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她是李宗盛最愛的女人,王菲對手,年過五十,活成最有味道的女人

文丨 國館

多情的人, 才能看懂李宗盛;情深的人, 才能聽懂林憶蓮。

——國館君

林憶蓮

來自國館

00:0013:57

三十年來, 在華語樂壇能夠跟王菲分庭抗禮的天后, 非林憶蓮莫屬。

因此, 《歌手》落幕, 林憶蓮奪得冠軍, 其實都在大家的預料之中。

歌迷中流傳著這樣的說法:

“這一屆的《歌手》, 參賽的選手是林憶蓮、林憶蓮的老師、林憶蓮的歌迷。 ”

林憶蓮的老師指的是杜麗莎, 林憶蓮的歌迷指的是一班聽著林憶蓮的歌長大的小鮮肉、小女神。

有人說林憶蓮來參加比賽, 是光環掉了, 她漫不經心地說:“我沒有光環, 也不喜歡光環。 ”

整場比賽, 她既不需要一味和迪瑪希這樣的小鮮肉飆高音, 也沒有因為排名靠後, 慌不擇路、作出調整以迎合那幫大眾評委。

別人的掌聲, 最多是她可有可無的陪襯;她所在乎的, 是她的曲調, 她的歌聲。 因為在這一呼一吸之間, 有她的情深, 有她的動人:

“《不必在乎我是誰》是女人林憶蓮, 《至少還有你》是愛情中的林憶蓮, 而《鏗鏘玫瑰》則是作為歌者的林憶蓮。 ”。

(林憶蓮在《歌手》中奪冠)

圖片源自網路。

不必在乎我是誰林憶蓮 - 歌手 第1期

在愛的幸福裡, 不必在乎我是誰

“女人若沒人愛, 多可悲,

就算是有人聽我的歌會流淚。

我還是真的期待, 有人追

何必在乎我是誰。 ”

林憶蓮的輝煌, 少不得李宗盛的成全:他用歌詞寫出她少女的渴望, 她用歌聲唱出他男人的多情。

李宗盛專為林憶蓮寫的第一首歌, 是《不必在乎我是誰》。

林憶蓮一看歌詞, 怦然心動:“天啊, 這個男人怎麼會這麼清楚知道我的心聲?”當年還是初出茅廬的小女孩, 開始仰慕起這位才華橫溢的創作者。

1995年, 林憶蓮加盟滾石唱片, 與李宗盛份屬同門。 她失戀了, 他會陪她聊聊聊, 還給她寫了首《領悟》, “啊, 多麼痛的領悟~”, 完全是她的心聲。

“李宗盛真的很可怕, 他可以知道女人在想什麼。

李宗盛說:

“像林憶蓮這樣的女人, 只聽她的聲音, 便足以愛上她。 ”

但當時他已經有了家室, 他愛得欲蓋彌彰, 她愛得無名無分, 兩人始終發乎情、止乎禮。 他的髮妻知道了, 一直沒出聲, 以不哭不鬧的冷手段, 希望丈夫回心轉意;外界也知道了, 對這對有情人狂轟濫炸, 道德責駡。

李宗盛更難割捨, 林憶蓮更顯尷尬。

愛而不得、忍無可忍之下, 她選擇出走加拿大, 主動退出這場感情糾葛。

他也終於決定義無反顧, 與妻子離婚, 一路追到加拿大, 在她門口淋了一整晚的雨。 她忍不住重新接受了他。

擁入他懷中的那一刻, 她終於“不必在乎我是誰”。 此時此刻, 她只是他的女人。

一年以後, 才子佳人得償所願, 奉女成婚。

(林憶蓮抱女兒與李宗盛合照)

圖片源自網路。

婚後他養家糊口,她做飯燒菜,看似可以肆無忌憚地,過著曾經滿心憧憬的生活。

但正如一切婚姻都是愛情的墳墓,才子佳人的婚姻卻也是靈感的墳墓。曾經相互成全的兩個人,婚後事業卻雙雙下滑。

他漸漸工作不順,也沒心情討妻子歡心;她事業心也強,也沒怎麼花心思養兒育女。

曾經說過山盟海誓的兩把嘴,現在卻揮舞起唇槍舌劍。李宗盛的前妻甚至說,每次李宗盛和林憶蓮吵架,她都要去勸架。

他賭氣說過:“女人不要認為男人是什麼都能做到的,女人的快樂是要自己尋找的。人生裡面很多事情是無能為力的,男人也做不到。”

