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鞋王”百麗私有化刷新港交所紀錄 公司當家人套現百億離場

十多天的等待過去後, “鞋王”百麗國際(01880.HK)的私有化終於塵埃落定。 高瓴資本、鼎輝投資以及百麗執行董事盛放、于武組成財團, 對百麗國際發出收購要約, 擬出資531億港元將該公司私有化。

百麗國際在港交所發佈的公告顯示, 本次收購價格折合每股為6.30港元, 較百麗國際停牌前最後一個交易日的收盤價溢價19.5%。 如果與52周最高收盤價5.6港元相比, 要約方提出的收購價格溢價約12.5%。

百麗國際停牌前最後一個交易日為4月13日, 當日該股收盤報5.27港元。

要約方稱, 如果百麗國際在收購生效前宣派股息, 股息金額將由各股東持有,

前提是股息不得超過人民幣0.06元, 即上一財年支付的末期股息金額。 若有超出, 額外金額將從收購股價中扣除。

百麗國際531億港元的收購總額刷新了港交所紀錄。 此前的紀錄保持者是萬達商業, 該公司2016年在港交所進行私有化, 規模達345億港元。

本次收購前, 百麗國際董事長鄧耀及其堂弟鄧偉林通過一家公司持有20.76%的股權, 執行董事兼首席執行長盛百椒通過萃富創投和星堡環球兩家公司分別持有4.09%和0.89%的股權。

此外, 執董盛放和于武通過信託分別持股0.46%和2.20%, 包括4名高級副總裁和6名副總裁在內的其他高管持股12.06%, 總計持股為14.72%。 盛放為盛百椒之侄。

若收購按現有計劃完成, 鄧耀與鄧偉林堂兄弟以及盛百椒將退出百麗。 其中, 鄧耀與鄧偉林堂兄弟將套現110億港元, 盛百椒將套現26.4億港元。

鄧氏堂兄弟和盛百椒退出後, 高瓴資本將持有百麗56.81%的股份, 成為控股股東。 盛放、于武與其他公司高管將通過智者創業持有百麗31.13%的股份, 鼎暉投資則將持有12.06%的股份。

531億港元的收購總價值中, 若剔除盛放、于武和其他高管所持14.72%的權益, 要約方需拿出約453億港元。 這其中, 280億港元來自美國銀行提供的債務融資, 173億港元來自高瓴資本和鼎暉投資的現金。

百麗國際2007年在港交所上市, 其後公司業績持續增長, 業務逐步擴張。 儘管2008年金融危機曾導致該公司股價低迷,

但是在2008年10月至2013年2月, 百麗國際股價從1.95港元的歷史低點漲至15.41港元的紀錄高峰, 折合年漲幅超過150%, 給股東帶來巨額回報。

然而, 與許多被互聯網擊垮的公司一樣, 百麗也沒有提前意識到電商購物會帶來多大衝擊。 電商崛起前的線下管道優勢, 反而在互聯網時代成為了一個累贅。 門店快速擴張的背後, 卻是同店銷售的持續下滑。

百麗股價見頂的時間與同店銷售開始下降的時間基本重合。 公司股價在2013年10月見頂, 同店銷售從2013年12月至2014年2月的財政季度開始下降。 截至去年11月末, 該公司鞋類業務的同店銷售連續12個財季下滑, 其中最近5個財季的下滑幅度達到兩位元數。

船大掉頭難, 再加上購物中心的管道分流,

以及國外品牌在中國大中型城市發起的競爭, 百麗國際只有無奈選擇私有化, 而鄧氏堂兄弟與盛百椒選擇了套現離場。

百麗國際在私有化公告中稱, 轉型對提升公司競爭力及鞏固公司在中國女鞋市場的領導地位是必要的。 該公司稱, “因轉型將不乏風險, 這些戰略在公司獲私有化、並且不受公開股票市場的短期紛擾影響的情況下, 能夠得以更有效的實施。 ”

百麗國際將於5月2日在港交所複牌, 並將在5月15日召開董事會會議並審批2016-2017年度業績。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