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葉嘉瑩精選送給孩子的古詩詞,值得收藏

《給孩子的古詩詞》是當今中國古典詩詞講壇影響最大、絕無僅有的葉嘉瑩先生的心血之作。 中國古典詩詞中蓄積了古代偉大之詩人和詞人的所有心靈、智慧、品格、襟抱和修養。 中國傳統一直有“詩教”之說, 葉嘉瑩先生親自甄別、挑選, 將自己心目中最適合孩子閱讀的興趣和能力的中國古詩詞結集成冊。 《給孩子的古詩詞》共收錄作品218首, 不同風格的177首中國古代經典詩作、41首經典詞作, 以古典詩詞中所蘊含的一種感發生命, 帶給孩子感動和召喚, 提升孩子的心靈品質, 培養他們成長為有感覺、有感情、有修養的人。

因為文章篇幅有限, 選取其中十首和大家欣賞。

第一首:贈范曄

作者:陸凱

遇見北去的驛使就去折梅花, 托他帶給遠在隴山的友人。

江南別沒有更好的禮品相送, 姑且把一枝梅花送去報春。

這首詩構思精巧, 清晰自然, 富有情趣。 用字雖然簡單, 細細品之, 春的生機及情意如現眼前。 它的藝術美在於樸素、自然而又借物寄喻, 在特定的季節, 特定的環境, 把懷友的感情, 通過一種為世公認具有高潔情操的梅花表達出來, 把抽象的感情與形象的梅花結為一體了。

第二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作者:王勃

巍巍長安, 雄踞三秦之地;渺渺四川, 卻在迢迢遠方。

你我命運何等相仿, 奔波仕途, 遠離家鄉。

只要有知心朋友, 四海之內不覺遙遠。 即便在天涯海角, 感覺就像近鄰一樣。

岔道分手, 實在不用兒女情長, 淚灑衣裳。

這是送別詩的名作, 詩意慰勉勿在離別之時悲哀。 全詩開合頓挫, 氣脈流通, 意境曠達。 送別詩中的悲涼悽愴之氣, 音調明快爽朗, 語言清新高遠, 內容獨樹碑石。 此詩一洗往昔送別詩中悲苦纏綿之態, 體現出詩人高遠的志向、豁達的情趣和曠達的胸懷。

第三首:涼州詞

作者:王之渙

黃河好像從白雲間奔流而來,玉門關孤獨地聳峙在高山中。

將士何須哀怨那柳樹不發芽,春風根本吹不到玉門關外。

這首詩寫得蒼涼慷慨,悲而不失其壯,雖極力渲染戍卒不得還鄉的怨情,但絲毫沒有半點頹喪消沉的情調,充分表現出盛唐詩人的豁達廣闊胸懷。

第四首:宿建德江

作者:孟浩然

把小船停靠在煙霧迷蒙的小洲,日暮時分新愁又湧上客子心頭。

曠野無邊無際遠天比樹還低沉,江水清清明月來和人相親相近。

此詩先寫羈旅夜泊,再敘日暮添愁;然後寫到宇宙廣袤寧靜,明月伴人更親。一隱一現,虛實相間,兩相映襯,互為補充,構成一個特殊的意境。詩中雖只有一個愁字,卻把詩人內心的憂愁寫得淋漓盡致,然野曠江清,秋色歷歷在目。

第五首:從軍行

作者:楊炯

烽火照耀京都長安,不平之氣油然而生。

辭別皇宮,將軍手執兵符而去;圍敵攻城,精銳騎兵勇猛異常。

大雪紛飛,軍旗黯然失色;狂風怒吼,夾雜咚咚戰鼓。

我寧願做個低級軍官為國衝鋒陷陣,也勝過當個白面書生只會雕句尋章。

這首詩取材自樂府舊題“從軍行”,描寫一個讀書士子從軍邊塞、參加戰鬥的全過程。僅僅四十個字,既揭示出人物的心理活動,又渲染了環境氣氛,筆力極其雄勁。

第六首:送元二使安西

作者:王維

清晨的微雨濕潤了渭城地面的灰塵,館驛青堂瓦舍柳樹的枝葉翠嫩一新。

真誠地奉勸我的朋友再幹一杯美酒,向西出了陽關就難以遇到故舊親人。

這首詩所描寫的是一種最有普遍性的離別。它沒有特殊的背景,而自有深摯的惜別之情,這就使它適合於絕大多數離筵別席演唱,後來編入樂府,成為最流行、傳唱最久的歌曲。

第七首:春夜洛城聞笛

作者:李白

是誰家精美的笛子暗暗地發出悠揚的笛聲。隨著春風飄揚,傳遍洛陽全城。

就在今夜的曲中,聽到故鄉的《折楊柳》,哪個人的思鄉之情不會因此而油然而生呢?

第八首:別董大

作者:高適

千里黃雲蔽天日色暗昏昏,北風吹著歸雁大雪紛紛。

不要擔心前路茫茫沒有知己,普天之下哪個不識君?