六年以後,這段婚姻終告結束。真實原因是什麼,林憶蓮和李宗盛都沒有說過。留給後人評說的,只有那段高品質的離婚聲明。

李宗盛說:“我們的愛若是錯誤,願你我沒有白白受苦。Sandy,祝你幸福,找到你要的,你認為值得的。”

而林憶蓮則更有深度:

“今天北京刮了一整天怪風,雨亦下得很凶。無盡的灰洋洋自得,人的心情自然也沒有好到哪裡。

“天空的閃電叫我看見閃光燈,想起鐘頭前的我,那麼陌生。沒有想過要為自己的婚姻狀況寫聲明,的確有一陣莫名的荒謬感。

就讓生命多添一種顏色吧。”

(林憶蓮與李宗盛)

圖片源自網路。

至少還有你林憶蓮 - 林憶蓮's

至少還有你,值得我去珍惜

“也許全世界我也可以忘記,

只是不願意失去你的消息,

你掌心的痣,

我總記得在哪裡。”

“女人可以不要婚姻,但不能不要愛情。”

李宗盛之後,她一直沒停下尋找愛。只是傷過之後,更加謹慎。

第一段感情物件是二十年前的男友陳輝虹,對方也是才子,她也還是佳人,命運兜兜轉轉,紅線還是綁在兩人身上。

第二段感情物件是小十一歲的音樂人恭碩良,經歷過感情風雨,林憶蓮終於說出那句話:

“我們只戀愛,不結婚。”

而他也理解。他對她的愛延續到對她女兒的愛:他教她女兒打鼓、彈吉他,還在紐約陪讀,一來二去,順便修復了她和女兒之間的感情裂痕。

《歌手》節目裡,她在舞臺上高歌,他在舞臺下為她打鼓。

細水長流的感情,莫過於此。

(林憶蓮與恭碩良)

圖片源自網路。

像曠野的玫瑰,抗拒綻放後的枯萎

那女孩早熟像一朵玫瑰,她從不依賴誰,

一早就體會,愛的凋匱和尖銳

她承認後悔,絕口不提傷悲。

林憶蓮不知道,這首歌寫的其實是她自己。

這也是李宗盛見她的第一感覺。

她曾經嘲笑自己長得“醜”,聲音條件也不好,聲線很薄、中氣不足,節目聲帶錄了3次就已經報廢了聲音,被人詬病“走音”、“不會唱”。

出第一張唱片的時候,反響就很不好。

林憶蓮跟公司老闆說:“我不唱了。我根本不適合做歌手,還是放棄歌手身份吧。”

老闆半調侃半鼓勵地說:“再試一張吧,如果還是不能適應,就不再勉強。”

憑著老闆的支持,林憶蓮拼出了“不瘋魔,不成活”的勁兒:認真學發聲和舞蹈,研究自己的聲音特點,針對性地選歌,甚至開始跟進錄音的每一個鼓點。

她找歌唱老師瘋狂練習聲音,其中一位就是杜麗莎。

杜麗莎說:“她天賦不算最好,但是最勤奮,天天去我那裡練聲,堅持了六個月,風雨無阻。”

(杜麗莎)

圖片源自網路。

她敢於打造自己的形象:當時香港一片哈日風,林憶蓮在第一張專輯裡面就模仿甜美的日本女郎,結果失敗了。

所以,第二張專輯的時候,她就跟公司說再也不跟風日本,她堅持自己的氣質更適合歐美唱法。

她的老師杜麗莎不用說了,只唱英文歌;她另外兩位老師,曾路得主攻基督教歌曲創作,江樺更向她傳授了義大利歌劇的美聲唱法。

林憶蓮初次見江樺,對方就說:“我教的是美聲法,你學了以後對唱流行曲有什麼影響,我不負責。”

林憶蓮說可以一試。

起初她用喉嚨發聲,學得很慢,於是她要求一周去三次,很快學會用丹田運氣發聲,聲線一下子亮了許多。從學英文藝術歌曲,到義大利歌,甚至是歌劇裡出名難度極高的詠歎調,她一座一座堡壘都攻克了。

