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李稻葵:金融格局的四大變化

金融關係著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 也關係著每個人的財富增長, 那麼, 中國的金融格局未來會有什麼新變化呢?最近, 清華大學金融系系主任,

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 在新浪意見領袖專欄發了篇文章, 分析了影響中國金融走勢的三大因素, 以及未來中國金融的四個變化。

先來說說影響中國金融走勢的三大因素, 分別是中國實體經濟結構的調整, 國際政治因素和科技。 第一個因素, 也就是中國實體經濟結構的調整。 李稻葵說, 從1992年到2007年, 中國的勞動收入, 也就是人們通過勞動獲得的報酬, 它占GDP的比重是在一直下降的。 但從2007年以後呢, 這個比例開始逐漸回升。 這個變化對金融有什麼影響?勞動收入的比重上升了, 資本回報在整個宏觀經濟上的占比就會下降。

另外, 李稻葵發現, 人們談論的金融話題, 已經從原來的在哪裡買房子便宜,

哪個牌子的車比較好, 變成了投資理財。 他覺得, 中國人對理財需求的迅速提高, 說明在GDP中金融服務業的附加值已經提高了, 百姓的儲蓄變多了就會去投資。

影響中國金融走勢的第二個因素是國際政治因素。 李稻葵認為, 在國際市場上, 美元會變得越來越強勢。

第三個因素, 也就是科技因素。 李稻葵說, 科技讓募集資金和資金交易更快、更容易了。 以前銀行和金融機構如果想把百姓的錢籌集起來, 要建經營點和支行, 還需要雇一群人進行宣傳。 而現在只要建一個網站, 或者設計一個App, 資金很快就來了, 大筆的交易可以在互聯網上直接進行。 還有就是大資料技術, 能精確地提供金融服務, 比如資料可以知道一個工廠靠不靠譜、經營得好不好,

它需要什麼樣的金融服務等等。

說完了這三大影響因素, 那它們能給我們帶來的變化是什麼呢?對每位投資者有什麼影響呢?李稻葵認為有這樣四個變化。

第一個變化是無風險的投資回報率會下降。 為什麼呢?我們剛剛提到說, 勞動收入占GDP的比重在上升, 所以資本的回報從整體上來看就是在下降的。 中國現在又是資金富裕的國家, 無風險的金融投資回報一定會下降。 李稻葵提醒大家說, 一定要珍惜流動性很強的金融產品, 以後恐怕就沒有了。 這裡說的“流動性很強的金融產品”是什麼呢?比如說基金公司發行的貨幣基金, 我們常用的餘額寶就是貨幣基金的一種, 這些產品的購買起點低、靈活性很強。

第二個變化是債券市場還會進一步發展。 李稻葵說, 中國現在的融資方式主要還是靠銀行貸款, 但這幾年有了新變化, 就是銀行貸款的增長速度比整個融資的增長速度慢, 而債券的增速在上升。 他認為, 如果未來引導大家參與, 債券會有很大的發展前景。 但是有一個問題是, 現在中國債券發展很缺交易平臺。

第三個變化是金融格局會更加多元化。 比如說, 保險是可以精准定向的金融服務, 現在已經是中國金融行業增長最快的產品了。 百姓們買金融產品大部分都是為了存錢, 他們發現買保險比其他金融產品更能滿足他們的這個需求。 比如說, 存一筆錢給未成年的女兒, 定向給她, 不管是成家還是單身,

永遠都是給她個人的。 而未來, 更多元化的金融產品將會出現。

第四個變化是, 科技金融公司會蓬勃發展。 李稻葵說, 過去幾年, 中國在金融方面的科技創新已經超過美國了。 中國互聯網比美國活躍, 一個原因是中國的市場大, 而且發展相對比較落後, 可以跳躍發展。 李稻葵覺得, 中國的金融服務本來短板就比較多, 這就為科技和金融的融合發展提供了空間。 只要控制好風險, 相信金融科技能成為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一個亮點。

科技有溫度,點擊下方,關注「 酷玩兒 」帶您發現新奇、好玩的科技!

科技有溫度,點擊下方,關注「 酷玩兒 」帶您發現新奇、好玩的科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