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從“小雜工”到珠寶大王,他靠什麼締造千億帝國?

文/張雅微 本文由銷售與管理原創

他是與李嘉誠、郭得勝、李兆基其名的香港地產界“四大天王”;

他的家族是香港實打實的頂級豪門, 在2016年胡潤全球富豪榜中, 他以85億美金的資產排名第143位;

他執掌的集團企業橫跨香港、大陸乃至全球, 除了享譽世界的周大福珠寶、新世界兩個支柱產業之外, 他持股的上市公司還包括北京首都機場、佐丹奴、盛京銀行等十餘家;

這個人就是有著“珠寶大王”、“地產大亨”之稱的一代傳奇商人——鄭裕彤。

從“小雜工”到“金店掌櫃”

1925年, 鄭裕彤出生在廣東順德, 家境貧寒, 家人在節衣縮食的情況下供他上學念書, 不巧正遇上抗日戰爭的爆發, 鄭裕彤被迫輟學。

為了生計, 父親將他引至自己的好友周應元那裡當學徒, 周應元當時開著一家小金鋪, 叫周大福金行, 而周裕彤去那裡就是做最基礎的打雜工作——掃地、刷廁所、倒痰盂, 但空閒之餘,

他會用心學習接待小生意。

鄭裕彤勤學好問, 踏實肯幹, 頭腦敏捷, 在三年時間內, 實現了從小打雜到櫃檯主管的華麗成長, 周應元認為這個小夥子是個可造之材, 前途無量, 最終把自己的女兒周翠英嫁給了他, 還讓他成了掌櫃。

周翠英曾回憶說:“開始見面,

我不喜歡他。 因為他比我小幾個月, 我喜歡大一點的。 不過我老爸要我嫁就嫁了。 我老爸好凶, 不嫁就要丟我到南灣海。 ”然而, 就是這樣被包辦的婚姻卻是一樁好姻緣, 鄭裕彤曾多次對外表示:“一生中, 老婆對我最重要。 ”

事實證明, 這個上門女婿的確沒有令人失望,

他將周大福品牌運營地風生水起, 享譽中外。

首推“四個九”足金, 以品質賺口碑

1946年, 抗日戰爭結束, 周裕彤與家人商量決定去香港開辦第一家周大福分店, 雖然當時香港的金店競爭很激烈, 但周裕彤堅信只要自己堅守“以品質賺口碑”的原則, 周大福就有勝出的可能。

經過一段時間的市場調研, 周裕彤研究出了一種新的足金, 即四條九(含金量99.99%), 因為當時香港市面的黃金成色一般都是99%, 即九九金, 都沒有足金四條九的含金量高。

推出這個創意雖然讓周大福生意持續火熱, 卻也遭受了不小的虧損, 等於說, 每銷售一兩金, 自己就要虧幾十塊, 光這些日子下來就虧了不下幾十萬。 不過, 鄭裕彤覺得幾十萬就當是廣告費了,

賺口碑比賺錢可難多了。

兩年後, 周大福三個字響徹香港, 各大商場銀樓都爭先搶購周大福鑄造的金飾, 短時間內就實現了可觀的市場佔有率, 這也讓周大福品牌在香港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1984年, 香港政府通過立法將周大福首創 999.9 純金首飾規定為香港黃金首飾的成色標準。

從“珠寶大王”到“地產大亨”

1960年,鄭裕彤對傳統金店做了創新性地改革,將單純以售賣黃金的運營模式轉為以鑽石為主的珠寶店,周大福隨即改組為周大福珠寶金行有限公司,由於管理模式先進,員工團結一心,當年公司的盈利就達到了500萬元。

當時香港有名的“鑽石大王”廖桂昌獨霸香港鑽石市場,像他這樣做鑽石生意的人必須持有“戴比爾斯”牌照才可以交易鑽石,看好鑽石產業的鄭裕彤為了拿到牌照,專程去了南非買下了一家有戴比爾斯牌照的公司,從此,周大福不僅在金飾上生意紅火,在鑽石生意上也賺了個盆滿缽滿,成為香港有名的“珠寶大王”。

做到這個階段,看似已經非常成功,然而,鄭裕彤又開始向地產方向進軍。

1967年,香港樓市遭遇崩盤,很多人不敢輕舉妄動,而鄭裕彤卻在接下來的一年裡連續收購土地,或獨資或合資買下20多個地盤。時間到了70年代,香港的地產樓市開始全面復蘇回暖,鄭裕彤先前購買的地盤價格持續看漲。

1970年,鄭裕彤斥資1.31億港元在香港尖沙咀買地,又投資興建了新世界中心,成為香港地標之一。這塊地在當時很多人看來,價格貴得離譜,然而,時間過了10年,當年的地塊價格已經飆升至10億港元。

珠寶領域和地產領域原本是兩個截然不同的行業,既要求經營者穩紮穩打,又需要經營者膽大心細,具有戰略投資眼光,而鄭裕彤正好在這兩個方面兼而有之,又成就了自己“地產大亨”的名號。

