劫到自己的島上,羅摩在尋找悉多時得到神猴哈奴曼的幫助。哈奴曼組織一支猴子大軍,在羅摩統率下,通過由猴子建造的橋,從大陸開到了島上,爆發了激烈的決戰,救出了悉多。羅摩流放期結束了,他返回阿逾陀,繼承了父親的王位,幸福地生活。

故事說哈奴曼是天風的兒子,神通廣大。他身高如山,尾長無比,臉放金光,變化多端,能把大山背走,能在空中飛行,能一步跳過大海。有一次,哈奴曼飛向楞伽時,途中被一個老母怪一口吞下肚去。於是哈奴曼在老怪的肚子裡把身子變大,逼得老母怪也不得不將身子變大,直到張開嘴就有幾百里寬。這時哈奴曼忽然把身子一縮,縮成拇指一般大小,從老母怪的左耳朵裡跳了出來。

2007年來中國展出的印度國寶哈努曼石雕,這尊石雕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當時展出方為石雕投保的保價為3000萬元。

無論在外形還是性格上,哈奴曼與孫悟空的確有很多相似之處。但讓大家接受“印度進口說”並不容易。最根本的原因是《羅摩衍那》雖然著名,但它是婆羅門教的史詩,與佛教不僅無關而且相互抵觸,它並沒有跟隨佛教進入中國,我們在漫長的中印文化交流過程中始終沒有找到《羅摩衍那》曾經進入中國的證據。

如果換一種思路呢?

東南亞也是佛教的傳播區,他們流行的以小乘佛教為主,帶有較多的婆羅門教色彩,因此在很多地方可以看到《羅摩衍那》和哈奴曼的流行。

這是一幅印尼風情圖,攝於將近一百年前。那座石雕,就是神猴哈奴曼。

泰國藝人表演木偶戲《羅摩衍那》。在泰國,這個故事叫《拉瑪堅》

我們專程去泰國考察《羅摩衍那》的流行。泰國是一個很值得一看的國家,忍不住上幾張趣圖:

普吉島的卡倫海灣

哈奴曼潛入王宮

金碧輝煌的清邁雙龍寺(又叫素貼寺)

寺廟內許願的遊客

雙龍寺鎮寺之寶:白玉佛

雙龍寺鎮寺之寶:墨玉佛

言歸正傳。我們終於在在泰國皇宮的玉佛寺看到了完整的《羅摩衍那》。泰國是泰國是君主立憲制國家,王室具有崇高的地位。現在泰國的王室稱為拉瑪王朝,前不久去世的普密蓬國王是拉瑪九世。拉瑪王朝出現在十八世紀中期,為了塑造王室的歷史和形象,拉瑪一世國王(1736-1809)修訂了當時已經在國內流傳的印度史詩《羅摩衍那》,改名《拉瑪堅》。《拉瑪堅》整體上保留了《羅摩衍那》的原貌,順理成章地把它變成了拉瑪王朝的文化象徵——“拉瑪”既可以被認為是羅摩的不同音譯,也可以被認為是拉瑪王朝的英雄史詩,或許二者本來就是統一的;“堅”泰語即傳記、故事的意思。後來拉瑪二世(1766-1824)對他父親欽定的《拉瑪堅》作了進一步的改編,主要是突出了神猴哈努曼的故事。

泰國皇宮玉佛寺

玉佛寺裡的關老爺像

玉佛寺位於曼谷大王宮內,是泰國最著名的佛寺,也是泰國三大國寶之一,始建於1784年,是泰國王族舉行宗教儀式的場所。寺內四周有一圈壁畫長廊,據說長達一公里以上,非常壯觀,上面繪有178幅以《拉瑪堅》史詩為題材的精美彩色連環畫,那就是我們的關注點:其中與《西遊記》孫悟空相近的故事是重中之重。

故事發生在王宮裡

神猴哈奴曼

哈奴曼的法身:三頭六臂;孫悟空也有三頭六臂,還有七十二變。

哈奴曼率領猴國軍隊幫助王子攻打妖魔,有點類似花果山。

哈奴曼的尾巴變成了橋樑,猴國軍隊正源源通過;而孫悟空屁股上有三根救命剛毛。

又一張哈奴曼的插圖:尾巴的妙用

哈奴曼正在教訓一幫歹徒;這和孫悟空打死一幫歹徒很相似

跳進妖魔的肚子——此時哈奴曼就在妖魔的嘴裡;這是孫悟空慣用的伎倆。

在這些壁畫前,無論是泰國的導遊還是講中文的導遊,都會告訴遊客:這就是泰國的孫悟空。

孫悟空也許確實受到了哈奴曼的影響,但他要比哈奴曼複雜的多。他身上還有很多中國文化的元素,比如,他為什麼叫齊天大聖?請看下篇《齊天大聖的老家》。

特別鳴謝:此文的完成得到了淮陰師範學院文化創意產業研究中心的全方位支持。

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將世界收入囊中!