下過了這番苦功,第二張專輯過後,她也終於紅了,也一舉開創了屬於自己的時代。

(當年林憶蓮連升9個音調唱《依然》的片段,連王菲都只能站在後面默默拍手)

鬥轉星移,時光飛逝,二三十年過去,當年與林憶蓮同期出道的天皇天后們,嫁人的嫁人,退隱的退隱,只剩下她一人在音樂的世界裡奪路狂奔。

現在開演唱會,林憶蓮已經很少再唱《不必在乎我是誰》、《至少還有你》這樣的哀怨纏綿的情歌,她有更廣闊的追求。

2012年,她出了實驗性大碟《蓋亞》,這一張大碟,耗了她六年。蓋亞是古希臘語,原意是大地之母。

從關注個人小情愛,上升到了關懷宇宙的境界:

“看看我們的過往的美麗的某個家,已無聲不見它。

看看你現在摧毀的只需要一霎那,是怎樣的代價。”

此碟一出,震撼了整個華語樂壇,拿下了當年最佳音樂概念、最佳傳媒、最佳專輯、最佳編曲、最佳女歌手各個大獎。

“我改變,因為我想改變。”

《蓋亞》

圖片源自網路。

已經50歲的林憶蓮,和19歲的她並無二致。她財務自由,不缺愛情,更重要的還有一顆放飛自我、不斷求新的心:

當我們還在回憶那個為愛癡狂、哀怨纏綿的林憶蓮時,當我們還停留在“你掌心的痣,我總記

得在哪裡”的場景中,她就已經飛上天際,登上另一個人生巔峰,卻依然光豔照人。

(林憶蓮在2017年《歌手》現場)

(林憶蓮抱女兒與李宗盛合照)

圖片源自網路。

婚後他養家糊口,她做飯燒菜,看似可以肆無忌憚地,過著曾經滿心憧憬的生活。

但正如一切婚姻都是愛情的墳墓,才子佳人的婚姻卻也是靈感的墳墓。曾經相互成全的兩個人,婚後事業卻雙雙下滑。

他漸漸工作不順,也沒心情討妻子歡心;她事業心也強,也沒怎麼花心思養兒育女。

曾經說過山盟海誓的兩把嘴,現在卻揮舞起唇槍舌劍。李宗盛的前妻甚至說,每次李宗盛和林憶蓮吵架,她都要去勸架。

他賭氣說過:“女人不要認為男人是什麼都能做到的,女人的快樂是要自己尋找的。人生裡面很多事情是無能為力的,男人也做不到。”

六年以後,這段婚姻終告結束。真實原因是什麼,林憶蓮和李宗盛都沒有說過。留給後人評說的,只有那段高品質的離婚聲明。

李宗盛說:“我們的愛若是錯誤,願你我沒有白白受苦。Sandy,祝你幸福,找到你要的,你認為值得的。”

而林憶蓮則更有深度:

“今天北京刮了一整天怪風,雨亦下得很凶。無盡的灰洋洋自得,人的心情自然也沒有好到哪裡。

“天空的閃電叫我看見閃光燈,想起鐘頭前的我,那麼陌生。沒有想過要為自己的婚姻狀況寫聲明,的確有一陣莫名的荒謬感。

就讓生命多添一種顏色吧。”

(林憶蓮與李宗盛)

圖片源自網路。

至少還有你林憶蓮 - 林憶蓮's

至少還有你,值得我去珍惜

“也許全世界我也可以忘記,

只是不願意失去你的消息,

你掌心的痣,

我總記得在哪裡。”

“女人可以不要婚姻,但不能不要愛情。”

李宗盛之後,她一直沒停下尋找愛。只是傷過之後,更加謹慎。

第一段感情物件是二十年前的男友陳輝虹,對方也是才子,她也還是佳人,命運兜兜轉轉,紅線還是綁在兩人身上。

第二段感情物件是小十一歲的音樂人恭碩良,經歷過感情風雨,林憶蓮終於說出那句話:

“我們只戀愛,不結婚。”