目前,鄭裕彤家族涉及的產業包括能源、通訊、金融等多個領域。截至2016年6月30日,其中新世界集團資產總值合計3921億港元。

飲水思源,熱衷公益

即使已經是千億富豪,鄭裕彤一生節儉,飲食簡單,常常在公司吃家常菜,不喜歡穿名牌服飾,生活作息也非常有規律,若無特殊情況,通常都是10點上班,晚6點下班。據說他非常喜歡游泳,一年四季從未間斷過,興之所至,一次遊十幾個來回。

鄭裕彤在回顧其一生經歷時,曾總結出二十四字處世箴言:守信用,重諾言,做事勤懇,處世謹慎,飲水思源,不應見利忘義。他說:“一個人的一生,碰上一兩次幸運是可能的,但不可能永遠幸運,如果你希望永遠幸運,一定要付出永恆的勤與誠。”

鄭裕彤雖然在香港叱吒多年,但對家鄉的扶植始終沒有斷過,40年來,他先後在順德捐資建設了數十所院校。

鄭氏家族同樣熱心公益,不論是教育培訓還是醫學研究項目,不論是國內還是國外,鄭裕彤都很支持,累計捐款額超十億人民幣。

2016年9月30日,鄭氏家族通過電子郵件發佈公告稱,周大福集團及新世界發展創辦人鄭裕彤昨晚因病去世,享年91歲。在出殯那天,前特首董建華,現特首梁振英,還有李嘉誠、李兆基等人,整個香港的名流們幾乎都來為他送行,表達哀思。

鄭裕彤代表了老一輩香港實業家艱苦奮鬥、敢打敢拼的精神,通過自己的努力積累財富,逆襲人生。鄭裕彤的離去宣告著一個時代的落幕,豪門乖孩子鄭志剛能否續寫父輩傳奇,只能拭目以待了……

從“珠寶大王”到“地產大亨”

1960年,鄭裕彤對傳統金店做了創新性地改革,將單純以售賣黃金的運營模式轉為以鑽石為主的珠寶店,周大福隨即改組為周大福珠寶金行有限公司,由於管理模式先進,員工團結一心,當年公司的盈利就達到了500萬元。

當時香港有名的“鑽石大王”廖桂昌獨霸香港鑽石市場,像他這樣做鑽石生意的人必須持有“戴比爾斯”牌照才可以交易鑽石,看好鑽石產業的鄭裕彤為了拿到牌照,專程去了南非買下了一家有戴比爾斯牌照的公司,從此,周大福不僅在金飾上生意紅火,在鑽石生意上也賺了個盆滿缽滿,成為香港有名的“珠寶大王”。

做到這個階段,看似已經非常成功,然而,鄭裕彤又開始向地產方向進軍。

1967年,香港樓市遭遇崩盤,很多人不敢輕舉妄動,而鄭裕彤卻在接下來的一年裡連續收購土地,或獨資或合資買下20多個地盤。時間到了70年代,香港的地產樓市開始全面復蘇回暖,鄭裕彤先前購買的地盤價格持續看漲。

1970年,鄭裕彤斥資1.31億港元在香港尖沙咀買地,又投資興建了新世界中心,成為香港地標之一。這塊地在當時很多人看來,價格貴得離譜,然而,時間過了10年,當年的地塊價格已經飆升至10億港元。

珠寶領域和地產領域原本是兩個截然不同的行業,既要求經營者穩紮穩打,又需要經營者膽大心細,具有戰略投資眼光,而鄭裕彤正好在這兩個方面兼而有之,又成就了自己“地產大亨”的名號。

目前,鄭裕彤家族涉及的產業包括能源、通訊、金融等多個領域。截至2016年6月30日,其中新世界集團資產總值合計3921億港元。

飲水思源,熱衷公益

即使已經是千億富豪,鄭裕彤一生節儉,飲食簡單,常常在公司吃家常菜,不喜歡穿名牌服飾,生活作息也非常有規律,若無特殊情況,通常都是10點上班,晚6點下班。據說他非常喜歡游泳,一年四季從未間斷過,興之所至,一次遊十幾個來回。

鄭裕彤在回顧其一生經歷時,曾總結出二十四字處世箴言:守信用,重諾言,做事勤懇,處世謹慎,飲水思源,不應見利忘義。他說:“一個人的一生,碰上一兩次幸運是可能的,但不可能永遠幸運,如果你希望永遠幸運,一定要付出永恆的勤與誠。”

鄭裕彤雖然在香港叱吒多年,但對家鄉的扶植始終沒有斷過,40年來,他先後在順德捐資建設了數十所院校。

鄭氏家族同樣熱心公益,不論是教育培訓還是醫學研究項目,不論是國內還是國外,鄭裕彤都很支持,累計捐款額超十億人民幣。

2016年9月30日,鄭氏家族通過電子郵件發佈公告稱,周大福集團及新世界發展創辦人鄭裕彤昨晚因病去世,享年91歲。在出殯那天,前特首董建華,現特首梁振英,還有李嘉誠、李兆基等人,整個香港的名流們幾乎都來為他送行,表達哀思。

鄭裕彤代表了老一輩香港實業家艱苦奮鬥、敢打敢拼的精神,通過自己的努力積累財富,逆襲人生。鄭裕彤的離去宣告著一個時代的落幕,豪門乖孩子鄭志剛能否續寫父輩傳奇,只能拭目以待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