每當祭完眾神,歌舞盡興之後,都會有一位元受尊祟的婆羅門走上前來,手執一束寫有字跡的棕櫚葉,開始款款輕聲地唱那古老的贊詩。

中國出版的《羅摩衍那》

《羅摩衍那》講王子羅摩在英勇善戰和美德方面勝過任何人,特別是在與諸王子爭取贏得悉多公主垂青的競爭中獲勝,悉多成了他的妻子。國王選中羅摩為自己繼承人的決定,在王國裡得到普遍的贊許。可是由於國王第二個妻子施展了陰謀詭計,國王改而指定婆羅多(第二個妻子的兒子)為繼承人,而將羅摩放逐到森林裡達十四年之久。跟隨羅摩前往放逐地的,還有他的妻子——賢良的悉多和忠於羅摩的弟弟羅什曼那。

《羅摩衍那》故事的主角:中,羅摩王子;右:王子美麗的妻子悉多;左,王子的弟弟;下蹲者:哈奴曼

羅摩、悉多生活在森林裡。有個叫十首王的惡魔把悉多劫到自己的島上,羅摩在尋找悉多時得到神猴哈奴曼的幫助。哈奴曼組織一支猴子大軍,在羅摩統率下,通過由猴子建造的橋,從大陸開到了島上,爆發了激烈的決戰,救出了悉多。羅摩流放期結束了,他返回阿逾陀,繼承了父親的王位,幸福地生活。

故事說哈奴曼是天風的兒子,神通廣大。他身高如山,尾長無比,臉放金光,變化多端,能把大山背走,能在空中飛行,能一步跳過大海。有一次,哈奴曼飛向楞伽時,途中被一個老母怪一口吞下肚去。於是哈奴曼在老怪的肚子裡把身子變大,逼得老母怪也不得不將身子變大,直到張開嘴就有幾百里寬。這時哈奴曼忽然把身子一縮,縮成拇指一般大小,從老母怪的左耳朵裡跳了出來。

2007年來中國展出的印度國寶哈努曼石雕,這尊石雕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當時展出方為石雕投保的保價為3000萬元。

無論在外形還是性格上,哈奴曼與孫悟空的確有很多相似之處。但讓大家接受“印度進口說”並不容易。最根本的原因是《羅摩衍那》雖然著名,但它是婆羅門教的史詩,與佛教不僅無關而且相互抵觸,它並沒有跟隨佛教進入中國,我們在漫長的中印文化交流過程中始終沒有找到《羅摩衍那》曾經進入中國的證據。

如果換一種思路呢?

東南亞也是佛教的傳播區,他們流行的以小乘佛教為主,帶有較多的婆羅門教色彩,因此在很多地方可以看到《羅摩衍那》和哈奴曼的流行。

這是一幅印尼風情圖,攝於將近一百年前。那座石雕,就是神猴哈奴曼。

泰國藝人表演木偶戲《羅摩衍那》。在泰國,這個故事叫《拉瑪堅》

我們專程去泰國考察《羅摩衍那》的流行。泰國是一個很值得一看的國家,忍不住上幾張趣圖:

普吉島的卡倫海灣

哈奴曼潛入王宮

金碧輝煌的清邁雙龍寺(又叫素貼寺)

寺廟內許願的遊客

雙龍寺鎮寺之寶:白玉佛

雙龍寺鎮寺之寶:墨玉佛

言歸正傳。我們終於在在泰國皇宮的玉佛寺看到了完整的《羅摩衍那》。泰國是泰國是君主立憲制國家,王室具有崇高的地位。現在泰國的王室稱為拉瑪王朝,前不久去世的普密蓬國王是拉瑪九世。拉瑪王朝出現在十八世紀中期,為了塑造王室的歷史和形象,拉瑪一世國王(1736-1809)修訂了當時已經在國內流傳的印度史詩《羅摩衍那》,改名《拉瑪堅》。《拉瑪堅》整體上保留了《羅摩衍那》的原貌,順理成章地把它變成了拉瑪王朝的文化象徵——“拉瑪”既可以被認為是羅摩的不同音譯,也可以被認為是拉瑪王朝的英雄史詩,或許二者本來就是統一的;“堅”泰語即傳記、故事的意思。後來拉瑪二世(1766-1824)對他父親欽定的《拉瑪堅》作了進一步的改編,主要是突出了神猴哈努曼的故事。

泰國皇宮玉佛寺

玉佛寺裡的關老爺像

玉佛寺位於曼谷大王宮內,是泰國最著名的佛寺,也是泰國三大國寶之一,始建於1784年,是泰國王族舉行宗教儀式的場所。寺內四周有一圈壁畫長廊,據說長達一公里以上,非常壯觀,上面繪有178幅以《拉瑪堅》史詩為題材的精美彩色連環畫,那就是我們的關注點:其中與《西遊記》孫悟空相近的故事是重中之重。

故事發生在王宮裡

神猴哈奴曼

哈奴曼的法身:三頭六臂;孫悟空也有三頭六臂,還有七十二變。

哈奴曼率領猴國軍隊幫助王子攻打妖魔,有點類似花果山。

哈奴曼的尾巴變成了橋樑,猴國軍隊正源源通過;而孫悟空屁股上有三根救命剛毛。

又一張哈奴曼的插圖:尾巴的妙用

哈奴曼正在教訓一幫歹徒;這和孫悟空打死一幫歹徒很相似

跳進妖魔的肚子——此時哈奴曼就在妖魔的嘴裡;這是孫悟空慣用的伎倆。

在這些壁畫前,無論是泰國的導遊還是講中文的導遊,都會告訴遊客:這就是泰國的孫悟空。

孫悟空也許確實受到了哈奴曼的影響,但他要比哈奴曼複雜的多。他身上還有很多中國文化的元素,比如,他為什麼叫齊天大聖?請看下篇《齊天大聖的老家》。

特別鳴謝:此文的完成得到了淮陰師範學院文化創意產業研究中心的全方位支持。

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將世界收入囊中!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