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投入幾百萬收益幾個億,《鄉村愛情》是如何“發家致富”的?

《鄉村愛情9》下部正在熱播,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追劇?當然, 作為《鄉村愛情》“十級學者”的小編, 自然是不會缺席這場盛事的。

從2006年開播至今, 鄉愛的收視率屢破國內電視劇收視紀錄, 它也被業內視為“投入小、收益高、口碑好”的典範。 這樣一部農村題材、從裡到外散發著“土氣”的低成本製作劇集, 竟連拍10年, 收益更高達幾個億, 它是如何“發家致富”的?

品牌市值3億 堪稱國民度最高的電視劇

在如今大談IP的環境下, 《鄉村愛情》也是價值連城的大熱IP之一, 它的高收視、高國民度鮮有比肩者。 2006年, 《鄉村愛情》第一部在央視黃金檔播出, 此後連播3部, 最高收視率近12%。 從2011年開始, 央視和趙本山之間的關係開始進入微妙階段。 《鄉村愛情4》也從央視平臺上撤出,

轉至東北地區的衛視播出。 而《鄉村愛情8》在騰訊視頻獨播, 點播量破20億。 不久前, 《鄉村愛情9》也在騰訊視頻創下22小時破2億、5天破5億的紀錄。

在外界的固有印象中, 鄉愛主打農村題材, 在一眾以玄幻、時尚、古偶等為題材的電視劇市場中顯得“土的掉渣”, 大概只有東北農民和上了年紀的觀眾才愛看,

但是收視資料顛覆了這一認知。 十年間, 《鄉村愛情》的受眾早已從村鎮居民擴大到了都市人群, 觀眾從原來的東北三省, 擴大到東南沿海和一線城市。 《鄉8》、《鄉9》在北上廣等一線城市尤其受到熱捧, 主力觀看人群均為年輕人。 騰訊視頻播放指數顯示, 18~29歲的年輕觀眾占了73%, 還有11%的觀眾年齡在17歲以下。 這意味著何止90後, 連00後都拜倒在本山大叔的牛仔褲下。

早在2014年, 網友便從劇集總長度、收視率、賣片價格、主演陣容和社會影響力等幾方面考量, 綜合估值評出國內“長壽劇市值排行榜”, 其中, 《鄉村愛情》擠掉《愛情公寓》、《還珠格格》等競爭對手, 以3億的品牌市值位列第一, 足以見得它在國民心中的地位之高, 和品牌價值之強。

“長壽劇”品牌市值排行榜

排名 劇名 總集數 市值估價

1 《鄉村愛情故事》 七部共304集 3億

2 《娘家的故事》 三部共240集 2.5億

3 《隋唐英雄》 四部共261集 2.3億

4 《活佛濟公》 三部共195集 2.1億

5 《愛情公寓》 四季共88集 2億

6 《還珠格格》 三部共112集 1.9億

7 《鐵齒銅牙紀曉嵐》 四部共165集 1.8億

8 《我愛我家》 120集 1.5億

9 《家有兒女》 四部共365集 1.2億

10 《少年包青天》 三部共125集 1億

當然,在觀眾的盛情追捧下,《鄉村愛情》的吸金能力也難逢對手。不負責任地說一句,《鄉村愛情》或許是時下最能賺錢的電視劇。

輕鬆破億的播出權費用

《鄉村愛情》前三部在央視播出,而據業內人士,早年央視“一黃”收購農村戲一般是每集40萬,趙本山的戲肯定還要高於這個價格,按照50萬一集計算,30集的電視劇從央視至少可以拿到1500萬,單部就能獲得幾千萬的收益;而首輪播出後,全國各大衛視還要哄搶二輪、三輪的播出權,每集不少於20萬。此外,前幾部還分別賣給網路,網路獨播權也動輒幾十萬一集。當時有媒體斷言,趙本山依靠《鄉村愛情》每部賺3000萬沒有問題。

在轉戰地方衛視首播後,以《鄉村愛情5》為例,按照衛視台首播每集50萬元的價位算,長達44集的《鄉村愛情5》在一家衛視的賣出價就已經突破2000萬元,其在四家衛視首播,僅首播一輪,本山傳媒至少進賬8000萬。再加上網路首播權、二輪播放費用等,僅第五部的收入便輕鬆過億。

除了各大平臺的播出費用,《鄉村愛情》系列還有不菲的音像製品版權費,僅《鄉村愛情2》的版權價格便高達500萬元。《鄉村愛情》的每一部都是“吸金利器”。本山傳媒的工作人員曾透露,現在電視劇已經成了傳媒最賺錢的產業,劉老根大舞臺演出的收入已經排名第二。

近百個植入廣告帶鄉愛走上“致富路”

目前,《鄉村愛情》已制播9部,細數下來,出現在鄉愛裡的植入廣告竟近百個。從食品飲料,到化肥農藥,從汽車電商社交軟體,到專治不孕不育的醫院……《鄉村愛情》的植入廣告包羅萬象,應有盡有。眾多植入廣告也為劇集帶來巨額收益。

