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大滇說茶1001夜之99 普洱茶香(上篇)

大滇說茶1001夜, 今晚說下茶香。 停下原有的易武, 是因為幾個茶友點題, 我也歡迎大家給我留言, 點題。 我會根據大家的留言選擇題目來講。 當然, 只是個人看法, 不是權威說法。 易武的話題, 會在後面持續講解。

茶香, 是一個很煩人的問題, 據說, 很多人以香氣來衡量茶的品質, 我們就從普洱茶的品鑒來說起。 一般對普洱茶的品鑒, 分為兩個方面, 一個是外形, 一個是內質, 香氣屬於內質的一種。

目前可見的關於香氣的評價有:蘭香、荷香、樟香、焦香、木香、陳香、青香。 關於這些香氣的評價, 充斥了早期的普洱茶市場,

當然, 也構成了普洱茶市場的一些歪理邪說。 在很久以前的傳說裡, 蘭香和樟香是高檔普洱茶的代表, 當然, 剛才來不及提到的棗香, 就是低檔茶的代表。 而出木香, 以及藥香、參香, 則是許多關於老茶的評價。 我們就來分析幾種說法。

第一種、樟香

這個在很多年以前, 是普遍讚譽的一個說法。 作為一種形容, 這個是沒有問題的, 但形成的原因, 據說是, 雲南省古茶樹茶園的茶樹和樟樹伴生而產生。 作為一個經常讀書的人, 我現在回頭一想, 總覺得, 現在的所謂古樹純料派與臺地派這個鬥爭, 似乎已經沒有意義。

早在1999年出版的鄧版《普洱茶》中就可以明顯看出傾向性。 每一個地方都在說明著古樹喬木優於臺地, 再看其他人的書,

也基本上表現出古樹喬木遠遠優於臺地的看法。 可惜我們很多人不愛讀書, 否則, 那個時候似乎就應該存儲很多古樹茶, 老班章什麼的。

鄧版《普洱茶》明確寫了, 蘭香和樟香必須是古樹茶才會有, 臺地茶只有荷香和清香。 我不能從道理上說明, 但我可以從現象上說明。 關於樟香, 我沒有從新茶上獲得這樣的感覺, 關於所謂蘭香, 新茶獲得過這種感覺。 我沒有看見樟樹與茶樹伴生的情況, 我印象裡, 某一年, 好像是雲南省植物學研究所的教授也寫過文章說, 茶樹與樟樹是天敵, 不能伴生。 關於樟香, 大家可以從2001年布朗磚上體會一下, 熟茶, 經過了較長時間的熟茶, 體現出了這個味道。

第二、是蘭香

私下裡, 我一直反對用蘭香、樟香、荷香等等這些來描述普洱茶的香氣,

但沒有辦法, 當這個行業都在這樣描述的情況下, 總得弄明白。 關於蘭香, 2010年版本的301傾心裡有明確的蘭香, 2011年版本的知味裡也有所謂明確的蘭香, 但我謹慎地稱為花香。 而蘭香, 據說被稱為普洱生茶最高貴的香氣, 也是古樹茶才具備的香氣。 關於這一點, 我無法承認也無法否認。 以實踐經驗來看, 偶爾有幾個地方的茶會有這樣的特點, 但不能推而廣之。 似乎, 用這個來衡量普洱茶的品質, 我是覺得欠妥的。 蘭香作為新茶時期的一個特徵, 給人一種愉快的感覺, 這個沒有錯。 但我並不覺得這個香氣會一直保留到十年, 老茶時期。 如果這個香氣不能保留到十年, 那麼, 就只有現喝的意義,
何以衡量出10年後的品質?因此, 關於蘭香, 我建議, 說明是在新茶時期, 而且會持續衰減。 一餅20年的老茶, 能找到蘭香嗎?但願!關於以上兩種香氣, 又有一些說法, 蘭香出現在嫩芽、嫩葉, 樟香出現在中壯年以及老年茶青。

第三、荷香

關於這個香型的描述, 必須嚴格跟茶的等級掛鉤, 多見於對宮廷級~3級茶的描述。 熟茶, 喝宮廷級別的茶, 夠純正的話, 那麼大滇龍芽宮廷會是一個代表。 體會荷香, 有荷香的濃厚程度, 可以判別茶青的等級高低。 對應散裝的宮廷級熟茶散茶, 荷香, 甚至成了唯一鑒賞的指標。 關於荷香, 我私下裡以為用嫩香更確切。 當然, 這樣直白的話只有我才會用, 一聽就明白, 顯然沒有荷香這樣有意境。 荷香, 起碼要讓一般人腦袋裡想幾下才明白,

而說嫩香, 每個人都明白, 不利於普洱茶賣高價。 如果水不攪渾, 怎能忽悠?OK, 不要把普洱茶的香型搞那麼複雜, 讓大家都明白好不好?

