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釀酒師帶你走進中國燦爛的飲酒文化

中國上下五千年, 堪稱酒的文化、酒的歷史。 李白有“舉杯邀明月”的雅興, 蘇軾有“把酒問青天”的胸懷, 歐陽修有“酒逢知己千杯少”的豪邁, 曹操有“對酒當歌, 人生幾何”的蒼涼。 酒, 人們高興的時候用它助興;悲傷的時候用它解憂。

東漢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說:“酒, 就也。 所以就人性之善惡也, 從水酉, 以西目為之。 ”

酒, 可作為飲品和用於醫療, 因為具有弛緩和欣快作用, 也用於放鬆和產生快感、娛樂等其他的社交活動。 酒, 幾乎滲透到人類社會生活中的各個領域西方人愛喝酒, 中國人愛飲茶。 飲茶講究飲名茶, 而喝酒也一樣, 講究要選好酒喝。 西方有一句諺語:Life is too short to drink bad wine.由此看來, 雖然茶和酒的特性不同, 如同東方文化和西方文化一樣各具特色, 但人們講究飲名茶、喝名酒的追求卻是一致的。

“篩酒”的來歷

最初糧食酒都是放在壇中邊釀造, 邊貯存, 喝時開壇, 篩除酵母渣浮後飲之。 所以古代喝酒也叫“篩酒”, 後來發明了蒸餾酒, 一般為65度烈酒改為以小盅喝。 最近幾十年才流行30~40度的低度蒸餾酒。

中國民間飲酒的名目繁多, 例如, “會親酒”“出門酒”“接風酒”“交臂酒”“交杯酒”“回門酒”“滿月酒”“百日酒”“祝壽酒”“上樑酒”“進屋酒”“開業酒”“分紅酒”“送行酒”等。 甚至還有“罰酒”, 理由也是五花八門。 最為常見的可能是對酒席遲到者的“罰酒三杯”。 人們在飲酒、贊酒的時候, 總要給所飲的酒起個饒有風趣的雅號或別名。 這些名字, 大都由一些典故演繹而成, 或者根據酒的味道、顏色、功能、作用、濃淡及釀造方法等而定。

例如, 杜康(杜康是古代高梁酒的創始人)、歡伯(因為酒能消憂解愁, 能給人們帶來歡樂)、杯中物(因飲酒時, 大都用杯盛著而得名)、金波(因酒色如金, 在杯中浮動如波而得名)、壺筋筋(本來是盛酒的器皿, 後來亦用作酒的代稱)、酌(本意為斟酒、飲酒, 後引申為酒的代稱)。 酒的很多綽號在民間流傳甚廣, 所以在詩詞、小說中常被用作酒的代名詞, 這也是中國酒文化的一個特色。

每天教你水果酒技術, 辨別酒的好壞!!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