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國務院發文激發社會投資 關注醫療PPP

國務院16日印發《關於進一步激發社會領域投資活力的意見》, 提出制定社會力量進入醫療、養老、教育、文化、體育等領域的具體方案, 明確工作目標和評估辦法, 新增服務和產品鼓勵社會力量提供。

引導社會資本以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參與醫療機構、養老服務機構、教育機構、文化設施、體育設施建設運營, 開展PPP項目示範。

機構認為, 由於供給端資源相對壟斷和需求端人口老齡化趨勢, 醫療專案盈利前景廣闊, 對比發達國家醫療PPP專案的占比, 未來中國醫療PPP存在十倍向上彈性空間。

相關概念股:

魚躍醫療:內生外延同步拓展

公佈2016年業績快報, 收入26.1億, 增24.08%, 歸屬於母公司淨利潤5.02億元, 增37.78%, 扣非增39.91%。

業績高增長, 符合預期, 內生外延並舉推動增長延續。 2016年歸屬於母公司淨利潤5.02億元, 增37.78%, 扣非增39.91%, 符合預期。 扣除上海醫療器械並表, 原有業務增長依然強勁, 淨利增30%。 維持盈利預測2016-18年EPS0.74/0.94/1.13元, 2017年PE32X。 公司作為醫療器械平臺型公司, 具有較強的銷售整合能力, 前期25億元定增資金已到位, 未來有望通過內生+外延保持快速增長, 維持目標價45元, 維持增持評級。

電子商務平臺拉動家用器械增長。 依靠雙十一等市場促銷, 電商平臺繼續高速增長, 預計全年收入約6億元, 同比增長50%+, 對比上半年進一步加速, 占家用器械收入超過25%, 有力拉動板塊增長。 預計電子血壓計、血糖檢測系列和針灸針等增速25%+,

其中血糖檢測系列收入過億, 扭虧為盈, 未來有望借電商平臺進一步放量。 睡眠呼吸機上市銷售已過2千萬, 市場接受度高, 將是未來重要業績增量。

醫用器械板塊逐步完善。 預計上海醫療器械集團收入6億元, 淨利5500萬元, 同比增長10%+, 由於內部管理調整, 淨利低於前期預測的7000萬元。 目前上械集團的高管及核心人員已通過定增實現激勵, 長期增長潛力有望逐步發掘。 同時, 公司增資德國研發中心, 推動國際化, 提升上械產品的定價力。 2016年11月, 公司並購上海中優醫藥進入醫用消毒領域, 目前股權交割已完成, 按承諾2017-19年增厚業績5669, 6902, 8750萬元。 上海中優醫藥是國內院內感染控制細分領域的龍頭企業,

未來公司還將以此為平臺繼續推進並購整合。

外延並購繼續推進。 公司前期定增募資25億元, 扣除置換前期項目投入和並購中優醫藥後, 尚有剩餘資金約10.75億元, 並購實力充足。 考慮到公司平臺整合優勢, 以及紅杉投資的資源協同, 預計外延並購將持續推進。

現代製藥:重組完成, 國藥工業再次揚帆起航

近日, 公司完成了對國藥工業資產的整合工作, 體外主要資產國藥威奇達和中抗製藥等, 以及國藥一致旗下致君製藥等一共13家公司注入現代製藥, 並完成了股權變更。 至此, 確立了現代製藥在國藥集團下唯一工業資產的地位。

短期看並表後低估值, 抗生素原料藥提價:此次資產重組完成以後, 公司很大的收入和利潤來自抗生素原料藥和中間體,

所以市場給的估值很低。 但是因為環保、價格、一致性評價等問題, 抗生素市場格局正在發生很大的變化, 產能集中, 行業寡頭。 國藥威奇達作為抗生素領域的龍頭, 在國內外抗生素領域有絕對的話語權, 兩大主要品種——6APA、7ACA價格看漲, 而且歐盟出口已經做了5-6個認證, 今年公司的銷售結構也會有明顯的變化。

中期看行銷體系和研發體系整合帶來的業績彈性:整合前, 公司擁有多個行銷子公司, 各自為戰。 今年上半年會統一行銷體系, 降低行銷和管理費用, 降本增效。 研發上, 選取了母公司6個、子公司13個品種, 成立了自主評價項目組, 主要依託醫工總院及國家藥物製劑工程研究中心技術力量,

開展一致性評價工作。

長期看國藥集團海內外並購整合能力:未來三到五年是醫藥大變革時期, 一致性評價、落後產能淘汰, 預計最後只剩下幾百家企業。 接下來公司普遍內生性增長動力不足, 主要是靠外延發展, 這是現代製藥最大的機遇。 在國內醫藥市場整合和國際合作的背景下, 特別是海外並購, 是公司最大的機遇。

投資建議:按照備考業績, 考慮股本攤薄, 增發後為5.55億股本。 預計2017-2018年淨利潤8.64/10.11億元, 對應EPS1.56/1.82元, 對應PE為21/18倍。

華東醫藥:業績快速增長, 財務費用下降增厚利潤

2016年度, 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53.80億元, 同比增長16.81%;營業利潤18.56億元, 同比增長34.2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4.47億元, 同比增長31.88%;基本每股收益3.00元。 分配預案為每10股轉增10股派13.5元(含稅)。

業績快速增長,財務費用下降增厚利潤。公司營業收入穩定增長,其中,醫藥工業實現收入56.63億元,同比增長19.15%;醫藥商業實現收入197.37億元,同比增長16.16%。醫藥工業中主要子公司中美華東繼續保持較快增長,百令膠囊銷售收入估計超過20億元,增速超過20%;阿卡波糖銷售超過15億元,繼續保持快速增長;

新產品研發進展順利,長期看好。公司新產品研發進展順利,佈局領域包括心腦血管類、抗腫瘤類、糖尿病類等,除仿製藥外,公司還通過收購獲得一類新藥如邁華替尼,目前已進入臨床1期。此外,公司與華東醫藥新藥研究院緊密合作,全年共取得了甲磺酸伊馬替尼片、利奈唑胺片等13個臨床批件,獲得百令顆粒等4個生產批件。

公司目前在研產品豐富,研發梯隊佈局良好,產品覆蓋領域市場空間大,未來隨著新產品的逐步上市,公司工業收入占比進一步提升,盈利能力將進一步增強。

[責編:heyan]

業績快速增長,財務費用下降增厚利潤。公司營業收入穩定增長,其中,醫藥工業實現收入56.63億元,同比增長19.15%;醫藥商業實現收入197.37億元,同比增長16.16%。醫藥工業中主要子公司中美華東繼續保持較快增長,百令膠囊銷售收入估計超過20億元,增速超過20%;阿卡波糖銷售超過15億元,繼續保持快速增長;

新產品研發進展順利,長期看好。公司新產品研發進展順利,佈局領域包括心腦血管類、抗腫瘤類、糖尿病類等,除仿製藥外,公司還通過收購獲得一類新藥如邁華替尼,目前已進入臨床1期。此外,公司與華東醫藥新藥研究院緊密合作,全年共取得了甲磺酸伊馬替尼片、利奈唑胺片等13個臨床批件,獲得百令顆粒等4個生產批件。

公司目前在研產品豐富,研發梯隊佈局良好,產品覆蓋領域市場空間大,未來隨著新產品的逐步上市,公司工業收入占比進一步提升,盈利能力將進一步增強。

[責編:heyan]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