《鄉村愛情1》就吸引到了天琪食品、蒙牛和當地汽車公司的贊助,其片尾的彈跳式廣告,每條在60萬-90萬元不等,保守估計收入近千萬;而《鄉村愛情2》的價格可能更高,按照平均每條80萬元來計算,10條彈跳式廣告收入就可以達到800萬元;從《鄉村愛情3》開始,植入廣告過多,甚至淪為為廣告表演,讓眾多觀眾大為不滿;到了《鄉村愛情4》,僅出現在片尾字幕中的贊助單位就達到了23家之多;製作團隊後來注意到觀眾的意見,《鄉村愛情5》只選擇了不到10家贊助單位;到了《鄉村愛情6》,贊助單位的數量又控制在9家;《鄉村愛情7》的廣告植入也有十幾家;《鄉村愛情8》的廣告植入有15家,進賬4000萬;《鄉村愛情9》又縮減到剩9個廣告植入。

九部劇集加在一起的贊助商近百個,由於《鄉村愛情》系列劇的植入廣告一直是本山傳媒對外承接,並未委託給其他的廣告公司,其植入廣告的價格一直是商業機密。但是通過早些年的報導我們不難推測,這近百個廣告植入為鄉愛帶來的收益究竟有多高。

與高收益相對的,是《鄉村愛情》整體低廉的成本支出。2010年,當時的業內人士指出,《鄉村愛情》的成本非常低,由於劇中演員都是趙本山公司簽約演員,一般經紀公司簽演員,都會在合同裡注明每年免費或低於市場價為公司拍一至兩部戲,片酬支出較少。而片子的外景主要就在遼寧松原市開原鎮以及在上海取了一些景,劇組的高清攝像機、監視器等設備由黑龍江電視臺提供,《鄉村愛情》每集的成本絕不會超過25萬,全劇成本不超過900萬。

2014年,《鄉村愛情圓舞曲》的導演劉流表示,“電視劇投資有限,演員的片酬漲得越來越離譜,要想保證電視劇的品質不下降,就得多花錢,很多道具佈景就不能湊合,可是錢根本不夠用,唯一的選擇就是廣告植入。”儘管隨著劇集的播出,片中演員的片酬也翻漲了不知多少倍,但與收益相比,《鄉村愛情》的成本整體還是較為低廉的。《鄉村愛情》系列電視劇也一直被業內視為“投資小、回報高、反響大”的一棵搖錢樹。

《鄉村愛情》的收益與影響力堪稱現象級,而它的成功歸根結底在於“接地氣”。雖然現在的觀眾喜歡用次元、小眾、不著煙火氣來標榜自己,在多樣的市場選擇中為自己樹標籤,但是回歸生活的本質,尋找真實的自己也是他們心中最普遍的訴求。有網友說,“我看完了權力的遊戲、超感獵殺,看完了破產姐妹,看過了神探和唐頓以及十幾部美劇之後。我還是放不下這貨。”

張繼

鄉愛系列的編劇張繼認為,《鄉村愛情》系列能夠長盛不衰,最根本的原因是表現了一群真實的人。

“劇中主人公雖然都是農村的小人物,但他們嬉笑怒駡間都表現了真實的自我,絕不藏著掖著,這也映襯了複雜的現實生活。生活在現實中的觀眾們,早就厭倦了爾虞我詐的虛假,所以他們喜歡敢於表達真實自我的劉能、趙四、謝廣坤等人物,從而成為這部系列作品的忠實擁躉。”另外,《鄉村愛情》系列有一批適合這部戲的主演,有一批粉絲,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已經形成了一個品牌。

讓很多粉絲感到驚喜的是,張繼透露,“《鄉村愛情10》的劇本已經開始籌備,夏天會開始寫,會像往常一樣在今年秋天開拍,與第九部一樣,還是60集。但《鄉村愛情10》不是這個系列的結束,這個系列已經成為了一個文化符號,會一直拍下去。”

8 《我愛我家》 120集 1.5億

9 《家有兒女》 四部共365集 1.2億

10 《少年包青天》 三部共125集 1億

當然,在觀眾的盛情追捧下,《鄉村愛情》的吸金能力也難逢對手。不負責任地說一句,《鄉村愛情》或許是時下最能賺錢的電視劇。

輕鬆破億的播出權費用

《鄉村愛情》前三部在央視播出,而據業內人士,早年央視“一黃”收購農村戲一般是每集40萬,趙本山的戲肯定還要高於這個價格,按照50萬一集計算,30集的電視劇從央視至少可以拿到1500萬,單部就能獲得幾千萬的收益;而首輪播出後,全國各大衛視還要哄搶二輪、三輪的播出權,每集不少於20萬。此外,前幾部還分別賣給網路,網路獨播權也動輒幾十萬一集。當時有媒體斷言,趙本山依靠《鄉村愛情》每部賺3000萬沒有問題。