而他也理解。他對她的愛延續到對她女兒的愛:他教她女兒打鼓、彈吉他,還在紐約陪讀,一來二去,順便修復了她和女兒之間的感情裂痕。

《歌手》節目裡,她在舞臺上高歌,他在舞臺下為她打鼓。

細水長流的感情,莫過於此。

(林憶蓮與恭碩良)

圖片源自網路。

像曠野的玫瑰,抗拒綻放後的枯萎

那女孩早熟像一朵玫瑰,她從不依賴誰,

一早就體會,愛的凋匱和尖銳

她承認後悔,絕口不提傷悲。

林憶蓮不知道,這首歌寫的其實是她自己。

這也是李宗盛見她的第一感覺。

她曾經嘲笑自己長得“醜”,聲音條件也不好,聲線很薄、中氣不足,節目聲帶錄了3次就已經報廢了聲音,被人詬病“走音”、“不會唱”。

出第一張唱片的時候,反響就很不好。

林憶蓮跟公司老闆說:“我不唱了。我根本不適合做歌手,還是放棄歌手身份吧。”

老闆半調侃半鼓勵地說:“再試一張吧,如果還是不能適應,就不再勉強。”

憑著老闆的支持,林憶蓮拼出了“不瘋魔,不成活”的勁兒:認真學發聲和舞蹈,研究自己的聲音特點,針對性地選歌,甚至開始跟進錄音的每一個鼓點。

她找歌唱老師瘋狂練習聲音,其中一位就是杜麗莎。

杜麗莎說:“她天賦不算最好,但是最勤奮,天天去我那裡練聲,堅持了六個月,風雨無阻。”

(杜麗莎)

圖片源自網路。

她敢於打造自己的形象:當時香港一片哈日風,林憶蓮在第一張專輯裡面就模仿甜美的日本女郎,結果失敗了。

所以,第二張專輯的時候,她就跟公司說再也不跟風日本,她堅持自己的氣質更適合歐美唱法。

她的老師杜麗莎不用說了,只唱英文歌;她另外兩位老師,曾路得主攻基督教歌曲創作,江樺更向她傳授了義大利歌劇的美聲唱法。

林憶蓮初次見江樺,對方就說:“我教的是美聲法,你學了以後對唱流行曲有什麼影響,我不負責。”

林憶蓮說可以一試。

起初她用喉嚨發聲,學得很慢,於是她要求一周去三次,很快學會用丹田運氣發聲,聲線一下子亮了許多。從學英文藝術歌曲,到義大利歌,甚至是歌劇裡出名難度極高的詠歎調,她一座一座堡壘都攻克了。

下過了這番苦功,第二張專輯過後,她也終於紅了,也一舉開創了屬於自己的時代。

(當年林憶蓮連升9個音調唱《依然》的片段,連王菲都只能站在後面默默拍手)

鬥轉星移,時光飛逝,二三十年過去,當年與林憶蓮同期出道的天皇天后們,嫁人的嫁人,退隱的退隱,只剩下她一人在音樂的世界裡奪路狂奔。

現在開演唱會,林憶蓮已經很少再唱《不必在乎我是誰》、《至少還有你》這樣的哀怨纏綿的情歌,她有更廣闊的追求。

2012年,她出了實驗性大碟《蓋亞》,這一張大碟,耗了她六年。蓋亞是古希臘語,原意是大地之母。

從關注個人小情愛,上升到了關懷宇宙的境界:

“看看我們的過往的美麗的某個家,已無聲不見它。

看看你現在摧毀的只需要一霎那,是怎樣的代價。”

此碟一出,震撼了整個華語樂壇,拿下了當年最佳音樂概念、最佳傳媒、最佳專輯、最佳編曲、最佳女歌手各個大獎。

“我改變,因為我想改變。”

《蓋亞》

圖片源自網路。

已經50歲的林憶蓮,和19歲的她並無二致。她財務自由,不缺愛情,更重要的還有一顆放飛自我、不斷求新的心:

當我們還在回憶那個為愛癡狂、哀怨纏綿的林憶蓮時,當我們還停留在“你掌心的痣,我總記

得在哪裡”的場景中,她就已經飛上天際,登上另一個人生巔峰,卻依然光豔照人。

(林憶蓮在2017年《歌手》現場)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