第四、木香

木香, 朽木不可雕也的木香, 傳說中, 是茶放到很多年後自然產生的香氣。 我個人的體會是在20年陳香那個熟茶裡, 有明顯的木香。 或許, 很多年了, 我都會一直認為, 木香只有老茶, 才會產生。 但今年, 一個偶然的機會, 我從新發酵的熟茶裡喝出了明顯的木香, 嚴格來說, 是一個發酵失敗的茶裡, 所以, 關於木香, 對我的思想, 要重新定義了。

第五、陳香

關於陳香, 必須分開來說, 熟茶的陳香以及生茶的陳香, 這是明顯不同的。 今天下午, 茶友懶人帶到店裡的所謂2000年左右生產的茶, 讓人愉快的部分,僅僅是陳香。也就是歲月載入給普洱茶留下的影子,或者我直白地描述為:陳化(或者發酵)味。你可以在3~5年的生茶裡感覺到程度較輕的陳香,以及5~10年的生茶裡感受到中等的陳香,時間越久,陳香味越重。對於熟茶,依據原料等級不同,以及發酵程度,以年份來衡量是不合適的。一個9級茶,1~2年就會有很重的陳味,5年非常陳。而對於宮廷級別的熟茶,10年的陳味尚達不到9級茶3年的陳味。

我們在判斷茶的年份的時候,陳味是一個判斷的指標,但必須根據原料的等級來判斷。回頭再說下午喝的茶,2000年左右的生茶,以及2005年的熟茶。好的一面是大致年份都沒有問題,不好的一面是,亮點並不突出。存儲我認為很正常,基本上是自然幹倉茶。私下裡,我對熟茶會有意料之中的判斷,而對生茶,卻感覺擔憂。我擔憂太多的茶友因此失去了存儲普洱茶的信心。熟茶,在最差的情況下,也會比新茶狀態好喝,雖然單薄,但味尚純正。生茶,是我無法理解,但卻是目前所謂主流茶商推崇的霸氣、茶氣足等……而對我而言,是苦不能化,澀充斥兩頰,有鎖喉之感。當一個茶,工藝和存儲都不存在問題的前提下,只能說原料是最主要的原因了。但願醒茶後會好些!當然,一定會好些,這個可以確認的,但好的一定有限!

明天晚上,繼續說普洱茶的茶香!

大滇說茶1001夜,今晚到此結束。謝謝。OVER!

讓人愉快的部分,僅僅是陳香。也就是歲月載入給普洱茶留下的影子,或者我直白地描述為:陳化(或者發酵)味。你可以在3~5年的生茶裡感覺到程度較輕的陳香,以及5~10年的生茶裡感受到中等的陳香,時間越久,陳香味越重。對於熟茶,依據原料等級不同,以及發酵程度,以年份來衡量是不合適的。一個9級茶,1~2年就會有很重的陳味,5年非常陳。而對於宮廷級別的熟茶,10年的陳味尚達不到9級茶3年的陳味。

我們在判斷茶的年份的時候,陳味是一個判斷的指標,但必須根據原料的等級來判斷。回頭再說下午喝的茶,2000年左右的生茶,以及2005年的熟茶。好的一面是大致年份都沒有問題,不好的一面是,亮點並不突出。存儲我認為很正常,基本上是自然幹倉茶。私下裡,我對熟茶會有意料之中的判斷,而對生茶,卻感覺擔憂。我擔憂太多的茶友因此失去了存儲普洱茶的信心。熟茶,在最差的情況下,也會比新茶狀態好喝,雖然單薄,但味尚純正。生茶,是我無法理解,但卻是目前所謂主流茶商推崇的霸氣、茶氣足等……而對我而言,是苦不能化,澀充斥兩頰,有鎖喉之感。當一個茶,工藝和存儲都不存在問題的前提下,只能說原料是最主要的原因了。但願醒茶後會好些!當然,一定會好些,這個可以確認的,但好的一定有限!

明天晚上,繼續說普洱茶的茶香!

大滇說茶1001夜,今晚到此結束。謝謝。OVER!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