在轉戰地方衛視首播後,以《鄉村愛情5》為例,按照衛視台首播每集50萬元的價位算,長達44集的《鄉村愛情5》在一家衛視的賣出價就已經突破2000萬元,其在四家衛視首播,僅首播一輪,本山傳媒至少進賬8000萬。再加上網路首播權、二輪播放費用等,僅第五部的收入便輕鬆過億。

除了各大平臺的播出費用,《鄉村愛情》系列還有不菲的音像製品版權費,僅《鄉村愛情2》的版權價格便高達500萬元。《鄉村愛情》的每一部都是“吸金利器”。本山傳媒的工作人員曾透露,現在電視劇已經成了傳媒最賺錢的產業,劉老根大舞臺演出的收入已經排名第二。

近百個植入廣告帶鄉愛走上“致富路”

目前,《鄉村愛情》已制播9部,細數下來,出現在鄉愛裡的植入廣告竟近百個。從食品飲料,到化肥農藥,從汽車電商社交軟體,到專治不孕不育的醫院……《鄉村愛情》的植入廣告包羅萬象,應有盡有。眾多植入廣告也為劇集帶來巨額收益。

《鄉村愛情1》就吸引到了天琪食品、蒙牛和當地汽車公司的贊助,其片尾的彈跳式廣告,每條在60萬-90萬元不等,保守估計收入近千萬;而《鄉村愛情2》的價格可能更高,按照平均每條80萬元來計算,10條彈跳式廣告收入就可以達到800萬元;從《鄉村愛情3》開始,植入廣告過多,甚至淪為為廣告表演,讓眾多觀眾大為不滿;到了《鄉村愛情4》,僅出現在片尾字幕中的贊助單位就達到了23家之多;製作團隊後來注意到觀眾的意見,《鄉村愛情5》只選擇了不到10家贊助單位;到了《鄉村愛情6》,贊助單位的數量又控制在9家;《鄉村愛情7》的廣告植入也有十幾家;《鄉村愛情8》的廣告植入有15家,進賬4000萬;《鄉村愛情9》又縮減到剩9個廣告植入。

九部劇集加在一起的贊助商近百個,由於《鄉村愛情》系列劇的植入廣告一直是本山傳媒對外承接,並未委託給其他的廣告公司,其植入廣告的價格一直是商業機密。但是通過早些年的報導我們不難推測,這近百個廣告植入為鄉愛帶來的收益究竟有多高。

與高收益相對的,是《鄉村愛情》整體低廉的成本支出。2010年,當時的業內人士指出,《鄉村愛情》的成本非常低,由於劇中演員都是趙本山公司簽約演員,一般經紀公司簽演員,都會在合同裡注明每年免費或低於市場價為公司拍一至兩部戲,片酬支出較少。而片子的外景主要就在遼寧松原市開原鎮以及在上海取了一些景,劇組的高清攝像機、監視器等設備由黑龍江電視臺提供,《鄉村愛情》每集的成本絕不會超過25萬,全劇成本不超過900萬。

2014年,《鄉村愛情圓舞曲》的導演劉流表示,“電視劇投資有限,演員的片酬漲得越來越離譜,要想保證電視劇的品質不下降,就得多花錢,很多道具佈景就不能湊合,可是錢根本不夠用,唯一的選擇就是廣告植入。”儘管隨著劇集的播出,片中演員的片酬也翻漲了不知多少倍,但與收益相比,《鄉村愛情》的成本整體還是較為低廉的。《鄉村愛情》系列電視劇也一直被業內視為“投資小、回報高、反響大”的一棵搖錢樹。

《鄉村愛情》的收益與影響力堪稱現象級,而它的成功歸根結底在於“接地氣”。雖然現在的觀眾喜歡用次元、小眾、不著煙火氣來標榜自己,在多樣的市場選擇中為自己樹標籤,但是回歸生活的本質,尋找真實的自己也是他們心中最普遍的訴求。有網友說,“我看完了權力的遊戲、超感獵殺,看完了破產姐妹,看過了神探和唐頓以及十幾部美劇之後。我還是放不下這貨。”

張繼

鄉愛系列的編劇張繼認為,《鄉村愛情》系列能夠長盛不衰,最根本的原因是表現了一群真實的人。

“劇中主人公雖然都是農村的小人物,但他們嬉笑怒駡間都表現了真實的自我,絕不藏著掖著,這也映襯了複雜的現實生活。生活在現實中的觀眾們,早就厭倦了爾虞我詐的虛假,所以他們喜歡敢於表達真實自我的劉能、趙四、謝廣坤等人物,從而成為這部系列作品的忠實擁躉。”另外,《鄉村愛情》系列有一批適合這部戲的主演,有一批粉絲,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已經形成了一個品牌。

讓很多粉絲感到驚喜的是,張繼透露,“《鄉村愛情10》的劇本已經開始籌備,夏天會開始寫,會像往常一樣在今年秋天開拍,與第九部一樣,還是60集。但《鄉村愛情10》不是這個系列的結束,這個系列已經成為了一個文化符號,會一直拍下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