那些淒清纏綿、低徊留連的作品,固然感人至深,但另外一種慷慨悲歌、出自肺腑的詩作,卻又以它的真誠情誼,堅強信念,為灞橋柳色與渭城風雨塗上了另一種豪放健美的色彩。

第九首:望岳

作者:杜甫

巍峨的泰山,到底如何雄偉?走出齊魯,依然可見那青青的峰頂。

神奇自然會聚了千種美景,山南山北分隔出清晨和黃昏。

層層白雲,蕩滌胸中溝壑;翩翩歸鳥,飛入賞景眼圈。

定要登上泰山頂峰,俯瞰群山,豪情滿懷。

這是杜甫青年時代的作品,充滿了詩人青年時代的浪漫與激情。全詩沒有一個“望”字,卻緊緊圍繞詩題“望嶽”的“望”字著筆,由遠望到近望,再到凝望,最後是俯望。詩人描寫了泰山雄偉磅礴的氣象,抒發了自己勇於攀登,傲視一切的雄心壯志,洋溢著蓬勃向上的朝氣。

第十首:楓橋夜泊

作者:張繼

月亮已落下烏鴉啼叫寒氣滿天, 對著江邊楓樹和漁火憂愁而眠。

姑蘇城外那寂寞清靜寒山古寺, 半夜裡敲鐘的聲音傳到了客船。

這首詩採用倒敘的寫法,先寫拂曉時景物,然後追憶昨夜的景色及夜半鐘聲,全詩有聲有色,有情有景,情景交融。

黃河好像從白雲間奔流而來,玉門關孤獨地聳峙在高山中。

將士何須哀怨那柳樹不發芽,春風根本吹不到玉門關外。

這首詩寫得蒼涼慷慨,悲而不失其壯,雖極力渲染戍卒不得還鄉的怨情,但絲毫沒有半點頹喪消沉的情調,充分表現出盛唐詩人的豁達廣闊胸懷。

第四首:宿建德江

作者:孟浩然

把小船停靠在煙霧迷蒙的小洲,日暮時分新愁又湧上客子心頭。

曠野無邊無際遠天比樹還低沉,江水清清明月來和人相親相近。

此詩先寫羈旅夜泊,再敘日暮添愁;然後寫到宇宙廣袤寧靜,明月伴人更親。一隱一現,虛實相間,兩相映襯,互為補充,構成一個特殊的意境。詩中雖只有一個愁字,卻把詩人內心的憂愁寫得淋漓盡致,然野曠江清,秋色歷歷在目。

第五首:從軍行

作者:楊炯

烽火照耀京都長安,不平之氣油然而生。

辭別皇宮,將軍手執兵符而去;圍敵攻城,精銳騎兵勇猛異常。

大雪紛飛,軍旗黯然失色;狂風怒吼,夾雜咚咚戰鼓。

我寧願做個低級軍官為國衝鋒陷陣,也勝過當個白面書生只會雕句尋章。

這首詩取材自樂府舊題“從軍行”,描寫一個讀書士子從軍邊塞、參加戰鬥的全過程。僅僅四十個字,既揭示出人物的心理活動,又渲染了環境氣氛,筆力極其雄勁。

第六首:送元二使安西

作者:王維

清晨的微雨濕潤了渭城地面的灰塵,館驛青堂瓦舍柳樹的枝葉翠嫩一新。

真誠地奉勸我的朋友再幹一杯美酒,向西出了陽關就難以遇到故舊親人。

這首詩所描寫的是一種最有普遍性的離別。它沒有特殊的背景,而自有深摯的惜別之情,這就使它適合於絕大多數離筵別席演唱,後來編入樂府,成為最流行、傳唱最久的歌曲。

第七首:春夜洛城聞笛

作者:李白

是誰家精美的笛子暗暗地發出悠揚的笛聲。隨著春風飄揚,傳遍洛陽全城。

就在今夜的曲中,聽到故鄉的《折楊柳》,哪個人的思鄉之情不會因此而油然而生呢?

第八首:別董大

作者:高適

千里黃雲蔽天日色暗昏昏,北風吹著歸雁大雪紛紛。

不要擔心前路茫茫沒有知己,普天之下哪個不識君?

那些淒清纏綿、低徊留連的作品,固然感人至深,但另外一種慷慨悲歌、出自肺腑的詩作,卻又以它的真誠情誼,堅強信念,為灞橋柳色與渭城風雨塗上了另一種豪放健美的色彩。

第九首:望岳

作者:杜甫

巍峨的泰山,到底如何雄偉?走出齊魯,依然可見那青青的峰頂。

神奇自然會聚了千種美景,山南山北分隔出清晨和黃昏。

層層白雲,蕩滌胸中溝壑;翩翩歸鳥,飛入賞景眼圈。

定要登上泰山頂峰,俯瞰群山,豪情滿懷。

這是杜甫青年時代的作品,充滿了詩人青年時代的浪漫與激情。全詩沒有一個“望”字,卻緊緊圍繞詩題“望嶽”的“望”字著筆,由遠望到近望,再到凝望,最後是俯望。詩人描寫了泰山雄偉磅礴的氣象,抒發了自己勇於攀登,傲視一切的雄心壯志,洋溢著蓬勃向上的朝氣。

第十首:楓橋夜泊

作者:張繼

月亮已落下烏鴉啼叫寒氣滿天, 對著江邊楓樹和漁火憂愁而眠。

姑蘇城外那寂寞清靜寒山古寺, 半夜裡敲鐘的聲音傳到了客船。

這首詩採用倒敘的寫法,先寫拂曉時景物,然後追憶昨夜的景色及夜半鐘聲,全詩有聲有色,有情有景,情景交融。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