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萌解《道德經》二十章:老子這段話,告訴你什麼是真正的高大上

萌解:

唯之與阿, 相去幾何?——理解1:唯唯諾諾的順從與阿諛奉承有多大分別?理解2:唯一的事物與普遍平常的事物能有多大的不同呢?(在聖人眼裡萬事萬物大同小異:象有萬象,

根為唯一;變為萬變, 萬變不離其宗。 )

美之與惡, 相去何若?——理解1:美好與苦惡, 之間的距離有多遠?兩者是相共生的, 如影隨行。 (舍彼得此真奧義:我們常常把自己喜好的看作美好的, 把不喜好的看作苦惡的;或者說我們常常是:要不著重於事物美好的一面而盲於其苦惡的一面, 要不著重於事物苦惡的一面而盲於美好的一面。 對美好歡喜、羡慕、嚮往、 嫉妒, 對苦惡嗤鼻、生憐、生厭、生怨。 這本是人之常情, 而聖人因已看透、已能容而無所謂。

人之所畏, 不可不畏。 荒兮其未央。 ——人生短短幾十年, 而荒(天地大道)不見來處, 不見歸處, 無邊無跡尋不到其中央。 人生於荒, 當敬畏的還是要敬畏的。

眾人熙熙,

如享太牢, 如登春台。 我獨泊兮其未兆, 如嬰兒之未孩, 儽儽兮若無所歸。 ——眾生生於天地大道間, 熙熙攘攘, 如同在一個寵裡, 又如同在一個光鮮豔麗的舞臺上。 而我(聖人)沉浸于世事蒼海桑田變化之根源, 如同還未長成孩子的嬰兒一般, 懵懵懂懂地好象不知道要幹什麼, 要去哪裡。


眾人皆有餘, 而我獨若遺, 我愚人之心也哉。 ——理解1:眾人都以有生之年為福德之餘;而我(聖人)面對有生之年歎然若失, 我這愚昧之心啊!理解2:眾人都長技能、積經驗、壘智慧、以增益其所不能, 而我(聖人)卻似乎漸漸地將這些東西拋棄了, 我這心個愚笨啊!理解3:眾人都爭名奪利加持己身以為上, 而我(聖人)卻一點一點地把能扔的都扔了, 慢慢地歸於極簡極樸, 我是個傻子啊!

眾人昭昭, 我獨昏昏。 眾人察察, 我獨悶悶。 澹兮其若海, 飃兮若無止。 ——眾人積極向上, 我自(孤獨)昏昏沉沉;眾人明察秋毫, 我自(孤獨)糊裡糊塗。 比個例子:眾心若風, 飄乎不定無止無休;我(聖)(孤獨)心似大海深沉廣闊無動於中。 (海面隨風起浪,

海根無動於中, 浪終歸於海)

眾人皆有以, 而我獨頑似鄙。 我獨異於人, 而貴食母。 ——眾人都有形象可見, 有其價值所在, 而孤獨的我, 頑皮的毫無章法以至於毫無形象可言, 像是個可有可無的毫無價值的存在。 對於眾人來講, 我(聖人)就是個孤獨的異類, 異以為稀, 物以稀為貴, 所以聖人反而尊貴于世。 這是因為聖人迷心于天地本源之母——自然, 並且循自然之奧義。


編外話:

聖人不同與眾的根本在於:聖人忘我, 迷心于天地本源之自然, 且迷且循成尊貴;而眾人迷心於自我不能自拔, 淡然天地本源自然理且行違逆而輪回於苦海。

若得若失, 孰得孰失?得自我而失自然, 得自然而無我。

聖人也是人, 不同的是立心:眾人立心於人, 所以為眾;聖人立心于天地自然(神聖), 所以為聖。

萌解《道德經》十九章——絕聖棄智、見素抱樸、絕學無憂

萌解《道德經》十八章:廢中存有, 智中有偽, 異中有同, 賞同容異

《道德經》十七章——高人層次的評判標準, 貴有志向勿多說

聖人與天道:解密《道德經》 國學/古籍 書籍 ¥18.6 購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