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雲南騰沖:文化產業崛起極邊之地產業增加值逾15億元

皮影製作

琳琅滿目的油紙傘、藤編、土陶、騰宣、蕎藝......走進“極邊第一城”騰沖高黎貢文化產業創意園區內, 很多頗具特色的民族民間工藝品和“非遺”產品集中展示著騰沖的歷史文化積澱,

也受到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的熱捧青睞。

“散落在鄉村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宣傳面窄, 通過把它們引入園區, 希望能加大宣傳力度, 從而讓更多的人瞭解它們, 最終實現產業化道路, 更好的保護和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 ”騰沖市文化產業發展辦公室副主任韋光蕊說, 目前, 園區內引入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工藝品店採取集展示、銷售、體驗、加工於一體, 除了展示銷售外, 在每個店內開闢生產加工區域, 展示生產加工過程, 同時開設制陶、皮影填色等遊客體驗項目, 增強體驗感。

自2016年11月高黎貢文化創意產業園區被評為第二批雲南省文化創意產業園區以來, 園區圍繞文化產業打造、充實園區內容,

現園區內已形成影視及文藝創作表演區、文博市場交易區、非物質文化產業園區、騰越文化展示區、養生產業區等五大文化產業板塊。 截至目前, 園區內已入駐的文化企業達有10家, 經營文化產品的個體工商戶有45家。 構成了以夢幻騰沖、橙天國際影城為主的影視及文藝創作表演區, 以古玩城為主的文博市場交易區, 以皮影、土陶、騰編、紙傘、抄紙、布鞋、蕎藝、根雕為主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一條街以及以翡翠博物館、騰越文化博物館、中醫藥博物館等為主並帶動翡翠、琥珀交易的騰越文化展示區等業態。

“離合悲歡無非借光樹影, 衣冠人物盡是依皮成形”——2016年5月, 迄今有200多年歷史的騰沖劉家寨皮影戲,

走進騰沖鬧市區開設了集表演、加工、銷售為一體的體驗館, 成了騰沖的一個文化看點, 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產業化、市場化作出新的探索。 如今進城開起了皮影公司。

“目前經營專案主要有皮影戲表演、皮影工藝品銷售、皮影工藝品現場製作體驗、皮影戲表演體驗、私人定制大師作品等。 ”劉家寨皮影戲非物質文化遺產傳人劉永周的孫子劉朝侃說。

“永周皮影”的蛻變創新, 只是騰沖文化產業轉型升級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 騰沖文化產業發展迅速。 騰沖充分梳理絲路文化、翡翠文化、僑鄉文化、抗戰文化、生態文化和地質文化6種文化資源優勢, 挖掘以木、土、石、布為支撐的民族民間優秀文化資源, 創新開發提升民族民間文化產品的品質,

推進木雕、根雕、火山石雕刻、園角背么、布鞋、土陶、古法抄紙、蔑編、皮影、紙傘等產業化、規模化進程, 形成了騰沖特色文化產業集群, 建成了荷花玉雕、石頭山根雕木雕、火山石精深加工、富裕竹編、騰越琥珀、界頭抄紙、馬站土陶6個文化產品加工基地;現在, 特色文化產業已經成為騰沖發展文化經濟的有效途徑, 帶動了數以萬計的群眾脫貧致富。

據統計, 2015年, 騰沖市文化產業增加值實現15.56億元, 在全省排列第六位;占GDP比重為10.8%, 在全省排列第二位;從業人員從近3000人增長到30000餘人;有全省聯網直報文化企業法人單位24家, 約占全省的二十分之一。 (楊之輝)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